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420章 喜憂參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0章 喜憂參半

第420章 喜憂參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全文閱讀

作者:


看著劉御離去,馬文杰皺起了眉毛,他并沒有急著走,而是抬起頭,看著蔡赟。蔡赟被他瞧得心中發毛,心想馬文杰是怎么了?

馬文杰咳嗽一聲,道:“蔡兄,這口怨氣你就能咽下嗎?”

蔡赟負手踱步,思考半響后,道:“馬兄,整個荊襄都是大隋治下,他是大隋陛下,你能怎樣?這可是雞蛋碰石頭啊!”

馬文杰站起身來,走到門邊,左右看了一眼,又到了窗子邊,瞧了一瞧,將窗子關上,這才慢慢踱步回來,低聲道:“蔡兄,你可知道,在我臨來之前,遇見了誰嗎?”

“誰?”蔡赟見他說的鄭重,也一臉嚴肅地問道。

“長孫順德!”馬文杰只說了幾個字。

蔡赟臉色一變,失聲道:“竟然是他?”長孫順德是大唐的外戚,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馬文杰神色十分凝重,道:“他這一次來襄陽,是想要取得我的支持!”頓了一頓,馬文杰苦笑道:“你也知道,一個月前,隋軍拿下了淅陽郡,斬殺了大唐駙馬、淅陽郡太守趙慈景。”

蔡赟點頭表示知道,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情,道:“馬兄,你的意思是……”

“長孫順德來,勸說我投靠大唐。當時我還在猶豫,如今看來,似乎勢在必行了。”馬文杰說道。

“馬兄,此事事關重大,可要想清楚了!”蔡赟急忙道。

馬文杰嘿嘿一笑,道:“這個是自然,而且公然的造反,那是不可能的,我所能做的,不過是在唐軍南下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支持罷了!”

蔡赟踱步,思考了半響之后,道:“馬兄,唐軍什么時候攻打襄陽?”

“誰知道呢?”馬文杰苦笑一聲,道:“定楊軍南下,打的唐軍節節敗退,說不定唐軍會丟掉并州,如果是那樣,投效大唐沒有多大意義。當然,為了穩住他們,我決定拖住長孫順德,等并州戰事結束,再作打算!”

蔡赟笑了笑,道:“正當如此!”

漢陽,巴東郡趕造的十二艘鐵甲戰艦已經進入了涢口,隋軍的鐵甲戰艦達到了三十艘之多,而且在戰艦兩側,加上了護板,使得戰艦航行更加平穩,除了鐵甲戰艦之外,其他樓船、艨艟、赤馬舟等各種戰艦足有上千艘。

這其中的大部門是蕭梁國舊有的戰艦,經過挑選,那些符合隋軍的需要的戰艦,經過改良、加固,重新投入使用,而破損的戰艦將有用的東西拆下來,廢物利用。

經過一個月的忙碌,隋軍的水寨已經固若金湯,防御設施十分完善,足以抵擋宇文化及的進攻。而陸地大營隋軍在漢陽城南北兩端,各自修建了兩個大營,其中在漢陽城西北端的大營,由于靠近涢口,成為了隋軍的主營,楊侑率領五萬大軍,駐守在此地。

在主營南方二十里處,靠近長江的地段,隋軍駐扎了三萬人。加上隋軍水寨的兩萬精銳,漢陽城的一萬五千士兵,隋軍的兵力約為十二萬。

隋軍大帳內,楊侑正在負手看著沙盤,目光顯得有些憂慮。

憂慮的原因很簡單也很難,宇文化及的速度太慢了,從當涂出發,又經過了一個月,才到了宣城郡的南陵,這樣的速度讓楊侑再度奇怪,宇文化及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當初楊侑希望黃云能拖住宇文化及西進的時間,這樣自己才能充分準備,可是如今已經準備好了,宇文化及卻依舊不緊不慢的走路,這讓楊侑有些按捺不住。

更何況宇文化及號稱有三十多萬禁軍,他應該很缺糧食才對,怎么會如此磨磨蹭蹭,難道他看穿了自己的計劃,又或者要拖到冬天?楊侑無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到了冬天對宇文化及有什么好處?

黃云那邊一點消息都沒有,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如果他能將消息傳遞回來,楊侑還不至于一無所知。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從隴西傳來的消息,契苾業力已經找到了他的部落,他用黃燦燦的金餅收買了族中長老,得到了他們的同意,三個總計五萬人的部落決定投靠大隋。

