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袁公路第203章 陳宮之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袁公路 >>三國袁公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3章 陳宮之策

第203章 陳宮之策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2日  作者:豆瓣蘭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豆瓣蘭 | 三國袁公路 
»»»章節目錄《》類別:同人美文字數:2836:

見夏侯惇臉上的懷疑之色,陳宮并不著惱,而是慢慢開口道:“那斥候乃是在離楚軍數百步的距離停船靠岸,見到下游楚軍的情況。[92.就愛讀書]按照正常道理,這大水淹過敵軍,定然會將敵軍船只往下游推。一般情況來講,原先楚軍停留之地差不多也就在斥候登岸的地方!”

“將軍想想!楚軍全部聚集在殘骸周邊,在上游卻沒什么人!難道在受到浪頭沖擊的時候楚軍并未受損,反而等浪頭過了之后才大軍損失過半?這不可能!”陳宮說完,等待夏侯惇裁決。

“對啊!敵軍為什么沒在上游布置人手,不合道理,可那斥候所言也不是作假,這……”夏侯惇聽了陳宮的話,茅塞頓開,知道陳宮說的沒錯,只是那斥候所言也沒什么疑點,不知該如何抉擇。

陳宮動搖了夏侯惇南下的決心之后,見夏侯惇已經有了疑慮,于是乘熱打鐵。

“斥候所言不假,就是最大的破綻了!綜合敵情,若敵人未中將軍之計,想要騙將軍南下,肯定會做好準備,消除疑點,從而引誘將軍南下。一軍之中尋找一個箭術優異的人不是什么難事!”

“你想想,那楚軍頗善水戰,對水流變化情況認知超過我等,他們中水計的概率本就很低。加上斥候不過是依靠視力觀察敵軍情況,當時日頭偏西,敵軍的詳細情況也不甚明了。最為可疑的乃是先前將軍派出的幾波士卒又去無回!”陳宮一一分析,說得頭頭是道。

“嗯?此話怎講?”聽聞陳宮懷疑先前去的幾波士卒有去無回,夏侯惇追問。

“將軍,按照正常情況,隨著水流而下的幾波士卒都是專門挑選的善于弄潮的勇士,怎么會全部都在這穎水里覆沒了?這是第一個疑點。”

“第二個疑點。说若是他們沒有全部覆沒。作為第一批得知楚軍情報的人,對楚軍中沒中計應當一目了然才對。所以他們的安全性反而超過最后回來的這一個斥候。現在最安全的人一個沒回來,反而最危險的一個人帶著重要的情報回來了,這不是惹人懷疑嗎?”

“第三個疑點是時間的問題。據這斥候所說,他是在大壩摧毀后一個時辰乘船南下。那時候江水平息下來,行進速度不快,等他到楚軍大營時候,距離楚軍被淹約摸過了半日。這半天的時間,足夠楚軍做出遭受水淹的布置。說不定也正是楚軍布置好了,這才故意將這斥候放回來的。”陳宮說完,想了想,自己的想法再無遺漏,剩下的只有靠夏侯惇決定。

陳宮的話讓動搖了夏侯惇的信心。其實對于楚軍受襲一事,夏侯惇本身也不是非常確定。他只不過結合所得新息,按照情況一一對照,從而推斷而出。

現在陳宮所言,每一件事都是確實存在的疑點,讓人無法辯駁。夏侯惇現在可真是左右為難。

見夏侯惇猶豫不定,陳宮又道:“如今主公正率軍攻伐徐州,以主公本事,徐州陶謙定然不是對手。那袁術出兵陳留,不過逼迫主公率軍回援。只要將軍能拖住袁術軍一段時間,主公即可攻破徐州,奪得徐州物資。到時候主公回援,我軍實力已然大增。”

“現在將軍最好以穩為主,萬萬冒不得險啊!若將軍中計,大軍損失過大,陳留陷落,主公的努力一朝盡廢,那我軍的情況可就不容樂觀了!”

