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656章 萬事俱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6章 萬事俱備

第656章 萬事俱備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免費小說


次日一早,隋軍諸將各自行動,侯君集帶著數百名士兵,朝著高句麗王室墓葬之處奔去,花費了足足一天的時間,挖出了高陽成和高元的骸骨,他用一個大甕裝了,運回平壤。()

而裴行儼在楊侑的密令之下,在準備著干糧和衣服,此時的天氣,越往北方便越冷,而且國內城一帶,地勢較高,氣候更冷。,需要多做準備,尤其是秋衣。

在諸將一片忙碌中,在楊侑的注視下,高建武親筆寫了幾封書信,勸降水大營、以及慈母山城的高句麗軍。高句麗人在各大城市要隘,大多設置了軍事性質的堡壘,例如在平壤城被的慈母山城就是其中一座。從楊侑了解的情況來看,本來平壤城東南西北都要各建一座,但不知道為何停頓了下來,楊侑猜想,是淵太祚害怕高建武掌握權力,以平壤為根基,這樣就不好控制了,因此暫時放棄了平壤四周衛星城的建設,這反而給了楊侑機會。

高建武寫完書信,楊侑看了看,讓高建武的心腹前去送信,招降各部各城。書信送回去之后,楊侑立帶著親兵出城。平壤城和國內城不同,四周大多是平原,良田萬頃。高句麗大多種植的是小麥、谷、栗等物,此時一眼望去,金黃一片,就要成熟了。

這是因為高句麗地處北方,日照較少,因此只能一年一熟,楊侑在良田四周轉了一圈,發現大多是小麥,此外還有少量的水稻,楊侑大手一揮,命令程知節搶收糧食,不僅可以滿足大隋將士所需,更能防止糧食被高句麗人搶走。

程知節的得令,率兵士兵押著平壤城僥幸不死的高句麗百姓搶收糧食,當日,只搶收了十分之一,程知節將糧食收集起來,派人看管。深夜時分,裴行儼帶著三千將士出發,朝著北方疾行。他按照楊侑的吩咐,晝伏夜出,一路上倒也沒有被發現。

而此時的淵蓋蘇文正在逃亡之中,還害怕楊侑酒醒之后反悔,因此走的不是尋常路,略略靠北了一些。通往國內城南北各有一個孔道,南道走麻線溝谷,經由關隘望波嶺沿著新開河谷,抵達軍事要塞霸王朝山地,此處是南道通往國內城的唯一孔道,不然只有翻山越嶺。

而在北道,走通溝谷抵達夾皮溝哨卡,越過老嶺沿著清河抵達關馬山城,此地易守難攻,主要作用是防備北方的扶余、以及契丹等族。

淵蓋蘇文的打算是,如果隋軍追擊而來,他就走北方的孔道,總之要不顧一切趕到國內城,只要進入了國內城,將此事告訴父親,高句麗大軍守好國內城的南北孔道,就能御敵于國門之外,只要熬到了冬天,這群孤軍深入的惡隋士兵,必然會撤退。那個時候,高句麗還是高句麗,還會稱雄于遼東!

淵蓋蘇文在集市買了兩匹好馬,一路狂奔,一匹戰馬倒斃,便換上另一匹,到了集市再買,如此循環三次,他終于抵達了鴨綠水,渡過了鴨綠水,淵蓋蘇文這才送了一口氣,一路上沒有遇見隋軍,也沒有聽到任何有關于隋軍的消息,證明隋軍還在平壤一帶逗留,淵蓋蘇文心想:難道隋軍覺得攻下了平壤,就萬事大吉,滅掉高句麗了?如果是這樣,隋帝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啊!

在這種思想下,淵蓋蘇文進入了麻線溝谷,用了兩個時辰抵達望波嶺,在望波嶺,淵蓋蘇文叮囑了望波嶺的守將李敏山,要他加強防備,防止隋軍偷山,然后繼續前行,一日后抵達霸王朝山地,離國內城不遠了。

就在此時,平壤城的糧食已經收割的差不多了,在城中漢人的幫助下,小麥被磨成了面粉,楊侑慷慨地賞賜給了漢人糧食和錢帛,告訴他們,從今以后,平壤便是大隋的治下,是安東都護府的治所,只要漢人團結一致,他日必定能飲馬漢水,奪下新羅和百濟,楊侑打算徹底滅掉后世的棒子國。

準備好了一切,就在淵蓋蘇文踏入望波嶺的時候,楊侑率領大軍也出發了,此時平壤城四周的高句麗人已經投降,楊侑讓程知節守衛平壤,擁立高建武的兒子高啟監國,震懾其他高句麗人。

程知節知道自己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怠慢,他緊急招攬了一群漢人,有三千人,從而使得隋軍在平壤城有八千人,只要小心謹慎,便能守衛平壤城。

就在楊侑率兵北上的時候,江都城,李靖手中捏著一封書信,皺緊了眉頭。雖然早就知道王世充絕對不會老實,但沒有想到王世充會弄出這樣的幺蛾子。李靖沉吟半響,提起筆來,在書信上寫了起來,又足足花費了一盞茶的功夫,李靖寫好了回信,他等待著紙上的墨跡干枯。

趁著間歇,李靖不自覺看向了東北方,陛下的三萬大軍并不多,能順利攻克平壤、攻克國內城,攻克遼東城嗎?那個曾經讓大隋吃盡苦頭的高句麗,將會迎來什么樣的結局呢?

