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976章 秋去冬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6章 秋去冬來

第976章 秋去冬來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洛陽城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王世充只得采取這樣的辦法,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命令下達之后,太子王玄應帶著鄭軍士兵,四處搜查,城中的富戶大多遭殃,鄭兵如狼似虎,不僅將富戶家中的糧食搶走,金銀珠寶,也所剩無幾。

一些富戶心中不甘,當即帶著家丁反抗。可是那里是鄭軍士兵的對手,數日之間,洛陽城內,血流成河,數十家反抗的富戶都被押到刑場一刀殺了。王世充對外宣稱,這些富戶暗中投靠逆隋,罪不可赦。

王世充有強兵作為后盾,洛陽城中,雖然是腥風血雨,但還保持著平靜,重壓之下,誰也不敢做出林鳥,生恐被王世充抓住殺了,那時候找誰述冤?

獨孤武師得到消息,傳令錦衣衛偃旗息鼓,不與鄭軍發生沖突。錦衣衛轉入地下之后,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

“王世充瘋了!”城外,隋軍大營,楊侑搖頭。

他不相信王世充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既然知道,那只能證明一點,王世充已經無路可走了。去年的糧食計劃讓王世充損失了大量的糧食,如今中原大戰,洛陽又幾乎沒有收成,王世充能夠支撐到現在,也著實不容易。

楊侑依舊按兵不動,等待著機會。王世充在殺了城中的富戶之后,必定是人心惶恐,而他相信,討賊檄文對百姓的沖擊力,必然是巨大的。

八月底,馮智戣帶著馮暄、唐憲趕到洛陽。馮智戣將父親馮盎的書信獻上。楊侑看過書信,便明白了馮盎的心意,他先是吩咐馮智戣留在身邊,伺機立功。又立刻下令將馮暄、唐憲處斬,并將人頭送往了函谷關。

李世民看見人頭,立刻明白計劃外泄,在嶺南造反的想法就此破滅。他一邊派人將消息傳入長安,一邊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

就在此時,大唐君臣誰也沒有想到,一支奇兵突然出現在雁門郡以北,出其不意奪取了馬邑郡云內縣,隨后,朝著馬邑郡郡治善陽城殺奔而去。

馬邑郡雖然是并州重鎮,但如今的大唐重心不在此地,因此數萬士兵,防備不嚴。竟然被這支奇兵偷襲成功,守將苑君璋也被生擒。隨后,隋將蘇定方以苑君璋名義,順利拿下了雁門關。

唐將高滿政、李高遷得到消息,只得固守崞縣,并派人趕往太原,尋求支援。李仲文得到消息,不敢怠慢,一邊派兵支援,一邊派人趕往長安,將這天大的消息稟告李淵。

此時李淵經過休養,身子好了一些。他也不太明白,這身子時好時壞,究竟是怎么回事?而段文操一直暗中查詢,卻始終沒有結果。

消息先是傳到監國李建成的耳中,李建成猶豫了半響,還是決定告訴父皇李淵。盡管他的說的非常委婉,但李淵聽了,還是如同遭到雷擊,半響沒有說話。

隋軍竟然走軍都陘,出其不意奪下了馬邑郡,等于是封鎖了大唐與突厥的聯系。李淵臉色慘白,與太子李建成、裴寂、唐儉等人一連商量了幾日,最終做出了決定。

王世充雖然不得不救,但自己若是吃不飽穿不暖,又怎談幫助他人呢?大唐先要御敵與國門之外,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在太子李建成的堅持下,李淵同意了召回秦王李建成,讓他統兵收復馬邑、雁門等郡的建議。李淵不敢怠慢,立刻修書一封,派人星夜趕往函谷關。

李世民是在深夜時分得到的消息,對此,他一陣無語,心中有著深深的無力感。他只覺得自己是一個泥水匠,那邊漏水,他就趕到那里,修修補補。可是大唐四處漏水,僅僅是他一個人,又怎么能忙的過來呢?

李世民本來有些抗拒,但房玄齡與他談論了半響,告訴他,去并州的好處之后,李世民立刻答應趕往并州。當夜,軍令就傳達了下去,唐軍收拾行李,次日一早,李世民令唐兵在城頭插滿了唐軍大旗,以迷惑敵人,自己卻帶兵迅速趕往長安。

楊侑得到消息之時,李世民已經趕到了弘農。楊侑立刻派兵占領了函谷關。全心全意攻打洛陽。

從九月初開始,隋軍開始猛攻洛陽,想要趁著冬季來臨之前,奪下東都。每一天,洛陽城內外,喊殺聲震天。隋軍的臨車、投石器、沖車等攻城器械,不斷推入前線。

為了激勵士氣,楊侑親帥禁衛軍在城外觀戰。只見洛陽城頭安置的無數弩車,威力巨大,隋軍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王世充知道這一戰非同小可,也在城頭親自督戰,鄭軍士氣高昂,一連幾日,挫敗了隋軍的進攻。大隋在付出了五千多人的傷亡后,洛陽城依舊屹立不倒。

