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257章 掃蕩神羅(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7章 掃蕩神羅(三)

第1257章 掃蕩神羅(三)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5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作者:女俠獨孤雯書名:類別:其他類型更新時間:2016/08/1422:08:36字數:2373

這一仗中繳獲的馬匹多少還是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官兵們,雖然這些優良騎兵的馬匹對于并不擅長馬術的新軍近衛部隊來說在一天時間之內有效的馴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還是最終很快挑選出幾千匹可以充當馱馬的馬匹。在幫助官兵們攜帶輜重和給養的情況下,在并不像之前那樣平坦的道路上行軍也趕上在平坦地區負重強行軍的速度。

人的紀律性終究比初級水平的人駕御中下等戰馬強了不少,在步行牽引馬匹的情況下,隊伍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混亂了連續兩晝夜的急行軍,終于讓部隊瀕臨維也納這座歐洲最重要的城市。

在原本的此時代,隨著筑城技術的發展,城防戰也成為比野戰更普遍的一種作戰方式,更別說面對戰無不勝傳聞的強敵,斐迪南二世更是選擇了讓帝國主力十余萬人云集在這座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之中。華倫斯坦率領的大軍原本得到的任務僅僅是偵察和牽制那些強敵的動向罷了。

不過,此時躲避在山城之上派遣親信去觀望敵陣的斐迪南二世得到的可靠消息卻是:已知的范圍內,來敵不過三四千人而已。而且一個個疲憊不堪,還沒有全面的鎧甲在身。僅僅只有掩護頭盔和上身的胸甲罷了。此時的奧地利軍隊不少部隊還沒有像西班牙人或是俄國人那樣聞風喪膽。還是派出了不少偵騎去逼近到幾百米的距離上去觀望這些前來的強敵。

在舊時,觀敵了陣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因為在雙方相隔一箭之地的情況下,要想觀察到對方表情還有一些細節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可是在十倍貴重望遠鏡已經出現的時代。一名并不算是太過優秀的偵騎也能清楚的直接看到不少東西了。

“怎么樣?這些來到城下的所謂強敵怎么居然是這么個東倒西歪的樣子?”斐迪南二世親自關心的問道。

此時的敵軍能來到城下,很可能說明一件事情:華倫斯坦已經戰敗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強敵還在城下這樣做作,更是沒有幾個將軍愿意去“上當”。

更為了解局勢的嚴重,菲迪南二世內心中也多少一些企求意外的幻想:這些人數并不算多的強敵如果真的是因為自大而沒有多少外援,并且真的自大到以這種態勢也覺得能夠取勝呢?

“我從那最挑選出來的最精良的望遠鏡中觀察到了這些強敵每一個人臉上的汗水還有臉色以及不少人的表情。如果說這些都是裝出來的,那么敵軍恐怕是選了一批最優秀的劇場演員來參戰。我們至少應該出兵試探一下這些托大之敵的虛實的!”

“抓緊時間,讓那些將軍們也去看一看吧!戰機不可失去,失敗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聽到這樣的話,菲迪南二世如臨甘露。

奧地利做為一個長期面臨土耳其人威脅的國家,在戰備意識方面也比不少東方政權強不少。執行這種試探性任務的部隊應該怎樣選派,其實是在兵臨城下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的。負責出戰試探的奧地利人總人數大概在一萬人左右,以確保能得到有效的掩護并靈活的撤入城內,而且這些人算不上是什么“精銳”,就算損失了也不會讓守軍傷勁動骨。不過,在裝備上卻是準備周全的。這些人都配備了還算不錯的馬匹,如果面臨危局難以回城,能盡可能的逃亡出去。而且普遍裝備了精良的鎧甲與盾牌,能夠在三十米外抵御歐洲任何重型火繩槍的威脅。

在傳聞中他們了解到:這些東方強敵一個重要戰法就是把眾多的銃管火器攜帶在身上,戰時能打出密集的火力。因為身管一次性或幾次性使用,可以做的盡可能的輕便,并且使用精鋼卷制成的槍管。不過按照奧地利人自己的看法:就算是再精制的火槍,也不可能在打穿鋼制盾牌之后再威脅到盾牌后面擁有精良防護的人了。而對方如果使用大威力的火器,就算視戰場如狩獵,也根本不可能在幾倍騎兵沖擊到近前就取得決定性的殺傷。

為了確保殺傷對手,這些負責出戰的人也攜帶了威力不小的手臼銃還有專門用于對付這類鎧甲目標的細劍與標槍。

而在此時,不少剛剛從難以忍受的行軍疲勞之中緩過來的官兵們,見到敵軍的舉動卻不由的遺憾。

“這些敵人怎么只派幾倍的兵力前來試探”

“同我打交道太少的緣故吧。”一些人紛紛低聲議論著。

這些議論在疲憊不堪的風貌之下似乎被城上的敵軍理解成了緊張,因此從南面出城并從兩翼展開沖擊的奧地利騎兵進攻的速度變的更快了。

劉洪濤在此時也只能無奈的讓官兵們展開火力。

在體力缺失的情況下,張洋等后裝線膛炮射手們也開始使用西班牙新軍的老辦法:讓大多數人進行體力消耗并不算大的彈藥添裝工作,而由表現最為優秀的射手展開火力。

上千名定裝線膛抬炮射手和后膛抬炮射手們一起使用前一種武器,三百名射手以無后坐力發射筒展開了第一輪射擊。在二三百米左右的距離上,這些有利于瞄準的火器還是發揮出了出色的精度,在第一輪開火中就打到了上千名敵人以及接近此數的馬匹。精銳的近衛部隊主力在使用這種對體力要求不大威力卻很大的武器的時候,終于發揮出了驚人的精度。

而在敵軍依靠慣性逼近到大概二百米左右距離上的時候,神箭隊官兵們也展開了手中的利箭。即便是花費巨大成本培訓出來的神箭隊官兵也不可能在這個距離上求得像樣兒的精度。但經過不少戰斗的官兵們卻也明白了“射人先射馬”一說。因為馬在實戰中往往沒有像樣兒的防護。而且在此時:因為體力還沒有完全恢復,以往并不算沉重的一石二斗弓也變的有些沉重起來。

遠非尋常士兵可比的神箭隊官兵似乎第一次在白天展開正面火力的時候發揮出了驚人的效能,威力形同強弩一般又不惜代價在箭頭上花費功夫的箭群幾乎在一瞬間就把這些錯誤的估計了新軍主力部隊戰斗力的敵的前鋒成片的掃倒了餓。

新書、、、、、、、、、、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