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369章 登陸泉州(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9章 登陸泉州(二)

第369章 登陸泉州(二)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3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字體:

字號:


作者:女俠獨孤雯

這一次順著東南風趕來的敵軍前鋒似乎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盡管十二門青銅炮的在中距離上的威力也很強勁,然而卻很少能夠對大型船只的水線處構成威脅。就算炮彈打進艙內最多也不過造成一人或幾人傷亡,然后用專門的木塞就可以將進水的地方堵住。而這些長炮發生的鏈彈卻是極為危險的。

到了大概二三百米左右的距離上,那是鏈彈有效射程的邊緣,一二百噸排水量的戰船上福建船隊上的精兵們識趣的把硬帆降低到很低的高度,只是微弱的借著風勢前進并始終保持一定距離。

炮手們試探性的展開了一輪鏈彈的開火,12磅炮上下規格的火炮逆著海風發射的鏈彈到了二三百米左右的距離的時候彎曲弧到似乎已經很大了。除了殺傷了十幾名福建船隊船上的船員和士兵外并沒有起到破壞硬帆的作用。

相反,順著風向射出的箭雨在二百幾十米的距離上卻似乎依然能夠發揮作用。敵軍二十多艘船甲板上的兩千余名集結起來的弓手以每分鐘上一兩萬支箭的火力密集的向同一艘大船上展開壓制的時候,甲板上任何活動的人和物都不得不撤到船艙之中。僅僅能夠憑借船艙內臨時開的射窗和射口以炮火向敵船展開還擊。

趁著這樣的機會,鄭家與李家傳統中水性比較好的水手們開始活動了。水底龍王炮一類漂雷改裝的炸類眾人也不是沒有。

從大船上釋放下來的上百艘小船此時已經已經張起了帆,由不過兩個人一起操作就在這海面上順著風向向大船以松散的隊形襲來。

戰士們開始從甲板下的船艙內以推桿雷向那些逼近來的小船發起爆破攻擊,連續上百次爆破在福船附近引起猛烈的爆炸和四處飛散的彈片當然也殺傷了十幾名小船上的敵人。但還是有八十多艘小船及一百幾十名負責爆破的敵軍水手在距離大船幾十米的距離上的時候攜帶著幾十公斤重的漂雷逼近了封舟大船。

雖然也是接近一石重量的大型水中炸雷,爆炸的位置還在水面以下而不完全在海面。不過或許是因為敵人的黑火藥保管不是非常完善也沒有合適的預制鉛彈做為破片的緣故,也或許是封舟大船在水線一帶的船板更為堅固。連續在六艘封舟大船附近爆炸成功的五六十枚水雷并沒有像第四旅戰士們制作的推桿雷那樣給船板帶來立竿見影的破壞,并使得不少壓倉的糧食也被炸出了船外,僅僅是在不少地方炸透了船板,開始不斷有水滲透進來。

發現這一情況后的戰士們不得不分排出不少人手去解決船倉內的問題,并以張開大帆后的航行機動來規避這些“水鬼”。不過這樣一來,能夠在甲板上下執行御敵任務的官兵們六艘大船上僅剩下的不到四百名戰士就只有二百余人負責戰勤了。

似乎看到了機會的敵船開始近一步順著風向迫近韓星等人所在的大船,數量眾多的鳥槍手和弓手從四面八方打出了一密集的彈丸和箭矢掩護著船只的不斷逼近。銃炮手則在數十米到百米的近距離開始炮擊甲板下一切可能是炮口和窗口的東西。在這樣的火力壓制下似乎伸出竹竿來用推桿雷爆破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鼓足了勇氣的敵人開始迫近到距離大船接近三十米的距離上。在這個距離上,因為封舟大船的船舷較高,距離水線的距離反而不足以讓百尺左右的推桿雷夠的到。而從二三百噸的海船船頭以橫下來做為臨時橋梁的竹制云梯來登船卻是完全可以做的到的。

早已在演練和實戰中習慣了登船近戰的李家與鄭家水手們以標槍和長弓重箭的拋射做為掩護,延著并不算寬闊的竹橋展開了近戰沖擊。

不過為了防止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燧發排槍火力,進攻的敵人也沒有過于托大的直沖過來,而是沿著竹梯在精準而猛烈的拋射火力壓制下不斷的向前爬行。

終于有人在掩護下登上了第四旅官兵們所駕御的封舟大船,敵人前來做前鋒的精銳們一直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其間不是沒有人用推桿雷對外進行攻擊,不過那在十多米外炸開的炸來終究沒有把多半的人震下海。

見做為先鋒的士兵已經攻上了封舟,并且攻上船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這個過程中不是沒有發生過對手認真的抵抗。這些事情無疑讓鄭芝虎等人終于下定了向準備在泉州一帶展開登陸,攜帶著第四旅主力的小型船隊展開突擊的決心。

