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爆竹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復制本地址瀏覽//%77%77%77%2e%62%69%71%69%2e%6d%65/
轉眼一年春來到,新春佳節,萬象更新。
時值大年三十,三舅家屋外樓外,包括樓梯走廊,早早收拾得一塵不染。
門前也是煥然一新,新貼的對聯,新掛的一對小紅燈籠,在這熱鬧的日子里,顯得是那樣的耀眼。
黑龍江的春節也有在除夕守歲的習慣。除夕這天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活動。在守歲之前,還要先吃一頓及其隆重的除夕大餐。
一般來說,雞和魚是必不可少的,雞取“吉”的諧音,代表著吉祥、吉利;魚自然要越大越好,不但為了美味可口,還要取一個年年有余的口彩,是沒人吃也要端擺在間,好像餐館用來裝飾桌子的紙花。
吃飯之前,要放幾個雙響炮,俗名叫做二踢腳,隨著炸開的紅色紙屑,送走年的晦氣,迎接新年的好運。
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東北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是“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除了除夕大餐,守歲的午夜時分還要吃頓像模像樣的餃子。
年三十的餃子,由于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包餃子首先是調拌餃子餡。餃子餡有葷有素,有的地方是嚴格區別的,但更多的是葷素搭配。年三十包餃子的形狀也有講究,大多數地區習慣保持傳統的彎月形。
有的人家把捏成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象征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
年三十包的餃子,不僅形狀有講究,連擺放也有定規。
人們再忙,年三十的餃子也要擺放得整整齊齊,以討個“圈福”的口彩。姥姥說,餃子卻不能擺成圓圈。據說把餃子擺成圓圈,會使日子越過越死。必須橫著排成行,這樣方能使財源四通八達地涌來。
這樣的說法,遼西一帶好像沒有,反正秦天不知道。
看見姥姥和三舅媽在拌餃子餡和揉面,秦天抽空給大舅和二舅家打過電話,又給方振東、鄭濤和孫大偉打了電話。
至于其他人也分別發了一條祝福短信。
雖然手機丟了,幸好他習慣用大腦記號碼,還記得大部分人聯系方式,當然了一些不太重要的號碼,他沒有專門記,都存在手機了,所以也失去了聯系。
原本秦天想直接復制一張原號碼的手機卡,這樣自己雖然無法主動聯系那些忘記號碼的人,但那些人一旦給自己打電話,以后聯系了。
結果到了營業廳一問,營業員說是原來手機號碼是外地卡,需要到原地才能復制,所以他只好臨時又買了張手機卡!
當打完一通電話,秦天剛想放下手機,突然又想起了在火車認識的楚靈。
原本自己說好到哈爾濱之后約人家出去玩,因為陪姥姥幾天,又去大姨姥家一趟,結果還出了意外,把這件事情耽誤了。
秦天盡管沒有專門記她的號碼,由于時間不算長,但還有印象,想了想過年了,于情于理都應該打個電話,于是他又拿起手機。
很快對方的電話接通了,一聽是秦天,楚靈頓時高興萬分。
接著問秦天怎么手機號碼換了,她怎么打也不通,秦天只好解釋說原來手機丟了,兩人又聊了幾句,然后約好正月在哈爾濱見。
這時候見三舅媽已經把餃子餡剁好了,是白菜和蘿卜兩樣,蘿卜又叫萊菔,有來福的意思,白菜諧音財,都寓意著吉祥。蘿卜是早用插板插成絲,燙好了凍在外面的,白菜得現剁,肉用機器攪好的。
此時姥姥也把面揉好了,去找出面板,放到客廳,娘幾個一起包起餃來。
姥姥找個幾個五角錢硬幣,還有大棗,糖,每樣八個,偷偷地包在了餃里面。本來秦天伸手想前幫忙,卻被三舅媽給打發到一邊看電視去了。
這讓秦天心里暖洋洋的,知道三舅媽沒把自己當外人,而是像自家孩子一樣。
每到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
此時電視正播放著新聞,不是火車站人山人海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的景象,是全國各地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喜氣,一派熱鬧的場面。
到了晚八點鐘,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秦天和姥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晚會的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豐富多彩,看得讓人眼花繚亂。
姥姥和三舅媽手腳都勤快,不一會兒,包好了三蓋簾餃子,兩蓋簾今晚煮了吃,明早煮剩下的那一蓋簾。
餃子包好了,大家在一起,嗑著瓜子和花生,看著春晚守歲。
子時一過,附近的公園廣場響起了鞭炮聲。三舅帶著秦天和小峰,連忙從樓下車庫里把鞭炮抱出來,因為小區內不允許放鞭炮,只能到指定地點。
當趕到公園廣場時,很多人已經把煙花點燃了。
“小天,快,你把這一百響禮花點了,小峰去點這掛鞭,你倆注意安全!”很快他們找了一處靠邊較安全的地方,三舅和小孩子一樣,興奮地喊道。
三人很快把鞭炮全部點著了,噼噼啪啪的響著,隨著嗖嗖的禮炮和二踢腳往竄,整個夜空開滿了五光十色的煙花。
等放完鞭炮,回到家里,姥姥把餃下鍋,一個個餃子像小白鵝一樣在水里溧著。
水開遍,餃煮好,姥姥用笊籬往外撈餃,三舅媽喊“媽,掙了沒?”姥姥接“掙了,掙老多呢!”
一問一答,其樂無窮。
姥姥把第一盤餃子留在爐灶,放一雙筷在餃面,剩下的才端進屋里。
三舅媽把砸好的蒜泥放到醬油里。然后拿著蒜醬碗和醋進屋,大家圍了桌,“有蒜醬和醋,誰愛吃自己弄。”
大家都舀了點蒜醬到小盤里,然后倒了點醋。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著餃子,突然,趙俊峰讓什么東西給硌了一下,吐出來一看,是個五角錢硬幣,秦天恭喜他明年能掙錢。
接下來,大家接二連三的吃出東西來,有吃到棗的,有吃到糖的,惹得大家伙都哈哈大笑,為了吃出東西來,每個人都多吃了好幾個餃子。
當然了,紅包是必不可少的,秦天和趙俊峰作為小輩,收獲頗豐。
吃過了餃子,各人都回屋歇著了,今天晚不能脫衣服,不能放被褥,只能穿著衣裳在床躺著睡。
說是這么多,現在的人誰還講究這些呀!秦天和趙俊峰扯過被子蓋在身,很快睡著了。這樣,轉眼間一年過去
.全文閱讀/html/81/8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