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801章 實戰技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1章 實戰技藝

第801章 實戰技藝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9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抓住機會命中對手,張海被崩開的左手桿回掃的時候蓄力的空間并不夠大,掃中對手的前臂時最多只有兩三成的力量。無彈窗

可就是這兩三成的力量卻相當于一名普通水平的武師以全力一擊的水平了,這讓本來就感覺到巨大震動的石壘右手也不得不脫手。整個白桿在交手的一個回合之內就被打落下來。

毫無疑問,這位習槍的時間比張海的年齡還要長的武師石壘在槍術上的造詣遠非張海可比,在技藝上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可張海在身材與力量上的優勢卻要壓到了這位頂級水平的槍術大師,并在自由器械的較量中充分展現出來。

如果說徒手搏斗的時候身高一些手腳略長一些,那也最多不過是幾寸左右的打擊范圍優勢,而且徒手較量“點到就傷”還不是很明顯,技藝還是最重要的。那么張海在身材上的優勢就足足讓使用同類長器的攻擊范圍增加了至少一尺有余,加上力量上的優勢帶來了一米有余的攻擊范圍優勢。更別說長兵當短兵用的靈便性和覆蓋性等方面。

那位主持這擂臺的中年也看的出來:以張海的這些優勢,單打的時候還不是最能發揮優勢的。如果是器械群戰,尤其是至少為小組配合下的群戰,這一個人恐怕就至少發揮十名武師的作用恐怕不止。

中年有了一些危機感:這個年輕人擁有這樣的身材與神力,那不要說做標了,就是新風閣的人出面幫忙造造勢,打把勢賣藝的收入也絕對不俗。

“以這位兄弟的本事,來我們這兒當個護標的恐怕真有些屈才了。為什么不去南京的官擂上露露身手?”中年似是很認真的問道。

張海這時也似是很坦誠的回道:“我聽說在南京,也有幾個像我這樣兒的人。那里的百姓都傳言說是新朝圣主的替身。新朝圣主據說也以神力和箭術出名,我怕被誤會了,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位中年這樣一聽就覺得心中一震:這人會不會就是.可轉念就釋然了:絕不可能是新朝圣主。新朝天子得罪的人可是不少,即便是尋常的帝王,又怎么敢只身一人只帶一個女子一個幼兒就在外面跑?在京城里微服也就算了,就是在那戲文了,秦始皇宋仁宗等當年微服在外的時候也不敢沒有必要的隨身護衛。

“哦,原來如此。既然這位兄弟自稱最擅長的是箭彈之技,那么同我來比比箭彈之技如何?“

張海有些疑惑問道:”怎么個比法?”

“當然也是對抗比試而不是靶,我們行走江湖或者民間尋常沖突的時候一般都是很小規模近距離之間的實戰,而不是戰場曠野之上的陣戰。并不是說固定靶越準、越能開強弓硬弩的人優勢就越大。不瞞兄弟:見你在近戰技藝上如此突出,實是有些妒忌之心。本人這方面的技藝外加輕功之術還有水戰之術以及一些江湖經驗各方面關系,才使我能做到現在這個位置,如果兄弟覺得十分不公,不必比試也可以。僅僅憑前兩項超群的技藝,兄弟能來我們這里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張海聽到這中年話里有話,看似誠懇客氣,實際上是告訴自己:來我們這兒可以,但你的風頭太過,需知有些江湖實戰技藝是同新朝所推廣的項目有所區別的。

“那好吧!我也想請教請教這實戰的本事。“張海也沒有太多客氣的說道。

“你看我這記性,都忘了報名號了。本人姓王,單名一個佳字。在江湖上并沒有什么名號。“說這話的時候這名叫做王佳的中年首先取來兩兩張弓以及兩捆箭。

這弓很像初學者或兒童用的弓,張海拉了拉感覺最多才不過三斗左右,而且拉距不算長,同街邊靶攤上那種弓箭差不多。當然箭頭也很輕,大概不過五六錢的樣子。這樣的弓這樣的箭,倒也相配,仍然會有不算太差的初速。張海首先按照王佳的提議了幾箭感覺了感覺。

不過仔細思考的時候張海也大致明白了一二:民間沒有自己隊伍上與皇城內那樣的訓練條件,要保證一定的訓練量,那么制弓的成本就不能太低,而且相比戰弓要有一定的壽命。另外在沒有鎧甲的情況下,不用箭頭的戰弓也容易給人帶來危險。因此箭頭即便用銅皮包了防止誤傷,還是不能讓弓的力量太大才能防止誤傷。中年王佳也對此解釋了一二。

比試就在場上開始了,兩個人在不到十丈的場地上選了個對角,大概相隔十幾丈的距離,又看了看此時還沒有太多的人前來圍觀,就各自做好了比試的準備。

對此張海沒有前兩場那樣緊張,因為這弓箭上的弓夫本來就是自己自幼所練習的專長。從小時候到后來,從張家到自己擁有了隊伍和勢力之后在這方面投入的訓練資源就不是尋常人可比的,更別說自己在天賦上的優勢所帶來的好處了,而且類似形式的對抗也是自己經常進行的。

見到張海竟然用左手一次將十支輕箭連同弓身搭在一起,王佳也就不敢有了輕視的態度,至少在弓箭方面是這樣。

三斗的弓在張海的手中宛如無物,張海客氣的沒有搶攻,而是讓對方客氣的首先放箭。

在十幾丈的距離上,首先開弓放箭的王佳還是獲得了巨大的先手優勢,在這樣的距離上連手出的箭對固定人形大小的目標在高手的手中幾乎都能保證有效命中。

這迫使張海根本不敢將身子停下來,只得仔細觀察著對方的弓與手勢并根據對手的預動來左躲右閃,躲避了最初來的兩箭,使得運動中的張海實力大打折扣,無法有效的瞄準精確箭。而王佳則趁此機會一邊箭一邊迅速快速*近。

但經過不少對抗類練習也上過戰場的張海對于這種對抗并不陌生,并沒有力求準確,在運動中放箭的原則是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將箭釋放出去。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