“大家不要擔心那些推桿炸雷!只要以精確的鳥槍弓箭在二三十步的距離上壓制住他們就沒事兒!”各船的頭目們不斷的向船員鼓舞道。

韓星等人所率領的船隊為了在寬廣的區域內登陸并對岸上的敵人展開合圍之勢已經將二十余艘幾十噸排水量的小型帆船沿著總計大約三里左右的范圍完全展開。準備發起決定性突擊的鄭,李等人也因此覺得戰勝的信心更大了。畢竟如果船隊在數量本就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還散開,依靠船數人數優勢進攻的一方就能夠對各只船從各個方向上展開居高臨下的圍攻,沒有不勝的道理。

盡管還是有不少人似乎有種危險的預感,覺得這股北面來的強敵如此托大其中必定會有蹊蹺,不過在看到自家的隊伍已經攻上封舟大船,后續的隊伍也在源源不斷的增援上去之后這些顧慮也大為減輕了。除了這些因素之外,岸邊上接到傳信早已做好戰斗準備的似乎規模不止萬人的自家鄉勇民團的助陣更是增加了福建船隊的氣勢,在這么近的海灣交戰,就算是自己一方的船員在戰斗中落水也可以向岸邊游去并被救起。那些北面來的北佬就沒有這樣的運氣了。

見到展開了隊型的敵船從東南面如墻一般的圍攏過來,直到如雨一般的箭支都可以壓了過來。原本似乎準備打算登陸的由那些幾十噸的帆船釋放下來的看起來不比竹排大多少的小船忽然艱難的掉轉船頭向敵船來襲的方向艱難的應面劃取。

曾經吃過虧的敵人似乎感覺到了某些危險,不過那些小船就四攜帶了足夠的炸藥又怎樣?即便是風平浪靜的海面上,這些如內河獨木舟一般大小的船只也顯得太小了。迎著海浪的時候根本難以快速的航行,光是保持船身的平穩就就花費不小的時間。而且即使是這樣的小船也至少要兩三個人一起來劃才能保持足夠的內河速度,而這些迎面轉向過來的小船似乎連合適的槳也沒有,且都僅僅是不過一個人在狹小的艙內努力的駕御著。

“那些小船必然是敵軍的雷船!注意觀察有沒有水下的水鬼,如果敵人逼近到七十步以內的距離,就命令弓手和鳥槍手乃至輕炮手首先向那些靠近的小船開火!”負責第一線指揮的鄭芝虎命令旗手向第一線的各船下令道。

小船在寬廣的方向上排開隊形在敵人射來的箭支和彈丸最遠邊界處保持著大致相當的距離。當一百余艘小船大部分完成了作戰準備之后隨著以煙花制成的獨特的信號在一艘小船上騰空而起,形狀奇怪體積卻不大的一百余艘小船的尾部忽然伴隨著猛烈的火光噴射出滾滾的濃艷。那是用硫磺及特殊做為火藥動力比配的黑藥做為燃料的“火箭推進發動機”起動了。

每艘小船上安裝了兩部二百公斤上下裝有一百幾十公斤火藥的大號噴筒,推進著兩千多斤全重的小船在海面上如同滑行一般的飛了起來。兩個大型噴筒和船只自身的重力使船體在巨大的推力中保持穩定,操作員艱難的用雙手和雙腳控制著在船頭方向如同桿雷也好似立起來的船槳一般的分水板來決定著控制方向。

百步左右的距離內,每秒種幾十公斤火藥氣體被以幾百米每秒的速度噴射出去帶來的動量推動著小船在短短的十秒之內的時間里達到了近二十節左右比絕大多數人在陸地上短跑沖刺還快的速度直奔敵船而去。

飛快的速度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小船中箭彈的概率,從敵人的大船上射來的尋常箭彈雖然這樣小的船只也難以靠船板有效的防護,但對于披著鎧甲的戰士來說卻夠不成危急時刻足以導致喪失戰斗力的致命傷,同樣也無法引爆船上的火藥。大約有五六艘船被敵穿投下來的炸雷在近距離提前引爆了,還有幾艘引信問題一時錯過了引爆機會,更有近十幾艘船因為操作掌握分水槳十分困難而偏離了目標。

盡管有這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百艘火藥動力為推進的自殺小船中還是有近七十艘于敵船船舷附近開了花。四五百公斤黑火藥的爆炸似乎遠遠超過了那些萬人敵級別推桿雷的威力。就算針對數百到千料左右的大型敵船,三丈之外炸開了花的火箭動力自殺爆炸船也足以把敵船的整個船頭或船尾炸爛,或者在船側炸開一個幾乎將能使整個船斷成兩截一般的口子。巨大的爆炸聲不僅傳遍了海面,也傳到了岸邊之上,讓在岸邊上還在準備迎戰的鄉勇們也不由的為之膽寒。

滬ICP備11016960號9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