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896章 群丑洶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6章 群丑洶洶

第896章 群丑洶洶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長安城,樹枝已經變得光禿禿的,西風吹在人的身上,讓人寒冷徹骨,忍不住打幾個冷戰。全文字閱讀

皇宮內,李淵躺在一把鋪著貂皮的太師椅上,神情卻并不輕松,就在大半個月前,他得到了極為不好的消息,那就是瓦崗幾乎是在一日之間,就此崩潰。對于李密的失敗,大唐的高層領導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李密肯定是撐不住的,早晚必將被楊侑所滅。

但是,李淵父子與王世充的想法都是一樣,那就是認為即使李密再不濟,至少也能支撐到明天開春,可是,李密竟然如此不濟,很快就被楊侑擒獲,這讓李淵的心中充滿了震驚。李密雖然有缺點,高傲自大,不聽人言,但至少,他的帶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然,瓦崗也不會在他的手上興盛。李密的失敗讓李淵對楊侑又有了新的審視,看來此人不僅僅會打仗,還懂得攻心之術,知道利用大隋的名義,招攬瓦崗諸將。

而李密的失敗,使得反賊同盟再度面臨挑戰,逆隋已經將在河北的土地與南方的兩淮連成一片,飽經戰亂的河北、山東,就能籍江東、荊襄的糧食快速恢復。擁有了天下大半的逆隋,一旦開始休養生息,其國力的恢復速度,是很可怕的,至少,僅僅擁有并州、關中以及涼州的大唐就比不上,更不用說僅僅有河南的王世充了。

盡管天下大勢看起來已經定了,但李淵絕對不會束手就擒。趁著冬季用兵不便,李淵將太子李建成招來,便是為了商議如何對付逆隋。

李建成坐在李淵身邊,神色也是非常凝重,前幾次他獻計給父親,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始終還是落在逆隋的后面,比如說國土的擴張速度,比如說官府對清廉的推行力度,比如說對農耕的重視程度,大唐都遠遠地落在了逆隋的身后。而且,李建成還知道,逆隋在南方,種植一種水稻,可以一年兩熟,極大地滿足了對糧食的需求。他本來有心想要耕種,但據說北方很難種植,因此李建成也就放棄了。

大唐的兩個最高統治者在短暫的沉默后,李淵首先開口了,只聽他咳嗽一聲,道:“建成,李密敗得如此之快,實在是出乎朕的意料。如今天下的局勢已經非常明顯,下一步楊侑就是要攻打中原。大唐必須要在這個時候,盡快恢復實力,不然,等到王世充支撐不下去,大唐就獨木難支了。”

李建成點點頭,道:“父皇說的極是。兒臣認為,在如今局勢下,只有盡量拖延逆隋的速度,大唐才會有喘息之機。”

“建成,你有什么好建議?”李淵瞇著眼睛問道,前幾次太子出的主意都非常好,讓李淵非常高興,李淵的心中也確定了如果百年之后,大唐的江山將會由何人掌舵。毫無疑問,在李淵的心目中,善于處理政事,軍事上也有著獨特見解的太子李建成,是最為理想的接班人。

李建成這是站起身來,為李淵添了一杯茶水,這才坐下,道:“父皇,兒臣想先問一個問題。”

“你說!”李淵點頭。

“前些日子,楊侑小兒將劉弘基、殷開山兩人放回,兒臣認為,這是楊侑的離間之計!”李建成說道。

“繼續說!”李淵點頭。

“劉弘基、殷開山兩人是太原首義之臣,有著莫大的功勛,其后,滅西秦帝國,擊劉武周,同樣立功不小。兒臣以為,此二人忠心耿耿,絕對不可能背叛大唐!”李建成說道。

李淵笑了笑,擺擺手,道:“朕也認為,這是楊侑的詭計。建成你放心,朕不會懷疑這兩人。”

李建成咳嗽一聲,道:“兒臣絕沒有這個意思。”

“兒臣的意思是,既然楊侑小兒能夠行此等離間之計,為何大唐不行?”李建成又道。

李淵沉默了半響,道:“可是上次屈突通之事,半點效果沒有。”

“父親,上一次屈突通的事情,可以說是捕風捉影,沒有效果,也就在情理之中。父皇,兒臣想,既然要做,就做大一點!”李建成說的十分肯定。

“做大一點?!”李淵瞇起了眼睛,用詢問的眼神看向了李建成。

“父皇,兒臣有兩個想法,一則,逆隋的擴張速度太快,雖然有不少勢力投靠,但忠心度未必可靠。尤其是南方,少數民族眾多,這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其二,兒臣已經再度將勢力插入了巴蜀,只要父皇同意,他們立刻就會獻出生命,給楊侑一個致命的打擊!”李建成說道。

“嗯,此事可行。建成,你詳細理一個章程給朕。”李淵笑道,對李建成的這個決定,十分滿意。

洛陽城,王世充已經回到了皇宮。隋軍退卻了,滎陽郡、汲郡的危險暫時解除,然而,王世充卻沒有半點輕松的感覺。事實上,他身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這一次出兵,雖然沒有與隋軍交戰,幾乎沒有損失,但糧草卻消耗不少,畢竟大軍出征,就算不打仗,士兵也要吃飯不是?

數萬大軍足足停留了兩個月,戰馬、戰士,對于糧秣來說,消耗非常大。僅僅是這段日子,大鄭府庫中的存糧,只余下了五六萬石,再有一場大戰,恐怕還不夠士兵吃十天。如此巨大的壓力,怎能不讓王世充憂心忡忡呢?

而且,更讓王世充郁悶的是,自從出兵之后,洛陽的糧價再度上漲,許多百姓搶購糧食,嚇得店鋪紛紛關門,洛陽城的糧食已經上漲到驚人的價格,斗米上千錢,而且還有價無市。一些貧苦人家買不起糧食,只能過著吃一頓沒一頓的日子,尤其是一些涌入洛陽的災民,生活更加窘迫。而此時冬季已經來臨,野外一片蕭瑟,根本沒有野菜樹葉等東西可以食用,不少人餓死街頭。

各級官員紛紛上報各地災民情況,鄭州長史戴胄上書,請陛下開倉放糧,賑濟百姓。此時的王世充是騎虎難下,在收編了不少瓦崗百姓之后,王世充不得不為他們的生活負責,此時他才發現自己當初的選擇,并沒有深思熟慮。因為接納了災民之后的付出,尤其是糧食的消耗,實在是太大了。

王世充想了很久,如果不開倉放糧,他所有的努力就都付之流水了,迫于無奈之下,王世充一方面緊急召見了洛陽城的富戶,向他們購買糧食;一方面派人去其他各地,尋找糧食來源。與此同時,王世充拿出了一小部分糧食,在街頭搭建了粥棚,賑濟災民。最大程度的節約糧食的同時,努力不讓百姓餓死。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