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302章 少年義勇(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2章 少年義勇(四)

第1302章 少年義勇(四)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6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正文

近代條件下接受過以軍事化為重要目的之一的少年們同心理早熟而且有更多的渠道來形成自我思考的現代青少年不同,甚至同那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傳統時代少年也不一樣,屬于心理上最為晚熟的一群人。很多人從那些有關新軍主力部隊的書刊和課外材料上了解到很多東西,又對長期以來的訓練頗有信心,因此并不覺得戰斗是多么令人可怕的事情。這也是近代歐洲軍隊的年輕化義務兵曾經有突出表現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還沒有被軍隊內的種種問題乃至戰場上的真實恐懼所教育。

而新軍義勇部隊只有各營連的軍事主官是曾經參加過戰爭的新軍主力部隊老兵,更基層的骨干也大多由同齡同屆來負責管理,上下級之間的鴻溝要小的多。在擁有核心意識形態所帶來的凝聚力的前提下,也無需像舊軍隊那樣通過高壓的辦法來使士兵喪失自我意識。

“聽說要殺十個人以上才能擁有最低水平云麾勛章的資格,上百人以上的折算斬首戰績才有一絲可能獲得英勇勛章?”一個名戰士見到遠處的敵軍似乎正在集結的時候不僅沒有太大的緊張,反而有些興奮的說道。

很多人都從不少材料中了解到:除了一些模擬新軍隊伍建立的強敵外,新朝大軍同外軍交戰在很不利的情況下也往往是一比幾十近百的損失比,如果是白天進行的防御作戰,那戰斗力的優勢就會更大,因此絲毫沒有把這遠處整隊并準備進攻的群敵放在眼里。

不過一名少年義勇軍步兵營的營長還算有過一些見識,對少年戰士們鄭重的說道:“不要大意,新朝大軍是大軍,戰斗經歷和訓練不說,就是火力裝具也不是我們這些人可比的。對于我們來說,根本用不著那么高的門檻,這個要求可以降低為遠征部隊的十分之一。。。”

聽到這樣的話,不少少年戰士們甚至歡呼起來,似乎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場嚴酷的惡戰。

“我聽說最精銳的近衛部隊有不少官兵也用的是弓箭?”

“同樣是弓手,但是你們能和人家比么?聽說那最精銳的神箭隊,平均每天的訓練就要用廢一張戰弓,還有模擬各種實戰戰場環境的演習性訓練場地,條件根本不是我們能比的,你們用的大多不過是**斗的弓,而且也還很勉強聽說那神箭隊可以用一石二斗的弓在三分鐘的時間內命中三十個靶子。。。”

就在這個時候,集中到臨時火力群并由第701營群負責指揮的野戰炮兵展開了火力。配屬給三個營群集中起來運用的三個加強炮排三十六門三斤彈輕型野戰炮就這樣向遠處的敵軍展開了火力。

輕野炮營單位技術骨干和指揮人員是南京一帶經過專門訓練的新軍正規人員,而非尋常的學生,因此在很多實戰意識方面要好不少。因為隊伍乘船而來,通過炮兵們的備制每門三斤彈輕型野戰炮都配備了二三百發左右的炮彈。不少人也都了解這次出兵的規模在戰略上并不是什么以少對多,因此在展開火力的時候沒有太多的顧慮。在兩里左右距離的時候就以強裝藥展開了猛烈的開火。

并不算重的炮彈在猛烈的試射中飛過兩里距離之后落高足有四五十米之大,加上這個距離上必然的測距誤差,散布范圍足足超過一百米左右的距離。不過這么大的誤差對于集群目標來說顯然也足夠了。

試射之后短短幾分鐘之內的近二百余發輕炮炮彈有一半左右落到了遠處的敵陣中,至少造成了四五百人俄軍傷亡,更多的馬匹損失,這一下就打亂了進攻之敵原本的節奏,迫使敵軍不得不提前在比正常距離遠一倍有余的距離上展開進攻。

相比這個時代的歐洲,即便并非最精良的工兵場所生產,炮兵武器從運用理念到對彈道的了解也超過了此時代的歐洲炮兵。

在幾萬敵軍的進攻過程中,接連不斷繼續展開二十多輪開火打出了四百余發炮彈的輕炮群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使規模不算小的俄國人僅僅在進攻之中就付出了上千傷亡損失的代價。

不過在透支使用馬力的情況下,哥薩克人的騎兵還是以最為迅速的速度就逼近了少年義勇那并不算牢靠的陣地。

不少的少年都曾相信在炮火下不得不提前進攻的敵軍會在猛烈的弓箭之下付出巨大代價并尸橫遍野,就想那一個個新軍主力部隊的傳奇戰例一樣。可是這些絕大多數只經歷過訓練場和演習場的部隊還是太過高估了自身的在戰場上的表現。

面臨敵軍騎兵沖擊的情況下,即便是這些出生牛犢不怕虎的少年們沒有多少人動搖,也根本不可能發揮出訓練場上的水平。托大的單排防線雖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展開火力,但在火力密集上還是明顯出現了問題。

當敵軍三千多人的馬隊以連綿幾十排的規模在一個方向上大概半里做的戰線上展開接連不斷的沖擊的時候,只能以兩三個連群內的輕炮和弓箭來對付敵人進攻的時候還是讓這些騎兵的大多數人都逼近到極近的距離上用手臼銃和投矛展開了猛烈的攻擊,隊伍在并不算長的時間里就遭遇到了上百人的傷亡。

新軍的“十連銃”戰斗效率極其表現雖然相比當年明軍的那些火器強出不少,不兩個連的六門炮六十多個早已填裝要彈藥的銃管也不過造成幾十名敵騎的落馬而已,隨后來襲之敵的標槍和手臼銃發射的彈丸就將至少一半少年戰士們的弓箭火力壓制住了。

沒有大量輕小而有威力的待發火器,沒有精良的防護裝具,這些新朝的動員武裝在稍微像樣兒的對手面前已不再像幾個月前的新軍主力部隊那樣堅不可摧。除了依靠炮兵贏得不少損失比優勢外,在近戰中面對騎兵的沖擊甚至連優勢的死傷比都沒有。如果沒有簡陋的胸墻,那但單薄的防線就有可能在優勢兵力的傳統騎兵沖擊下瓦解。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