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191章 宮城思考(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英雄 >>明末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1章 宮城思考(二)

第191章 宮城思考(二)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6日  作者:女俠獨孤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女俠獨孤雯 | 明末英雄 
»歷史小說»»文/女俠獨孤雯本章字數:3314:

見到這個魁梧的少年并沒有像外界傳聞的那樣兇神惡煞一般,也沒有高高再上的擺譜,雷振聲緊張的心不由的稍稍平靜下來。猶豫了片刻之后才回道:“多謝主上關懷。主上若有什么需求,在下當盡其所能,知無不言。”

身為讀書人稱這“賊首”為主上要是風傳出去絕對會于自己不利,但雷振聲與父親從事實務許多年,許多事情也都看的開了。

“聽說雷家對這皇宮設計頗有研究。不過我想知道的是:以這尋常大戶人家上乘而不加雕飾的磚瓦房為例:尋常的老三間屋子,方圓兩丈五左右的面積,用料到建造成本全部以銀錢或者糧價計算,價值幾何?”張海詢問道。

雷振聲雖然經常從事的是皇宮廟宇等方面的設計,但對這一些建筑的常識也并不陌生:“回主上:尋常的老三間屋子,尋常百姓人家的青壯請個師傅就能自己葺建,如果是用尋常的青磚瓦片松木,所有的人力物力全用錢糧折算,大概五六十貫錢或者折合五六千斤米在正常年景下的價格。”

“那么北面京師的皇宮,如果把所有的人力物力全用錢糧折算下來,其造價幾何不知你可了解?”張海又問。

雷振聲也是粗同算術的,是聽到這個問題卻回想起自己所了解的很多事情。雖然原來本不想多說些什么,但見張海的態度后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讓這位少年了解宮城修建的艱辛。于是思索算計了很久之后說道:這個在下沒有細算過,但粗算紫金城房屋九千間,造價少則不下數千萬貫,多則萬萬貫之上。

“每間造價就至少近萬兩?怎么會這么昂貴?”張海有些疑惑的問道。

“北面的紫禁城是當年永樂朝由工部尚書宋禮、刑部右侍郎金純、吏部侍郎師逵、戶部右侍郎古樸、右付都御史劉觀、右簽都御史仲成、江西參議柴車等多省要臣負責動員,花費十四年之久的時間才修建的。所用民夫多為力役,少給銀錢。鄙人祖上曾與永樂朝的吏部侍郎師逵有所交往,也留有不少私信。僅僅是當年師奎這一路,負責進山伐木的人不下十萬之眾。”雷震聲繼續說道:“好的木材都生在險絕之地,要劈荊斬棘、先開出路來、而后運到水源河道流放、順長江轉運到淮河、再順運河或者出海運到塘沽、轉運到北京。開采石料是艱巨的勞動。選擇好開采地點以后,先要剝離表土,再挖出礫石、砂層,要清除幾層至十幾層的亂石。一般良材都埋藏較深,開采后從地下翻出。大石料大者、折方**十丈、次者亦不下四五十丈,翻交出塘上車,非萬人不可。三殿中道階級大石長三丈、闊一丈、厚五尺。派順天府等八府民夫二萬,造旱船拽運。派同知、州判、縣佐貳督率之。每里掘一井以澆旱船、資渴飲。計二十八日到京,官民費計銀十一萬兩有余。按前面所記,如果再加上軍工,則運這塊巨石所動用的人力達兩萬六七千人。房山到北京的距離一二百里計,運了近一個月,每天行程約五六里,可見運輸之難。”

雷振聲最后總結到:“全國所用力役折算維持常年工作者絕不會少于二十萬,若以每人正常年薪餉三十貫計,那十四年下來就至少是**千萬貫的造價之巨。”

其實雷振聲還隱瞞了許多事情,沒有提到當年因為宮城的修建在永樂年間帶來的湖南李法良之民變,這件事不但導致北京紫禁城的修建停止了一年,還導致北京宮城許多宮中所用的木材被迫放棄了完全由楠木所造。

“石木之所以名貴,開采運輸之難占了大部,而非裝飾和雕刻?”張海問道。

“石木的開采及運費占九成以上,而修建這些皇宮的能工巧匠們往往是常年的子承父業,而皇宮的修建卻不可能每時進行,因此遠比民房成本高出幾倍而已的情況就會擴大為十倍。兩者相加再加上宮面場地的修整,同等面積的造價便是尋常大戶民房百倍之巨。”

永樂年間的李法良之亂張海卻是有所而聞的,便說到:“古有阿房宮之悲劇,今朝有北京紫禁城的修建所帶來的李法良之亂。即便投資那么大,也要花費十數年之久,實為不值。所以按照我的意思:新朝皇宮所用的磚石木材可以用這南京宮城舊有的材料就地取材。除了迎接外賓的大殿,千把間屋子,折算幾千丈方的建筑面積,按照尋常小廟或尋常大戶人家的標準就足夠了。其他的空地要么做為練兵演武的操場,要么做為園林。那樣遠比按照周禮所建的這正規皇宮成本低的多,可以速成,視野也要好的多。不知道這樣的大致規劃,成本幾何?”

