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917章 自食其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917章 自食其果

第917章 自食其果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一包黃果樹書名:

時光如梭,轉眼冬去春來,春去夏歸,即將是收獲的季節。[燃文書庫][]

經過大半年的休整,大隋的國力得到了恢復,士兵們厭戰的情緒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一些好戰分子恢復了精力,常常嚎叫著要出兵消滅反賊。

在大隋逐漸恢復元氣的同時,偽唐和偽鄭的消息也不斷傳來。首先,偽唐依舊一片平靜,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經過了解,楊侑的設計被李建成壓了下來,無論是尹羽翼還是殷開山、劉弘基,都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楊侑早就猜到一些,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是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更何況李建成能讓李淵這只老狐貍立為太子,并將政務交付給他,足以證明李建成不是愚笨之人,能識破這個計謀,也就在情理之中。

偽唐的計謀雖然沒有成功,但楊侑還是得到了好消息,至今,王世充仍然沒有識破馬周的計劃。不過,隨著秋收的即將來臨,王世充再愚笨,也會知道上當了。既然王世充落入了楊侑的圈套,那么如今正是他最缺糧的時候,攻打洛陽,勢在必行。

楊侑一連召開了幾次會議,商討進兵洛陽,收復東都的事情。在他看來,首先攻打洛陽是上策,屆時,從中原出兵,西可進兵潼關,北可攻打并州。然而,以蕭瑀、竇璡為首的關攏貴族為代表,認為攻打關中,收復長安,才是當務之急。隴西道總管屈突通也上書一封,表示隴西軍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攻伐關中。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長安的地位比起洛陽更高,畢竟長安是大隋名義上的首都,政治意義更為重要。不過,攻打長安,大隋只有兩條路,一是走隴西,二是出兵漢中。隴西這幾年雖然囤積了大部分的糧食,但長安是堅城,更是偽唐的京都,李淵一定會死守長安。因此,在楊侑看來,長安這一戰,必定是消耗極大的持久戰。一旦糧食不濟,大隋就只能撤兵,士氣會受到極大的削弱,這,并不是楊侑想看到的。

楊侑花費了四五日的時間,這才說服了蕭瑀、竇璡等人,大隋的國策便是先期攻打洛陽,奪下洛陽之后,這才攻打長安。此時,大隋國力鼎盛,楊侑只需要堂堂正正進兵,就能擊潰王世充。命令下達,整個大隋忙碌起來。巴蜀的糧食不斷運送到荊襄,然后一部分糧食留在襄陽,另一部分糧食則送到河北、山東。

楊侑攻打洛陽,計劃是三路進兵,荊襄、山東、河北三面夾擊,因此,這幾個地方,顯得格外忙碌。李靖、楊恭仁、韓世諤、楊侗等人都在緊張地忙碌著。

隋軍兵馬調動被王世充的密探探知,他們匆匆將大隋即將攻打洛陽的消息傳了回去。十幾日后,王世充得到了隋軍即將來攻的消息,對此,王世充嗤之以鼻。如今秋收在即,很快,大鄭就能獲得堆積如山的糧食,而經過大半年的休整,大鄭已經將各處的關隘險要修葺,城墻高大而堅固,王世充有十足的理由相信,楊侑必定在他的堅守之下鎩羽而歸。

王世充與太子王玄應、陳王段達、駙馬單雄信等人在書房里商議了很久,決定了死守的方針。秋天就要來了,冬天還會遠嗎?只要熬到了冬天,氣候寒冷,隋軍大部分是南方人,必然不適應如此寒冷的天氣,退兵也就在情理之中。只要大鄭熬過了冬天,再種一季的水稻,獲得了足夠的糧食,便是大鄭的反擊之時。

王世充想得十分美好,書房里,他爽朗的笑聲不時響起,在他看來,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大鄭就將迎來輝煌時期。與李淵聯手,一起剿滅逆隋的暴政。

“陛下,隋軍殺來,固然大鄭能擋得住,但作為反隋同盟的盟主,微臣認為陛下有義務命令李淵出兵。”段達說道。

“讓李淵出兵?”太子王玄應顯得十分不屑,上一次,大鄭為了營救李密,就出兵北上,甚至還十分有誠意地將汲郡的一些要地讓出。但李淵呢?他至始至終,一個兵都沒有出葦澤關,以至于讓逆隋有足夠的兵力,從容部署,消滅了李密。

王世充沉吟著,他知道段達一向詭計多端,于是靜聽下文。

段達咳嗽了一聲,道:“李淵上一次之所以不出兵,是因為他覺得得不到什么利益。如今,逆隋幾乎是傾巢而出,想要拿下洛陽。微臣以為,隋軍的計劃,無非是從河北進攻河內郡,山東進攻虎牢關,而荊襄,則是沿著南陽北上,三面夾擊洛陽。”

