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095章 不再被動(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5章 不再被動(三)

第1095章 不再被動(三)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6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1095.

類別:歷史軍事

女俠獨孤雯

書名:

這些日子以來先鋒旅步兵隊伍的馬術特別是在獨特的陣形隊形機動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連綿十多里的松散單橫隊。在臨敵方面也嫻熟了很多。因為足夠寬廣,各連隊伍在行進中始終保持著距離敵陣至少一里以上至少兩里左右的距離。

兩里左右的距離,要想展開騎戰追擊,是一個并無把握的距離,因此盡管阿黑麻與馬合木統帥的大軍主力展開搶攻逼近的時候,自東向西繞到南路的新軍騎兵縱隊并沒有停下來,反而似乎面對敵騎在遠處展開的沖擊視而不見,直到接近完成了包抄合圍前的準備,并且敵騎已經逼近到一里左右的距離的時候才開始下馬并立即展開火力。

神射手隊伍們并不需要像太多的準備時間和協同作戰,每一名官兵幾乎在下馬之后就立即以早已填裝好的彈藥向逼近過來的敵騎展開射擊。

雖然為了謹慎起見,三萬敵騎主力的主攻方向放在了不過兩里左右戰線縱深的先鋒旅左翼最西端,大概是新軍第二營主力一個營的位置上。兵力優勢幾乎達到了五六十倍之多;可是這也造成了在主攻方向上葉爾羌騎兵的更為密集。

新軍第二營群參戰的一百五十名線膛槍手和七十步神炮手在這樣如墻一般的敵騎沖擊之下幾乎彈無虛發。敵騎進入近戰距離內大概一分鐘左右的沖擊時間內,神射手和神炮手大概總共進行了四輪開火,打出了六百多發線膛槍彈和二三百發抬炮彈,短時間內就有千余敵騎從馬上跌落了下來。

而在敵騎逼近到百步左右距離的時候,似乎在上一次大戰中很少有過突出表現的神箭隊官兵們終于有了用武之地。面對這樣如墻一般的敵軍,神箭手們不需要太過認真的瞄準,只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最多的箭支發射出去。一百五十張一石二斗強弓在速射的時候往往拉不滿,不過即便這樣也能射出堪比兩宋時代普通士兵神臂弩一般的一百七十焦爾上下的強箭。在短短十秒左右的時間內,神箭隊的一百五十名戰士同樣一速射的方式展開了四輪放箭射出數百支凹槽內藏有劇毒的強箭,一下又讓近五百敵騎跌落下來或者在沉重的代價面前驚慌失措而失去控制。

而在這個距離上的神射手與神炮手隊伍已經不在用射速較慢的線膛槍炮展開攻擊,而是用早已填裝好彈藥的燧發排槍展開了火力。十秒時間內三百余名官兵打出了三輪累計四千五百余發待發槍彈,放倒了一千五百余騎敵兵;

這樣:在沖擊到近距離的過程中,葉爾羌主力就遭遇到了三千余人的傷亡損失。當騎兵展開沖擊的時候,傷亡承受力通常要一般步兵隊伍高,而且有極大的慣性,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倒不會僅僅遭受一成傷亡就被遏止住,至少還會通過慣性沖擊到交戰距離。

可是為了在局部達成相當的兵力優勢,葉爾羌騎兵主力的進攻正面過與狹小。僅僅三千左右短時間內的傷亡損失就已經讓整個千六排掃十排的馬隊徹底陷入了混亂之中,這給了后面的隊伍以巨大的威懾。

距離第二營陣線大概三十步左右的距離似乎成為了一道“死線”幾萬葉爾羌騎兵的進攻能量,似乎也就到此為止了。

而在這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內,機動力遠非過去徒步作戰時可比的先鋒旅第四營的馬隊,以及北路第一營和第二營的馬隊也縮小了包圍圈,并把同大股敵軍的距離拉近到有效交戰距離之內。

線膛槍和線膛抬炮火力接連不斷的從四面八方集射而來。僅僅接火后幾分鐘內的后續部隊開火,四百五十余支線膛槍和二百余支線膛抬炮就打出了一千八百發子彈和八百余發四兩線膛炮彈,從其他方向上將兩千余騎敵兵接連不斷的掃倒。

第二營在敵軍沖擊到頂點并展開撤退的過程中也沒有間斷火力;葉爾羌人又付出了近兩千人馬的代價才從百步以內的密集火力范圍內退出,而在繼續逃亡的過程中又遭受到了線膛槍和線膛抬炮火力的追射。

就這樣,超過四分之一的葉爾羌人馬在短短數分鐘的時間內就被解決了。而此時,利用馬隊的機動性,四個新軍主力營也從各個方向上完成了對葉爾羌主力的合圍,將其壓制在方圓不過二百步左右的狹小范圍內。馬匹成匹倒下的情況下,葉爾羌人只能通過馬匹的尸體做為掩護,抵御著四面八方繼續射過來線膛抬炮火力。

激烈的交鋒,特別是承受敵兵主要進攻壓力上的第二營還是付出了不少的傷亡,特別是第二營的一百五十名左右的弓箭手。

因為弓箭很難像待發火器那樣以臥倒的方式開火,因此盡管沖擊中的敵兵遭受到了不小的壓制,平均每名弓手面對六七米正面范圍內的敵群還是在沖擊中射來出了二十發上下的箭彈;能夠在這樣猛烈火力威脅之下依舊展開箭彈開火的,往往是質量不差的精銳。

這導致第二營的一百五十名弓手有上百人被來襲的箭彈命中過,其中有三十余名戰士負了程度不同的傷,大約有七人因為面部或頭部中槍中箭而導致傷亡。第二營其他臥倒在第的官兵們也遭受了二十余人傷亡。

整個先鋒旅的馬隊在臨敵的時候遭遇到了十人左右重傷或死亡,五十余人左右的傷亡損失。

如果在猩猩峽一戰之前先鋒旅對于這樣的一比上百的損失比還能接受的話,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則感覺到了這次作戰似乎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和失誤。

第二營的神箭隊參謀在劉洪濤親自來臨的時候不得不承認道:“新軍主力的火器與訓練發展到如今這種成熟的程度。即便是遠非一般弓手可比的神箭手們,也似乎有些落伍了。。。”

劉洪濤卻安慰道:“野戰臨敵應付沖擊,本來就不是弓手的強項,你看:現在敵軍被我們壓縮到了很小的范圍內,你們應該可以試試看了!”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