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997章 斗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997章 斗智

第997章 斗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快捷翻頁→鍵



熱門、、、、、、、、、

李世民令尉遲恭為先鋒,趕往永豐倉。

一路上,尉遲恭小心翼翼,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探查四周情況,斥候不斷將消息傳回,沿途方圓二十多里內,壓根看不見隋軍。尉遲恭心中奇怪,一邊派人將消息稟告秦王,一邊快速朝著永豐倉挺進。

李世民率領的主力在尉遲恭身后二十里處,聽到尉遲恭的消息,李世民雖然不解,但還是傳令下去,快速前進。當日黃昏時分,李世民趕到了華陰縣,離永豐倉不遠了。

華陰縣縣令李成良,是隴西李氏族人,接到秦王帶兵支援的消息,趕緊出城相迎。華陰縣守軍不足五千,幸好隋軍將注意力放在了永豐倉,沒有攻取華陰縣,這讓李成良松了一口氣。

“卑職見過秦王。”李成良在西門,帶著衙役。尉遲恭在一旁,他已經帶兵控制了整個華陰。

李世民在戰馬上點點頭,道:“先進城再說吧。”

“喏!”李成良和尉遲恭相視一眼,翻身上馬,朝著縣衙奔去。

半炷香后,一行人進入了縣衙,在后廳商議軍情。

李世民有些迫不及待,問道:“永豐倉的戰事如何?”

“啟稟秦王,隋軍連日攻打永豐倉,卑職幾次派斥候查看,卻被隋軍斥候所阻。從目前狀況來看,隋軍依舊沒有拿下永豐倉。”李成良稟告。

“何以見得?”一旁的房玄齡問道。

“因為永豐倉的城頭,依舊插著的是大唐的軍旗。”李成良說著,忽然嘆息一聲,道:“從前天開始,隋軍的攻勢越發猛烈,恐怕不能支撐太久。永豐倉是關中的糧倉,絕不容有失,幸虧秦王及時趕來。”

李世民皺著眉頭,沒有說話。隋軍在休息了幾日之后,又快速進攻,而且攻勢越來越猛烈,難道有什么陰謀?李世民抬起頭,瞧了房玄齡一眼,房玄齡也是一副思考的表情。

究竟,楊侑的心中,打著怎樣的算盤?

“報!”一名斥候在大帳外稟告。

“進來。”楊侑吩咐。

斥候健步走了進來,雙手抱拳,道:“陛下,剛才接到消息,李世民已經趕到了華陰縣。此時正在華陰駐扎。”

楊侑擺擺手,道:“再探。”

斥候應著,退了下去。

楊侑鼓鼓掌,道:“諸位愛卿,李世民已經趕到了華陰,他之所以沒有急著來永豐倉,一定是懷疑朕有埋伏。”

“李世民急沖沖的趕來,無非是看中了永豐倉的糧食,如果他知道永豐倉已經被奪下,恐怕會后悔吧。”裴行儼笑道。

杜如晦拱拱手,道:“陛下,李世民既然來了,那是最好不過。”

楊侑慢慢踱步走到了沙盤前,笑道:“朕不妨請君入甕。”

杜如晦不由一愣,道:“陛下,何謂請君入甕?”

楊侑咳嗽一聲,隨意扯了一個故事,簡單說了意思。

羅士信道:“陛下不殺張長遜,原來是有深意。”

楊侑略作沉吟,吩咐了幾句,諸將領命而去。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羅士信、裴行儼“攻打”永豐倉,而高甑生、沈光等人,則在永豐倉四周駐扎,做出一副護衛的姿態。一時之間,永豐倉一帶,喊殺聲震天。

永豐倉內,一只信鴿沖天而起,朝著西邊飛去。

尉遲恭身為先鋒,心中的壓力非常大。如今強敵大兵壓境,他的心中一度十分彷徨。自從為李唐效力之后,身邊好友,一個個離他而去,尋相、秦叔寶,先后戰死沙場。

如今秦王幾乎無人可用,他尉遲恭成為秦王帳下最為驍勇最為得力的助手,如果表現優異,必將獲得更多的利益,取得更好的地位,可是這一切,并不容易啊。

一路上,尉遲恭顯得十分警惕,算算距離,離永豐倉已經不足二十里,隨時可能出現隋軍的伏兵。尉遲恭放緩了速度,并停了下來,讓士兵們恢復體力,已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數十名斥候四散開來,刺探消息,尉遲恭跳下了戰馬,將馬槊取下,拿在手中,慢慢的撫摸著,仿佛在摸著他最心愛的女子。他在回憶,思考。不知不覺,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幾名斥候狼狽地逃了回來。

“將軍,前方十里處,都是隋軍的騎兵。”斥候稟告,并將沿途的遭遇詳細地說了。

原來他們一路小心翼翼查看,發現隋軍并沒有埋伏,但是,隋軍兵馬齊整,像一只攔路虎,擋在了路上。若想要救援永豐倉,必須要擊敗這些騎兵,不然,一切都是妄想。

尉遲恭顯得十分猶豫,如此一來,足以證明隋軍早有準備,想要順利救援永豐倉,是十分困難的。尉遲恭不敢做出決定,只得暫時停駐了下來,派人將消息傳給秦王。

李世民在兩炷香后得到了消息,他不敢怠慢,立刻率領輕騎趕路,只用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到了尉遲恭的身邊。

