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544章 競技賽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4章 競技賽場

第544章 競技賽場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3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字體:

字號:


作者:女俠獨孤雯

田彥和田賓在那個孩子面前了解情況的時候張海與宋子悅并沒有跟著前去,只是在午飯的時候去了競技場附近的茶館。茶館不是為了喝茶也不是為了吃飯。新軍主力部隊內部從上到下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能不去非體制內酒店飯莊一類的地方就不去,盡量自備干糧。張海等人微服也是這樣。因為按照隊伍內的推演,新朝奪取天下以來得罪的人有很多,恐怕超過除了當年蒙古人之外任何一個漢人王朝。如果有那種隨便在外面吃喝的習慣,被某些“敵對勢力”危害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張海等人聽了聽經過指導性培訓后的新藝人說書的情況。

舊的說書藝人,其實就同當代繪畫等很多文藝行當一樣在張海看來往往缺乏一種創新能力,同后世單田芳等人差距懸殊。他們講的過程更多的是一種“熟練工”式的講故事,而不像是后來有些評書那樣有了很多“演藝”“評論”的成分。話本在很大程度上也來源于文人們的直接創作。

經過很大程度上的遴選外加指導性培訓之后,這些功底本來就不算低的藝人大多掌握了“評書”同“講故事”的不同,通過更廣泛的經驗交流與相互學習,水準也大幅度提高了,不少人開始識字。這樣就能夠在每一講之前最大限度的熟悉要講的劇情,更能時常的熟悉話本,也給了“自由發揮”很大的空間。

經過新朝機構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培訓,再加上這些藝人中不少本來是全國各地中的優秀人才,一時間原本因為文娛項目眾多書籍出版也不算差,聽書的人并不算太多的南京各茶館也往往擠滿了前來喝茶聽書的人。再加上這些說書人有了新朝體制內的編制,議價能力也大幅度提高。雖然從前來聽書的人那里每天未必能從每人手里收取幾文錢,但如果加上店家的分成,一般水準的說書者,全天折算兩場再加上提成下來的收入平均就能有近千文之多,再加上說書本來就沒有太大的資本投入,千余名說書藝人每年能夠上繳的凈利就有十幾萬千文。當然,如果同投入龐大的出版,競技賽場,劇場等方面相比,因為人們對這類行當的低端固有看法很難短時間內改變,還不是那種幾十上百萬兩收益規模的主流產業群。

新朝內的新劇評書有個規矩,那就是如同毛時代的紅色文藝一樣很少直接以領袖或重要開國將領為角色。因此當張海仔細聽那茶館里的說書人所講的故事的時候才了解到這是一部根據《閃閃的紅星》融合《小兵張嘎》中的不少情節新創作的有關一位金色英勇勛章獲得者少年偵察精兵的故事。原型其實就是田彥田賓兩兄弟。

褒揚窮人及社會底層,直接臉譜化的貶低富裕群體以及某些階層在舊時是絕對要犯禁的,純屬找不自在。不過在社會底層待遇大幅度改善的京師,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并且也不會影響到多少收入。

因為聽說后世不少高水平的評書,因此這里的評書并沒有引起張海的多少興趣。而宋子悅等人知道自己身為親衛軍官又負有保衛職責,也不敢把注意力全集中在那些說書人的身上。像茶館里一些新軍主力部隊或者體制內中高層的人物們一樣吃完了自帶的“干糧”之后,宋子悅想到了田彥和田賓等人,想說些什么,可由發現這里耳目眾多,實在不是討論正經事兒的地方。

張海從茶館望著不遠處的競技場的時候忽然也一時砰然心動,不過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放棄在這種場合下逞能。倒不是害怕在比武或比試中出了意外,以自己現在的能力即便不參加比武也至少可以在射箭,標槍等幾個軍體項目上有望奪冠。不過如果那樣做,認識自己的人就會太多,對于今后的微服也是極為不利。

于是張海便向宋子悅問道:“下午的時候我們同李峰等人一起去看看有什么項目。比武類的單項上,你覺得我們親衛連中的少數精干之人比如在那些項目上與你接近水平的戰士如果參加,能夠拿什么名次?”

宋子悅想了想后回道:“近戰比武的事情我不好吹牛,天下那么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過凡是指標可以量化的,就我從新華報上的文體版看到的那些消息,比如我們隊伍里曾經訓練過的射箭這項目。我們親衛連的戰士要是全部參加,完全有保障奪取前十名或前百名以內一半的人數。像我這種水準的,第一名不敢說,前十名毫無問題。不過如果師傅這樣的人參加從比武格斗到箭術我覺得那就都沒有懸念了。”

兩宋時代民間弓箭射盛行,鄉兵往往多少也有些訓練習武的底子,而且那時候很多花哨的“舞術”還沒有發展起來,著實有不少弓箭高手。僅僅是因為趙家乃至文臣對武人的過度防范等種種問題才使得宋雖有強兵卻在軍事上并不強盛。而元代以后的明清時期隨著“舞術”發展伴隨的是實用武技的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不少精銳高手在戰場上或是鄉間的清洗中戰死,明末之后的新朝初年民間武舉前幾十名水平的人物也不過勉強能開一石二斗弓射八十步靶達到一定命中率,類似以前新軍主力部隊弓箭手經過一定選拔及兩年嚴格訓練后的水平而已。

其他有些體育項目,頂級水準不過類似后世國三達標水平,相比后世的專業體育運動差距懸殊。不過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力了民間的參與者,畢竟不論是足球又或者競技比武等,改朝換代的大亂之后民間不少人都是剛剛起步而已,專業和業余之間還沒有現代職業體育與業余那么大的鴻溝。京師民眾最重要的精神生活,除了讀書看報聽書之外,就是著觀看競技賽事了。

滬ICP備11016960號9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