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242章 兄弟情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 兄弟情深

第242章 兄弟情深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全文閱讀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最新章節

全文閱讀

聽到大哥的詢問,李襲譽哈哈一笑,道:“大哥,我說的便是大隋陛下,先帝冊封的皇太孫了。”

李襲志眼睛一亮,這么說來,二弟是奉陛下的旨意前來了?

李襲譽只是笑了笑,將體力衰竭到了極限的大哥送上戰馬,朝著府衙走去。大部分的隋兵正在幫助始安城的民眾收拾著,抬走尸體,將敵我分開,排在城外,等待著城中的百姓來認領。

至于蕭梁軍,則被剝掉了鎧甲,集中堆放起來,準備火化,然后找一個地方挖坑深埋。

將近午時,始安城的百姓們接到了官府的告示,說是即日起,在縣內設置十個賑災點,有煮好的米粥,供城內的百姓食用。大多數的百姓此時已經缺糧到了極限,雖然不至于易子而食,但斗米達到七百吊,且還是有價無市。前幾日的那個商人,在大戶的身上自然是狠狠賺了一筆。

百姓們聽到消息歡呼雀躍,而在午時末,縣城內就初步搭建好了賑災點,一群群身高馬大的隋軍站在賑災的棚子外,維護著秩序:“不要擠,都有份,管飽!”

無數村正們拎著銅鑼,在街上使勁地敲著:“各位鄉親,官府已經開始發放米粥了,快點去領取啊!!”

百姓們聽到村正的聲音,抱著家中的大碗,涌上了街頭,按照隋軍士兵的吩咐排著隊,一名士兵脫掉了甲胄,手中拿著一柄木制的大勺,從桶中舀起滿滿的一勺米粥,送到一個百姓的跟前,然后將他的大碗裝滿。

那百姓瞪圓了眼睛,這米粥稠稠的,一眼望去全是米,比平時吃的強太多了,那米粥薄的連人影都能看見。他用手蓋住了碗,跑到一旁,不顧人多,用手撈起就吃了起來,他實在太餓了。

百姓們看到他的模樣,都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心中充滿了渴望,腹中覺得更加饑餓了,他們加速向前擠去,一時之間人聲鼎沸。

“不要擠,不要急,人人都有,人人都有!”數名隋兵大聲喊著,拼命維持著秩序,在他們的努力下,百姓終于停止了騷動,焦急地等待著。

丘師利騎著戰馬在四處巡邏,他知道李襲志兄弟一定有很多話要說,所以他打算巡視完再去找他們商量大事。巡視的結果他還算滿意,百姓們雖然多,也很擁擠,但好在沒有人不聽話,畢竟,虎視眈眈在一旁的隋兵,光是他們高大的身軀就足以震懾住眾人了。

此時,府衙內,李襲志在喝了一些溫水之后,精神略振,士兵們端上熬好的米粥,李襲譽親手接過,喂著大哥。李襲志慢慢吃著,他知道不能吃得太急。

他已經知道兄弟李襲譽是奉代表著大隋正統的成都朝廷之命前來,目的就是在于團結一切忠于大隋的志士,恢復大隋江山。直到這時,李襲志才知道兄弟竟然是從夜郎古國而來,一路上穿越了牂牁郡、郁林郡,到達了潭水之后,這才折向了始安郡。

這一路上,看似走的不多,但實際上多是荒無人煙之地,有的地方更是無法直接渡過,因為巨大的瀑布阻擋了他們前進的道路,隋軍只能下了船,砍伐樹木,將船只慢慢運送到瀑布下方,才能繼續前進,這一路上,可謂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一邊吃著米粥,一邊聽著弟弟的述說,李襲志的眼睛漸漸明亮了起來,他沒有被大隋拋棄,還有人記得他力抗群匪的功績,而那個人,是如今的大隋皇帝!

