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361章 決戰中原(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1章 決戰中原(中)

第361章 決戰中原(中)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作者:一包黃果樹

清晨的露水還沒有散去,從西邊的邙山吹來的風帶著水汽,撲打在王世充的臉上,有些潤潤的。(舞若)半空中,那一桿繡著“永通”二字的大旗在半空中獵獵作響。

王世充讓左右兩翼頂上,顯示出了他的決心,隋軍兵力雖然較少,但是王世充已經看出了瓦崗軍的破綻。在這半個時辰里,通過斥候王世充知道在瓦崗的左翼是裴仁基。

裴仁基本來是隋臣,因為戰敗害怕被朝廷怪罪,同時因為有奸臣的存在而不得不投靠了李密,由于兩人出身世家,李密對他還算不錯,依舊讓他統領舊部兩萬人,這兩萬人的鎧甲基本齊全,戰斗力不弱。

想比左翼,瓦崗右翼就弱了很多,大部分是各地的義軍組成,戰斗力參差不齊,是一個突破點,因此,王世充決定兩翼同時出擊。尋找戰機,田留安、跋野綱率兵出擊,朝著瓦崗兩翼殺去。

隋軍動了,讓李密忍不住笑了,在他看來,隋軍沖鋒的越兇就越是自尋死路,“傳令下去,讓裴仁基出擊!”

掌旗手舞動大旗,裴行儼看到大旗動了,當即驚喜地道:“爹,魏公下令了!”

裴仁基沒有說話,而是冷靜地判斷著場上的局勢,目前看起來兩軍斗得旗鼓相當,但是,隋軍的劣勢在于人少,就算隋軍格外英勇,當廝殺了半日、一日的時候,他們力氣就會衰竭,李密的內軍趁勢殺出,那么王世充能擋住嗎?

對此,裴仁基深深懷疑,王世充有什么后手?裴仁基雖然投靠了李密,但卻是迫于無奈,尤其是李密不聽他的良策,讓裴仁基十分失望,不知道為什么,裴仁基覺得這一戰對瓦崗不利。

裴仁基之所以這樣覺得,是因為投靠了瓦崗之后,身處瓦崗內部,才發現瓦崗就像沼澤,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陷進去,無法自拔。歷史上裴仁基能先在大隋效力,又為瓦崗效力,最后為王世充效力,除了掌握軍隊之外,便是他的識時務,雖然最后他是被王世充殺了,也不過是因為當時王世充想要削奪他的兵權,讓他感到危機,這才圖謀除掉王世充。

此時狡猾的裴仁基覺得,還要再看看,他不能將他的嫡系部隊全部打光,不然他在瓦崗軍中,更沒有權利可言。

想到此,裴仁基叫過了兒子,叮囑兒子不要太賣力,只要擋住王世充的進攻即可,裴行儼雖然有些不明白,但他一向孝順,只要是父親的話,必定嚴格執行。舞若

裴行儼帶著士兵拍馬向前,手中舞著兩柄鐵錘,與隋軍戰在一起,他聽從父親之言,在戰場并不賣力。

遠處,王世充看見裴家軍出擊的時候,心中忍不住一突,在瓦崗軍中,有幾員虎將,秦叔寶、羅士信、單雄信、裴行儼,其中羅士信和裴行儼都是那種打起仗來不要命的猛將。在裴行儼出擊的時候,王世充還在想,田留安能不能擋住以勇武出名的裴行儼?

田留安雖然是征南將軍,但勇武卻不及李君羨龐玉,自然更不及裴行儼,在看見裴行儼的時候,田留安心中也有些害怕,畢竟對手是瓦崗軍中赫赫有名的猛將之一,可是,兩軍交戰之后,戰況不僅讓田留安吃驚,也讓王世充吃驚,這個手中拎著兩個錘子的將軍,真的是那個一上戰場就生龍活虎的裴行儼嗎?

但是事實擺在眼前,田留安的士兵竟然與裴家軍打了一個半斤八兩,旗鼓相當。

王世充看到了這一幕,李密自然也看到了這一幕,他心中冷笑一聲,蔡建德果然說的沒有錯,此人果然有異心!也難怪,畢竟他是官軍出身,雖然迫于形勢投降了自己,但是究竟還是官軍。

人心隔肚皮,誰又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本來李密心中還有些疑惑,因為他得到的消息是裴仁基和王世充有矛盾,但在此時看來,兩人之間或許有了一定的默契。

這個默契是什么?李密覺得不用再猜了,他冷冷地看著裴家軍漸漸不支的模樣,心中越發的冷笑連連。這個裴仁基,莫非拿自己當傻子嗎?

“傳令下去,讓裴仁基務必要突破隋軍防線!若是在響午之前,拿不下隋軍,他就不用回來了!”李密下令。

一名傳令兵得令,騎上戰馬匆匆而去,半柱香后,抵達裴家軍的陣地,他直奔裴仁基,在戰馬上抱拳,聲音很冷:“裴將軍,魏公下令,要裴將軍務必在響午之前拿下左翼,若不然,魏公說裴將軍不用回去了!”

