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495章 局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5章 局勢

第495章 局勢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江陵城,太守府。

楊侑靠在軟榻上,手中拿著一根吊桿正在垂釣,魚鉤已經被咬住,魚漂在湖面上抖個不停,但楊侑并沒有提起魚竿,而是默默地注視著天空。此時的天空一片湛藍,像一個恬靜的美人,散發出迷人的魅力。

就在楊侑欣賞這一切的時候,小桂子突然匆匆走來,道:“陛下,瓦崗李密有了新的動靜!”

“李密?”楊侑坐直了身子,微微眉頭,好久沒有李密這廝的消息,他在沉寂了大半年之后,究竟有什么舉動?從小桂子手中接過密報,楊侑仔細看了起來。

密報是蔡建德送來的,對于這顆棋子,楊侑一直感到十分自豪,正是有了他的存在,王世充才能打敗李密。如今蔡建德已經成為李密的心腹,前幾個月更是成功地出使長安,與李唐結成同盟。

楊侑默認了李淵李密的結盟,事實上他們的結盟對自己有好處,在兩大勢力的夾擊之下,王世充就會選擇與大隋保持著緊密的聯系,這樣,有王世充在洛陽,就能擋住偽唐兵出潼關,防止李唐進兵河北、山東。

對于楊侑來說,王世充只不過是一顆棋子罷了,利用完了,就會順手將他拔掉,如果王世充的表現尚可,就留他一命。如果死不悔改,楊侑不介意送他去見閻王。

李密自從被王世充擊敗之后,又丟掉了河內郡,如今僅僅占有東郡和汲郡兩個完整的郡治,其他郡,只有一些縣治。如今李密正屯兵靈昌、封丘一帶,以圖保護好瓦崗的大本營——瓦崗寨。

自從戰敗之后,李密覺得十分頭疼,他只有占有完整的兩個郡治,但兵力卻有十萬之多,其中有徐世績的三萬軍隊,此時正駐扎在黎陽倉。可是此時的黎陽倉糧食已經所剩無幾,根本無法支持十萬大軍的食用。

當初瓦崗什么都缺,唯獨不缺糧食,而如今,瓦崗最缺的偏偏是糧食,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諷刺。李密對此憂心忡忡,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他選擇了屯田。

李密一邊選擇屯田,一邊尋找著糧食,他像一只獵狗一樣,猛力地抽動著鼻子,尋找著糧食的香味,可是天下大亂,山東是受災最重的地方之一,尤其是東郡和汲郡,靠近黃河,常常受災,糧食產量并不高。

這些情況,李密看在眼中,他明白,必須要盡快做出調整,不然瓦崗就會成為一個笑話。

此時,由于王世充的攻勢告一段落,李密終于得以喘息,他聽從了賈閏甫的建議,以商議軍情為理由,請孟讓、徐元朗、王薄、孟海公、竇建德等人前來商議軍機。

在瓦崗勢力最大的強大的時候,這些人都曾經奉魏公李密為主,不過,在李密輸給了王世充之后,卻沒有幾人聽從命令,其中河北的竇建德最為強硬。竇建德根本不理他,對李密的召喚毫不理睬。

那也是,竇建德雖然因為劉黑闥叛變實力有所損失,但兵力仍然有十余萬之多,河北在他的治理下,可謂路不拾遺,如今兵力比李密還想強盛,怎么會選擇來見李密?

除了夏王竇建德不理李密之外,占據了高密、瑯邪等郡的徐元朗也是其中一個,他兵力足有十萬,在幾個郡縣也多年,統治根深蒂固,怎會去理李密?

唯有孟讓和孟海公曾經是李密舊部,還隨他攻打過洛陽,兩人不疑有他,趕到瓦崗去見李密,卻被李密控制了起來,旋即李密派出心腹奪取了兩人的地盤,占領了濟陰、東平等郡治。

李密地盤擴大,為了永絕后患,旋即殺了孟讓、孟海公兩人。得到了濟陰、東平等地,李密的勢力逐漸恢復,只要給他一些時間,河北山東必定風云再起。

密報里的內容大抵如此,楊侑看完,將密報放在了案幾之上,吩咐道:“去請杜克明,越王和燕王也一并請來。”

“喏!”小桂子說道。

楊侑就在院子里等待著,片刻之后,眾人先后都趕來了,沖著楊侑一一施禮,楊侑將密報遞給他們,笑道:“你們看看吧!”

