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925章 漢中福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925章 漢中福地

第925章 漢中福地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9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新章節)


作者:女俠獨孤雯

在承平年代,四川大部分地方的百姓雖然還算是過的下去,生活卻也是貧困的。這種貧困甚至可以反應在不少人的衣著與氣色上。同新朝時代的南直隸書與浙北相比,給張海的感覺就像前世老照片中的民國與偶像劇中的民國之間的差別那么大。

新朝的四川經歷了建國初期的洗牌,經歷了財富與土地的重新分配,也也僅僅是把不少底層從生死邊緣來出來,溫飽在川北和川東的不少地方一樣沒有解決。

可是當張海所率領的隊伍進入漢中一帶的時候,似乎就像是重新進入了江蘇富饒地區一帶一樣。有經驗的親衛連戰士僅僅從進行夏糧收獲勞作中的人數密度,還有田間那些人的氣色上,就能對這一帶的狀況有個大致的判斷。

當隊伍在白天的時候公開經過的時候,田間的民眾不是像過去那樣遠遠躲開,也不是像川地的民眾一樣不理不睬。當隊伍在行進間小休息的時候,就有不少的孩子跟著大人一起送來慰問的食水。

張海以前并不理解“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時代行軍也好打仗也好,怎么可能不就地征集糧食?怎么可能離的開對戰區民力的利用?不過后來張海也逐漸明白起來:軍隊在農耕區行走那當然免不了同百姓打交道,也不可能做到對民眾無負擔。不過一些原則卻依然有助于防止小型**現象和小型灰色現象的養成。因此對于這些,隊伍上的回答也很簡單:“我們并不需要。如果有什么用的著大家的時候,上面回有通知的鄉親們如果有什么忙要幫,也可以講出來。”這漢中一帶的百姓,似乎也并不與民眾見外。

“漢中一代工商雖然不怎么發達,鄉間的衛生和百姓的衣服也達不到新朝南直隸一帶的水平。可我看這里百姓們的氣色,可完全不遜色于東南之地啊。“張海不由的嘆道。

那種特殊的氣色張海是熟悉的,不少上了年紀的人,相貌上都沒有太多的“農村特質“,這并不是僅僅幾年還算象樣的日子就可以養成的。

漢中一帶也算是個經濟與地理上的戰略要地,因此駐防在這里的也是挑選出來的一名還算象樣的第二旅劉洪濤手下出身的軍轉干部安小東負責的公安軍步兵旅。

安小東知道新朝的規矩,沒有搞什么形式主義的花活來迎接張海所率領的隊伍,不過還是帶著幾名隨從親自前來。雖然說新朝不講俗禮,可是如果連這個也沒有,不少新軍中出身的人也覺得過不去。

“在奏報中,你倒是沒有欺瞞。漢中一帶工商不興,不過要論鄉村經濟和農村納稅,不少人都說你們這里是塞江南啊。人民生活也就是比東南一帶最富庶的核心地帶稍微差一點兒,比山東等不少運河沿線的地方,只論民間生活恐怕都要強出一個層次。“張海對安小東有些贊賞的說道。

安小東卻似乎感覺到張海的贊賞中其實也有著一絲不滿的意味。漢中一帶的民眾生活過于“田園牧歌“了,這其實并非新朝真正的追求。

安小東沉默了許久,最終才坦然的說道:“是我有些保守了,害怕出問題。這漢中一帶同其他的不少地方都有些大不相同。在全國其他地方,不論南方還是北方,要么人均耕地不充足,要么雖然土地沒問題卻會遇到官紳的搜刮以及各種各樣的其他問題。總之,民眾過的普遍不怎么好。我新朝只要把一些原有的負擔消除了,就能有巨大的利益空間用于改善民眾的基本生活或進行其他事業。可是當初我軍來到這漢中一帶的時候卻發現:這漢中一帶不但民眾的生活尚可,而且也沒有什么劣紳惡吏,算是天下少見的典型了”

張海知道這些必然不是沒有原因的:“是這一帶人口少,土地偏多么?”

“關垅一帶沒落了,可這漢中至關隴一帶的土地平均水平還是要在全國平均線以上。不像四川有些縣,全縣都沒有幾塊上地。人均耕地面積至少比全國多出五成,如果加上質量上的因素,則要至少多上一倍。這個情況,似乎并不是近期才有的事情”

張海最初從奏報上了解這些的時候,也曾經感覺到有些棘手。新朝解決全國不少地方的問題,都有著諸多的手段。明末雖是小冰河時代,可畢竟沒有滿清民國及新中國前期那么沉重的人口壓力,除了少數長期多災年景極為不好的地方以外,在大部分的地方:如果沒有各路牛鬼蛇神的盤剝,經濟都能極大程度上的改善,同時,還能讓政府的財政充分改善。按照張海的說法,這叫“革命紅利”。王朝晚期的社會不可避免的積累著巨額的“革命紅利”,特別是宋明這種人口壓力不是很大的傳統王朝。

可是對于改造一塊兒“革命紅利”并不是很大,而且似乎一直很田園牧歌的地方,新軍中的不少人就不知道怎樣去做了。

當然在如今,張海對于這些問題也多少想出了些辦法:“我們去去漢中的公安軍步兵旅看看去吧!”

安小東知道在新朝搞形式主義的巨大風險性,因此在得到張海所率領的隊伍將要前來的消息后并沒有通知漢中一帶各營。

當宋子悅率領先鋒人手來到漢中城頭的時候,不由的微微皺眉。這漢中一帶的公安軍不要說是相比近衛部隊精銳,就是相比成都府王光手下的步兵營那也差遠了。

城門前負責“站崗”的人是坐在門洞內的,而且看年紀似乎也不像是新軍隊伍里的一般官兵,更像是過去的衙役一類的人物。安小東也并不隱瞞:這是從那些老吏中挑選出來的一些比較善于“看人”的人物。

在城頭之上,不少近處的官兵是看到有人上來了才像模像樣的站起身來,更多的人則似乎躲在城頭上的暗堡內不知道干啥。不過只要看看城墻內側也就略知一二了:大部分人像村口那些閑漢們一樣打牌。

不過同那些傳統二三流舊軍隊不一樣的是:倒是沒有多少缺額,沒有多少人去城內做活或逍遙。還是有一部分人好象受罰一般的在操練著。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