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942章 未來都城(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942章 未來都城(二)

第942章 未來都城(二)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8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942.

聽到這些話陳勇卻是有些疑惑,華北一帶民風保守而不擅經商。在農業上也遠遠比不了江東湖廣,甚至連山東都比不了,港口與出海條件同樣不是很好,有什么理由會成為全國資源上的中心呢?

“你還記得小時候我曾講過的有關天帝所描述的有關幾百年后的后世中的一些記述么?”張海忽然詢問道。

聽到這話陳勇認真的說道:“這些話在當時圣主講過的并不多,也不做為考核內容。可弟子們卻都在筆上記的清楚,未敢遺忘。按圣主的說法:四百年后,世上的中等農戶與城鎮的底層這種勞苦大眾,按照米價折算每年的收入也能有二三百兩之多,幾乎相當于舊時四五品官員的名義俸祿,或者王朝中期一個不算太貪的七八品官員包括灰色收入在內的實所得?而且那個時候有可自動運行的神機協助人們運輸、織造甚至建筑?還有速度和持續力堪比信鴿或八百里加急的神車與飛行速度比天上的大雁還快上十倍的飛機?這幾十倍于如今富裕地方的經濟能力真是不可思議。。。”

為了避免人們失去探索精神,張海沒有敢于對未來做太過細致的描繪,不過一些話說說也無妨:“神不會干涉人世間的生活,后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兒也不是憑借什么神力,而是這世上礦藏留給我們的財富。就像現在的硝石和煤炭還有鐵礦那樣。以漢唐最興盛時期的疆域而論:我中華的礦藏七成于北方,三成于南方。后世依靠海運和外來資源加上三角洲地區的水運及南方江河水力之能,維持大致于現今的經濟格局。但是如果加上一個蒙古高原,再加上極北之地成為我中華經濟版圖能夠影響到的地方,再加上中華能夠重新影響到中亞以及日朝等國成為我國附庸,那么即便考慮到海外開拓,中國的經濟與戰略中心也會北移。而北京,正處于資源與經濟還有戰略安全上的某種幾何中心,它的地位是進入礦產文明與城鎮化社會之后的百年內都不會動搖的。就像現在的南直隸幾乎是百年之內我們難以撼動的必然經濟與政治中心一樣。”

張海的話是模糊不清而難以明確想象的,但偶爾透露出來的信息還是給陳勇巨大的震動:原來這大地上之潤藏著這么寶貴的潛力與資源。

“那不知,這中華資源于物力占世界的比例有多大?”陳勇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這時代已經有大致比較有些輪廓的世界地圖了,新朝還有張海經過印象對比之后進行修正而更為精確些的。眾弟子有人還經過仔細的研究,即便是唐漢鼎盛時期的疆域,那也不及世上陸地之一成。僅僅靠圣主所說的比唐漢略廣一些的“核心防衛圈”又怎么可能支撐其主導世界的地位?

張海說道:“天帝是眷顧我中華的。我中華的土地,雖然只占世上陸地的不及一成面積。可是包括蒙古高原在內,能源潛力卻占世上近兩成。礦產資源貨值總值估計也占世界近兩成。而人口從歷史及后來看:劣勢時候也有近兩成。我中華的文化傳統有很多糟粕,但有一點是可取的:那就是對子女及教育的重視。就算經費不足,也往往能用更少的錢來達到比多數國外地區高的效果。再加上我中華有勤儉節約通情達理的傳統,積累承受能力強于多數國家,這使得在大概四百二十年到四百三十年后,中華大概擁有三成于世界的經濟總量,三成五到四成于世界的財政收入與軍費開支。當然即便如此,也僅僅是略占上風的兩超之一,而不是能夠主導全球的國家。這是因為在原本的后世,我們喪失了爭取更多勢力范圍的歷史機遇。到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時代以后,潛力的框架就已經被局限了。從更往前的歷史上看,這也與我們在戰略地理上更為疏遠和孤立于世界的幾何中心有關。。。”

說到這里的時候,張海忽然有一種感覺:自己的話是不是講的已經太多了?講述這些太多有可能給未來帶來不可預料的變故,而且張海也不希望眾弟子把太多的經歷用在務虛而不是務實方面,就繼續對陳勇說道:“這些都是我們身后時代的事情了,在我們有生之年就算做的很出色也不可能達到那樣的高度。在京城你的任務其實有二:一是搞好北京府城的教育,二是搞好與邊疆馬場相配套的馬車、馬藥等方面的馬政配套。三是公安軍步兵旅日常的訓練也不能松懈,算起來:做為實質意義上的‘北京太守’還是有不少需要忙碌的事情的。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理想的實現要靠從腳下的事情做起。至于北京一帶的工商經濟,其實你也無需過于擔心。北直隸的區化在那里,義務教育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會在此執教,加上馬政的配套,總會以實業和學業支撐其不遜色于上等大府的規模。社會文化搞的好,那更有利于‘重整河山待后生’”

陳勇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北京城的面積不算小,是個都城的框架。張海并不能像視察很多其他的府城那樣站在城頭上用精制些的望遠鏡觀察就能了解到不少的細節,因此還是決定在這街巷內去走走。如今本已有不下百萬人口的京城不少地方都已經人去樓空,倒也不帶心白天的時候帶不了太多的近衛以保證安全。

不知怎的,這時的北京城不少的地方總能引起張海前世那有些模糊而遙遠的印象。在荒僻的街巷上,偶爾有一些見到膽子比較大,打算尋機拉客的女人。不過這些人生存在這里也算是見多識廣,知道什么樣兒的人能拉什么樣兒的人不能拉。見到張海身邊那些近衛們不同常人的鄭重神色,也就遠遠的走開了。

“回程吧!”有些惆悵的張海下定決心道。

就這樣,張海所帶領的隊伍出了城向通縣附近的大運河北端終點趕去,回宮的日子似乎也不算遠了。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