就在李靖沉思的時候,杜伏威快步走了進來。杜伏威雖然是吳公,爵位比李靖高了不少,但李靖統領江淮諸君,官職卻在他之上,本來一心想要告老還鄉的杜伏威既然舍得榮華富貴,這等小事也就不在乎了。

“李將軍!”杜伏威進來,說道。

“原來是吳公,請坐!”李靖站起身來相迎,吩咐一名親兵端來茶水。

“李將軍,經過這段時間的準備,糧食器械已經準備完畢,不知道李將軍打算什么進兵?”杜伏威問道。

李靖擺擺手,笑道:“此時不急,我還在等待著消息。北上的事情雖然重要,但江東一定不能出亂子,不然后果堪憂!”

杜伏威一愣,有些不解。江東數郡已經獻表投降,諸君在官員的大力安撫下,已經穩定了下來。江東人本來對大隋就存在好感,蓋因當年楊廣還是晉王的時候,就曾經駐守江都足足十年,在這十年里,他積極與江東人氏接觸,并利用佛學感化,為大隋朝廷穩定江東,付出了心血。而且他還常常通過蕭氏,也就是楊侑的祖母的關系,與江東貴族有了更近一步的接觸。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在隋末大亂之際,楊廣才會選擇江東,而不是大興城。

杜伏威雖然不懂這里道理,但在她看來,江東已經臣服大隋,那里有什么異動?但李靖只是淡淡一笑,并不說話,有的事情,杜伏威還是不知道的好。

洛陽,王世充手中同樣也拿著一封書信,他將書信遞給一旁的段達,搖搖頭,道:“陳王,你看著如何是好?”

段達接過書信,略略一看,陷入了沉思,半響后,他抬起頭,道:“陛下,微臣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機會?”王世充疑惑地問道。

“不錯,一個機會!”陳達放下書信,緩緩站起身來,走到了地圖前,道:“隋帝欲平兩淮,攻取山東,為了吸引李密的注意力,讓陛下出兵山東,以便謀取自己的利益。可是他并不知道,李密已經率兵攻打徐元朗,若是拿下了山東的最大門閥之一徐元朗,余者如王薄等人,必定會選擇投靠李密。”

“可是如今李密的大軍正在攻打臨沂,臨沂是瑯邪的郡治,城池高大,李密已經揮兵攻打半月有余,卻不能下,足以證明雙方已經膠著。”

“趁著這個機會,陛下揮師出兵滎陽,走酸棗,奪瓦崗老巢,李密必定軍心不穩,陛下有望在隋軍北上之前,奪取山東一部。如果有可能,還可以將勢力范圍插入黃河以北!”段達說道。

王世充突然嘿嘿笑了兩聲,河北!河北的情況他已經掌握不少,知道李世民已經抵達了恒山郡,正在調集軍隊,準備出兵,河北面對李唐、劉黑闥的兩面進攻,已經將重心放在了北方的河間郡、博陵郡一帶,南方幾乎成為了不設防的地帶。如果順利拿下李密,他王世充以支援河北夏王的名義出兵,便能收獲極大的利益,至少能得到五六萬軍隊,三四個郡。

想到此,王世充呵呵一笑,道:“既然是如此,出兵?”

“出兵!”段達十分肯定。

王世充“嗯”了一聲,走到案幾邊上,取出了一支毛筆,快速寫了起來,他的語言十分卑微,表示為了大隋的江山,他一定聽從陛下的旨意,出兵配合大隋,奪取山東。書信在一炷香后寫完,王世充將書信吹干,遞給段達。

段達瞧了瞧,兩人相視一笑。王世充讓段瑜進來,將書信轉交給住在鴻臚寺的大隋使者。段瑜匆匆離去,王世充又坐下,道:“越王那邊有了消息,他似乎并不相信我。”

段達一愣,聽王世充之言,似乎并不是沒有轉機啊,他仔細詢問了一番,不由笑了起來,道:“陛下,看來越王的心中,有一股雄心壯志啊,既然他沒有趕走楊慶,還和楊慶談了這么久,這就是一個機會,微臣建議,再讓楊慶攜帶重金,還有陛下的親筆信,再去江陵。”

王世充沉默半響,原本他只是想要攪一攪渾水,可是沒有想到,越王楊侗竟然有自立的心思。但他心中不確定,因此詢問段達,段達的話給了他一定的信心,王世充點點頭,再度站起身來,走到案幾邊上寫信。大鄭朝廷的成功,就在此一舉了。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書籍

《百度書名比奇》即可快速直達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