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375章 激戰姑射山(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5章 激戰姑射山(上)

第375章 激戰姑射山(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章節目錄作者:一包黃果樹

臨汾郡。{}裴寂的大軍已經在此駐扎有十幾日日了,這段日子以來,他的日子過得頗為艱辛。

其實按照裴寂原本的計劃,他是要堅壁清野,以此來對抗定楊軍。因為,他很清楚定楊軍的優勢和劣勢。定楊軍的優勢在于,連戰連捷之后,氣勢旺盛,軍心昂揚,勢不可擋。

劣勢則是補給線漫長,從太原運輸糧食抵達臨汾,需要走七十多里的鼠雀谷,運輸格外艱難,裴寂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選擇了堅壁清野。只要不給定楊軍糧食,一旦他們吃盡糧食,就會退卻,那時,唐軍再趁勢追殺,必然能一股收復并州。

裴寂的想法是正確的,可是在實施的時候,卻不太美妙。他派出士兵,將臨汾郡的百姓從鄉村趕回縣城,同時將莊稼燒毀,堅決不留給定楊軍一顆糧食的同時,也讓百姓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這些百姓才不管皇帝是誰,打不打仗,對于他們來說,只要有糧食吃,活得好,他們就愿意效忠誰。

裴寂的****遭到了民眾的反抗,只是大部分的民眾沒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只能任由裴寂擺布。當然,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夏縣的呂崇茂聚眾起兵,自稱魏王,響應定楊軍的南下。

裴寂聞之,出兵攻擊,反而被呂崇茂打敗。這一場失利,讓裴寂堅定了在城中堅守的信念。可是,裴寂有堅守的信念,李淵卻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楊隋在南方戰場取勝,奪下了荊襄,掌控了南陽盆地,從而可以從武關殺入關中。而從李淵得到的消息來看,南陽總管韓擒虎自從上任之后,一直在訓練軍隊,發展生產,積極恢復實力。

楊隋的穩扎穩打讓李淵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必須要盡快解決并州的戰事,然后將精力放在中原,放在河北,乃至于隴西,在李唐發展的同時,還需要遏制楊隋的發展。

短短的半個月,李淵就派出了幾波使者,要裴寂想辦法擊敗定楊軍。無奈之下,裴寂只得放棄堅壁清野的想法,領兵進抵姑射山,姑射山是呂梁山余脈,此地山勢險峻,危崖高聳,洞穴密布,有南北兩處仙洞相呼應。而在兩洞之間橫臥著一條深達一百多步的壕溝,當地百姓溝南稱為南仙洞,溝北稱為北仙洞。

裴寂將駐兵地點選在了此地,是看中此地的險要地勢,這里有著許多丘陵,許多小溪從中穿過,將丘陵割得支離破碎,裴寂在最大的一處荒原駐扎下來。

按道理,這樣的一個地方根本不會缺乏水源,汾水的支流帶來的河水足夠唐軍四萬大軍飲用,可是,在七八天前,許多支流的水位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水位的下降意味著水源的減少,數萬大軍的飲用水就不足了。

一開始,水位的下降并沒有引起裴寂的注意,因為駐扎在東北方向的宋金剛頻繁的活動吸引了裴寂的注意力,等到他發現軍中缺水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三日。

一個人,如果,兩三日之內不吃飯,還有可能還勉強支撐,可是若是沒有水喝,恐怕那是誰也受不了的。反應過來的裴寂,迅速派出了大將殷開山、劉弘基等人四處尋找水源,可是,許多河流斷流,看起來也沒有什么原因。

小溪斷流,原因一時之間找不到,唐軍大營依舊缺水,沒有水喝,士兵們的嘴唇已經干裂,人人覺得氣血翻騰。而且沒有水,也就沒有辦法做飯,無法充饑,總不能用白面充饑吧?

裴寂畢竟是一個文臣,出謀劃策有一手,行軍打仗的經驗就不如旁人豐富了,其實當初殷開山、劉弘基勸慰他不能在這里扎營,但被自視甚高的裴寂拒絕了。

裴寂怎么也想不到這是宋金剛的陰謀。

宋金剛雖然讀書不多,但在河北與群盜爭斗多年,有著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若不是竇建德技高一籌,問鼎河北的說不定是宋金剛了。擁有非常豐富作戰經驗的宋金剛每到一地,必然會對當地進行探查,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

正是由于有著充足的準備,在裴寂抵達姑射山之后,宋金剛覺得這一戰贏定了。他每日故意大張旗鼓地調集兵馬,就是為了吸引裴寂的注意力,但暗中,他派出士兵偷偷潛入姑射山中,尋找到了小溪的源頭,然后將其給截斷了。

宋金剛很聰明,他沒有一下子截斷,而是今天截一點,明天截一點,水位緩慢的下降果然沒有引起唐軍足夠的重視,等到時機成熟,宋金剛立刻下令,將源頭截斷,并用沙石堵住了出口。

