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535章 金銀錢幣(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5章 金銀錢幣(二)

第535章 金銀錢幣(二)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3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字體:

字號:


作者:女俠獨孤雯

為了規范貨幣的統一,在新朝初年人才資源并不是十分充裕的情況下隊伍內投入的資源其實并不少,除了不少原有地方上的銅匠制幣匠之外還有不少的金銀匠,再加上不少水力機械的教員及監管人員,總計規模多達八千余人。這八千人大多還不是學徒一類的新手,而是各地擁有不少經驗的工匠。即便如此,這些人也花費了大概半年左右左右的時間用以熟悉新的制幣流程。

皇城內的京師制幣局制造金銀錢幣很大程度上不是“鑄造”,而是“沖壓”后再進行手工打磨。

沖壓制幣并不是工業時代的技術了,古羅馬時代就有不少精美的錢幣是用手工沖壓工具制作而成的。當然,古羅馬時代比較精美完善的金銀錢幣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大多是比較大價值也比較高的錢幣,流通性并不是很好。遠不能像鑄造后打磨的銅幣那樣使用廣泛。雖然在金屬加工方面西方很早就領先于東方,不過在水力技術還沒有廣泛普及的古羅馬時代手工沖壓類似銅錢大小重量級別的能夠廣泛流通的錢幣依然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

這一兩年的時間內南京城內水力機械的廣泛應用內隊伍內不少制造都提供了不少方便,在錢幣上也是如此。有了水力鍛錘乃至不少精密的稱尺量具,類似碎銀一般的原料很簡單的就能鍛成型,鍛壓外加之后的手工打磨處理一枚錢幣的時間被壓縮到了不到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再加上金銀原料初步處理稱量所需要的工時也不過十五分鐘而已。

這樣一名工匠一年三千個左右的勞動小時大概可以生產一萬兩千枚銀幣或者金幣,整個制幣廠一年按照這樣的速度一年能夠制出的金銀幣多達1。1億枚,折合一千五百萬兩白銀的規模。

當柳香了解到這些的時候,也大致了解了張海的意圖:“也就是今后我們中央機構發行的錢幣都要替換成這種經制的‘銀元’或‘金元’,從而最終廢除現有市場上的大多數銀兩?”

“真正意義上的‘廢兩改元’這個急不來,就如同其他很多事情一樣。大概十年或二十年后看看吧。”張海印象中至少在民初的時候“大洋”就開始出現了,可真正意義上落實‘廢兩改元’卻是要到了20世紀三十年代前期的時候了。以流通市場上未來估測可能每年多達數以億計的通貨算,就算銀幣的發行量多達每年一兩千萬兩,至少也要十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廢兩改元的條件。

柳香仔細的拿起兩枚制成的大小銀幣及一枚小金幣。這些金銀錢幣以和銅錢差不多大甚至略小的小錢為主。中間沒有方孔而僅僅是幾平方毫米的一個錢眼用于串聯。雖然是小錢,但打壓后打摩而制的精細程度比世上的絕大部分銅錢都要突出了。如果沒有水力械和精細化的制造管理則可以想見:在金銀貨幣上制造出同等規格可以亂真的錢幣出來光是手工成本就可能讓私鑄的那些錢幣得不嘗失。

柳香忽然覺得哪里有些不妥,仔細想了想說道:“我記得圣上以前的時候曾經說過:在西漢的時候就有‘奸錢日盛,正錢正亡’的現象,在過去的泰西某國也存在這種現象。這么好的金銀錢幣會不會被人儲藏起來,而讓劣幣橫行?”

張海仔細想了想后回到:“只要我們皇城內的造幣局能夠堅持原則,并由中央統一發行貨幣,而且不存在貴金屬不足造成錢幣成色不足的現象,就能最大限度上的避免這個問題。”張海有指著錢幣邊緣上的溝槽說道:“為了防止人們破損貨幣,所以設計了這個勾槽。再加上我們并不確定金幣及銀幣之間的比值乃至想方設法擴大工商業經濟及流通領域的規模。這個問題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避免。”

這時候張海也仔細的檢查了幾枚錢幣。起初的時候有人提出按照泰西金銀貨幣上的做法,要不要把君主的頭像像西洋人那樣刻于錢幣之上做為重要標識?張海在稍做權衡之后就是放棄了這打算。這不僅僅是因為今后在各地微服的時候多有不便,也是因為把頭像印在錢幣上看似是一種偉大的紀念,而對于被紀念者本人來說卻總有一種不好,多多少少被羞辱的感覺。與其印上那種極有可能找到類似者的頭像,還不如模擬后世一元硬幣的做法,以明確的數字做為標識,比如一錢金,或者五錢銀等。最多在貨幣的其他區域有關京師標識性建筑的東西。

鑄幣局的機械隆隆的響著,即便在張海與柳香等人視察國庫的時候在建筑外臨近的地方都能隱隱的聽到那種聲音。

皇城之內新改裝以及新建起的建筑有不少,顯得有些突兀與違和,從各工場到國庫乃至皇城西院,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火災隱患也為了更為堅固。在不少房屋的建造上都盡可能的多用磚石瓦泥而少用木料,還有不少水源及水塔乃至帶金屬套嘴的皮管可用于出現意外后的滅火。而且為了避免出現災害后的威脅程度,從西院到各廠房也很少用到多層建筑。

忽然間想起這些,做為隨身親衛的宋子悅不由的苦笑道:“都說后宮三千佳麗還有幾千太監。我們當初在北京皇城內俘虜繳獲的宮女太監侍衛足有兩三萬人的規模。如今圣上的宮中的人數可能還不止兩三萬人。雖然宮女太監們少見,做的事情也是對隊伍上極為有益的事情,可今后這幾年的人員費用開銷恐怕不比舊時的皇宮要小了,再加上京城內不少人的福利開銷,簡直花錢如流水。”

張海想起昨天晚上了解到的不少事情卻有些不以為然的回道:“隊伍上的工匠雖然這幾年要有不少的開銷,還不是盈利單位,可我們還是有能夠回收通貨的單位,所以也無需太過憂慮,明天去李峰的那些班子上看看去吧。”

滬ICP備11016960號9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