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遠征軍第763章 .撤藩,棄國之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遠征軍 >>大唐遠征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3章 .撤藩,棄國之議

第763章 .撤藩,棄國之議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好大一只烏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好大一只烏 | 大唐遠征軍 

李捷有些發懵。

姬妾,說的不好聽就是性寵,女奴,是沒有品級的。哪兒有當爹的這么往外推銷自己女兒的?

李捷從不輕易向后宮收人,雖然以他的地位,完全可以后宮佳麗三千人,對天下的美女予取予求,但李捷卻沒有。

看似閩王四夫人外加幾個婕妤不少了,實際上照比他那英明神武的爹李世民二十一后妃,有品級的女官才人一百多號差遠了,實際算起來李世民臨幸過就棄之如敝履的女人更是多不可勝數。

還有他兄弟,李愔雖然有潑辣的四川小辣椒蜀王妃管著,女人也有一個旅了,當今圣上李治就算寵著徐婕妤,各類女人依舊填滿了后宮,不比這些龍子皇孫,甚至朝臣中不少重臣妻妾也比李捷多,就拿如今統領左武衛的薛仁貴來說,這家伙別看一對兒斗雞眼老實相,各閩國打過的種族女人都讓他積全了。

還有完顏阿骨打,藥格羅,王方翼,等等等等,一妻制的好像只有娶了公主的房遺愛以及尚了郡主的秦懷陽這倆怕老婆的貨。

除了在自己身邊共同經歷過很長時間的,李捷幾乎輕易不往后宮添人,一方面他畢竟后世而來,拿女人當玩具,玩過就丟的土豪行徑還是適應不過來,另一方面,當年他年少輕狂的后果,那個死在高句麗他手下的孫玉嬌依舊歷歷在目。

所以錯愕之中,想都沒想,李捷就要擺手拒絕,不想這時候,一直沒有說話保持沉默的呼羅珊行軍總管席君買卻是緊張的一個眼神打來,示意李捷收下,另一頭,狄仁杰亦是重重點了點頭。

真是糾結了一下,李捷這才無奈的點了點頭。

“如此,就多謝呼羅珊國主盛情了,孤卻之不恭了。”

“謝過陛下!”

把自己女兒送給人當女奴,還得興高采烈謝過別人,伊嗣埃這國主當的也夠掉價的。

興高采烈的磕過頭后,伊嗣埃又是恭敬的再次向李捷拱拳懇請道:“沙汗沙陛下,小王還有一事懇請。”

天下果然沒有白癡的午餐!暗哼一聲,看了一眼提醒過自己的席君買,李捷又是皺了皺眉頭答道:“國主但言無妨。”

“小王請求撤藩!懇請陛下仁慈,放小王歸故鄉京師,但為一小民即可,小王攜子孫對陛下大恩銘感五內!”

在閩國幾年沒白呆,伊嗣埃這成語越說越順溜,但隨著他帶一股怪味的唐語,整個熱鬧的宴會宮殿忽然寂靜了下來,不管是波斯的貴族還是閩國來的官員將領全都驚愕的看了過來。

李捷的臉色迅速的陰沉了下去。

撤藩,歷朝歷代都是大事,想要從掌控一方的藩鎮拿回政權兵權,朝廷莫不是費盡一番心機,有時候還鬧出全國性的動亂,唐末藩鎮割據以及清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無不是其集中表現。

為了保住權位,吳三桂把舉族之力都壓在上面,最后拼了個夷滅九族,戰爭遍及了大半個中國的后果相比,伊嗣埃這又送閨女又磕頭的請求撤藩,似乎好的不能再好了。

可事情不能光看表象,伊嗣埃是閩國為了穩定波斯舊地而扶立起來的,而且如今李捷親率十六萬大軍馳援呼羅珊,這個時候伊嗣埃卻是消極的請求撤藩,這不明顯是對戰爭前景并不看好嗎?這可是極其打擊士氣的!

事情的結果,就是李捷冷著臉,丟下一句孤再考慮考慮,拂袖而去,好好的宴會不歡而散。

木鹿宮后殿。

盡管晚宴過得不愉快,生活還得繼續,從閩國發來,就算經過了幾個宰相的挑揀,還是堆滿了桌子的周章讓李捷忙的焦頭爛額,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用,李捷是真想不明白朱元璋何等狠人,把宰相們都殺光了,全國政務都歸自己一個人處理。

累都累死了,還談什么做皇帝的樂趣?

