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020章 試點新軍(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0章 試點新軍(二)

第1020章 試點新軍(二)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8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歷史小說»»章節目錄章節目錄文/女俠獨孤雯本章字數:2288:

裝備試點部隊的槍械其實是暫編第一師的隨軍工匠們在現地制造出來的。當工匠們嘗試用像樣兒一點兒的熟鐵或青銅來制造火器的時候,才發現就算是依托一些能夠以馬車攜帶的工具現地筑爐造炮都不是問題,滑膛火槍的生產也是如此。這也多虧了只有張海所在的近衛部隊攜帶有一些有關測量和模具制造方面的專門工具。

新制造出來的火槍口徑大約二十毫米左右,選擇這樣的口徑也是一些有關于從事西洋火銃仿制的工匠們從荷蘭人那里得到的經驗是如此。這種火銃發射的彈丸恰恰在一兩種左右,約三十八克。其實如果按照三錢鳥銃的標準,這種口徑的火槍實際上可以發射四十克上下的彈丸,但是為了更方便填裝,游隙實際上要比尋常的鳥槍略大一些。按照張海了解到的一些情況,這也符合皇城內以外的兵工廠一些工藝能力。

這種火槍的精度明顯比鳥槍差了很多,在打八十步二五尺靶的時候,就是優秀的射手來射,幾乎也是四不中一。換成墻靶貌似才好了一些,強裝藥的情況下對于人墻目標大小的,在八十步優秀射手能保證八九成的上靶率,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距離上可以保證上靶。

不過有了不少戰場經驗并看過諸多總結的張海來說,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在西洋火器的發展歷史上,很少有長管身的鳥槍裝備。大致的原因有二:一是在真實的戰場上,絕大部分士兵實際上是不能發揮出火槍的有效精度的。新軍主力部隊這樣的隊伍可能還要好一些,如果換成公安軍步兵旅,在實戰中進行火器射擊的時候不論是使用精度很好的鳥槍,還是使用精度特別差的臼銃,命中率往往不會有明顯的不同。二是鳥槍的填裝速度太慢了。實際上從輕武器的發展歷史上看,雖然不少民間的槍械愛好者們偏向那些中遠程彈道性能好和精度高的火器,但不論是在現代還是滑膛火器時代,“戰斗射速”其實才是單兵輕武器的核心追求。這是很多民國穿越架空小說中熱捧的性能突出的6。5毫米到7毫米槍彈沒有成為大國主流裝備的原因,也是鳥槍類的火器沒有在西方滑膛火器時代成為主流裝備的重要原因。

以犧牲部分精度為代價的新式滑膛火槍,即便不是很熟練的初學著,大概也能在四十五秒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填裝和射擊。而一些熟練的射手們幾乎能和日本鐵炮的優秀射手一樣在不到二十秒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填裝和開火的過程,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至少相當于兩名鳥槍兵的火力。

在彈丸威力上:戚繼光時代的三錢鳥槍即便達到鉛彈開始出現擦融反應的裝藥量和初速,威力也不過千焦爾上下。而有一定游隙的大口徑火槍卻能輕易的達到一千七百焦爾以上的能量,并在有效射程和較遠距離上也能維持威力。近距離上的穿甲力雖然差距不大,但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距離上不論是殺傷力還是穿甲力都有了明顯的區別。

如果再加上裝備了刺刀的話,那么一個標準的大口徑燧發滑膛火槍的實際戰力實際上相當于兩支合格而優秀的的三錢鳥槍再加上一個短矛手。如果在考慮到這些步兵實際上是在新軍炮火的輔助下作戰,那么實際的火力則至少相當于五倍的傳統平庸型冷熱混合時代的部隊了。這種巨大的質量與火器性能優勢也是張海對這支新建的火器部隊還算有點信心的原因。

新建的試點兒部隊在隊伍的休整期將要結束的時候展開了有關于射擊和拼刺方面的突擊訓練。

同尋常人想象的不同,除了神射手和神箭隊的官兵們要在測距和瞄準方面花費巨大的時間來訓練外,滑膛火器的射擊訓練時間如舊日本軍之類的現代軍隊一樣是很少的。通常一個服役期只有幾十次左右實彈射擊的機會,當然填裝和操作方面的訓練會更多,這些有關于射擊方面的訓練就是每一個步驟都在嚴格的要求下進行,往往也不會超過一周的時間。

張海也沒有打算在可能向全國推廣的試點部隊按照新軍主力部隊的演習與實訓強度來進行有關于射擊方面的訓練,那毫無疑問會影響到與主力部隊有關的軍備生產。

在崇明州以南大道東側勉強算是平坦的一塊空地上,經歷了多日“折磨”的官兵們顯得有些興奮起來。同舊軍隊里那些不愿意進行火器訓練的兵丁不同,因為新軍之中很少發生火器運用方面的事故,在加上兵源的年輕成分還算年輕,不少人都對這種打靶開火有一種天然的興奮心理。

“基本的填裝使用步驟你們都已經了解并熟悉了,我再強調一遍:不論是在訓練場上還是在戰場上,都要按我說的去做。當開火的命令發出的時候,不論你填裝好彈藥還是沒有填裝好彈藥,將彈藥壓實還是沒有壓實,都必須盡可能的向對手展開火力,明白了沒有?”一個軍官在操場上訓話道。

“明白了!”回答的聲音之中已經沒有了一般自由散漫的平民所擁有的那種城府之氣,而是多少有了些朝氣。

火器隊列射擊方面的訓練馬上展開了。在按照實戰要求的隊列火力戰中,張海也有些明白了為什么近代歐洲戰場上一些滑膛火槍兵會把填裝彈藥用的通條都發射出去的情況。每個士兵在戰場上克服心理壓力的能力都不盡相同,填裝彈藥的進度更不可能相同。而指揮員負責指揮戰斗,則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情況,相比重復填裝導致的影響己方士氣炸膛事故或根本無法開火,哪怕是放沒有彈丸的空槍多少也會起到震懾和威懾的效用。

訓練場上的情況還算良好,全營的三個連隊六個半連,累計十八個半排的輪番隊列火力射擊訓練中雖然出現了“放空槍”和沒有打光規定子彈的一些士兵,但好歹大多數彈丸都命中了七十步外的目標。

不過對此,不少主力部隊的官兵們卻不以為意:這種作戰方式是不是有點兒傻?戰場上面臨作戰壓力的情況下還能發揮出幾成戰力?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