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208章 火炬學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8章 火炬學校

第208章 火炬學校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6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歷史小說»»文/女俠獨孤雯本章字數:3366:

為了盡快的培養出不屬于舊的讀書人體系具有全新意識形態的新人做為執掌天下的骨干,除了財力方面暫時不需要消耗幾十萬貫的規模以外張海把對這些孩子的教育幾乎擺到了接近軍隊和地面兵工的重要位置上。

在張家現在還見在的一百五十余名核心弟子及家眾中,訓練時期擔任包括青州在內四個戰兵旅四十八個步兵炮軍事主官的六十人左右,負責對精密度要求很高的輪軸、火炮、鎧甲等部分兵器制造監督的四十人左右,剩下除了包括劉洪濤和李峰等十幾名負責統籌文化、情報、督查軍事方面的核心人員,幾乎將四十多名張宅以來的弟子都投入到火炬學校的建設中。

四十名教職工負責兩千名學生,每個“教師”看起來要負責比后世多幾倍的學生。但是因為不需要一般中學那么多的科任教師,也不需要太多繁雜的年級以上機構。并且班級暫時可以趁著孩子們還不算很大,課業也比較簡單,把一百個孩子安排到四五十平米的一間標準教室內。二十個班每個班由兩名主任兼職教師來負責就可以。

“要是這些孩子年級在大一點兒該怎么辦?不但地方不太夠,而且在課程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兩個人負責一個班的壓力也很大了。”劉洪濤并不負責這方面的事兒,但是也不無憂慮的說道。

“幾年以后我們的人手會緩解很多,至少負責工匠督造的弟子們最忙的也就是這兩年。兩年后天下的局面大致抵定,我們可以抽出二十名弟子來加強到火炬學校,做到三個人負責一個班。地方如果不夠的話,那時候我們也有足夠的條件來搞完善的扇形階梯教室。”張海對此問題并沒有那么多擔憂。相比自己在張宅的時候,可以掌握不少人物財的現在,火炬學校的教育條件可以說大為改善了。

明確的教學大綱和學生們的內務條例早已在商討中制定出來,除此以外還有第一年級數以千冊計已經完成了編印的初級文化和政史教材,還擁有特制的優制小筆及不少的紙墨。

為了盡可能的避免在這樣重要的學校出現各種封建化的苗頭,也為了防止弟子們同這些后生們在將來拉幫結派的可能性。92Ks學校里特殊的少年先鋒隊組織像新中國前幾十年某些時候那樣成為了一支擁有獨立領導不完全歸“教師”控制的政治性力量。

除了公開的各班各種表格調查以外,每周這些學生們還要通過組織一次宮城前秘密檢閱的機會來給那些做為十人團倫值暗報的人秘密遞交班校內活動和動態的報告或口述。密度大概同部隊上一樣。

不過張海卻發現在度過基本軍訓階段之后的最初課堂教育的時候,弟子們對這些學生們的管理有些過松了。不少負責火炬學校的弟子回想起當初在張宅的時候張海對于弟子們的關心照顧,還有張海對待身邊小女孩兒們的那些做法。不由自主的似乎有些放松了對這些孩子們的要求。

“這些人既然是將來的文人不是軍人,就沒有必要過于苛刻的要求了。尤其也不知道是窮文富武還是怎的,后勤供應方面也遠非部隊里那樣充裕的情況下。”

張海為此專門對負責火矩學校的弟子們將道:“有人說我們應該是搞貴族學校,培訓的都是精英,給孩子們的待遇是不是過差了?管理是不是過嚴了?我說:如果有人這么看,那就是錯誤的理解了官員以及貴族階層的本質:我們要培養他們的責任和守序的意識,首先就要消除那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特殊意識。他們需要習慣于底層和服從者的身份認同才會避免在今后犯下更大的錯誤。對他們的要求要比一般戰士更為嚴格,而且更為苛刻。有宋一代,官員的地位不算低,結果是他們成了自以為是的食利階層。而明初太祖成祖的時候,雖然受到歷史認識的局限也曾經為了打壓武人給了那些讀書人不應有的地位,但總的來說還是把他們當做吏員來看待,他們做事和執政的效率反而更高。”張海說這些話的時候想到了新中國時期的公務員階層:在地位不是很高的毛時代甚至**十年代,做事的效率不一定更低。而到了這個階層相對地位大幅度提高的21世紀初,反而很多關鍵的部門不論對上還是對下都不是很負責了。企業領域的店員則是一個相反的例子:當服務業領域的從業者地位很高的時候,例如運動結束后八十年代的某些國營服務人員,對群眾態度不好,對上也未必忠誠和服從。而到了地位更低的九十年代以后,反而服務質量大幅度提高。正如家族政治的四小龍某國總理曾經說的那樣:我們不是********,高薪也養不了廉潔,而是要“給正確的人正確的工資”。