裴仁基眼皮輕輕一搭,鼻子里冷哼一聲,魏公這是在逼自己啊!他正色道:“你回去稟告魏公,說隋軍攻勢很猛,恐怕在短時間內,無法拿下!”

“這……”傳令兵有些猶豫。

裴仁基一揮大手,道:“叫你回報就回報,哪來這么多話!”

傳令兵用復雜的眼神瞧了他一眼,轉身拍馬而去,又用了半柱香的時間,抵達李密身邊,向他稟告了裴仁基的話。李密一聽,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這個裴仁基竟敢如此大膽,當眾抗命。

“哼哼!”李密心中冷笑一聲,眼中有著濃濃的殺意,但是這個時候,兩軍交戰,還不是殺裴仁基的時候,他需要再努一把力,迅速擊潰王世充,然后問罪裴仁基,治他抗命之罪!

李密心中打定注意,果斷下令:“傳令,秦叔寶、羅士信率兵八千,攻擊王世充中軍,務必一戰而擒之!”

李密的內軍有一萬人,他讓內軍將領率兵八千,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了,因為李密相信,兵力不足的王世充,在瓦崗最為精銳的內軍面前,就像一張爛紙一樣,用兩根手指頭就能輕易的劃破!

這一戰,瓦崗必勝,李密必勝!只要勝利了,他就能入住洛陽,以擁立小皇帝楊侗為名,征戰四方,實現他的霸業!想到這里,滿懷信心的李密忍不住笑了起來,仿佛天下已經盡在他的手中。

王世充一直在注視著戰場的變化,此時他的身邊已經只有八千人,其他的士兵有七千多在戰場上鏖戰,余下的則分布在兩翼,可以說,他已經沒有了多余的兵力。

如果,在短時間內戰局依舊膠著,甚至對隋軍不利的話,王世充失敗的可能就會大大增加了,瓦崗軍中調兵遣將逃不過王世充的眼睛,此時他別無他法,只能繼續添兵,務必要擋住李密的反擊。

龐玉帶著兩千人沖殺而去,由于事先做好了準備,秦叔寶帶領的內軍在第一輪的沖鋒并沒有占多大的便宜。秦叔寶在與龐玉交手的時候,也認出了這人是他的“老朋友”。

龐玉本來是大興城的將領,奉命帶兵兩萬支援洛陽,抗擊瓦崗,當年龐玉所帶的大興城精銳已經大部分死在了瓦崗軍的手中,而龐玉在第一時間看見秦叔寶的時間,眼中就噴出了怒火。

原因很簡單,龐玉支援洛陽的時候,秦叔寶、羅士信、程知節等人在裴仁基帳下效力,因此彼此都很熟悉,但是后來,由于一向廉潔的裴仁基不給監軍御史蕭懷靜好處,偏偏又拿出錢財獎勵士兵,蕭懷靜心中怨恨,對此頗有怨言。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蕭懷靜的所作所為讓士兵們很是不滿,蕭懷靜得知這一切,更加恐慌不安,因此誣告裴仁基,說他收買軍心,想要造反。

不久,洛陽與瓦崗發生石子河之戰,裴仁基和劉長恭約定了時間共擊李密,但由于裴仁基誤期未到,以至于劉長恭被李密打敗,得到劉長恭大敗的消息,裴仁基懼怕李密而不敢前進,無奈之下,只得屯兵于百花谷,加固營壘自守。

劉長恭兵敗,自然將所有的責任推給了裴仁基,裴仁基進退兩難,恰好李密派賈閏甫來勸降,經過思考著,裴仁基選擇投靠了李密。李密對他也算不薄,讓他繼續帶領舊部,并封裴仁基為上柱國、河東郡公;又見他的兒子裴行儼驍勇善戰,又封他為上柱國、絳郡公。

正是李密對裴仁基不薄,使得龐玉對他十分憤怒,因為這無疑是背叛朝廷,背叛兄弟的行為。龐玉對裴仁基的這種憎恨,自然延續到了秦叔寶、羅士信等人的身上,因此,在看見秦叔寶的時候,龐玉就騎著戰馬毫不猶豫地沖了上來。

“你這個叛徒!”龐玉一邊大罵,一邊揮舞著手中長槍,槍槍不離要害。

秦叔寶也不答話,對于這個黃臉漢子來說,只要能保住性命,孝順母親,那就是天大的事情,至于他效忠的對象是誰,那都不重要。歷史上秦叔寶先后跟著張須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李世民。除了主動拋棄王世充,其他的主子還算兢兢業業。

他知道與龐玉沒有什么好說的,當即揮舞著手中的橫刀,迎面殺去。

龐玉與秦叔寶的軍隊如同潮水一般,轟然撞在了一起,激起了無數的水花,在兩人的兵刃下,人頭滾滾,鮮血染紅了鎧甲、兵刃。這是一場惡戰,只有前進才有可能取得勝利,而后退,就會失敗。所以,人人拼命。

這塊不過五里的戰場上,只用了一個時辰就布滿了尸首,空氣中的血腥味愈加濃了,可是誰也沒有后退的意思,無論是王世充還是李密,都希望依靠這一戰,達成自己的目標。

這一戰,不僅是決定王世充和李密的生死之戰,更是決定中原歸屬的一戰!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