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263章 戰術收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3章 戰術收縮

第263章 戰術收縮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6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歷史小說»»文/女俠獨孤雯本章字數:2343:

“我們的隊伍要保證軍備和訓練的重點,就不得不把主要的管理力量集中在南京、蘇州、杭州等少數地方。[77nt.]在城市以外的鄉村,那其實本就不算有重要戰略價值必須要與敵人爭奪的地方。夏季之前我軍在南京、杭州、蘇州這三處地方的存糧不少。雖說南方夏季糧食質量霉變快,但保證城內居民兩三個月的口糧并無問題。”

“也就是說把蘇南浙北核心地區剩余的一萬七千治安軍營兵集中在南京、蘇州、杭州三地?而浙西各縣守軍集中在府城?”柳香本就對軍中事物有所了解,很快明白了李峰的意思

“如果情況必要,杭州也不是不可以放棄,我們在那里的經濟和軍工輔助資源也并不算多。但是蘇州則不能丟,南京和蘇州是我們防御的重心。”李峰進一步解釋道。

這些事情李峰并沒有隱瞞的必要,因為一些絕密的作戰計劃,張海身邊那些留守皇城中的小女孩們必然是知道的。柳香也很快從孩子們掌握的檔案中得到了證實。

在大半的治安軍北上之后,如果不包括可以臨時武裝起來的各工匠營,東南一代的常備武裝力量就只有最多不到三萬人的規模了。常備步兵中排除李峰直接統帥的特殊偵察情報力量及第三步兵旅戰斗群就只有兩萬五千人左右大概五十個治安軍步兵營。其中八千余人分布于浙西等地,一萬五千人分布在蘇南浙北等地。

為了保證手工及人才重鎮的蘇州不至于丟失,除了在此地聚集了十多個治安軍步兵營外還將一部分工匠營武裝起來。李峰又按照原定的計劃將第四旅第四營一個正規步兵營以水路快速調往蘇州,這才大致保證了不能丟失的關鍵地區之穩固。

從作戰實力上說,即便不包括第三步兵旅還有完全可以武裝起來的核心工匠營部隊,那兩萬五千名經過嚴格挑選和精訓裝備質量雖然平庸但也不算太差的治安軍步兵營也至少相當于近敵人一個十萬人主力步兵集團的實力。在這道路復雜,大規模部隊進軍通道有限的地方不是沒有抵擋敵人的實力,但是張海并不像在這南方的夏季進行任何意義上的戰術冒險。與敵人大規模部隊的決戰放在核心城池之下的大規模防守反擊中,顯然才能夠有最大的把握重創和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在夏季北方地區的行軍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而在江南地區就更是如此。好在這此進攻東南等地的明軍主力也大多是從兩廣、湖廣、四川等地的部隊。對這些惡劣的天氣稍稍有一些適應的能力。

那些夏日里肆虐的蚊蟲在后世的越南戰爭時期分不清本地人和外地人,在這時候當然也是如此。不過見多了疫病和在尋常耕作的時候在外面因為毒蟲倒下的人們對于夏季行軍帶來的種種“非正常減員”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在這樣的時節里出動大軍可真不是一件好事,不如讓軍士們在這些敵軍望風而逃的縣城中多休息些時日,等到那入秋的時候在瀕臨南京城下也不遲。”此時被臨時任命為南路大軍統帥的何如賓一邊扇著扇子一邊嘆道。

何如賓在兩廣一帶算不上什么出眾的重臣,但是在之前的作戰中兩廣等南方不少地方的大軍就曾經在青州等地吃過虧,這一次出眾不少有門路的人對于通兵都持回避的態度。他這位據說是對西洋火器頗有研究的“書生”就被臨時推了上來。

這此嶺南等地的不少隊伍可是曾經參加過在北方同那股強賊的交戰對許多情況有所了解的:“何督師您可千萬不要這樣說。這樣的季節固然對于我軍不利,但是對于那些依仗火器犀利的賊人們來說就更為不利。在臺州我軍不就是憑借優勢的兵力近戰中擊敗了那些強賊的武裝了么?如果要是到了少雨的時候,那傳聞中所說的很多事情可絕不是虛言啊!”

“這夏日的南方也并不全是陰雨,既然這樣說那我們就在這寧波城下試試看這些人的斤兩吧!”何如賓不以為意的說道。

南來的大軍在寧波城下扎下大營后,攻城的準備就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這些由各參將營兵們負責的事情何如賓并不過問太多。但是對于這次從葡萄牙人及英夷那里以重金購買和仿制而來的三十余門紅夷大炮及佛山所早的幾百件其他銃炮卻是每隔幾天的時間都要檢查各營所用的火藥有沒有受潮,炮身有沒有銹跡。

“請何督師放心!這些日子以來即便是無雨甚至晴好的日子里我們也以兩層以上的皮革炮衣那那些火炮和火藥包裹的嚴嚴實實,并且每日休息的時候都搭起棚子來檢查,就是遇到連綿的暴雨也絕不會有問題的。”負責這些火器的營官拍著胸脯保證道。

南路明軍在寧波城下停留了兩日之后終于等到了一個多云且不算過于潮濕的日子,雨似乎在短時間內不會降下來。不知怎的,在新軍那邊兒有“威震臨高何如賓”“棱堡克星何如賓”之稱的何如賓并沒有急切的組織撞令郎乃至從各營挑選敢死隊組織首波試探性的攻城,這到是讓原本十分緊張的各營軍兵在得到消息后寬慰不少。

在距離寧波城一里有余的距離上,三十多門兩三千斤的炮身卻在眾多身強力壯的炮手協作下架了起來。

在何如賓手下曾經做過學生的那些人們開始親臨一線檢查那些火炮的瞄準情況,費了不少的工夫調節瞄準那些重炮并將火炮以土壘加固后向寧波城南的直接轟擊就展開了。

盡管此時合口鐵彈的概念在這樣相對先進的一些炮隊中已經有了相當概念,火藥和彈藥沒有花費大力氣標準化還是給精度帶來了一些影響。一里的距離上對于城墻目標也并不是必中,不過在以一支望遠鏡觀察炮擊情況的何如賓看來,命中率尚在理想的范圍內。

重型火炮每一次調整射角都要花費不少時間,使的這些火炮不可能如張家新軍的那些營炮一樣以犀利的速度開火。但是接連不斷的隆隆炮聲連綿不絕的連續持續了半個白天,僅僅在寧波城下的七十多輪較強裝藥的射擊中就有兩千多枚數斤重的炮彈被發射出去。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