燎唐第149章 他山之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燎唐 >>燎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9章 他山之石

第149章 他山之石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那一片白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那一片白樺 | 燎唐 

選擇:


汪子華見高漢沒中招兒只好老實交代,“我跟李唐的關系還是相當不錯的,否則李唐也不會告訴我你是他老大,什么時候回來沒個準譜兒,我估摸著怎么也得幾年吧,你放心他肯定會回來的。geilix”

高漢相信李唐的智慧,他不會把高漢的底細透露給外人,但從汪子華的表現來看他選擇朋友的標準還是有待商榷的。李唐的妻兒都是在雪域,以李唐的性子不會扔下不管的,只是這時間還真有點長,等他回來那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他說你是個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遠古萬載后知歷代八百年……”

“停,停!”高漢打斷了汪子華的馬屁,以李唐的個性打他也不會這么說的,這明顯是汪子華編的。

“呃,就是這么個意思,總之他說你是個奇到沒邊的人,特別是你傳給飛鳳的一整套律法絕對是前無古人。”

這點高漢相信,因為那是剽竊后世的。

“我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沖他說的這方面才來雪域的,想親眼看看是不是有他說的那么好,今天聽了一天課發現還真與漢地傳統不太一樣,至于其它還得容我深入了解。”

高漢現在還真缺一個漢學大家來幫自己,眼前這位在學問上還算合適,但容他深入了解?高漢從來沒這么想過,大家還不熟,誰知道你丫的是不是一枚定時炸彈,說不定會在什么時候炸了?

對于高漢的拒絕汪子華很不要臉,撒潑打滾、一哭二鬧三上吊,無賴的境界比高漢還要技高一籌。

怎奈何任他怎么表演高漢就兩字:不要!

不過汪子華最終還是留下了,因為他最后的理由讓高漢沒法拒絕他。

“你是玄女傳人吧?”汪子華異常嚴肅地收起了無賴嘴臉問高漢。

高漢一愣,這個身份高漢不想過早地讓漢地人知道,但沒想到李唐卻把這件事跟汪子華說了。

“沒事不要到漢地去,就是去也要隱藏好身份千萬不要讓別人看穿了。不知道為什么漢地各教門包括儒家對玄女門人畏之如虎,并暗中發布了嚴令,一旦發現你就會施以雷霆手段。我和李唐商議必須提醒你一下,我們師傅也是這個意思。”

高漢的冷汗瞬間就冒出來了,他原來還真打算在賓就的事兒完了以后去大唐**一回,這要是沒有汪子華的警告沒準真得出事,估計這是那個害劉淑婉的幕后操縱者放出的口風,寧可殺錯不可放過,這幫人還真夠狠毒。

“多謝汪先生示警,在下明白了。”

“那我留下的事……”

“成了,妥妥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高漢沒法再拒絕他,也想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那好,我就住這張**了,鋪蓋什么都是現成的,不用再麻煩了,我不嫌臟。”

高漢順著他的指向看去,不禁大怒,“丫的,那是我的**,你敢說臟……”

汪子華這個人別看有時不著調,但作起學問倒是很認真。從高漢這里得了一本《三字經》,經高漢通宵講解了一番后,第二天就樂顛顛地教起孩子們來了。

還別說,他知識面挺廣,在教的同時還能引經據典地多講些其他知識,比四衛教的強多了,孩子們都愿意聽他講課。

“要是多有幾個他這樣的啟蒙老師就好了。”高漢瞇著眼睛琢磨道,也知道這暫時只就是個美好的愿望,畢竟在雪域象汪子華這樣有深厚漢學積累的人極少。

自從收養了孩子們,高漢就根據這些孩子們的意愿,給他們每個人都取了漢名,讓他們學漢學,就是想從根本上消除原來身世對他們的影響。

何應虛等道人自從知道汪子華長住高漢那里之后,便經常有事沒事地來高漢家里串門。

“拿我這兒當茶館了?當我是店小二兒跑我這里來打聽情報還不給賞錢是吧?沒看我有這么些孩子要養?”

高漢對眾道人的吝嗇很不滿意,總想找個機會從道人們那里榨點油水出來。但這個時代沒有銀票之類的東西,道人們不可能一人背一筐金子出門,只有一把劍一些散碎金銀,外加一人一個破爛行禮卷兒,所以高漢想榨也榨不出來。

面對一窮二白還過得坦蕩自得的道人們,高漢在地上磨了好幾圈。

“這個世界什么最價值錢?知識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著一幫道學深厚的人不找機會請教反倒在金銀上打主意,俗,真俗!”

高漢狠狠拍了一下腦門兒把自己鄙視了一番,隨后樂顛兒地去找道人們請教去了。

道人們是打著教派交流的旗號來吐蕃的,面對高漢的虛心求教不好拒絕,特別是高漢還有功于大唐的情況下。只是他們沒想到高漢道家典籍記的比他們還多,就是領會的不夠深刻。

玄女對高漢的教育是粗放、填鴨式的,一來是她的傷勢不允許她過于精細,二來她是不想讓高漢陷入定式,想讓他自己領悟。

有這樣的學生是任何作老師的福分,在驚詫的同時道人們也忍不住好為人師的天性,耐心地給高漢答疑解惑,這也是這個時代唐人的特點,頗有為天下師表的風范。

這里面尤以張氳最為上心,這老道在這些人里年紀最大,今年已經七十來歲了,但精神矍鑠,作起學問來那叫一個精細。

高漢這里把以前很多不理解、但在他們眼里是最基本的東西都弄明白了,并結合唐代以后道門的經典和理論開闊了自己的思路。

在修煉一項上,這個時代的條件要比原世強的多,區別就是靈氣或者說元氣的存在與否。

元氣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誰也說不清楚,道家說是先天之氣,儒家說是天地正氣,苯教說是萬物之靈源……反正是各有各的說法。

盡管現在的元氣量已經少之又少了,但畢竟還是有的。按高漢的理解修煉就象是采礦,有了正確的理論再找到富礦之地用先進的方法開采、提煉出來,那么修煉之人就能“富強”。反之,有一樣做不好想富就是不可能的事,弄不好還有性命之憂。


上一章  |  燎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