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575章 論天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5章 論天下

第575章 論天下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作者:一包黃果樹分類:更新時間:20150728

鴻臚寺,長孫無忌放下了手中的筆,長長地伸了一個懶腰。經過一夜的勞作,他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對吏部尚書竇璡提出的試題進行了一番解答。

長孫無忌飽讀詩書,一篇文章自然是洋洋灑灑,下筆千言,他有足夠的自信,能夠打動竇璡,博取官位。

當楊侑踏著清晨的陽光來到鴻臚寺的時候,長孫無忌已經洗了臉,略微吃了一點早餐,精神看起來好了許多。

“易公子,有禮了。”長孫無忌打著招呼。

“長孫兄,看起來精神頭很足嘛,不知道可想好了怎么應對?”楊侑哈哈一笑。

這時,長孫無垢端著茶水上來,許是剛起的緣故,臉色帶著淺淺的紅潤,看起來美艷不可方物,“易公子,請喝茶。”

楊侑微微一愣,旋即笑道:“多謝無垢姑娘。”說著,接手去接茶水。

恰好長孫無垢端起茶杯,正要遞給楊侑,兩人的手碰在一起,楊侑只覺得觸手之處,溫暖如玉。而長孫無垢卻仿佛受驚的小鹿,端著茶杯的手向后一收,茶杯蓋子略微,茶杯里的熱水頓時灑了出來。

熱水很燙,雖然只是一點濺在長孫無垢的手上,但她還是吃了一驚,手頓時松開,茶杯落下,摔在地上,發出一聲脆響,茶杯頓時四分五裂。

“啊!”長孫無垢一聲低呼,忍不住向后退去。偏偏背后是一張低矮的胡椅,她來不及躲避,被絆了一跤,差點就要摔倒。

“小心!”楊侑急忙上前一步,伸出大手,攬住了長孫無垢的腰。由于慣性,長孫無垢手中的托盤落在地上,另一個茶杯落下,頓時被摔得四分五裂。

“你沒事吧?”楊侑關心地問道。

“我,我沒有事!”長孫無垢結結巴巴地說道,突然,她發現楊侑摟著自己的腰身,頓時一張粉臉紅了起來。

長孫無垢急忙直起身子,可是她沒有注意到,直起了身子之后,離楊侑卻近了。楊侑有著劍眉,說不出的英武,而一雙眸子里,此時顯得愛心無限。她一時之間,不由看的癡了,竟然沒有注意到,一旁還有人。

楊侑也沒有想到長孫無垢突然起身,兩人又離得很近,這一下幾乎是面對面了。楊侑只覺得鼻尖傳來一陣馨香,而長孫無垢則感到了濃濃的男人氣息。

兩人一時之間,保持著這個姿勢,直到長孫無垢突然意識到不妥,她掙扎了一下,從楊侑的手掌中脫身而出,匆匆的腳步聲逐漸遠去,只留下了伊人的背影。

楊侑聳聳肩,轉過頭來,突然發現了長孫無忌一臉神秘莫測地笑意劃過嘴角,再仔細看的時候,那抹笑意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楊侑咳嗽一聲,老臉微微一紅,道:“長孫兄,這個……”

長孫無忌一副很理解的模樣,他呵呵一笑,從案幾上拿起了一份冊子,遞給了楊侑,道:“易公子,這是我一夜寫出來的文章,還望易公子指點一番。”

長孫無忌的話說的非常客氣,即使他一向有著自傲的資本,可是經過幾日的接觸,他發現楊侑不僅談吐優雅,見識更讓他望塵莫及。因此他十分客氣。

楊侑拿起冊子翻閱著,長孫無忌說的沒有錯,這份文章的確是剛剛寫的,一些地方筆跡尚未凝固,楊侑仔細地看著,心頭升起了一絲慶幸。長孫無忌的確是人才,昨日知道題目,只是一個晚上,就將一篇文章寫就,除了有扎實的文學功底,更要有一顆時刻關注著天下大勢的心。

長孫無忌對群豪的土地、國力,以及士兵的作戰能力等等方面,進行了一番論證。按照長孫無忌的說法,天下群雄之中,統一天下的只有兩個勢力,其中一個自然是大隋,而另一個則是李唐。

李唐有他的優勢,而大隋也有大隋的優勢,總體來說,李唐占據了地利,關中、并州,都是山河四塞之地,均是易守難攻之地。而八百里秦川,汾河兩岸,足以讓李唐栽種足夠的小麥,滿足大唐的需要。

而且,李唐占據了涼州,就有了足夠的戰馬。而且幽州也落入了李唐之手,上谷郡的鐵騎也是赫赫有名。再度從地理上來看,占據了幽州的李唐,有了大量的騎兵,勢必對河北的竇建德造成極大的威脅。

缺乏戰馬而且沒有地利的竇建德,在一馬平川的河北,很難和李唐的騎兵對抗,李唐統一河北,恐怕是十拿九穩的了。當然了,在漁陽的另一個人也不容忽視,或許,他會改變整個河北的局勢呢?

