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299章 太原與尋人(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9章 太原與尋人(下)

第299章 太原與尋人(下)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5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第八十五章太原與尋人下

第八十五章太原與尋人下

李元吉看到尉遲敬德殺來的時候,心中也是微微一驚。李元吉雖然用的是方天畫戟,但實際上,他最擅長的是馬槊,他已經能練到空手奪馬槊的地步,對此,他很是自負,認為天下人中,他馬槊功夫第一。

眼前的定楊軍將領使用的武器居然是馬槊,讓李元吉心中驚訝的同時,也燃起了好斗之心。敵將很魁梧,背寬腰壯,一看就是萬人敵,但李元吉自認為比他更勝一籌,因為整個太原守軍,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來將報上姓名,某手中兵刃不斬無名之輩。”李元吉大喝,聲動四野,倒也有幾分氣勢。

“某乃尉遲敬德,接招!”尉遲敬德一邊說著,胯下戰馬的速度卻絲毫不慢,戰馬疾奔而去,手中的馬槊高高舉起。

“當!”二馬相錯,兩人手中的武器也遞了出去,在半空中發出一聲脆響。金戈聲中,兩人都手臂發麻,迅速對敵將做出了判斷:是個勁敵。

尉遲敬德是胡人,身上有著鮮卑人的血統,同時也就具備了草原民族的堅韌,看到李元吉有那么一點意思,尉遲敬德打起了精神,他決定戰個痛快。

“來,再來!”尉遲敬德勒回了戰馬,雙腿一夾馬腹,朝著李元吉再度沖刺而去。口中赫赫叫著。李元吉也是一臉凝重,策馬朝著尉遲敬德殺去。

二馬再度相錯,兵刃又是一聲巨響,又是旗鼓相當的比拼。兩人在戰場上的英姿博得了兩軍的呼喊,眾人連連喝彩。

宋金剛瞇起了眼睛瞧著遠方,尉遲敬德和尋相是他最為倚重的兩員猛將,如今一展身手,果然勇猛。

尋相摸了摸手中的橫刀,躍躍欲試,但是他也知道李元吉使用的是方天畫戟,一寸長一寸強,自己是要吃虧的。同樣,宋金剛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讓尉遲敬德出戰。

兩人交戰,尉遲敬德勝在經驗豐富,李元吉勝在年輕,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兩人交戰十幾個回合后,李元吉的弱點便顯露了出來。李元吉不會合理利用體力,而尉遲敬德卻能合理分配。

所以,兩人在交戰中,李元吉的體力損失很大,尉遲敬德卻保持了充沛的體力,這在兩人的單挑中,尉遲敬德就占據了優勢。兩人又交手數招,李元吉已經氣喘吁吁了。

李元吉非常驚訝,這個壯漢的體力竟然如此充沛?他已經覺得手臂發麻,虎口就要裂開了,這時,尉遲敬德又沖殺了過來,急切之間,他舉起方天畫戟隨意一擋,一聲巨響后,李元吉的虎口震裂,鮮血涌出,方天畫戟也拿捏不穩了。

“死!”一招得勢,尉遲敬德緊追不舍,手中馬槊刺向李元吉。李元吉手臂發麻,無力抵抗,又見馬槊已經刺到,倉皇之下,急忙伏在馬鞍上。

尉遲敬德的反應很快,馬槊向下一壓,槊尖刺中李元吉的戰馬。戰馬一聲哀鳴,倒在地上,激起灰塵無數,將李元吉的身影給掩蓋了。李元吉趁機就地一滾,躲過了尉遲敬德的襲擊。尉遲敬德一招得手,緊追不舍,戰馬圍著李元吉轉圈,手中馬槊不停刺出。

李元吉一時險象環生,非常危險。這時,太原守軍中,竇誕抽出箭羽,朝著尉遲敬德射去。竇誕與李元吉時常狩獵,箭法不錯。這一箭射出,力度不小,準星也在,朝著尉遲敬德的胸口射去。

尉遲敬德只得彎腰躲過,就這么一耽擱的功夫,李元吉爬起來,哼哼哈哈朝著唐軍的陣中奔去,尉遲敬德正要追趕,竇誕又是一箭射來,尉遲敬德只得揮動馬槊將箭羽劈倒。

這時,李元吉已經跑出了十幾步,此時李元吉滿頭大汗,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身上又有沉重的鎧甲,使得他奔跑不夠迅速。

尉遲敬德不再追趕,他一邊策馬后退,一邊取出了弓弦,迅速張弓就是一箭,箭如流星,正中李元吉肩頭,他一聲慘叫,倒在地上。

李元吉被射中肩頭,幸好身上的鎧甲為他擋了一擋,肩頭沒有被刺穿,但箭簇還是嵌入了骨節之中,他咬著牙,心中對尉遲敬德充滿了憤恨。

這時,他離唐軍已經不遠,親兵看見李元吉倒地,趕緊沖過來,七手八腳將李元吉抬進太原城。看著唐軍呼啦啦如潮水一般退了回去,尉遲敬德想要追擊,但這時,后方卻傳來了鳴金之聲。