此時,尉遲恭正從信鴿的腳下,取出一封書信,看見李世民,尉遲恭忙奔了上來,道:“秦王,永豐倉的求救書信。”

李世民伸手接過,展開一看,是張長遜的手筆,書信里,張長遜說,隋軍正在猛攻用永豐倉,如今永豐倉能戰士兵已經不足三千,余下不是戰死,就是受了重傷,如果援軍再不到,恐怕支撐不下去了。

書信的內容李世民早就猜到了,他一直在考慮,永豐倉該不該救?如今楊侑已經做出了準備,永豐倉四周,隋軍密布,早有防備,而且多是騎兵,要想擊敗他們,順利抵達永豐倉,必然要經過一番惡戰,他兵力不足,若是一戰不利,損失必然是巨大的。

李世民露出猶豫之色的同時,楊侑正在和杜如晦喝茶,對于李世民的援兵,楊侑抱著的態度,十分清晰。若是李世民來援,就關門打狗。若是不來援,那么永豐倉的糧食,就是大隋的囊中之物。

正是考慮周全,不管怎樣,都對大隋十分有利,所以不管哪個結果,楊侑都能接受。

在如此悠閑的心態下,兩人都是笑意盈盈,太陽逐漸西斜,已近黃昏。

楊侑忽然站起身來,搖搖頭,道:“看來如今的李世民,已經不是那個沖動的青年。”

杜如晦笑了笑,嘆息一聲,道:“他的退卻,是明智的。當然,也可以說,他是有私心。”

楊侑吩咐著獨孤千山,道:“傳令下去,準備收兵回營。”

獨孤千山一愣,道:“陛下,這么說,李世民不敢來了嗎?”

“有非常大的可能。”楊侑笑道。

“喏!”獨孤千山應著,下了高臺,傳令退兵。

晚風吹拂,隋軍收兵回營,楊侑與杜如晦一前一后,商議著軍情,剛走了半個時辰,便有斥候來報,說李世民的確已經撤兵,回到了華陰。許多斥候都目睹李世民的行動。

楊侑點頭,表示明白。三軍回到隋營,就地安歇。

華陰縣。李世民皺著眉頭,不安地踱步。房玄齡在他身邊,同樣皺著眉頭,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玄齡,如今如何是好?”李世民使勁搖搖頭,想要將心頭的不安全部拋掉似的。

房玄齡咳嗽了一聲,沉默片刻,道:“如今隋軍勢大,只可用奇,而不能與敵人硬拼。”

“玄齡,你又什么好主意?”李世民眼睛一亮。

“秦王臨走之前,留下了斥候探查情況,再等等,看斥候帶回來的消息,再決定下一步的路線吧。”房玄齡說著,心中不免嘆息。

李世民沉默不語,他從未如此焦慮過,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就算他心里素質再好,也難免不安焦慮。

兩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死一般的寂靜,讓兩人都十分難受,房間里,雖然窗子打開,可依舊十分悶熱,兩人的額頭上,細汗密布。

忽然,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尉遲恭帶著幾名斥候出現在門口,尉遲恭大聲道:“秦王,有消息了。”

“哦?”李世民和房玄齡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抬起頭,又同時發出一聲“哦”,帶著詢問的含義。

“秦王,楊侑攻打永豐倉不下,黃昏時分退兵。”尉遲恭說著,一招手,一名斥候上前,詳細稟告了探查的消息。

隋軍雖然退卻,但斥候依舊不停巡邏,使得唐軍的斥候無法順利滲透,但幾名膽大的斥候在付出了代價之后,依然看見永豐倉上的旗幟,是大唐的旗幟,這也就意味著,永豐倉依舊掌握在大唐的手中。

這是一個好消息,但也意味著,李世民面臨著更大的難題。

房玄齡皺眉,雖然說永豐倉插著大唐的軍旗,可是畢竟離得太遠,不太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李世民卻是眼神一動,一個計劃在心頭浮起。他快步走到了地圖前,仔細地看著,忽然忍不住笑了起來,道:“玄齡,孤打算趁著夜色,帶兵埋伏在此地,明日隋軍若是攻打永豐倉,再率兵殺出,你以為如何?”

房玄齡捋著胡須,思考了片刻,道:“隋軍若是攻打永豐倉,楊侑的指揮臺必定在這里。”房玄齡說著,用手點了點永豐倉南方三里處的一塊山丘。那里地勢相對最高,是最佳的地點。

李世民瞇起了眼睛,冷笑一聲,道:“楊侑小二最擅長的,便是偷襲,如今孤也要讓他嘗嘗被偷襲的滋味。”

房玄齡指著隋軍大營,道:“隋軍大營,或許已經空虛。”

李世民沉吟良久,還是搖搖頭,道:“楊侑小二一向謹慎,大營必定固若金湯,還不如偷襲他指揮臺。”李世民頓了一頓,看著尉遲恭,道:“尉遲將軍,孤給你三千騎兵,都是我軍精銳。”

李世民說著,上前一步,拍了拍尉遲恭的肩頭,道:“這一戰,若是成了,便能扭轉乾坤。尉遲將軍,孤祝你旗開得勝,立下曠世奇功!”

尉遲恭一抱拳,朗聲道:“秦王放心,卑職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房玄齡皺了皺眉頭,有種奇特的感覺。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