臨近新年的時候,火炬學校里的管理驟然間變的嚴格起來。課上的時候甚至是在共同寢室通埔里一些尋常違反紀律的行為都有可能遭到開除的處分。而且在張海的受意下,以種種方式讓還在校內的孩子們相信他們即便被開除也可能遭到終身軟禁的懲罰,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回家那么簡單。這樣做的另外一個原因則同張海在張宅時對核心弟子的管理原則類似:防止尋常校園里那種常見的小圈子朋友圈出現的可能。

不過為了不可控的方式發生,對于像治安軍中那樣常見的制度性體罰,在火炬學校中還是要盡可能的避免的。

在簡樸而軍事化的管理原則之下,孩子們識字算術等基礎教育的進度也極快盡管負責火炬學校的弟子們按后世標準并不能算是比較合格的教師。

“除了文化課程之外,還需要當年我們那樣展開武藝或者軍事方面的訓練么”不少弟子覺得以這樣嚴格的要求如果放棄讓這些孩子上戰場接受鍛煉的機會那就可惜了。

當初在張宅的時候,核心弟子們習弓練箭是重要的一項內容。張海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除了期望這些人成為近后自己的政治骨干,在起家的時候面臨繁重的武力戰斗任務。在當時條件下擁有充足而合格訓練的條件下,弓手是戰斗力發展潛力最大的兵種。而如今隊伍上已經并不欠缺必要的武力了。但思來想去,這些人將來在任上的時候當然并不能只是單純的文弱書生,還是要在自衛武藝上苦下功夫。

這些孩子還只是七八歲年級的時候,當然不可能成為在野戰中合格的戰士。這一點當初張海在鹽山張宅同那些賊人們械斗的時候就有所印象。

這個時代的東瀛倭寇比較矮的動員兵也有大概一點四幾米,約莫相當于一個十歲孩子的身高。如果不是像張海一樣擁有特別的力量天賦也只有過了十歲孩子那個身材的情況下,才能夠承受阻以能夠破甲殺傷火器的后座力,或者經過訓練后成為對敵人有威脅的弓手。

“如果主要的作戰目標不是立足于群斗陣戰,而是自衛戰斗這就好說多了。”經常負責軍務對實戰兵器的諸多特性也有了不少了解的劉洪濤接到可以供中低齡兒童使用的自衛武器研制任務的時候就感覺到比較寬松。

他不像張海那樣可以通過對諸多現代兵器的了解,類比猜測出許多只是,但是也依靠自己的經驗大致構思出了這樣一種武器:鉛彈有效的殺傷無甲或軟甲目標并對常見的輕型馬構成一定威懾,至少需要大致一百八十焦爾左右的槍口動能。

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的力量,大致為一個經過訓練的成年人五分之一左右,體重則可能是四分之一。如果要方便的用做手持武器而不是像步槍那樣有槍托射擊,槍械動量應該為適用于成人最大限度滑膛步槍槍口動能或動量的十分之一。

如果說隊伍里裝備的單兵重火繩槍使用一兩彈丸,那么適合于這些孩子的手槍就只能使用一錢左右的彈丸了。手槍槍管經過對比實驗長度的極限大概是三百毫米接近九寸左右。

選擇比較合格的鍛鐵卷制槍管,在確保槍管壽命百發以上足夠滿足基本射擊訓練的情況下全槍質量大概可以控制在四百克左右。

“他們成年的時候,方便隱蔽的情況下也至少可以攜帶四支這樣的輕型手槍。如果沒有隱蔽攜帶武器的需求,那么如同斤鏢一樣攜帶十二支也毫無問題。”劉洪濤說道。

但張海卻有所了解:即便是在半自動武器與無煙火藥的時代,手槍射擊也是輕武器操作中最難的一項。手槍射擊技能保持困難,而且十分容易出現扣板機而影響彈道的現象。同時初速不快在動對動或靜對動的時候極容易出現誤差,要面對哪怕使用冷兵器的強悍對手占據絕對上風,有效的訓練就致關重要。

好在此時代的這類火器的成本并不算高,每年花費幾支類似滑膛手槍的壽命成本幾百發彈藥也并不是不可接受的成本,只是在質量把關方面要多花一些功夫而已。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