“干得好!”尉遲敬德剛退回去,宋金剛就贊道。

“可惜沒有將他擒獲!”尉遲敬德有些遺憾。

“不急,李元吉已經受傷,唐軍士氣受挫,我等只要安心等大王來到,再攻打太原城!”宋金剛說道。

李元吉七手八腳被抬回去,士兵們沒有注意,肩頭傳來的疼痛幾乎讓他昏了過去,“快,找大夫!”竇誕大聲喝道,將李元吉送回了齊王府。

江陵。

楊侑與蘇定方出城之后,沿著兩條官道四處尋找著竇紅線的消息,但楊侑策馬奔出五十多里,詢問了路上的許多百姓,都說沒有看見竇紅線。

楊侑微微失望,在城外躊躇半響,嘆息一聲,策馬回城,希望蘇定方找到了竇紅線的消息,但不久,蘇定方也回來,他連連搖頭。蘇定方同樣奔出五十多里,也沒有看見竇紅線的身影。

兩人大眼瞪小眼,這丫頭跑到哪里去了?不久,小桂子也來回報,說經過詢問,江陵各處的城門都沒有發現竇紅線的身影,守城門的士兵沒有看見竇紅線。

楊侑不覺有些奇怪,按照這樣的情況分析,應該是沒有出城,竇紅線留在城中,是要做什么?

楊侑百思不得其解,蘇定方想了一想,道:“難道不是去河北?”

“可是不去河北,她能去哪?”楊侑有些奇怪。嘆息一聲,楊侑又問道:“朕會派人四處尋找,務必將她在荊襄一帶尋到。”

頓了一頓,楊侑又問道:“你給朕說說河北的情況,夏王為何要如此?”

蘇定方有些猶豫,這是河北軍的秘密,本來不能向外泄露,但蘇定方又有些吃不準夏王的意思。夏王要將愛女留在大隋皇帝身邊,是要將女兒嫁給大隋皇帝嗎?

如果是這樣,大隋和夏國就成了聯姻之國,而更重要的是,誰都知道夏王沒有子嗣,無法繼承夏國的大業。從理論上來說,勇安公主的夫君便是夏國最有資格的繼承人。

如果夏王將愛女許配給隋帝的話,夏國的花花江山,早晚就是隋帝的了。那么就算說了,也沒有什么大礙。

但是,這只是蘇定方的猜測,夏王并沒有跟他這樣說,所以,蘇定方就很遲疑,該不該說?

楊侑見他的表情,忍不住笑道:“定方,夏國的事情,對于朕來說,不是太大秘密。只不過,朕的消息不是很及時,而且可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藏在其中,讓朕看的不是很清楚。”

“夏王在河北禮賢下士,深的民心,這些,朕都是知道的。在朕的內心,并不愿意與夏王為敵。”楊侑說著,一伸手,小桂子將書信遞給了楊侑。

楊侑略略沉吟之后,還是選擇將竇紅線的臨別書遞給了蘇定方,“定方,你看看,這是紅線離去之時,留下的書信。”竇紅線是一個紐帶,可是將楊侑和竇建德連在一起。

蘇定方接過書信一看,眉毛抖了抖,她想不到勇安公主竟然對隋帝有了愛戀之情,

楊侑這時苦笑一聲,道:“此事朕也才剛剛知曉。”咳嗽一聲,縱然是楊侑如同城墻一般厚德臉皮,也微微紅了起來,“這是朕的不是,如果早知道朕對她……”

“嗯,朕一定會阻攔她,不讓她走。”楊侑沉默了片刻之后,又道。

蘇定方看見楊侑有些尷尬的摸樣,也忍不住笑了。楊侑給他的感覺是冷靜而沉著,很少有失態的時候,但一說到了兒女情長,也和平常人沒有什么分別。

“朕說的這么明顯了,河北的事情,你的給朕說說。從朕掌握的情報來看,河北恐怕會有一場腥風血雨啊!”楊侑又道。

蘇定方的眼睛亮了,隋帝并不在河北,只憑簡單的情報就能感到河北將有大風雨,這只能說大隋陛下的感覺很靈敏,這是一種政治嗅覺,旁人學不來的。

“好吧,那我就說一說,還望陛下能幫一幫夏王。”蘇定方說道。

“上一壺茶,除了小桂子,你們都退下去!”楊侑吩咐,

片刻之后,小桂子端上了一壺茶,為兩人斟滿了茶杯,茶香四溢,小桂子在楊侑身后束手而立。

喝了一口茶之后,蘇定方緩緩開口,慢慢說了起來,楊侑聽著,心中就有些驚訝了,蘇定方身為河北軍政的一員,自然知道的比錦衣衛的要多,知道一些更深層的內幕,楊侑聽著聽著,皺起了眉頭,他沒有想到,在看似和平的河北軍集團,看似和平的竇建德和劉黑闥之間,他們的矛盾竟然存在了許久。原本楊侑以為是因為兩人對于路線的不同而引發了矛盾,這種矛盾比較容易消除,畢竟在大隋內部,也有這樣的情況存在。而且當初楊侑擔心羅藝如歷史上一樣投靠了李唐,那么李唐便可夾擊一馬平川的河北,因此他覺得有必要提醒竇建德。但此時看來,外部的威脅遠遠比不上內部的隱患,蘇定方的話讓楊侑替竇建德憂心忡忡。

新筆趣閣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