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696章 塵埃落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6章 塵埃落定

第696章 塵埃落定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上一章:

下一章:

周明驚疑,沈光冷笑,在四周越來越大的廝殺聲中,沈光毫不遲疑地撲了上去,他根本不想和周明廢話。經典書友群25779060或2400612

周明見他也不說話,心中更加畏懼。沈光的突然殺出打亂了他的計劃,他還沒有反應過來,沈光又抽刀殺來,他措手不及,來不及抽出兵刃,只得撒腿就逃。

兩人一個逃一個追,在城頭上追逐,高句麗人突然受到襲擊,主將又被追殺,頓時陷入了慌亂之中。殺進甕城的隋兵沿著繩梯爬了上去,越來越多的隋兵占據了城頭,然后向下殺去,逐漸占據了城門。隋軍打開城門,更多的隋兵涌入城中,朝著城內殺去。

半里外,楊侑得到消息,不由笑了笑,丸都城地勢復雜,也只有這種辦法,能夠迅速攻下。帶著禁衛軍朝著丸都城走去,一路上,更多的士兵呼嘯著殺奔而去,他們希望能夠盡快進入丸都城,搶奪更多的財富。

這又是一場屠殺,住在丸都城的高句麗人,大多非富即貴,又或者是貴族的老宅,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人數雖然不多,但卻積蓄了大量的財富,隋兵沖入城中,一邊屠殺,一邊搶奪財富。

楊侑接到消息,沉默不語,這是一場他許諾的殺戮,所以他不會阻止,不過,這種屠殺也僅僅局限于在高句麗而已。一旁,杜如晦忽然低聲道:“陛下,微臣有些擔心。”

“杜愛卿,你的意思是?”楊侑問道。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微臣擔心,經過這場殺戮之后,士兵們會不會控制不住?”杜如晦顯得有些憂心。

楊侑聞言一愣,不由暗自點頭,杜如晦的擔心是有道理的,未雨綢繆,楊侑必須要在合適的時候,讓這群已經殺習慣了的士兵收心。楊侑頷首,策馬緩緩而行,進入城中之后,楊侑登上了城墻。

舉目四顧,丸都城背靠大山,前方是一望無際的天邊,偶爾有波瀾起伏,但越往前面,越是平坦。丸都城,的確是一座堅固的城池,如果以此地為基地,與國內城、平壤連成一線,足以拱衛大隋在東北的根基。

楊侑手扶著女墻,在城頭上慢慢巡視,此時隋兵已經殺進了城中,城墻上只有一些高句麗人的尸體躺在地上,楊侑不以為意,緩緩而行。

張靖跟在楊侑身邊,十分緊張地看著陛下,他渴望回到中原,可是,他更渴望能留守邊疆。楊侑長長的嘆息了一口氣之后,忽然問道:“張愛卿,如果朕讓你留守此地,你該如何去做?”

“陛下,微臣已經想過了,在國內城、丸都城屯兵,并且需要開發蜈蚣嶺,在嶺上修建望臺,以便兩地傳遞信息。如此,兩地信息相通,不至于盲人摸象。”張靖緩緩地說道。

“這是軍事上的,微臣打算以隋人為根本,一部分高句麗人為雇用人,宣布他們只要效忠大隋,并且通過考核,便可以脫離奴籍。脫離了奴籍之后,便可以少繳賦稅,允許一定的自由。”

張靖的話其實是前幾日楊侑的思想,楊侑問他的目的是想要知道,他究竟有沒有將這些想法理解。隨著張靖緩緩地說著,楊侑不由頷首。

等到聽完張靖的話,楊侑這才慢慢開口,道:“基本的戰略沒有問題,朕只有兩點想說。第一,遼東之地,遠離大隋,可謂山高水遠,一旦發生戰爭,朕在短期內是無法支援的。所以,朕希望你能韜光養晦,不管北方的契丹人,還是人;又或者是南方的百濟、新羅,前來挑釁,只有一個字,忍!”

“朕知道,這對你來說,或許難以忍受。不,朕可以很坦白地告訴你,朕也覺得難以忍受。可是事實擺在眼前。中原未定,朕這一次來剿滅高句麗,除了營救你們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任務。所以朕只能留給你兩萬士兵,留給平壤守將侯君集五萬士兵,然后朕就要率領大軍回到中原。”

“這是朕的戰略,所以對于遼東,朕至少在兩三年之內是無法顧及,一切只能靠你們。”楊侑緩緩說著,然后說了八個字:“韜光養晦,以待時機!”

張靖沉默了片刻,似乎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又問道:“陛下,微臣明白了。”

“第二點,國內城四周環山,但由于靠近鴨綠水,有足夠的水源的灌溉,而且方圓五十里之內,多是平原,朕要你想辦法將這些田地軍屯,一則是為了滿足留守士兵的糧食,二是要為朕囤積糧食,一旦中原平定,朕休養生息幾年,就會對百濟、新羅乃至于北方的、契丹用兵。一旦用兵,國內城便是大隋的前沿,承擔運輸糧食的重任,這個任務,很重啊!”

