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721章 教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1章 教子

第721章 教子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薊縣(721章)。小說復制本地址瀏覽http://%77%77%77%2e%62%69%71%69%2e%6d%65/

楊侑站在城墻上極目遠眺,在清晨的陽光下,隋軍鐵騎押著一群群的逃兵朝著薊縣走來。在薊縣被攻破之后,一些得到消息的幽州軍選擇了投降,生恐大隋天子會和他們算賬。

但楊侑預先安排了騎兵在薊縣南方巡邏,抓獲了不少逃兵。楊侑也沒有向他們殺掉的想法,只不過為了保密,需要將他們關押一陣子美男相公愛爭寵。當然了,楊侑也清楚,他不可能將所有的逃兵都抓住,但能抓住一個是一個。

被俘的幽州軍并沒有做出多大的反抗,事實上楊侑前去拜祭薛世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多數的幽州軍選擇了投降,只有極少數的頑固分子才會選擇逃走。

至于薛萬淑,楊侑將他關押起來,每日好吃好喝供著,畢竟他雙手已經斷了,又能翻起什么大浪?楊侑之所以沒有立刻揮師南下,而是在薊縣進行整編,是想要將薊縣打造為南下的基地,由于羅士信和裴行儼運輸了總計四十萬石的糧食,再加上幽州本來的存糧三十萬石,使得這支大隋的遠征軍有糧食七十萬石,供士兵食用到來年夏天,都綽綽有余。

為了守衛糧食基地,楊侑必須要進行一番調整,首先是將兩萬俘虜打散,分別編入隋軍,然后展開了一番思想政治教育。從高句麗回到大隋的士兵充當了這個角色,他們不斷向新兵灌輸大隋萬歲的思想,更是在說大隋天子一言九鼎,不遠萬里跨越重洋去拯救他們,這一輩子的恩德,永世難忘。

楊侑有理由相信,在舊隋士兵的感召下,幽州軍會有相當一部分會擇了為大隋效力。正是由于種種原因,楊侑沒有選擇立刻揮師南下。而死選擇了繼續等待。

然而,此時的楊侑并不知道,世事變幻無常,在開春后,會有一場難以想象的危機波及河北。只是此時的楊侑,又那里會知道攻伐高句麗后帶來的連鎖反應呢?

就在楊侑等待的時候,李世民也收到了信件,這封信是羅藝轉呈給他的。對于這個消息,李世民顯得十分冷靜。根據薛萬淑在信中所言,漁陽的諸葛德威已經奪取了一批糧食,使得劉黑闥的糧食無憂。不過,作為反骨仔,諸葛德威已經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已經成功地誘騙了劉黑闥,說將原本半個月一次的運糧時間改成了一個月。txt全集下載對于李世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

如今的李世民雖然還年輕,可是畢竟帶兵多年,有著極為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在經歷了一番風波之后,對政治上的斗爭也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

諸葛德威是暗中投靠了大唐不假,可是他突然做出這樣的行為,讓李世民覺得十分奇怪。很顯然,這是一條極為隱蔽的妙計,如果不用心,絕然想不到其中的破綻。恐怕就是劉黑闥本人也想不到這一招是如何的兇狠古龍殘卷之太陽刺客。

時間延長了,每一次送糧的數量增加了,若是漁陽突然不送糧,又或是半途出了什么事情,劉黑闥軍就會陷入糧食的危險。三軍缺糧,軍心必亂,更不用說打仗了。

李世民覺得諸葛德威這事兒有些孟浪了,畢竟這個時候,還不是和劉黑闥決裂的時候,在滅掉夏國之前,任何和劉黑闥起沖突的事情,都是不可取的。可是諸葛德威已經這樣做了,讓李世民覺得有可能會提前自己的計劃。

讓李世民意外的是,從潛伏在劉黑闥身邊密探傳回來的消息。根據消息,劉黑闥不僅答應了諸葛德威的要求,更是將運糧的日子再度改動,從一個月一次改為兩個月一次。

這雖然有些怪異,但實際上是有跡可循的,李世民很快就想到是劉黑闥是害怕冬天來臨,使得運糧不便,所以才改動了日期,同時將運輸糧食的數量增加。

李世民瞇著眼睛想了半響,迅速召開了一場小型會議。段志玄、殷開山、劉弘基、房玄齡等將領和謀士齊聚一堂,商量著攻打樂壽的事情。

因為在這個時候,堤壩已經建造完畢,再有幾日,子牙河的河水就能堆積最高,也是能發揮最佳效用的時候了。李世民也知道繼續等待下去,天氣會更冷,所以決定在大雪降臨之前,發動攻勢,試探一番樂壽城的防御能力。

想到此,李世民寫了一封書信,讓部下帶給劉黑闥。一個時辰后,劉黑闥接到了李世民的書信,對于李世民的主動邀戰,劉黑闥反而不急了。前些日子他因為缺糧而屢次找李世民,不料李世民以不在軍營,或是身體有恙等各種理由拒絕了。

如今,李世民急著求戰,不論是有什么原因,都讓劉黑心中一陣暢快。如今漢東軍并不缺乏糧食,糧食足夠食用到來年開春,所以劉黑闥并不急著求戰,對于李世民的使者,劉黑闥以身體有恙的理由拒絕了。

李世民接到消息,狠狠將書信向地上一摔,怒罵了一聲:“豎子不足以謀!”既然劉黑闥不急,勢力強大的大唐更沒有焦急的理由,你劉黑闥不是想要耗嗎?那我就陪你耗!大唐擁有關中、并州以及河北和隴西一部,難道還消耗不過僅僅占有一個漁陽郡的漢東軍嗎?