契苾業力從五萬人中選出了七千名強壯的鐵勒人,趁著慕容伏允再度南下臨羌城的機會,偷襲鐵卡加古城成功,他將吐谷渾所有的男丁殺死,只留下了婦孺。

契苾業力同時還俘獲了牛羊五萬匹,青海驄總計三千匹。

鐵勒人的突然襲擊讓慕容伏允大驚失色,等他匆匆帶著大軍殺回鐵卡加古城,鐵勒人已經撤退的無影無蹤,找不到半點消息了。

慕容伏允遭此大難,對鐵勒人甚為痛恨,他對天發誓要殺盡鐵勒人。但此時他的勢力遭到極大的削弱,無奈之下,他只能聽從謀士的建議,派人去長安,與大唐保持友好關系。

長安城,李淵最近心情還算好,雖然長廣公主因為趙慈景的死來鬧了幾次,但在李淵好生安慰,并許諾再給她尋一個良配之后,長廣公主終于消停了下來。

在并州戰場,李世民固守柏壁,連戰連捷的定楊軍遇見了李世民這根硬骨頭,顯然毫無辦法。

對于李淵來說,只要定楊軍不再南下,這就是勝利。除了在軍事上遏制定楊軍之外,李建成最近與李密達成了同盟協議,雙方成了軍事同盟,在必要的時候互相支援,共同抗敵。

除了這個盟約之外,便是吐谷渾派出使者,再度重申與大唐的同盟,李淵其實心中明白慕容伏允心中的打算,不過,盟約繼續下去,對他來說是好事,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此時已經是九月底。緊張的征兵工作已經結束,大唐得到了五萬精兵,其中有三萬多人是以前舊隋的府兵,有一定的戰斗力,只需要簡單的訓練,他們就能上戰場廝殺。

而涼州的精兵已經完成回調,李元吉也帶著一萬士兵抵達武關,與淅陽郡的隋軍形成對峙。

除了可惡的定楊軍,大唐沒有什么威脅,局面趨于穩定,而且秋收在即,經過估算,關中一地的府庫至少能增加二十萬石的糧食。這個糧食數目指的是農夫純賦稅的收入,不包含其他。

如果加上其他的徭役,折合糧食,應該在四十萬石以上。關中取得的經濟建設是可喜的,太子李建成功不可沒,李淵對此非常興奮,太子已經成熟,足以抵擋一面,日后大唐的江山交給他,他也就放心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柏壁,李世民的心中十分不爽。這種不爽是因為劉文靜竟然被賜死,全家抄斬,一個不留!劉文靜與他關系匪淺,至始至終是他的堅實后盾,曾經不止一次在他失意的時候幫助他,所以李世民對劉文靜很是感激。

可是,這樣的一個人竟然被父皇賜死了,竟然是以哪種莫須有的可笑罪名,這讓李世民的心中非常不爽。

除了劉文靜的死,便是心腹尹羽翼的死。當初他對尹羽翼寄予厚望,希望在他的幫助下,能夠吃掉屬于太子李建成的“唐風”,從此一家獨大,逐漸掌握大唐的兵權。

只要有了兵權,就有了一切,這一點李世民想的很清楚。可是劉文靜和尹羽翼的死,讓李世民受到了一些影響。

在他郁悶的時候,房玄齡勸說了他,要他忘記這些事,專心對付宋金剛,只要這一戰擒獲宋金剛,收復了并州,他李世民的名聲自然會響徹大唐。一旦權勢進一步的壯大,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房玄齡說的很委婉,但李世民不是笨蛋,他明白房玄齡的意思。他同意房玄齡的說法,決定照辦。但他卻不知道,房玄齡的心中也有他的打算。

當初他與杜如晦一起商量投奔李淵,但在中途,杜如晦竟然反悔了,選擇了投效大隋。雖然心中不滿,但房玄齡知道一些杜如晦的近況,知道他得到大隋陛下的信賴,成為朝中重臣。

對此,房玄藻十分羨慕,因為直到如今,他根本得不到大唐陛下的賞識,只能委身于秦王府,替秦王管理機密文件。在秦王得勢的時候,他得到旁人的尊重;在秦王失意的時候,他和一個仆人沒有多大的分別!

正是這種地位上的差別讓房玄齡的心中非常不爽,他不希望讓杜如晦有一天跑過來笑他,笑他不會選擇明主,笑他有眼無珠。所以,房玄齡一直力勸秦王李世民,一定要打好這一戰!只有打好了這一戰,秦王才能成為大唐的擎天之柱,才能繼續高升!

河北。劉黑闥在樂壽成已經停留了兩個月的時間,他屢次攻打樂壽城不下,讓他心中十分焦急。羅藝雖然承諾給他了糧食,可是,他已經和竇建德反目,沒有可持續作戰能力,換而言之,他必須在這批糧草消耗完畢前攻下樂壽,擒拿竇建德。

可是,他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尤其竇建德的防守異常嚴密,使得他長長無功而返。雙方的數次大戰,雖然是劉黑闥占優,可是竇建德死守樂壽,讓劉黑闥一時之間,也沒有任何辦法。

樂壽是夏國的都城,經過幾年的建設,城池高大,竇建德又提前做好了準備,雙方便陷入了消耗戰之中。

而陷入消耗戰是劉黑闥所不愿意的,羅藝雖然愿意提供糧食,可是他能提供幾次?一旦他反悔,軍中糧食又耗盡,他必將一無所有。

經過思考之后,劉黑闥決定改變策略,他決定進攻漁陽,以漁陽為基地,大軍得到命令,幾日之間,就撤出了樂壽。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