幾人看過,杜如晦捋著胡須,道:“孟讓和孟海公還真是天真。”

“不錯,兩人的確很傻很天真,如果是在李密春風得意的時候,李密肯定不會動手。但是如今李密急需地盤恢復元氣,這兩人還貿然前往,只能被李密囚禁,最后免不了一死!”楊侑笑道。

對于這兩人,楊侑除了嘆息還是嘆息,他已經想不到任何的詞語來形容。李密吞并了孟讓和孟海公之后,勢力必然大漲,尤其是東平郡,靠近梁山泊,是后世著名的《水滸傳》里梁山英雄的盤踞之地,此地雖然沒有書里說的那般夸張,但的確是個魚米之鄉。在梁山泊,還可以撈魚就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李密糧食不足的問題。

“臣想,李密下一步的行動,就要是取徐元朗和王薄等人,若是他統一了山東,還有機會爭霸天下。”杜如晦又笑著道。

“山東的局勢越來越復雜了!”楊侑擺擺手,又道:“若是山東統一,無論是河北的竇建德,還是中原的王世充,甚至是日后朕統一了江南,北上兩淮的時候,也會遇到極大的阻力!”

一直沉默的楊侗說話了:“陛下,從目前局勢來看,夏王很危險啊!”

“夏王是很危險,但朕想,他至少能支撐一年到兩年的時間!”楊侑說著,站起身來,揮揮手,道:“都到書房來吧!”

眾人隨著楊侑走到書房,小桂子點上一盞油燈,書房內頓時明亮起來。楊侑走到了沙盤前,指著山東河北,道:“河北山東的態勢非常復雜,僅僅是河北,就有竇建德、羅藝、劉黑闥三姑勢力,而高開道雖然被迫遠走,但此人與契丹人、高句麗人一向交好,說不定會卷土重來!”

楊侑頓了一頓,又笑道:“諸位,你們可能不知道高開道是什么身份吧?他是北齊后裔,高寶寧是他祖父。”

杜如晦一愣,楊堅初掌權的時候之時,內部有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等鎮守一方的大將叛亂以及北周各親王的虎視眈眈,外部有南陳、突厥、西梁國和占據幽州一帶的高寶寧的聯合進攻,當時隋文帝楊堅捭闔,采取各個擊破的手段,先后平定內外的戰事。

后來楊堅登基,建立大隋,開皇三年,出兵討伐突厥,順便征伐高寶寧,高寶寧不敵,北逃大漠,由于他與契丹、靺鞨、高句麗人關系非常密切,他糾集了塞外各族,率兵反撲,后來陰壽,也就是陰世師的父親,采取里間的策略,這才讓高寶寧內部發生混亂,高寶寧也被部下趙修羅所殺。

想不到,盤踞漁陽多時的高開道竟然是高寶寧的后代,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高開道雖然被迫逃走,但很可能會攪渾河北這趟水,局面撲朔迷離,看不清楚啊!”楊侑說著,又指著山東。

“孟讓、孟海公已死,徐元朗、王薄等人必然更加警覺,李密在消化東平郡、濟陰郡等地,想必短時間不會攻伐,他至少要等到北方收獲,才能有足夠的糧食。”

“諸位,以我之見,河北、山東短時間不會發生戰事,我軍需要加快步伐,盡快占領整個南方。如今李子通已經占據了江都,杜伏威又派兵求援,不可讓李子通繼續做大。”楊侑說道。

“陛下,李子通看似勢大,其實精銳部隊不過五萬,微臣以為,此僚不足為慮,反而是李唐即將出兵淅陽郡,這才是重中之重。”杜如晦道。

楊侗這時插嘴,道:“武關道出兵不易,韓將軍又已經得到了通知,想必做好了防備,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吧!”

楊侑敲打著沙盤,道:“朕擔心的不是李唐,而是王世充。”

“陛下,你的意思是,王世充會南下荊襄?”楊倓失聲。

杜如晦沒有說話,但是將目光放在了沙盤上,只見沙盤上各色旗幟犬齒交錯,杜如晦明白了,陛下的意思。“王世充不過一個跳梁小丑,那里有什么能耐。”杜如晦笑道。

“王世充雖然是跳梁小丑,可是卻不得不防,朕一直沒有回到巴蜀,也是有這樣的考慮。”楊侑說道。這一次與宇文化及鏖戰,主力是荊襄兵馬,巴蜀的軍隊已經護送祖母、趙才、裴世矩等人回去,除了極少數之人,根本沒有人知道楊侑停留在荊襄,正在謀劃著大事。

“陛下,獨孤武師不是已經送回來了消息,說王世充已經同意了條件,與大隋結成了同盟。”楊侗有些不解。

楊侑喝了一口茶,道:“王世充雖然同意,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的書面協議,只是口頭達成。這樣的協議根本不算數。不過不急,朕想,只要再有一個月的時間,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楊侑的話剛剛落下,小桂子匆匆而來,低聲在楊侑耳邊說著什么,楊侑聽完,低聲叮囑了幾句,小桂子應著,匆匆走了出去。

楊侑呵呵一笑,拍了拍手掌,道:“諸位,好戲就要上演了,讓我們擦亮眼睛,看清楚這一切吧!”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