見張海根本沒有要大興土木在此時就建造皇家標準新宮的意思,雷振聲不由的對張海的印象大為改觀。但是從自己的利益上來講,他卻不希望今后不再有自己施展才華的余地。

“沒有千里之遙的運費,也沒有巨石的開采之難,尋常府宅的幾千丈方面積的住所僅僅是南京城內的幾萬泥瓦匠多則一個月,少則半個月的時間就能修成。花費頂多不會超過十萬上下的錢糧。只是這樣的房子也僅有多則五十年少則百年的壽命,在這江南之地用個二三十之后還會漏雨,著實不適合做為皇宮的住所。況且,這幾千丈方也顯得太小了,算起來剛剛可容納不到千人的護衛、太監、宮女嬪妃而已,這不過是尋常王府的規格而已。”

雷振聲說道這里,張海沉默了許久終于鄭重的回道:“歷史上的那些關于皇家氣派的規矩,不過是官紳大戶們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也為了自己能夠名正言順的窮奢極欲而加于帝王之家的緊箍咒而已。我新朝凝聚人心靠的是天帝指引下使人進步的道理,靠的是給予天下窮苦百姓切實的利益和希望。而不是靠窮奢極欲的擺譜來愚昧民眾。一個人能夠認識和熟知的身邊人,數百人頂多一千人就很多了,再多除了徒增民間乃至宮墻之內的悲苦之外又有何意義?”張海并非圣人般的清教徒,但所說的卻是自己的心里話,就是后世九十平米的尋常住宅樓房屋,如果僅有三個人住的話,都至少會有一間屋子是自己根本很少常去的。對于擁有主宰天下般權力的人,就是僅僅如平民百姓一般物質條件也會有無比的面子。相反:如果自己失去了權力成了漢獻帝,那就算擁有諸如天下宮城聚在一起的皇宮規模又有何意義?人不合,總有宮城也是牢籠,而人少則能和,所帶來的氛圍是不能用磚石木材的名貴與否能夠替代的。

想到這里,張海語氣緩和下來的提出了自己對于不用外地人力物力能夠在一個月力爭半個月內修建的“宮內宅院群”的基本要求:比較集中在代替宮城內原來倒塌主殿的一地,宅群占地面積不超過一頃、而建筑群面積不超過半頃,尋常磚瓦木料即可、但各宅有便于放火的水源。張海似有些自嘲的說:“國外的國王頂多不過嬪妃幾十,新朝宮內女官、宮妓、仆役二百人算是不小的規模了,再加上幾百貼身禁衛,若干內閣朝臣,所需要在內宮中的人不會超過千人。其他的,因為棄嬰,天下沒有妻子的光棍遠比找不到心上人的女子多,我寧愿在內宮中多養幾千精兵也不愿意多養幾千掠人之美殘人之身的太監宮女。我新朝不求萬世長存、甚至不求徒耗幾百年春秋、如果多少有益于民眾的自強進步天下之大同,就是二世而亡又如何?”

雖然張海的這些要求之低完全不利于雷家人展現自己的才華,但雷振聲卻感到不管是不是少不更事,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這新朝的君主是易于相處的人。不由的有所感動的說道:“在下前面所說的那些話只是為了粗估北京禁宮的成本而已。當年湖廣李法良之變,不完全是進山采伐和運輸的艱辛條件所至,同師逵等人做事嚴苛卻不懂得有效的管理基層的弊情有關。當年秦始皇修長城、阿房宮、戍邊御敵導致亡天下,而成祖一朝同樣大修宮殿、長城、遠征漠北卻從無像秦那樣的民怨。除了時情大不相同外,海內人口財富的底蘊大不同于秦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再有仁德的王朝,為安天下所計,必要的皇室成本還是需要的。如今以數千萬之在冊之民,每年百萬石之所需算不得什么負擔。”

張海笑道:“如今我只有三四府加一些靠威名控制下的交通線,可沒有什么數千萬在冊之民,以后的天下才力富余了。我看在這宮城周邊修建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城墻防御工事的價值也遠高于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處理臨時的住處問題只是張海人手還有些不足的時候的首要面臨的問題而已,他當然知道如今除了在短時間內打造一支起碼能夠守城的輔助部隊外,掌控這以南京為中心的文化和宣教資源是最為要緊的事。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明末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