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408章 登陸遼東(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8章 登陸遼東(三)

第408章 登陸遼東(三)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3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字體:

字號:


作者:女俠獨孤雯

吸取了金州以南登陸教訓,近衛部隊主力上岸的時候沒有通過船上的便橋搭板直接進行,那畢竟受海浪的影響并不十分平穩,有被敵人的火力打落海中的可能,船頭上的火力掩護射界也受影響。

盡管灘頭上似乎并沒有八月初八在金州以南一帶登陸時那種敵軍密集的防線,登陸的部隊在擁有完善防水及以漂浮裝置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在距離海灘六十步左右的距離直接泅渡上岸。

整個過程似乎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使得隊伍完全在海岸線縱深百步左右的范圍內站穩了腳跟。隨后,近衛第一旅剩余的兩個營約一千名左右的主戰部隊也登上了海岸。在短短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里,近衛部隊所配屬的炮車及彈藥車大部分也登上了岸。兩里范圍內的隊形變的不在那樣單薄了,能夠在前進或移動的情況下還擁有充足的后衛。

等到牽引著小女孩們所駕御的熱氣球的牽引繩由船上轉移到海岸上增加了配重的大車上的時候,隊伍開始脫離船隊的掩護向不遠處的群山之間東南面復州城的方向上展開了推進。

做為近衛部隊后衛的第二旅也很快通過船隊登上了海灘,并與近衛第一旅群展開能夠相互掩護的距離向前推進。

規模龐大的隊伍在大孤山以北相對平坦只有部分丘陵地帶的通道上展開向遠處的群山之間展開推進的時候,不遠處的山頭上正在觀敵料陣的襄八旗都統不由的感到了壓力。復州至永寧乃至整個遼東在后金軍攻占之后是八旗中實力偏弱的鑲白旗旗主諸英之子杜度的地盤。為了應對明軍在這個方向上的威脅在復州至永寧一帶常備著一個旗左右的兵力。后金主力南下入關之后,遼東半島南端一帶也擁有數萬遼東漢人及三四萬旗人,主要集中在永寧至復州一帶,是后金威懾山東半島乃至朝鮮方向一個重要的軍事聚落。

金州以南負責偵察聯絡的后金偵騎那制僥幸逃出來的士兵,以最快的速度翻山越嶺連夜把海灘上那令人恐怖的場景報告給負責在復州駐防的鑲白旗都統之后,負責留守遼東半島一帶的鑲白旗都統就再也沒有了之前那種自認為守備嚴密而能對對來襲之敵“半渡而擊”的計劃。而是打算把登陸的新軍主力部隊放到更深入內路一些甚至連逃脫也難以逃回海上的距離上展開一次集中兵力的突襲。

當張海率領的近衛部隊主力在登陸之后深入內陸近四里,逼近到寬闊的山谷之間鑲白旗所屬的核心村落附近的時候,埋伏在大魏屯以及兩側山谷處的上萬名后金主力在旗鼓及號令的指引下集中起來對張海所率領的獨立近衛部隊中最薄弱的兩翼展開了強攻。

為了準備這次進攻,不少并不適合做為戰馬的老馬也被臨時的運用起來,一時間寬闊山谷里此起彼伏的銃炮聲和喊殺聲似乎讓人覺得后金主力早已回師并部署到了復州一帶一般。

夏末初秋的遼東其實已經到了晴朗而少雨的季節,在天空中負責以珍貴的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著敵情的李千蘭等小女孩們早已發現了在兩側山嶺之間埋伏的大股敵軍并迅速的以速寫的方式通過熱氣球的牽引繩傳信下來。因此當敵人的大股馬隊展開進攻的時候,運用燧發槍槍的官兵們迅速臥倒,并迅速的做好了戰斗的準備。

軍官層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近衛旅并沒有讓重裝備在第一時間開火。似乎是吸取了金州以南登陸戰的教訓,又或是這時代的非正規馬隊特有的特點,進攻中的敵兵兵力密度并不是很密集。因此張海決定先以猛烈的槍銃火力遲滯阻擋敵人的進攻,至少迫使大部分敵軍下馬。

經過了一系列作戰的考驗,近衛部隊的官兵們已經對身上的鎧甲乃至手中的武器都十分的自信,因此并沒有像新兵那樣不管遇到多大規模的敵軍威脅都會在敵人的箭雨從遠處飛過來落在身邊的時候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把已經填裝好的彈丸發射出去。那些以縱深并不算太大的分散隊型沖過來的馬隊也沒有給戰士們造成多少壓力。

戰士們按照各排排長的口令進行相對精確瞄準的開火,即便這樣平均每三秒種一輪,不到十幾秒的時間可以在一個營的一里左右戰線上打出兩千五百發子彈的猛烈火力也迅速的遏止了來襲馬隊的快速沖擊。負責側翼的兩個步兵營以五六千左右的燧發排槍槍彈就把超過兩千多名敵騎打落下馬并且將落馬后的敵兵也擊倒在地。

