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238章 東歐決戰(十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38章 東歐決戰(十二)

第1238章 東歐決戰(十二)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5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投推薦票:


米哈伊爾羅曼諾夫再一次得到新軍南路主力部隊以急行軍騎馬趕來,并不惜放棄大部分船只趕來的時候再也坐不住了:“我們必須立即撤退了,至少先撤退一段距離看看情況再說。《八《八《讀《書,.2■3.o⊥隊伍明天早上一開始就準備出發吧。另外,要盡可能的加派人手加大以南方為主,各個方向的偵察警戒了。所有的新式騎兵也都派出去吧!”

“我聽說南來的之敵也就幾千人而已,在不經過休整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立即投入戰斗?我軍主力要是趁此機會。。。”

“不要在做這種妄想了。之前的戰斗你們難道沒有見到?這種精銳的新式部隊在交戰中根本不需要多少體力的。而足夠的戰斗力也使得他們對隊形的依賴沒有傳統部隊那樣大。。。”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俄軍大營的外圍敵襲的信號接連不斷的響了起來。

“準備戰斗!各部做好防御準備!”輪休的軍官們急促的戰起身來投入到依托塹壕的防御中。經過這些天來見識了全新的火器作戰方式,俄國人與波蘭人也開始修建了不少這種并不突出于地面太多的壕溝與堡壘工事。

至于在外面放哨的游騎,在第一波夜襲之中就被消滅了數以千計,殘余的以最快的速度紛紛向剛剛修好沒有多少日子的堡壘退過來。

明末的明軍有“夜不收”的說法,這是害怕少量精銳的建州人就能帶來嚴重的危害。不過此時同歐洲各國競爭了許多年的俄國在避免這方面的危險上已經有了諸如暗語、同番號接受等很多辦法,特定位置集中等很多辦法,并不太過擔心這些方面的問題。

張海率領的一千名左右的近衛部隊精銳再一次重新要面對數量占據數十倍優勢的敵軍,不過有著豐富夜間作戰與演練經驗,從裝備到素養又遠高于對手的近衛部隊精銳在夜間顯然有著巨大的主動權,竟然以千人左右的兵力就從外圍連綿十余里的戰線上將六萬余人的俄軍部隊壓制的只能依托工事進行防御。

不過,在經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后,一些俄軍將領也開始發現黑夜里從對面襲來的箭支或是射來的火力似乎并不怎樣密集,敵軍在夜間或許精銳而強悍,但似乎并沒有充足的兵力。

在這種情況下米哈伊爾也同意以預備騎兵為核心,射擊軍和弓箭手中選拔出來的精銳為后續,試探出外圍的情況。在冷靜下來的時候,大多數俄軍將領也都開始相信外面的敵軍并不多。因為如果是規模龐大的敵軍展開夜襲,僅僅聽聽地面上的動靜就能略知一二了。

因為行動的人數本來就不多,跟隨在張海身邊的貼身親衛也只有以宋子悅為核心的十來名官兵,而其他的親衛連戰士則負責兩翼百步以內的安全并進行警戒。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異常,這些親衛連戰士也要如同其他的近衛部隊精銳一樣參加對敵軍的作戰任務。

原本的時候,張海以為用這么少的兵力面對強敵,必然會在清理敵軍外圍的時候就需要展開一場惡戰,可卻沒有想到這么快的時間就逼近到敵軍大營的核心,也沒有想到這些俄國人的進步與學習能力竟然這么強,很快的就徹底的改變了面對新軍主力部隊的防御原則,也學會了相對松散且有縱深的防御陣地,以及以地下戰壕和工事進行防御的手段。

這種簡單的戰壕工事在現代戰爭中其實并不成為太大的阻礙,哪怕是日俄戰爭時期的各**隊也有曲射炮和一定水準的炮火。解放戰爭時期的國共軍隊也有大量迫炮和擲彈筒,然而在曲射火力完全不靠譜的時代,這種簡單的地堡與塹壕工事配合集中起來運用的火器還是給近衛部隊一定的壓力。一丈有余的寬度上,往往有二十余名俄軍利用能夠利用起來的弓箭、火繩槍同新軍主力部隊利用工事展開對射。要壓制這樣的對手顯然也要付出不小的傷亡。

張海起初再次親自上陣,以弓箭射擊黑夜里百米外時不時露頭開火的敵人。但卻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射術如同自己一般出眾,殺傷效率也太低了些。要連續好幾箭才有機會蒙中一個倒霉鬼,還不如身邊的線膛槍精確射手戰績多。而且經過線膛錢精確射手們展開的初步壓制,敵軍冒頭展開的還擊也越來越少。

“難道經過自己與香兒不斷的努力,精良武藝的用處就這樣被淘汰了?”張海也不由的有些失落,不過還是想起了什么,就以極低的聲音對身邊的人吩咐道:“隊伍再向前逼近一些,把用于照明的重手榴彈集中到我這邊兒來!”

“這會不會太危險了?”宋子悅有些不安的低聲說道。

“沒有什么問題,在這樣兒的夜里我們都有得當的外套準備,不會在五十米以外的距離上暴露出自己的身影,然而我是有把握把重手榴彈投擲到這個距離上的。”張海確定的說道。

其實經過新軍主力部隊的諸多對抗演習與實戰,早就明白黑夜里的戰斗之中最為有效的兵器其實就是弓箭與重手榴彈。不過如何將兩這結合起來卻一直是個難題,兩者的拋射射程相差是比較懸殊的。而且在尋常的重手榴彈投擲距離上,即便是夜間也很容易被發現隱隱的身影從而使對手能夠做出有效的反應。

然而這一次,重手榴彈卻從比尋常軍兵投出的輕標槍更遠的距離上接連不斷的拋射過來。短短不過幾分鐘的時間內,張海累計把六十余枚兩斤半重的重手榴彈投到了七八十米左右的距離上,并且還用這些做工特別精良、且進行過依據人的經驗進行定制過的手榴彈大多數都控制在不超過十米左右的高度上精確的引爆開來。

這六十多枚手榴彈僅僅是讓不到百余名敵人負了點兒輕傷而已。同后世反坦克手榴彈一般重的重手榴彈還遠遠發揮不了靠譜的威力,不過這卻在給敵軍以巨大的震懾的同時,為附近親衛連官兵指引了如何打破對方防御的有效辦法。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