楊侑說著,伸出手拍了拍張靖的肩膀,目光炯炯地注視著他:“這個任務,張愛卿,你能完成嗎?”

張靖忽然半跪在地上,道:“微臣謹記陛下之言,必當為陛下守衛遼東,臣在遼東在,臣亡遼東亡。”

楊侑上前一步扶起他,道“遼東的戰事目前看來就要告一段落,朕打算五日之后就要回轉中原,余下的事情,你可要為朕擔待了。你與朕雖然認識不久,但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此事,如果有必要,可以去平壤尋求支援。”

“微臣明白。”張靖應喏,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而來,道:“啟稟陛下,城中局勢已經平定,裴、羅兩位將軍已經進入王城。”

“走,去看看。”楊侑說著,走下了城頭,跨上戰馬,朝著王城進發,半個時辰后,楊侑抵達王城,只見隋軍排列的整整齊齊,正在迎接楊侑的到來。

楊侑微微詫異,邁步走了進去,只見王城內十分整齊,似乎這場戰斗并沒有影響到這里,但楊侑從地面上殘留的血跡來看,這里顯然是經歷過了一場戰斗。

楊侑剛剛走進去,裴行儼匆匆出來,一抱拳,道:“陛下。”

楊侑笑道:“裴將軍辛苦了。”說著看了看四周。

裴行儼似乎明白楊侑的疑惑,不由笑道:“陛下,微臣已經勒命三軍,不得在王城搶劫。”

楊侑一愣,旋即明白了裴行儼的意思,他點點頭,道:“高句麗王城歷經多年建造,的確是不容破壞,不過,朕已經做出過許諾,丸都城的財富都歸士兵所有,所以朕分文不取,裴將軍,你帶人將財物整理出來,論功行賞。”

“至于糧食,留下二十萬石給張愛卿,余下的分批送回中原。”楊侑吩咐。

裴行儼點點頭,道:“喏。”說著,匆匆而去。

楊侑在王宮里巡視了半響,只見王宮依山而建,是整個丸都城最高的所在,極目看去,遠方的國內城隱隱約約能看到。

楊侑沉默半響,道:“丸都城果然是高屋建瓴,可惜為地勢所困,人力不足,只得遷都國內城,國內城雖然靠近鴨綠水,有良田萬頃,但四周有高山環繞,若是外界有變,調兵不利,這又是一個缺點。”

“而且,就算有良田萬頃,作為一國之都,必然是人口眾多,區區萬頃良田,又如何能負擔國都的供給?”楊侑若有所思的說著。

身后,杜如晦慢慢靠近,他微微一笑,道:“陛下可是考慮定都之事?”

楊侑點點頭,道:“不錯,關中山河四塞,靠近渭水,與國內城的地形何其相似。可是在文帝之時,就曾因缺糧去洛陽就食,這其中原因多多,實非一兩句能言明。”

“而若是遵從先帝的想法,定都洛陽,雖然利于抵達四方,也能解決糧食問題,可是洛陽的地利比起關中來說,實在是差的太多。”

楊侑淡淡的說道,他的心中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實行五京制,在楊侑心中,洛陽可以作為中都,是國家首都,江都為東京、幽州為北。京,長安為西京,南方的番禺了為南京。可是這個想法,在他腦海里盤旋了很多次,久久不能做出決定。

杜如晦皺眉想了想,道:“微臣傾向于長安,雖然關中多年遭到破壞,但有八百里秦川,只要勵精圖治,嚴格控制人口,關中糧食還是足夠。”

“洛陽雖好,但險要不及長安,若是天下有變,控函淆之固,仍然大有可圖。”杜如晦這是為長遠考慮,目光在于著重關中優越的地理。

楊侑知道杜如晦的意思,也不以為意,沉默片刻,擺擺手,道:“此事容朕再仔細思量,然后再拿到朝廷上來商議。”一國之國都,自然非比尋常。

杜如晦點點頭,道:“微臣明白。”頓了一頓,又問道:“陛下,高句麗基本平定,余下的不過扶余城、卑奢城等地。微臣認為,可以讓侯君集拿下卑奢城,至于扶余城,暫且讓它繼續存在。”

楊侑笑道:“朕也是這個意思,扶余城若在,殘余的高句麗人一定會聚集在這里,對秣、契丹人有著不小的威脅,它想要生存,也很困難,就讓他們狗咬狗去吧。朕的重心,自然要轉移到中原。”

“這段日子,士兵也累了,就讓士兵休息五日。”楊侑淡淡一笑,看向了西邊,那里掛著殘陽,如血的光芒正緩緩落下,將整個山城映得如同沐浴在血里。

高句麗,這個存在了六百多年的國家,這個讓大隋變得蜂煙四起的國家,終于被楊侑所滅,他們的國王、莫離支,都被楊侑牢牢掌握。如果沒有大的意外,遼東已經屬于大隋!

而在海的那一邊,才是大隋真正的歸宿,楊侑注視中原的方向良久,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氣,目光變得深邃起來,偽唐,朕來了!

高速最新章節,本章節是地址為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