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351章 入宮新人(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1章 入宮新人(三)

第1351章 入宮新人(三)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1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1351.

類別:歷史軍事

女俠獨孤雯

書名:

近一個月的時間以來,李千蘭和其他幾十名孩子一直在西院的密室里思過。食水都只通過專門的通道來保障,每日也只有張海來看望這些女孩兒們一次。張海也曾經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做,可是李千蘭卻對年初的事情始終難以釋懷。哭訴著要求接受必要的刑罰,否則始終心中難安。張海見到這些女孩們那始終難以釋懷的心,也覺得讓這些女孩兒們平靜一個月算做懲罰比較好,否則同她們接觸的時候似乎總是有所隔閡似的。

最初的時候,李千蘭為自己的行為萬分懊悔,曾經想到過死亡甚至毀掉自己的容貌乃至做惡的牙齒與手指來謝罪,可是李千蘭畢竟是承擔過重任的人,當思緒冷靜下來的時候也終于把一些事情做了細膩而慎重的思考:如果自己要以那些方式來謝罪,除了讓圣主為之自責外,并不能給新朝乃至圣主帶來任何益處。

李千蘭知道圣主當初那樣做,很可能也就暗示著自己這些人不可能回到西院的書房承擔以前那些重任了:自己這些女人雖然在圣主的眼里永遠是孩子,可畢竟已經長大了。從立規矩的角度講;沒有人能保證圣主的繼承者依然能夠擁有像自己這些人一樣一起出生入死經受過考驗的身邊人,也就不能破壞了某些規矩。已經十七八歲的自己還有其他女孩兒當然不適合再繼續在西院里做下去了。

身為宮中的女人,能夠為君王所做的最重要的回饋與補償也就只有為圣主多生孩子并撫養孩子真正的成人,這也才是一個女人對男人最大的愛與報答。特別自己已經是新朝第一個擁擁有名正言順子嗣的女人,自己不能夠自暴自棄,必須回到圣主的身邊。只要新朝在這方面的政治機制沒有回到像過去一些王朝那樣,自己當有機會盡到一個母親的全責。

就在李千蘭思考著這些問題的時候,忽然隱隱的聽到了腳步聲,但并不是張海那熟悉的腳步聲。

“這并不是送飯的時間啊?”一個女孩兒有些疑惑的問道。

“大家安靜下來吧!不論面對什么樣兒的事情,我們都接受和面對就好!”李千蘭對其他女孩兒們叮囑道。

密室的暗門打開了,柳香身邊沒有跟著什么人。可是柳香及李千蘭這些張海的身邊人都明白:必有影衛在暗處觀察著什么,因此也沒有必要擔心什么。

“千蘭,我有些事情想要問你”柳香的聲音雖然并不高,用詞也并不算太冷,可是李千蘭卻聽出了壓抑在其中的冷意。柳香是個識大體的人,可是通常也并不掩飾對李千蘭的警惕與厭惡,可是不知怎的,李千蘭再次見到柳香的時候卻感覺到那種冷意已經不是過去那種單純的隔閡了,而是視同外人一般。

“怎么,你還擔心我有膽量在這種地方背著圣主做什么事情么?”

“不,我沒有。我這就跟你一起走。”李千蘭站起身來,她知道張海的一般安排與性格,因此起身跟著柳香一起走的時候也沒有什么憂慮。

柳香并不是一個擅長心計與掩飾自己的人,但來到單獨的訊問之地后還是沉默了很久以壓抑自己的情緒才以似乎誠心的態度笑著問道:“論起對圣主的了解,我始終是不如更多時間與圣主在一起的你更加了解。我接手了選秀的差事,可按照過去的規矩去辦卻總是不得要領。真不知道如何才能最為符合圣主的心意,我想聽聽你在這些方面的看法。。。”

對于這樣的問話,其實這些天來李千蘭冷靜下來之后也思索過很久,因此沒有太多的猶豫就鄭重的說道:“圣主其實是個外表倔強而內心柔軟的人,你可不要害了圣主也害了我們,更害了新朝。圣主的內心當然如很多男人一樣更喜歡主動妖媚甚至大膽一些的女人,可是你想過讓那些女人入宮之后的后果么?就是一個民間尋常的大戶人家也只敢讓那些人做家妓而絕不感登堂入室的。”

柳香也若有所思的回到:“我也曾經擔心過,但是我想你應該知道圣主歸途中的一些事情吧?更應該記得當年的不少事情吧?我們的新朝與圣主并非虛無飄渺的宣稱“授命于天”的那些人。妖魔鬼怪應該是掀不起一些大浪的。。。”

柳香說到這里,李千蘭似乎也想起了什么,但李千蘭最終還是說道:“我們不能冒這個險。”

見到李千蘭的堅決,柳香也沉默了,她又何嘗沒有李千蘭的擔心?可最終還是講出了自己的顧慮:“這一次是一次動用不少人財物的正式機會,如果我們不利用這此的機會好好把關的話,那么如果讓圣主以后自己在不驚動太多的情況下去尋歡,可能讓圣主陷于更為危險的境地之中。”

聽到這樣的話,李千蘭終究還是妥協了。回想起新朝六年時候的不少事情,李千蘭也不想讓張海繼續冒那樣的危險。

“這一次圣主打算選多少人入宮”這樣的話似乎有些不太禮貌,但李千蘭最終還是鄭重而誠心的問道。

“五十人到百余人吧,規模擴大到這樣兒的范圍,我也是有些擔心。。。”柳香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到。

聽到這些,李千蘭反而坦然起來:“這樣也好:如果是只選幾個或十來個,那才有可能是我們的大敵。人越多,心也就越難起齊。相互之間溝通的成本也就越多。”

“是這個道理,可是如果要確保能夠讓圣主滿意的姿色還要保證最基本的可靠性,我從哪里來找那么多人呢?如果選拔的基礎不夠多,我擔心很可能并不盡入人意”

李千蘭思索了片刻回答道:“新朝統一天下已七年有余,主政江東一帶有近九年時間,很多地方屬于官營的孤兒院收養地都可以做為這些人的來源,性子上選擇符合要求的幾可以了。此外,西征以來從葉爾羌諸地有不少安置到內地的女營,還沒有完全分配。從中也而已遴選一些膽大而聰慧的。這些人在這一年多時間里有些人已經能粗通漢話。。。”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