聽完陳宮的話,夏侯惇更不敢輕易做下決定了。曹操現在就靠著荀彧與陳群張邈等人的威望來壓服豫兗地區的豪族。若是曹操失敗,本身就對曹操統治頗有微詞的當地氏族還會對他采取觀望的態勢嗎?

現在是曹操勢大,大家不敢動。可陳留曹軍被袁術軍剪除之后,這陳留一地,曹操耗費半年好不容易處理好的關系又要開始出現變化了。

想到其中的厲害關系,夏侯惇心中有了計較。也許這次曹操讓他頂住壓力,保住陳留,心中也不是沒有存著讓楚軍打擊陳留地方勢力的心思,不然以曹操的性情,他怎么會在這節骨眼上鋌而走險。

“傳令下去,全軍暫停登船,回大營!”夏侯惇嘆息似的下完令,就要回大營。

“將軍,其實我軍可不比回大營!”在一邊的陳宮挺到夏侯惇的決定,喜笑顏開,在一邊連忙補充。

“讓我收兵的也是你,阻我收兵的也是你,你到底要做什么?”夏侯惇聽到陳宮的話,火冒三丈,這陳宮如此撩撥與他,讓夏侯惇無法再忍,情不自禁的吼道。

“哈哈,將軍且息怒!如今我軍雖取消了攻取下游楚軍的計劃,但可以依靠現有的準備南下一路破壞道路,放緩楚軍北上速度,為主公與曹洪將軍爭取時間啊!”陳宮沒有著惱,笑嘻嘻的說了自己的打算。

陳宮之言有理有據,夏侯惇張了張嘴,實在找不出什么反駁的話,只得哼了一聲,復傳令大軍登船。

本身已經完成登船,接到命令后準備下穿的士卒又重新在長官的命令下登上船做好準備。軍令數改,曹軍士卒大多困惑不已,聚集在一條船上的人議論紛紛。

見士卒軍心不穩,而現在大軍登船完畢,反正處理的不過是破壞道路的事情,時機差不多,夏侯惇自己跳上了船只,然后道:“陳宮,你且在大營做好防務!全軍聽令,隨我出發!”

讓陳宮接過自己的工作,夏侯惇沒有再做停留,率著大軍乘船向下游而去。

望著夏侯惇率著大軍南下,陳宮站在岸邊笑了笑,揮手隨著親衛一起回了大營。

這次還好他陳宮趕到及時,能在關鍵時刻勸住夏侯惇,不然夏侯惇此去可真是兇多吉少。要是夏侯惇真在陳留戰死,以曹操此人性情,他定然會以此為借口,清洗陳留的人,加固自己的統治。

其實說起來陳宮對曹操的感官說不上多好。一直以來,陳宮多與兗州名士相交。這豫兗名士多與之相交。不過名士之流大多擅長于詩書文學,在這個知識掌握命運的時代,作為名士是要有很高的要求的。

文人相輕不是說笑的。名士相交看重的是才學、家世、名聲。如此三樣,曹操一樣都不沾邊。由此曹操在豫兗名士圈子里也混得不怎么樣。

加上曹操祖父曹騰乃是宦官,父親曹嵩也是因繼承曹騰爵位,得以升至高位。曹操自己還是靠著曹嵩與袁紹的扶持,這才能得以舉孝廉,任議郎,一步步到達如今的地位。

曹操出身宦官之家,本就入不了豫兗名士的眼,現在控制豫兗之后,對豫兗地區的利益分配總是規避當地的大家族。對此很多人都看曹操不順眼,背地里輕慢曹操。

這種態度當然也傳染給了陳宮。要不是南方袁術一直對豫兗沒有圖謀的想法,加上袁術對世家采取的節制發展的措施,袁遺本人才能不高,對兗州氏族壓榨過狠,陳宮也不會游說張邈等人迎曹操入兗州。

現在曹操控制兗州,作為在曹操身邊的兗州名士階層代表,陳宮也沒什么好辦法消除名士階層與曹操之間的間隙,只能勉力維持,防止曹操因他們的態度不好,因此對豫兗的這些人動手。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三國袁公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