王世充抬起頭,瞄了一眼地圖,段達的話沒有錯,楊侑出兵,應該是如此。

段達又道:“虎牢關是天險,只需要一萬士兵,就將御敵于國門之外。相比東線的虎牢關,北方、南方戰線稍弱一些。如果,李淵能出兵河北,就能吸引李靖的注意力。北方的壓力必然大減,只需要面對荊襄的隋兵即可。”

王世充瞇著眼睛笑了,如果河北兵力空虛,李淵這只老狐貍的確有機會奪下河北。在王世充看來,河北落入李淵的手中,總比在楊侑的手中要強。他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朕就讓漢王出使大唐,說服他們出兵。”

“陛下英明!”段達適當地恭維了一句。

王世充哈哈一笑,一臉得意。他站起身來,正要接過段達的話頭,說一說下一步的方略,這時,越王王君度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王世充不由一愣,他讓王君度負責屯田一事,如今秋收在即,他不在田間忙碌,來到這里,有什么事情嗎?他正要開口詢問,王君度擦了擦汗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有什么事,值得如此慌張?”王世充有些責怪,逆隋就要進兵這等大事,他都不看在眼中,還有什么事情值得如此讓人驚慌?

王君度苦笑一聲,回過頭,看著門外,道:“進來吧!”

兩名士兵抬著籮筐進來,王世充定睛一看,籮筐里裝著稻草,這讓他十分不解。

“越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世充再問,眼中充滿了疑惑。

王君度走了過去,抓起一根稻草,道:“陛下,我們都上當了,這不是水稻,而是稗子。”

“稗子?”王世充不由走上了幾步,仔細地看著稗子,“這不是水稻,是稗子?!”語氣,已經有些震驚,因為他分明看不出這兩者有什么區別。

王君度再度肯定地點點頭,道:“陛下,此物與水稻十分相似,但多為牛馬所食,據說,江東的農夫,在水稻田中,會將此物除去,不然會影響水稻的收成。”

王世充瞇起了眼睛,他曾經在江都呆過幾年,也曾見過水稻,只不過,逆隋的占城稻他沒有見過而已。想來應該是差不多的樣子,可是此物,看起來和水稻如此相似,竟然是稗子?王世充伸出手,在穗尖上捏了捏,穗粒落下,王世充將穗粒放入口中嚼了嚼,不由皺起了眉頭。

這果然不是水稻!王世充皺眉苦思,忽然,他想到了什么,大喝道:“立刻帶馬周進來見朕!”

單雄信立刻跳了起來,道:“我去!”匆匆走了出去。

“陛下,這些稗子怎么辦?”王君度問道。

王世充踱步思考著,足足五萬株的稗子,產量不少,若是丟棄,豈不可惜?再說,他剛才嘗過,這穗粒也不是不能吃。想到此,他點點頭,道:“先將稗子收割,以備不時之需。”

王君度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段達捋著胡須,隱隱感覺到了一絲不安,馬周來自于江東,不至于水稻和稗子分不清楚。難道說,這其中有什么陰謀嗎?書房內,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

王世充足足等待了半個時辰,單雄信這才匆匆回來,臉上帶著憤怒,“陛下,馬周那廝已經不見蹤影。”

“不見蹤影?雨蘿是怎么回事,居然沒有看住他?”王世充皺眉。

“陛下。”單雄信顯得有些猶豫,最終還是一咬牙,道:“微臣趕到馬周府邸,他帶來的人已經消失不見,至于雨蘿,已經被馬周勒死。”

“什么?!”王世充吃了一驚,手中的杯子落下,發出一聲脆響,茶水也四濺開來,打濕了衣裳。

段達急忙拱拱手,道:“想必馬周剛走,陛下,立刻封鎖城門,搜索馬周蹤跡。同時在大鄭境內,搜捕馬周一干人等!”

“單雄信,此事交給你去辦!馬周,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王世充幾乎要將銀牙咬碎。王雨蘿是他最為疼愛的侄女,居然被馬周殺死,這讓王世充無法接受。

“喏!”單雄信也不多話,立刻匆匆退出。

王世充焦急地在屋子里踱步,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情,急忙匆匆走了出去。太子王玄應、陳王段達等人也匆匆跟上。王玄應不太明白父皇要去做什么,但段達已經猜到了一些。一想到那種可能,段達的一顆心沉了下去。

王世充匆匆趕到了含嘉倉,這里囤積了大量從馬周處購買的糧食。原先第一批、第二批糧食,總計五萬石糧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余下的,大多是第三批、第四批的糧食,足有十幾萬石,是王世充耐以生存的希望。

第二批的糧食他曾經讓太子仔細檢查過,并沒有發現異樣,隨后食用,也沒有發生什么異常。第三批、第四批的糧食雖然也經過了檢查,但王世充還是認為會有問題,馬周殺死了王雨蘿,足以說明了一切。

“都打開看看!”王世充吩咐。

太子王玄應帶著士兵上前,三三兩兩在一起,打開了米袋,隨著米袋的打開,白花花的米粒滾落出來,王世充看著白花花的米粒,逐漸放下心來。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