除了成堆的奏折外,墻上還掛著一幅呼羅珊地圖令李捷煩心。

呼羅珊可夠廣闊的,包含后世伊朗阿富汗兩國,還包括土庫曼斯坦一部分,境內還有高聳褶皺的興都庫斯山脈,原本卑路斯的疾陵城就在興都庫什山脈附近的出口處,如今渴水城戰敗,他的勢力也從那里被拔出,驅趕到中亞草原上。

不過當地的吐火羅人,部分突厥人,粟特人,嚈噠人部落依舊支持他,以他作為波斯共主,以他的名義不斷沖入呼羅珊劫掠。

不過閩國最大的敵人如今卻不是卑路斯,而是廣闊的呼羅珊境內幾乎完全崩潰的統治,以閩國的力量,如今僅僅維持住靠近波斯灣的一面,境內只沿線主要城市在呼羅珊王國手中,剩余廣闊的腹地,鄉村,全都徹底崩潰成了無政府狀態,社會關系倒退回部落,族群的原始關系。

而且情況還更加惡劣。

伊斯蘭復興,真是千年一遇,伊斯蘭教的思想用個不好的比喻,猶如癌癥那樣侵吞了波斯帝國腐朽的身軀,阿拉伯人驍勇善戰是一方面,憑借伊斯蘭教把波斯人從波斯帝國精神支柱襖教中奪取到自己一方,這才是波斯帝國短短五年時間就崩潰的原因。

混亂的伊斯蘭思潮遍布民間。

可除了伊斯蘭之外,終究有人是留戀舊時代的,原波斯帝國襖教的既得利益者,貴族們,祭祀們,阿扎丹騎士們就是其中之一,襖教思潮與伊斯蘭的對抗加劇了呼羅珊的動亂。

而且閩國的唐文化,突厥的草原文化,粟特人的神學文化無不參與其中,各種激烈的思潮教派就如同春秋戰國那樣,激烈的對抗著,如何將裂成幾塊的社會拼合起來,才是閩國統治呼羅珊的真正難題。

外面有無孔不入的游牧民族不斷涌入打劫,內部還有動亂,也難怪這里棘手的狄仁杰,席君買直流都是頭疼萬分。

以往華夏歷代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人口增長,資源分配不均,各個階級開始變得動蕩與對立,但歷代的解決方法一般只有一個,殺!

偌大的華夏分裂成幾塊,捉對自相殘殺,戰爭消耗掉大量人口,國家資源得到重新分配,勢力洗牌后,又會迎來一個太平盛世,可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幾十年,李捷可不想把他幾十年光陰耗在這里,而且他也不想用屠刀把呼羅珊數百萬人口殺得就剩下幾十萬,華夏的征服重來不是如此。

可要怎么解決,卻是個大難題,批閱奏折的間隙看著地圖,李捷的眉頭不斷挑著。

這功夫,門外卻是穿來了腳步聲,隨著通報過后,狄仁杰,來濟,席君買,王玄策,幾個他的主要謀臣全都匯聚在了一起,出現在了李捷面前。

這個陣容倒是令他吃驚了一下,要不是身邊鐵衛贊婆挎著刀警惕的進來瞥了一眼,李捷都有種錯覺他們是來集體造反了。

“臣等拜見殿下。”

一進屋,一群大臣都是恭敬的鞠下躬,大唐還不像明朝開始那樣,大臣隨時需要下跪,李捷也是好奇的揮了揮衣袖:“諸卿免禮。”

“這么晚了,大家有什么事兒嗎?”

幾個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還是席君買從衣袖中掏出來一副奏折遞了上去。

“啟稟殿下,卑路斯向殿下發來一份請愿書。”

“哦?”

李捷還真是好奇了,這一趟來就是為了把叛臣卑路斯打趴下,沒等開戰,他卻送來勞什子請愿書,隨手接了過來,李捷興沖沖打了開。

沙汗沙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卑路斯百拜!

書的開頭倒挺恭敬,看的李捷禁不住冷笑一下,一目十行的閱讀起來,過濾了恭維的屁話,很快看明白了大概意思,旋即不屑的將書信隨手丟在了地上。

“他卑路斯被房遺愛打怕了,這時候想著稱臣了,早干什么了,這次來,孤不把他打趴下,孤就不回京師,告訴他,讓他回去練好兵馬,準備應戰吧!”

卑路斯這次上書的意思無非想和閩國停戰,就實際控制區分開治理,可如今強弱之勢已經變了,李捷哪兒有興趣答應他這一要求啊?

不過看著地上的奏折,席君買幾個卻都沒走,反而又是糾結的互相看了看,旋即幾人整齊的一抖衣袖。

這一動作還真把李捷嚇了一跳,逞的退了一大步,雖然相信這些自己一手帶出來的親信不會謀反,可當年的凱撒也不相信自己會被那幫元老盟友們刺死,一起掏衣袖,這可太令人想歪了。

還好,逃出來的不是匕首,而是笏板,狄仁杰等幾個整齊的跪拜在了地上,恭敬的叩首說道:“臣等認為次議可行,臣等請求殿下答應此議。”

眼看著李捷目瞪口呆的樣子,咬了咬牙,來濟又跪著上前了半步,拱手道:“殿下,卑路斯已經答應臣服,愿意遣子入京師為質,年年來貢,歲歲來朝,干嘛不直接封他做呼羅珊的王,何苦為了呼羅珊這遍地蠻荒之地,再動用大軍苦戰,勞師糜餉,做這意氣之爭呢?”

“是啊!殿下!”

其余幾個重臣也是齊齊的幫襯起來……

新書、、、、、、、、、、、


上一章  |  大唐遠征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