如果來襲的敵軍是后金軍隊中的精銳部隊,或許在這樣猛烈的槍銃火力威脅之下不會遏止住。不過對于這些非主力部隊為主臨時拼湊起來的馬隊來說就使其在很短的時間內陷入了混亂。

張海還是過高的估計了這復州之敵的作戰決心與承受力,僅僅露出冰山一角的近衛部隊火力阻擊就讓帶領隊伍準備來襲的鑲白旗都統徹底喪失了對抗新軍主力部隊的決心。那些臨時召集起來的不少輔兵與滿州民壯也被這樣的火力震懾住了。

發現敵軍有撤退的跡象,戰機可能稍縱即逝后張海直接讓親衛連的戰士們迅速下達了開火的信號。

此時敵軍的隊形還算不上過于密集,不過不論是對于地面的炮兵還是空中的熱氣球部隊似乎都已經有足夠的信心將這近萬名來襲的敵兵給予沉重的打擊。

早已向兩翼并嫻熟的操作中空中的熱氣球展開了戰斗隊形的李千蘭等航空隊的小女孩們迅速將吊籃中的發射箱瞄向了遠方的敵群隊伍的中間略靠后的位置上展開了火力。

三個大隊四十八部熱氣球上的五六萬支火箭在大概短短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內就從天空中傾斜下來。連續而猛烈的火箭及其拉出的煙道群猶如幾十條從空中直撲而下的火龍一般,如雨一般威勢極大的利箭群形成連綿兩里之長的“箭幕”。

盡管敵兵進攻的隊型并不密集,不過五六萬支火箭還是以三十分之一左右的射擊效率殺傷了兩千多名敵人。

幾乎在從天而降的火箭阻擋了兩翼的敵人向山嶺方向撤退的去路的同時,獨立近衛旅所配屬的炮兵也展開了火力。

在并不是十分平坦敵軍的對形也很松散的情況下,四十八門長炮以及二十四門銅鼎炮發射的一萬余枚五六兩級別的重鉛彈及十余萬枚半兩左右重量的輕鉛彈似乎起到了比實心彈更好的效果。三千余名敵在鋪天蓋地的彈雨之下被掃倒在地,或是因為失血而昏到了逃向兩旁山嶺方向的路上。

經過短時間內近七成人員左右比例的殺傷,勇敢的滿州民壯及大部分負責出戰的留守的正規戰兵也在恐懼的控制之下只敢趴在敵上裝死。少數敢于站起身來的敵人立即就遭到了集中起來的火炮以重霰彈帶來的猛烈掃蕩。

敵人村落前的山谷中,尸橫便野。近萬具敵人的尸體乃至趴在地上裝死的人布滿了兩側的山腳。

見過更大場面的近衛部隊官兵們對此并不以為意,不過當隊伍列著整齊的隊伍冒著構想中隨時有可能的援敵反撲危險逼近到那些尸體的近處的時候才發現一種說不出的詭異。

相當一部分被鉛彈所殺傷的人其實并沒有死去,也沒有流血,似乎如同裝死的人一樣,可生命卻早已流逝了。

一個躺在地上裝死的滿州少年不知道是哪里來的勇氣怒吼以藏在袖中的短刀向臨近的戰士們刺去。可這些并沒有受過專門訓練也沒有合適細刃的殘敵,并不懂得如何同擁有完善全身甲的士兵進行近戰搏斗,即便刺中戰士們檔部和脖頸也往往因為刀刃的厚度過大,用力方向也不對而沒有給擁有完善全身甲的戰士們帶來多少威脅。極個別異常勇武的滿州戰士偶爾能用鐵棒在突襲中把戰士們的膝蓋砸傷或是向頭部砸去構成威脅。不過同十余名戰士在戰斗中負傷,三名戰士在戰斗中犧牲相對應的卻是數千乃至近萬的敵人在近衛旅對戰場的清理中徹底喪失了生命。

跟在張海身邊的柳香其實也不是頭一次見到這種一邊倒的作戰場面了,對此本并不以為意。不過看到那些山腳下的敵群人與馬的尸體中甚至有不少連鎧甲都沒有的婦女和老人也不由感覺到一絲殘酷。她想對張海開口說什么,可思慮之后卻終究沒有能開口。

“我們要殺的人可能還有很多,甚至可能包括看起來更為無辜的人。但這是決定我們革新事業前途的決戰。我們必須謹慎的對待一切。我們對待國內鄉間的那些頑敵是如此,對待這關外的人們也不應該有任何策略上的差異,大家明白了么?”張海對親衛連的戰士們說道,這些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柳香乃至新軍內其他官兵的一種告戒。

滬ICP備11016960號9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