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186章 決戰交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6章 決戰交鋒

第1186章 決戰交鋒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0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1186.

在秦陽親參與搬運彈藥的表率之下,全旅的大小火炮終于部署在各隊的前沿并展開了火力。早已在每門炮的炮管中填裝有近二百枚輕霰彈的炮兵一次就把近萬枚彈丸發射了出去。各個步兵營的隊屬炮兵連也把早已準備好的銅鼎炮針對四面八方云集過來的敵騎展開了猛烈的射擊。

兩萬余枚輕重霰彈還有天上射下來的兩萬余支火箭在一瞬間就殺傷了兩多名來敵并讓更多數量的馬匹倒了下來,可所起的作用也僅僅是在那人馬的海浪之中掀起一些血染的浪花而已,并沒有影響到那些決戰之心堅定的土耳其人在進攻之前的最后整隊準備。這讓秦陽不由的感覺到一絲詫異,因為在通常的情況下這樣的火力準備就算不能打退這個規模的對手,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的遲滯敵軍的進攻從而為炮兵火力的繼續展開而開辟更多的機會。

可是言前之敵的這種表現,似乎就是在當年最為強大的后金軍隊中也不曾見過。做到這點兒,顯然不是單憑恐懼與仇恨就可以的,這支騎兵隊伍也有可能是南征北戰之后新軍主力部隊所遇到的最為強悍的一股勢力了。

秦陽所率領的步兵旅不是名義上的“暫編第五師三旅”,而是在新軍之中地位僅次于獨立近衛部隊及第一旅的第二旅。也就是劉洪濤當年率領的主力部隊。也正因為如此,張海才有勇氣把這支部隊安排在最南路承擔最為艱巨的任務。

在危急的情況下,各營的官兵也在圍攏的土耳其人先鋒騎兵剛剛發起試探性突擊之前就展開了比較密集的隊形形成空心方陣以應敵了。

當然:新軍主力部隊的這個所謂的“比較密集”是相對于自身來說的,如用冷兵器時代或這個大多數地區還處于冷熱混合時代的軍隊來說,仍然相當于一兩萬軍隊才能擺出來的大陣。四面防線每一面都連綿里許左右。

猛烈的炮聲在大概半分鐘有余之后繼續接連不斷的響了起來,這個時候敵軍的大股部隊也已經逼近到半里左右的距離上了。中重火炮所發射的炮彈就是部分近失了一些也形成有效的跳彈飛入了敵群之中,而掠過土耳其人騎兵大隊前排的炮彈也絕大多數都落入后隊之中。

四十八枚實心彈炮彈及近萬枚霰彈在很短時間內又打到了將近兩千名來襲的敵兵,然而這猛烈的炮擊似乎仍然對這些土耳其人沒有太大的影響。人馬構成的血肉胡同很快在沖擊中愈合。炮兵們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快速的拉動著炮身退到人墻的后面去。

因為有著絕對的兵力優勢,土耳其人像以往那樣,在有效射程之外的最大拋射射程上就展開了密集的箭雨,這看起來似乎讓對面的新軍官兵一陣忙亂,更是有不少人跪倒甚至臥在了地面上。這種局面也讓承受了不少打擊的土耳其人感覺到一似興奮:似乎這些“東方惡魔”并沒有傳聞之中那樣強悍。

當做為先鋒的土耳其騎兵逼近到百步左右距離,并要用火器展開嫻熟的馬上射擊的時候。連成一線的白煙卻從當面連綿不斷的飄了起來,并且看起來如同源源不斷一般。

選訓優良又經歷了不少作戰的新軍第二旅官兵沉穩而嫻熟的展開了燧發排槍火力,步兵們在不過十幾秒種的時間內就把三支填裝好彈藥的五管燧發排槍中的子彈打了出去。而幾乎與此同時,炮兵們也沒有閑著。在很難展開有效的炮擊或者說這么做殺傷效率不夠高的時候就如同步兵們一樣利用早已填裝好的燧發排銃向逼近過來的敵軍展開了最為猛烈的射擊。

炮兵可以如同步兵一般靈活的支援前排戰斗,也是第二旅在新軍主力部隊中長期成為近衛系統之外最為突出的一支部隊的根本原因。

在連綿不到半分鐘時間里六萬余支早已填裝好彈藥的槍管的打擊之下,四面八方連綿四五里的戰線上,沖在前面的敵騎在有節奏的轟擊之下成片的被打倒在敵,雖然不少的馬匹為主人承受了彈丸和轟擊,在這密集的火力之下也無法幸免。

當逼近到五十步左右距離的時候,連綿不斷的人馬被打倒又使的敵軍的騎兵重新看起來仍然在百步左右的距離上,只留下連成一片的尸體或者傷兵乃至死傷的馬匹。

有的負傷后的土耳其人冒著繼續被殺傷的風險逼近過來,卻遭到待發彈藥沒有打光的第二旅步炮兵們的猛烈攢射。幾乎沒有一個人能逼近到近距交鋒的距離上。

而少數土耳其精銳射出的累計不過幾千火槍和箭矢,在這樣的距離上也僅僅是造成了新軍主力部隊四五十人傷亡。主要還是面部負傷。雙方的損失比完全不遜色于八里橋之戰。

開戰以來短短的時間內所遭受的一萬幾千人的傷亡損失終于讓這些精銳的奧斯曼騎兵動搖起來,因為沒有人能夠確信如果繼續往前沖會不會遭受恐怖的火力。就是一些沒有喪失士氣的騎兵此時的馬匹似乎也喪失了跨入百步左右死亡線距離的勇氣。

穆拉德四世及其手下的將軍們并不是平庸之輩,在這種情況下迅速命令隊伍中的多半人下馬保持戰斗并以火器來壓制當面對手,以求在實機成熟的情況下展開近距離上的騎兵突擊。

雄厚的兵力也使土耳其人的火器猛烈的打來,這頗使第二旅的官兵們不得不臥倒以求隱蔽,并把剩余大部分火器通過接力傳送的方式叫給最精銳的官兵來發揮。除了步炮兵的有效配合之外,有效的運用精銳兵力也是第二旅的官兵們所突出的地方。

不過或許是在開始的時候所進行的火力消耗過為猛烈,同敵軍的對射沒有持續多久,終究開始被穆拉德四世看出了新軍主力部隊在火力體系上“三板斧”的特點和破綻。

迎頭痛擊之下銳氣頓挫的奧斯曼新軍與近衛軍主力此時也逐漸發現了新軍官兵似乎是在用早已準備好的火器來形成短時間內的綿密火力,當展開持續射擊的時候就瞬間稀疏下來,而且那些射來的槍彈似乎威力并不是很大,只要在精良的鎧甲外面加上一層盾牌就能有效的抵御住了。

那些從東部地區逃難過來的難民所證實的恐怖終究還是重新鼓舞起了奧斯曼帝國主力的勇氣,越來越多的隊伍開始把攜帶的金屬重盾抬到了前排并做好了展開最后沖擊的準備。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