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987章 計將安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987章 計將安出

第987章 計將安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大隋出兵的消息,聲勢震天,各路大軍調動頻繁,尚未出征,長安就得到消息。李建成劍眉緊鎖,隋軍果然傾國來襲,而且從各處都有進兵,大唐在兵力上捉襟見肘,必須要集中兵力打一仗。

李建成不敢怠慢,忙召集朝中重臣,并將李淵請了出來。李淵臉色不好看,雖然下毒的人已經找到,也有一段時日沒有吃過毒藥,但要將藥性完全排除,還需要一段時間。

至此國難之際,李淵打足了精神,坐在龍椅上,打量著群臣。有人臉上,顯得十分擔心,隋軍勢大,就算潼關方向,能擋住逆隋皇帝楊侑,但西邊的屈突通、南方的堯君素呢?

大殿內,出現了令人尷尬的一幕,大唐朝會,第一次顯得如此的沉默,空氣似乎不流通,死一般的沉寂,讓人喘不過氣來。

李淵渾濁的目光逐漸變得威嚴起來,畢竟是一國之君,更是有大魄力之人,在這個時候,國家隨時可能滅亡之際,需要他這個一國之主,來做出決斷。

“太子,你來說說,具體的情況。”李淵半響,開口道。

太子李建成抿著嘴,走上前去,幾名宦官將關中地圖打開,高高的舉著。李建成深深呼吸了一口氣,走上前去,手中拿著竹棍,道:“諸位根據探子來報,逆隋的動向大致如此:屈突通率兵三萬,從攏山殺來;堯君素、王行本率兵約兩萬,兵出散關。至于逆隋皇帝,則率兵五萬,正朝著潼關殺來。”

李建成緩緩說著,實際上,他將隋軍的兵馬進行了削減,屈突通是五萬人,堯君素是三萬人,至于楊侑,率兵足有八萬。李建成十分清楚,若是將隋軍說多了,會引起朝廷震蕩,但若是說少了,又不太可能,因此做了一定修改。

不過,縱然是如此,隋軍兵馬也有十萬,而大唐的兵力,滿打滿算,也不過十萬。大唐十萬兵力,要守衛關中、并州以及涼州北部的大幅區域,兵力的確不足。

就關中而言,能夠投入的兵力,只有五萬,這還算上了長安城中的禁衛軍。

群臣聽見,都默不吭聲,如今的局勢,太過于糜爛了。一些聰明的大臣,已經能猜到一些。如今秦王屯兵在河東,不愿意回到長安,聯想到太子和秦王復雜的關系,豈能不讓人浮想聯翩呢?

“眾愛卿,有什么看法?”李建成介紹了之后,李淵瞇起眼睛,打量著群臣。

獨孤懷恩臉色十分難看,當初他以為李淵能開創盛世,所以他暗中投靠了大唐,原本想要借著親戚關系,博得榮華富貴,可是想不到,榮華富貴沒有得到,反而為了大唐,付出了數十萬石糧食,如今,長安面臨隋軍夾擊,比當年李淵圍攻大興城更要來的危急。

因為當時的李淵,兵力不足,各方勢力并不平衡;而如今,隋軍連戰連捷,就士氣上,就有大大的不同。這長安能守住嗎?

這個疑問,不僅僅是獨孤懷恩的想法,也是其他人的想法。但是,卻沒有人敢說出來。

李淵冷哼了一聲,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諸位都是大唐的英杰,難道說逆隋才剛剛進兵,諸位就已經膽寒了嗎?”

裴寂是李淵心腹,聞言出列,道:“陛下,隋軍雖然氣勢洶洶,但未必沒有辦法。”

李淵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滿意地點點頭,道:“裴愛卿,你有何良策?”

“陛下,隋軍雖然氣勢洶洶,但潼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需一萬士兵,就能將楊侑的五萬大軍,擋在潼關外。只要擋住了這支軍隊,余下的屈突通、堯君素等人,必定群龍無首。”裴寂笑道。

楊侑身為皇帝,親征關中,必然是各軍的主帥,無論是隴西還是漢中的兩支隋軍,都會聽命于楊侑。一旦楊侑被擋住潼關以東,屈突通和堯君素便不足為慮。

裴寂便是這個意思,他這么一說,又解釋了一番之后,朝廷內的群臣都不由點頭,就連李淵也捋著花白的胡須,點著頭,心想在關鍵時刻,果然還是要靠裴寂。

太子李建成哈哈一笑,道:“潼關天險,城墻高大,只需數千士兵,就能御敵于關外,諸位不必驚慌。”

聽見太子李建成哈哈大笑,群臣之中,立刻有人也朗聲笑著,竇琮、劉政會等人站出來,朗聲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逆隋雖然來勢洶洶,但不足為慮。”

李淵哈哈一笑,猛地站起身來,道:“有諸位愛卿相助,逆隋何足為慮?”