正是由于河流的源頭被堵住了,唐軍陷入了缺水的境地之中。裴寂不是笨蛋,此時的他也反應過來這是宋金剛的計謀,截斷了自己的水源。要找到水源其實也不難,可是,以宋金剛的狡猾,一定會派兵守衛水源,唐軍必須要經過苦戰,才能奪回水源。而且,一定能奪回水源嗎?裴寂的心中沒有底。

與其與宋金剛爭奪水源,還不如尋找新的水源。裴寂在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后,立刻派出了殷開山、劉弘基等人四處尋找,經過兩日的尋找,在姑射山南部十五里外的一處平原,尋找到了一條汾河的支流。在汾河旁邊,自然不用擔心水源的缺失,所以,裴濟經過思考后,決定立刻移營,因為士兵已經兩天沒有好好喝過水了,在最渴的時候,只能用用樹葉解渴,而且附近的樹葉都幾乎被啃光了!

所以,移營的事情,是刻不容緩了。

不過,裴寂也很清楚,移營是大事,必須要謹慎,而且宋金剛斷了自己的水源,不就是為了逼迫自己移營,然后伺機殺出嗎?裴寂很自負的覺得,宋金剛的想法太幼稚了一些,難道自己不會做出任何的防范嗎?

裴寂瞧不起出身低微的宋金剛,卻沒有想到,在水源這一戰,他就已經輸了一仗了。紙上談兵,是要不得的,歷史上很多將領,不一定讀過書,卻依舊不影響他的赫赫聲威。

世家子弟有他們的高傲,而正是這種高傲,往往決定了命運。

在一大早,裴寂就立刻下令士兵們將營寨給拆除,準備遷移到十五里外的平原,在那里,將會建立起新的大營,而這一次,裴寂絕不會讓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他一定會保護好水源。

看著士兵們忙碌,裴寂一邊巡視,一邊思考著。宋金剛會不會突然殺出來?他已經派殷開山守衛在唐軍與定楊軍之間,兵力有兩千人。這兩千人,是驍勇善戰的并州人。

按照裴寂的計劃,殷開山的兩千人只是一顆棋子,畢竟,用兩千人擋住定楊軍是不現實的,就算是拖延定楊軍,作用也不大。因為定楊軍的得到突厥人的支持,擁有大量的騎兵,機動性非常強。而這一帶除了南北仙洞,向西奔走七八里,還有幾條路可以行走,定楊軍可以比較容易地繞過殷開山的部隊,直撲帶著營壘、拒馬、鹿角等物的搬遷大軍。

一旦讓定楊軍的騎兵殺過來,搬遷大軍無疑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只能任人宰割。裴寂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還有計劃,因為他很篤定的認為,定楊軍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宋金剛一定會親帥大軍追來。

當然,如果定楊軍不來,那最好不過,裴寂需要重新扎下大營,恢復士氣,以便再戰。但是如果定楊軍追來,裴寂也做好的準備,給予宋金剛迎頭痛擊。

比如說此刻,殷開山的任務就是誘敵,所以他才帶了兩千人,他在位于唐軍大營東北方向的一片丘陵上巡邏,不時地看著遠處,宋金剛會派兵追殺而來嗎?

殷開山一直覺得,裴寂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就是失掉街亭的馬謖。他們出謀劃策還可以,但如果說到帶兵打仗,兩軍陣前決戰,還是缺乏了勇氣、缺乏了急智,而這偏偏是在戰場上所需要的。

殷開山微微嘆息,其實他一直覺得秦王帶兵是最好的人選,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陛下偏偏不讓秦王領兵,讓他心中充滿了失望。在他看來,秦王有著很多優點,果斷、英勇,只要輔以良臣猛將,必定能迅速平定天下的戰亂。

殷開山一邊嘆息,一邊四處巡視著,作為誘敵的士兵,責任重大,尤其是殷開山可不想將小命丟在這里,因此,他十分謹慎。兩千士兵,有五十多人的斥候,殷開山將他們分布在東邊、東北邊,以及北邊三個方向,密切地觀察著定楊軍的動向。

有些口渴了,殷開山從腰間解下水囊,他打開了塞子,將水囊送到了嘴邊,輕輕地抿了一口,水囊里的水已經不多,大約還有七八口的模樣,需要節約著使用。

干裂的嘴唇在帶著牛膀胱味道的水滋潤下,變得有光澤起來,殷開山咬掉了一塊翹起的嘴皮,一口吐在地上。這時,遠方塵土飛揚,兩名斥候一邊狂奔,一邊舞著手中的旗幟。

列好了陣型的唐軍看見是自己人,刷地讓開了一條通道,讓斥候奔了進來。

“啟稟將軍,定楊軍前鋒尋相帶著三千人殺奔而來,宋金剛緊隨其后,兵力足有一萬!”斥候在戰馬上抱拳,向殷開山稟告著情況。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