“這洛陽城,果然堅固。”這一日黃昏,楊侑看著沙盤,低聲喃喃自語。

“陛下,要想攻下洛陽,必須要破壞鄭軍的弩車。”羅士信對此深有體會。

杜如晦點點頭,這幾日觀戰,他也看出來了,王世充之所以能守住洛陽,仗著的便是利器,而且王世充一心一意想要守城,準備十分充分,想要在短時間內拿下洛陽,并不容易。

楊侑也輕聲嘆息一聲,唐軍趕來支援,使得他錯過了最佳的時機。而此時攻城,是不想等到冬季,如此一來,這洛陽,更加難以攻打。

強攻必然會付出巨大的傷亡,那次的戰爭,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楊侑一邊發動攻勢,一邊密令獨孤武師在洛陽城內,繼續散步謠言。

九月中旬,越王楊侗率兵趕到,此外還有二十萬石糧食,五百頭黃羊。楊侑見到自家兄弟,心情大悅,立刻下令犒軍。隋軍攻打洛陽半月,始終沒有拿下洛陽,士氣有些低迷。楊侑的及時犒軍,恢復了一定士氣。

楊侗與楊侑談了半響,這才知道洛陽的軍情。久攻不下,不僅對隋軍士氣有影響,士兵傷亡過大,也對洛陽會造成損傷,這是兩人都不愿意見到的。

洛陽的戰事陷入了膠著,隋軍雖然強大,但面對堅城,一時攻伐不利。

此時,李世民也經過準備,帶兵兩萬,沿著蒲津渡趕往河東。雖然形勢依舊不利,但李世民終于松了一口氣。蘇定方雖然氣勢洶洶,但是他手下敗將,不足為慮。一旦李世民收復馬邑、雁門等郡,秦王的聲威必定大振,屆時,他就可以統兵借故駐扎在并州,緊握兵權不放。

李世民覺得大門已經打開,接下來,便是他如此大展拳腳的時候了,沒有了顧忌,在眾多良臣的幫助下,李世民認為他必定可以力挽狂瀾,成為大唐的英雄。

李建成送走了李世民,又派兵嚴守潼關,下令庾抱準備糧秣,隨時支援并州戰事。

唐軍的動向不斷傳入楊侑的耳中,李世民北上并州,在楊侑的預料之中。至于蘇定方,與李靖在河北足有一年之多,經過李靖的調教,楊侑相信,對付李世民沒有問題,至不濟,死守雁門關,也是可以做到的。

九月底,洛陽的殺戮已經接近了尾聲,王世充得到了八萬多石糧食,分發下去,禁軍士兵一陣歡呼,對王世充的“仁德”十分感激。鄭軍士氣逐漸高漲,在這樣的情況下,楊侑攻城不下,只得暫時偃旗息鼓,思考破敵的良策。

此時,任何的詭計都沒有作用,王世充一心一意死守洛陽,除了強攻,只能等洛陽糧盡。

十月中旬,李世民趕到了太原。太原城依舊掌握在李仲文的手中。一番交談之后,李世民這才知道,蘇定方拿下了雁門關之后,就偃旗息鼓,擺明了要死守。

蘇定方的表現讓李世民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拿出了李淵的圣旨,接收了太原的兵權,隨后,他任命心腹為校尉、對正等職位,又打開太原糧倉,犒勞士兵,很快,太原軍民都稱頌秦王之賢。

李世民沒有急著進攻,因為他知道,這支剛剛掌握的軍隊,是他的根基,要先牢牢掌握,至于蘇定方,遠道而來,馬邑、雁門又是苦寒之地,糧食產量不足,若是從河北運輸,又比較艱難,李世民的策略同樣是一個等字。

時光易逝,轉眼秋去冬來,西風日漸凄厲,氣溫下降,隋軍將士都穿上了從南方運送來的棉衣,十分暖和。楊侑派出士兵,每日上山砍柴,囤積了大量的柴薪,準備過冬。

中原這一戰,竟然足有一年。隋軍將士戰死萬人以上,這還是楊侑見洛陽城堅,停止攻打的結果,不然傷亡更大。隋軍糧食充足,柴薪足夠,身上的衣裳暖和,士氣的影響不大。

反觀鄭軍,王世充發放糧食之后,士氣的確有短暫回升,但并沒有持續多久。隋軍依舊圍困著洛陽,往昔李密圍困洛陽的巨大陰影,再度籠罩在洛陽軍民的頭上。

不僅僅是如此,由于長期被圍困,王世充封鎖的城門,百姓不能出城,也就無法砍伐柴薪。雖然王世充一開始就料到了這一點,準備了大量的柴薪,但半年過去,柴薪已經所剩無幾。

當初隋軍攻打偃師,便是長期圍困,令偃師軍民缺乏柴薪,無力抵抗。難道說,這一幕,要在洛陽發生嗎?憂心忡忡的王世充召集了大臣,想要解決這個危機,但很可惜,誰都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