想到此,李世民決定繼續耗下去。

此時的江陵,樹上的葉兒已經落得差不多了,風兒刮著,又時不時下著小雨,反而比干冷的北方顯得更涼千金埋骨最新章節。作為鎮守江陵的藩王,越王楊侗每一天都顯得十分忙碌。

楊侗剛剛回到府中不久,就有小宦官神神秘秘前來稟告,道:“王爺,殉王來了。”

詢王便是楊慶,聽到他來了,楊侗微微皺眉,左右看了一眼,道:“帶他到書房來見我。”

小宦官應著,匆匆走了。楊侗沉默片刻,朝著書房正要走去,小劉良娣出現了,小劉良娣這些日子在吃齋念佛,悼念亡夫,也就是元德太子,追封的孝成皇帝、隋世宗楊昭,祈禱他在九泉之下,保佑兒孫平安。

這些日子,兒子與洛陽朝廷的楊慶走的非常近,別人或許看不出來,但作為楊侗的母親,她卻十分清楚。小劉良娣出身二流世家,嫁給孝成皇帝多年,自然是有一些見識。見慣了公公和前太子的腥風血雨,小劉良娣最為害怕的便是丈夫的幾個兒子兄弟蕭墻。

楊侑是嫡長子,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之人,同時也是先帝所冊封的皇太孫,大隋的江山自然是由他繼承。更何況在天下板蕩之際,是楊侑憑借一己之力,先后擊敗李淵、薛舉,然后戰略性撤退,穩定巴蜀,逐漸恢復了大隋在長江以南的舊地。

而且,自己和兒子都是楊侑所救,拋開兩人身上的血脈不談,僅僅是這份恩情,小劉良娣覺得恩重如山。正是因為如此,小劉良娣覺得兒子不能做出對不起當今陛下之事。

“侗兒,娘有話要跟你說!”小劉良娣說道。

楊侗一愣,忙道:“娘,你怎么出來了,也不多穿一些衣服。”說著,楊侗走了上去,挽著母親的手臂向前走去。

小劉良娣常年居住在佛堂,兩人進入佛堂,一股熱風迎面撲來。楊侗笑道:“娘,以后出來可要多穿一些衣裳。”

“侗兒,跪下!”小劉良娣對兒子的關心并沒有反應,她表情嚴肅地說著,同時看向了掛在正廳前的兩幅畫。一副是觀音,另一幅則是孝成皇帝的圖像。

楊侗一愣,不明白母親為何突然這般嚴肅?但他一向至孝,聞言走到兩幅畫面前,跪在團蒲之上,伸手捏起三柱清香,在香燭上點燃了,然后沖著圖像磕頭碧蛇相公,萌萌噠!。三拜之后,楊侗恭恭敬敬地將清香插在香爐里。

“侗兒,你告訴娘,你姓什么?”小劉良娣發話,問的問題有些奇怪。

楊侗眼中帶著疑惑,道:“娘,孩兒自然是姓楊。”

“你是何人的兒子。”小劉良娣繼續問道。

“孩兒父親乃是隋世宗,祖父是隋明帝。孩兒身上流淌著的,自然是楊家人的鮮血。生母是娘親,大母是韋太后。”楊侗說著、他的母親雖然是小劉良娣,可是韋娟才是孝成皇帝的“皇后”,于禮節上來講,無論是燕王楊還是越王楊侗,都可以算是韋娟的兒子。

小劉良娣聽到兒子這般說著,幽幽嘆了口氣,兒子還沒有忘本,可是為什么要和楊慶這個反骨仔攪在一起?楊慶身為皇室中人,數次改姓郭,已經屬于大逆不道之人,難道兒子不知道嗎?

“侗兒,你在父親的畫像面前,告訴娘,身為楊家人,要怎樣做,才不會遺臭萬年?”小劉良娣不依不饒。

“對長輩至孝,對兄弟有情有義,縱然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與親人同舟共濟,共同應付難關。這是孩兒所理解的。”楊侗說道,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

“侗兒,既然你明白,就不能做出有損國家,有損皇室,有損兄弟情義的事情來。陛下雖然較你和燕王年輕,但他卻是嫡長子,更是公公親手指定,天下人皆知的繼承人,大隋在他的治理下可謂蒸蒸日上,娘不希望你禍起蕭墻,引得大隋內亂,讓敵人有機可乘,你知道嗎?!”小劉良娣說著,身子微微顫抖。

楊侗點著頭,道:“娘,孩兒明白。”

“既然你明白,就在父親的畫像面前發誓,終生不可背叛大隋,不可背叛兄弟!”小劉良娣說道。

楊侗深深呼吸了一口氣,趴在了地上,對著父親的畫像發誓:“父皇,孩兒楊侗在這里發誓,絕不會做出有損大隋,有礙兄弟情義的事情來,若是如此,讓我萬箭穿心而死。”

小劉良娣看著兒子,眼中流出了淚水,在大義面前,他會有所選擇,可是,眼前的人畢竟是她的兒子,她又怎么會不心疼呢?

版權所有20122012第八區,遼ICP備08001010號1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