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442章 秘密選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42章 秘密選妃

第1442章 秘密選妃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16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

1442.

李千蘭以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當年的清白是張海沒有想到的,也恰恰因為如此,張海實在找不找理由對之前的安排有什么變革的想法。回到西院之后沒有像以前那樣粗枝大葉,而是花費了不少的功夫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查整頓,甚至包括柳香乃至身邊的不少人也一并以洗浴游樂的名義變相的進行了一次清理整頓。再結合李千蘭曾經提供的一些信息,最終大致確定了懷疑的范圍,加上同李千蘭有關的人也并不難以查詢。最終幾名當年曾經留在西院里的小女孩還有長期負責北山的幾名近衛被徹底清查了出來。

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利益關系及影響,既然對李千蘭的公開定罪被張海所放棄,對于這些人的處理也只能參考對于很多人的處理方式:對外給人以秘密處理的暗示,實際卻軟禁起來。

盡管這樣的事情是在保密中進行的,可是在上層并不算大的圈子內,卻也悄悄的流傳開來一些消息,特別是對于年已進入少年的張宇并不利的傳言。最終直到李千蘭的公開現身,才將這種最近乃至之前的種種傳言扼殺在萌芽之中。

這些事情張海也終究不能不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最終選擇了一個機會對張宇說道:“那些傳言并不完全是空穴來風,十余年的時間以來,是我誤會了你的母親。不過宇兒放心,從今天開始,父親不會在像以前那樣心存偏見了。現在前朝余孽的隱患在宮中被清除了。宇兒不會對父親有什么接地與不滿吧?如果有什么不滿,那盡可以說出來。哦對了,宇兒今年說話的聲音都同以往有些不同了。如今雖然沒有要到成婚的年紀,但是我覺得事先的準備應該從現在開始了。自古以來,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我們新朝在文化和理念上都有了同過去翻天覆地的變化,唯獨這點兒卻依舊同于往常。不過在我這里或許是個特例,你說吧:你喜歡什么樣兒的女子?你們知道,我雖然身為君王,但并不指望你們這一代人承擔起治國的眾人。所以你們這一代擁有的自由是以前那些皇家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張宇長久以來是個雖然踏實勤奮卻沉默寡言的人,可是此時卻有些憂傷而直言不諱的說道:“父親不該這么同我說話的,我多么期望父親對我能像對天兒那樣嚴厲。。。”

張海笑道:“現在世上雖然有種人人生而平等的政治理論,可事實卻是人人生而不平等,生而天賦不同。有的人如果不嚴厲的管教和要求,他就有可能成為危險品。而有的人即便沒有人給予任何壓力和管教,依然能夠自覺的上進。宇兒就是屬于后者。我也無需諱言:假如數年內父親就突然間遭了什么意外,或者突然有了什么莫名其妙的重病,那么皇位就是宇兒的。關于天兒,我已經想明白了:至少數年內來看,他并不適合成為一個君王。而數年之后,我想我應該能看到你們的下一代了。。。”

張海的話卻讓張宇有些驚恐起來,片刻之后才恢復了正常:“父親一定能夠長命百歲,我們新朝怎么也不會差于那上古南越國。說不定,傳位接班要到兒臣玄孫一輩了。。。”

對于張宇這些奉承之言張海并沒有怎樣介意,甚至樂于見到張宇這樣的進步。因此,對于也不打算在隱瞞些什么:“如果我再有六十年左右的陽壽,真能活到上百歲之久。恐怕我們的新朝會變得同今天更加不一樣了。你要教導后人:懂的依靠人民,并和人民分享權力。君權最終也最強有力的依靠不是優秀的同黨,而是人民本身。”

對于此時的張宇來說,張海的話多少有點兒唱高調的感覺,而張海卻并不是在敷衍什么,而是憑借著自己兩世為人的認知,真心實意這樣說的。此時代的西方依舊有馬利維基的君主論出臺。但是在張海看來:讓人民害怕好過讓人民愛戴,僅僅適合于那些個人主義和平等思想深入宗教文化之中的西方化地區。并不適合于傳統中國,傳統中國民眾對于領袖有受宣傳輿論因素影響的盲從、愛戴,但是要說恐懼?那大多只能帶來負面效果。

“不論傳位于誰,你們這一代的配偶總是很重要的,直說吧,你喜歡什么樣兒的女孩兒?”張海笑著問道。

“我。。。”張宇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不過好歹也是新朝請來的新學者教育出來的人,思維方式并不算差:“兒臣當然是愿意找一位能夠位家中事務認真負責的賢妻良母。。。”

張海笑道:“這樣的人在女性中算是少數,但真要找那也是一抓一大把。別以為父親整日處理公務見識少。這樣的女子雖然對于事業十分有好處,可是對于丈夫的要求可并不低。我知道民間有很多的富豪大戶們給繼承人們擇偶也都是這個標準。有些將就的人家基本上是從小就專門按照完美的主婦標準來培養這樣的長子配偶。可是一個男人要是整日跟著這樣兒的女子久了。除了品性極好的人,勉強的好丈夫都有可能在各種壓力和權力之下被逼成不得不到外面沾花惹草的紈绔。這樣吧:世上模范主婦的妻子的要求是大同小異的,但也不能太過霸道、太過嚴于律人寬于律己。你既然把這種事情交給父親,那我也就承讓了。”

就這樣,為下一代人擇偶的事情就這樣迅速且盡可能秘密的展開了。

自唐代以來,太子妃的選拔程序幾乎和皇帝擇妃一樣嚴格甚至更嚴格。要從全國范圍內選拔幾千人入京,經過層層選拔挑選出一千個符合要求的,然后再于宮內經過重重關口選拔出三個人來。帝王也就是考察這三個人來。

張海的思維當然并不受這種拘束。即便是新朝,如果這樣大張旗鼓的去搞,選出來的人十有八九是頗有背景或者工于心計之人。

(女俠獨孤雯)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