“傳朕命令,白玄度為東路軍指揮,率兵五千,務必要將暴君楊侑,擋在潼關之外!”李淵下令。

白玄度健步走了出來,道:“微臣遵命!”

“武愛卿,朕給你一萬兵馬,趕往扶風,將堯君素擋在扶風。”李淵說道。

武士彟走出來,道:“遵命!”

“至于隴西軍,則由裴愛卿統兵三萬,駐扎在高嗻。另傳令下去,令淮安王李神通從武威出兵!”李淵又吩咐。

裴寂走了出來,朗聲道:“遵命!”

“至于秦王。”李淵說著,頓了頓,道:“則留守河東,抵御并州的隋軍。太子,你負責總覽全局戰事,為大唐之最高軍事統帥。”

“父皇,兒臣遵命!”太子李建成拱拱手,說道。

“陛下英明!”群臣說道。

緊接著,又商討了一些事情,東宮負責這一次戰役的統籌安排。很快,整個長安乃至于大唐就像機器一樣迅速運轉起來。

在河東,李世民也得到了消息,他一邊繼續訓練軍隊,一邊令殷開山、劉弘基等人固守裂石山,與太原城互相犄角,抵御蘇定方的進攻。

此時,楊侑已經率兵趕到弘農郡,弘農郡各縣紛紛投降,楊侑率兵進駐長淵縣,旋即進駐稠桑,距離潼關已經不遠。

楊侑沒有急著攻關,畢竟潼關是天下雄關,比起函谷關更為險固。當年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屢次攻秦,都在函谷關下折戟沉沙,比函谷關更為險要的潼關,更是難以攻打,這無疑是肯定的。

楊侑在稠桑駐扎下來,立刻派出斥候,查看稠桑以西的情況,不久之后,消息傳來,白玄度統兵五千,支援潼關,如此一來,潼關守軍足有萬余人。以潼關的險要,只要固守,萬余人足矣。

對此,白玄度是信心滿滿。而楊侑在探聽到潼關守軍數量的時候,不由冷笑了一聲,李淵以為潼關險要,試圖依靠高大的城墻來擋住隋軍的攻勢,但楊侑早有計謀。

楊侑抵達稠桑的第二日,密密麻麻的走舸以及少量的艨艟戰艦,從東方出現,水師將領依舊是雷士猛與劉蘭成。此時大河上游已經解凍,河水逐漸高漲,船只可以任意通行。

雷士猛、劉蘭成抵達稠桑,上岸拜見楊侑。楊侑見到兩人到來,也頗為高興。立刻下達了命令。

次日,陸軍先行,朝著潼關殺奔而去,八萬大軍,浩浩蕩蕩,軍旗遮天蔽日,讓人一看,不由望而生畏。

大軍一路緩行,沿著羊腸小道緩緩而行。兩日后,方才抵達潼關。在離開潼關十里外扎下大營。白玄度得到消息,迅速登上城頭一看,只見隋軍赤紅色的旗幟飛揚,連綿足有十余里,不由讓人生畏。

但白玄度是潼關守將,他不能畏懼,當即指著前方,笑道:“潼關歷來是天險,隋軍雖多,但不足為慮。傳令下去,三軍時刻準備,若是隋軍攻城,就給他們一點厲害看看。”

幾名唐將深以為然,認為以潼關的險要,隋軍再多,又有何懼?

楊侑安歇了一日之后,第二日一早,立刻派出大將羅士信、裴行儼,兩人率步卒五千,騎兵三百,抵達潼關外,隋軍架起了投石器,不斷轟擊。然而隋軍的投石器雖然是攻城利器,但潼關地勢較高,巨石往往拋到半空,就落了下來,就算砸在城墻上,損害也不大。至于城頭,根本連個邊都碰不著。

看見這一幕,唐軍士兵包括白玄度,不由哈哈大笑,隋軍實在是可笑,即使逆隋的投石器無往不利,但這一次,必定會在潼關面前,失去效果。

雖然傷害不大,但羅士信和裴行儼不以為意,下令士兵,繼續拋射,巨石滾滾,落在潼關城下,居然將城門都給掩蓋了。羅士信一直轟擊到天色陰暗,這才收兵回營。

楊侑得到消息,令裴行儼、羅士信兩人來日繼續攻擊,不可間斷。

白玄度目睹隋軍撤退,不由松了一口氣,如今看來。隋軍的投石器對潼關城墻,作用不大。只要堅定守城的決心,就能守住潼關,令楊侑不得寸進。

白玄度迅速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長安,稟告軍情。這個時候,大唐需要的是穩定,需要的是捷報,才能穩定軍心、民心。白玄度就負責了這樣的重任。

遠在百里之外的河東郡蒲坂,李世民得到消息,不由冷笑了一聲。如今,他需要的是時間,需要的是機會。不過,此時,無論是白玄度還是李世民,甚至是李建成、李淵,都沒有想到,一場意外,即將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令他們措手不及,以至于打亂了所有的部署。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