但無論劉黑闥那廝如何不容忽視,在長孫無忌看來,他只能對河北的統一造成延緩,最終李唐一定會統一河北。

楊侑皺了皺眉頭,他知道李唐在河北有著非常的大的優勢,所以,楊侑便沒有殺李元吉,想要借著此人,削弱李唐的進展。但是,事情會朝哪方面發展,楊侑還不敢十分肯定。畢竟如今的歷史,已經和歷史上的大大不同了。

李唐的優勢在于地利,那么大隋呢?長孫無忌認為大隋的優勢在于人和。也就是所謂的“德”。大隋統治天下四十年了,隋文帝時期便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百姓們至今仍然回憶著開皇年間的強大。

而先帝之時,雖然后期犯了一些錯誤,但總體來說,在大業七年之前,大隋的國力和威望都已經達到了頂點。那時候的大隋,奪取了吐谷渾,設置了河西四郡。隨后更是奪取了伊吾,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

四方蠻夷紛紛來賀,強大的突厥人也選擇了臣服。

在長孫無忌看來,雖然隨后大隋的威望逐漸下降,但往昔的種種輝煌,仍然扎根于百姓和四方蠻夷的心中,只要當今陛下勵精圖治,在戰略方向上不犯錯,大隋的中興,早晚來臨。

而且,大隋天下不過二十來歲,非常年輕,相反,李唐的皇帝李淵已經五十多歲,精力和沖勁、智力都已經不如往昔,出現了下滑。為了證明自己的推斷正確,長孫無忌還用劉文靜之死作為例子。

天下未定,擅自殺死元從功臣,這不是老糊涂是什么?

說句不客氣的話,李淵五十多歲了,活不了幾天了,而他一旦死了,太子李建成必然繼位,可是,太子李建成是官方的代言人,而秦王李世民才是軍方的代言人。

李建成繼位,李世民肯定不爽不服,說不定會內耗,而被捉住的齊王李元吉也不是一個善人,李唐一定會陷入“三人轉”中。

這個時候,占據了人和的大隋,便是得到天時的時候了。有了天時、人和,李唐一定被滅。當然,大隋要統一天下,至少要打三次硬仗,一次可能在河北,另一次則在洛陽,最后一次,則是在關中。

這三次戰役非常重要,大隋只有全勝,才能統一天下,不然,統一天下的腳步就會延遲。

楊侑瞇著眼睛看著,在他的心中,也是如此認為,長孫無忌的話和他暗合,因此,楊侑對長孫無忌的這份文章十分滿意。他不由露出了笑容。長孫無忌緊張地看著楊侑,不斷地舔著嘴唇,連茶水都顧不上喝上一口。

楊侑看了半響,揉了揉額頭,這一次賺大了。將文章收了起來,楊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在長孫無忌焦急地目光中,終于緩緩開口。

“這一篇文章寫得不錯,長孫兄果然大才,我想給了竇尚書看了之后,一定會對長孫兄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楊侑敲打著案幾,緩緩說著。

長孫無忌不由點頭,道:“易公子,你看竇尚書能給我什么官職?”

楊侑略略沉吟,道:“其實無論什么官職都無所謂,如今大隋百廢待興,只要長孫兄用心做事,一定會得到提拔。”

長孫無忌略微遲疑,覺得楊侑的話不可能。先秦,是世襲制,有著濃濃的官僚氣息。隨后,從漢代開始,逐漸有了察舉、舉薦等方式,后來曹魏使用了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漢代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

可是,九品中正制仍然有他的局限,在當時看來不錯,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步腐化。大隋開始進行科舉,可是由于讀書費用的昂貴,大量的書籍掌握在世家的手中,一般百姓得不到學習鍛煉,無論是見識還是學識都比世家子弟差很多。

開皇年間曾經舉行過科舉,可是由于參與科舉的人員不足,只得放棄,隨后隋文帝停辦了州縣學,一般百姓學習文化的可能性更低了。先帝雖然恢復了州縣學,但還是有著不足,而且大業末年天下大亂,使得科舉有名無實。

長孫無忌想著,但他并不知道,楊侑比他想的更為深遠,就算是歷史上的大唐,仍然是科舉、察舉、舉薦、世襲并存,諸多方式為大唐提供了人才。直到黃巢之亂,世家受到打擊,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延續了半個世紀的五代十國,更是混亂不堪,將世家的最后一絲元氣給消磨殆盡了。

所以直到宋朝,比較完善而且公平的科舉才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因此,宋朝文人輩出。

看到長孫無忌對自己的話不以為然,楊侑笑了,他十分鄭重地告訴長孫無忌:“長孫兄,告訴你一件事情,就在兩三年內,大隋就會舉行一場科舉。”

“這一次的科舉覆蓋范圍很大,凡是七品以下的官員都可以參加考試,當然其中包括平民,只要是大隋的臣民,都可以參加考試!然后按照才能,擇優錄取!”楊侑淡淡的說著,而長孫無忌卻是身子一震,不可思議地看著楊侑,好大的手筆!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