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304章 少年義勇(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4章 少年義勇(六)

第1304章 少年義勇(六)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7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1304.

如果此時羅斯托夫一帶的少年義勇軍們面對的是波蘭地方武裝或瑞典軍之類相比俄軍雖然戰斗力更強,但作戰意志卻不堅韌的對手,或許還能憑借之前火力戰帶來的殺傷讓對手的士氣降入谷底而陷入消耗戰。

而此時面對重新樹立了取勝信心的俄軍,雖然之前的戰斗給帶來了超過兩千人、逼近有效投入兵力一成左右的傷亡,卻因為大多是火力戰殺傷而不是更有威懾力的白兵進攻,而并沒有使集結起來的俄軍潰退。

戰局也就在這時開始逆轉起來。俄軍的炮術雖然遠遠不能跟新軍主力部隊相比,也不是諸如一些西歐對手那樣習慣于攜帶炮兵的對手,可是幾萬人的大軍還是攜帶了在火力上明顯壓倒少年義勇軍的炮火,并依托車盾展開射擊。

四面八方襲來的火力很快就讓少年官兵們陷入了極大的被動之中,大多數官兵在擁有明顯兵力火力優勢的俄軍面前很快不得不蹲下身子,只能把底線放在數十步外的那道低矮的外圍防線上。那是整個隊伍僅存的防御工事。

然而甚至用不著敵軍專門的對付,連綿不斷的密集重火繩槍與騎炮的轟擊之下,沒用多長時間就已經變的殘破不全,俄軍步兵也在這時候展開了最后的沖擊。

而在這個時候,整個并不算大的核心軍陣內還在認真準備著同俄軍進行最后較量的人也不過只有兩成左右的比例。

701群的新軍主力部隊老兵已經明白:這個時候除了孤注一擲外,被動的防御已經毫無意義。親自以最大的氣力吹響了那準備展開近戰肉搏的號角。

在火力甚至防護裝具方面,這些增援過來的少年義勇們同真正的新軍主力部隊有著懸殊的差距,不過那短矛雖然不是套管三棱型制的,卻長了不少,在近戰肉搏中多少能夠做為主力來使用。

而且在平時,因為訓練成本更低的緣故,槍矛之術也是軍體課程上的重點之一,相比即便在后來也并不以白忍占而聞名的俄軍占具不少出人意料的優勢,在短暫的反擊之中就把敵軍擊退到原來那殘破的胸墻之外。

在敵軍被擊退的時候,一些勇敢的官兵也開始紛紛將手中早已準備好的重手榴彈投向了潰敗之中的敵人,雖然這并沒有真正的殺傷多少俄軍,甚至因為操作失誤的緣故還給自己帶來不少意外傷亡,但這也同樣是撤退之中的敵軍變的更慌亂起來,給了少數戰斗中能夠保持狀態的弓手以射殺敵軍的機會。

此時負責指揮戰斗的新朝義勇部隊軍官們也明白:如果敵軍以及擁有繼續作戰下去的決心,在這種情況下已經很難重新收攏好隊伍的隊伍很快就會陷入崩潰之中。

也就在這個時候,似乎如同雨前的雷聲一般的隆隆的炮聲從遠方隱隱傳來。四五里距離上射來的重火繩槍彈丸一般重量的霰彈誤差足能有方圓一里左右的范圍,不過這也恰恰覆蓋了整個據點及附近的大部分俄軍。

十二門并不算有多重的三斤彈野戰炮每一次開火打出數百發霰彈,大概只能打倒不到二十人以及近二十匹馬左右的樣子。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在之前的戰斗中承受了不少嚴重消耗的俄軍終于沒有信心和決心再次打一次勝負未占卜的鏖戰,不得不向馬匹集中的地方撤退。

在這個時候,緊張到極限的不少少年義勇部隊官兵才真正的把心松下來。

并不激烈卻很危險的戰斗給羅斯托夫附近據點的官兵帶來了四五百人接近兩成上的傷亡損失,上百人在戰場上戰死,還有不少人重傷或殘疾。因為各部隊相互之間的距離不算遠,給人沒有在戰斗中傷亡的人帶來的影響也更大。

直到從恐懼中回過神來的時候,不少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負責指揮隊伍的701營群軍官同很多新軍主力官兵一樣,也并不是個善于言談與講話的人,不過在帶領隊伍之前多少進行過一些必要的培訓,專門的學習甚至是背誦過不少東西。在撤的敵軍漸漸遠去到不構成威脅的距離上的時候,才對眾人鼓舞道:“你們沒有必要為自己的表現而自責。仔細想想看:我們的訓練和武器雖然比敵人精良一些,并且還有防守之利,但優勢并沒有多么懸殊。而這十幾倍于我軍的強敵就這樣被戰勝了。我軍的炮術更為突出是主要原因,但你們能在面臨強敵的情況下擊敗那些逼近到近處的強敵,作戰表現同樣突出。新軍主力部隊是集天下精工之力,在不少省份進行優選,又在西征以前進行了十分嚴格的訓練和鍛煉的結果。十個指頭各又不同長,天性也有平庸軟弱和英勇之分。我們遠遠不如西征大軍的表現并沒有什么說不過去。我不希望的事情知恥而不后勇,認為在戰場上耍滑頭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且我想,我們相比敵人并不在兵力上擁有弱勢,這里的地形也并不復雜,這樣的惡仗在之后并不會是尋常。。。”

說這這些雖然邏輯不是很完善,但多少還是在鼓舞人心的話的時候,讓人有些尷尬的時候竟然開始有人在這種情況下低聲的哭了起來。

見到這樣的現象,負責指揮701營群的新軍主力部隊骨干徹底的無語了:怎么會發生這樣兒的事兒?他想到過這些動員起來的隊伍必然不可能像新軍主力部隊一樣堅韌,卻沒有想到還存在這樣兒的人,并且為數還不少。

當然他隱隱的開始擔心道這種情緒很可能并不是少數人才有,一旦應對不對,就可能傳染起來,因此也只能對官兵們撩下了最后一句話:“我希望這是有些人對之前自己在戰場上的行為而進行的自責,而非軟弱和恐懼。。。”

增援而來的隊伍并不多,大概只有兩個營群,使羅斯托夫一帶的守軍增加到兩三千人左右的規模,這當然不能完全讓人放心,針對之前的教訓。軍官和將領們只能強令那些驚魂未定的官兵忙碌起來,徹底的加強據點的守備工事。因為這才是之前的戰斗中最大的教訓。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