李襲志眼中流露出感動之意,眼淚忍不住流下。李襲譽放下了手中的小勺,看著大哥,為他抹去了淚水,“大哥,陛下是念情之人,只要是忠于大隋的,他是絕對不會虧待的。”

“陰世師為國捐軀,陛下念著他的好,大隋功德牌上,第一個名字便是陰世師!第二個,便是戰死在大海寺的張須陀張將軍!”李襲譽緩緩說道,還有很多,他不能一一列舉,但只是這兩人,就足夠了。

李襲志聽了,心中也微微感動,區區一條性命,丟了就丟了,百余年后,誰又會知道這具森森白骨是誰的?但陛下的念舊,讓李襲志覺得心中溫暖。

“為這樣的帝王效力,正是我輩所愿!”李襲志慢慢說著,他又將目光轉移到弟弟身上,詢問道:“這一次你和丘將軍來到這里,恐怕是為了平定嶺南吧?”

“不錯!”李襲譽點著頭,反問道:“大哥,你有什么好建議?”

“郁林郡的寧長真已經投靠蕭銑,據說他數次攻打交趾郡,也不知道有沒有得手!”李襲志說道。

這時,腳步聲響了起來,丘師利出現在兩人面前,他似乎聽到了李襲志的話,只聽他冷笑一聲,道:“寧長真若敢在交趾郡作亂,我一定殺了他!”

李襲志愕然,這時,李襲譽低聲解釋著,他這才明白,是為了丘和的緣故。他被圍城多時,消息不靈,不知道丘和在交趾郡。這時,李襲譽又是低聲嘆息一句:“其實我們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會知道這些消息,或許是錦衣衛的功勞。”

李襲志默默點頭,雖然不知道錦衣衛是什么組織,但他知道此時不該問。

丘師利這時又笑道:“李太守,身體應該無恙吧?”

李襲志點點頭,道:“只是長期營養不良,昨日又體力消耗過度,休息休息就好了。”

丘師利笑了一笑,李襲譽明白他的意思,當即說道:“丘將軍,請坐!我們商量一下招撫嶺南之策吧!”

李襲志注意到了兄弟的話,是招撫,而不是平定,或者是平叛,這意味著大隋陛下使用的將會是和平手段,他精神一震,道:“我倒是有一個想法。”

“大哥,是什么想法,不妨說出來!”李襲譽問道。

“如今嶺南看似平靜,實則分成了幾個勢力,郁林郡是寧長真,此人投靠了蕭銑,不用多說,此人是要剿滅的了。”李襲志慢慢說著。

“至于交趾郡,若是丘太守,那也很容易。關鍵就在于掌握了南海、蒼梧、番禺等地的馮盎了。馮盎此人按照我的估計,是沒有什么大的志向,他的想法便是要保土安民,只要招撫他,應該沒有大的問題。”李襲志說道。

丘師利瞇起了眼睛,這與陛下的策略幾乎相同,關鍵就是在于擊破郁林郡的寧長真,將始安郡和交趾郡的聯系打通,而且此時占領始安郡只是為了三面夾擊蕭梁,做出一種態勢,所以嶺南,尤其是馮盎,便只能招撫。

在丘師利的身上,便帶有圣旨,那是封賞馮盎為嶺南總管的圣旨,只要馮盎能夠穩住嶺南,讓大隋安心攻略江陵,那就足夠了。

“那好,明日我就帶兵殺向郁林郡!”丘師利有些按捺不住。

“丘將軍,不要急,寧長真是俚僚帥酋,世代居住在嶺南,此人關系重大,需要從長計議。”李襲志說道,他剛才說的只是一個方向,但具體的實施,還需要細化。

寧家與馮家都是嶺南大戶,兩家互相通婚,有著很深的關系,如果真的要拿寧長真開刀,也要考慮清楚馮盎會如何反應。一旦激起嶺南軍民的反叛,勢必會在嶺南牽制大量兵力,極大影響隋軍的戰略。

丘師利撓撓頭,問道:“那么依李太守之見,又該如何呢?”

李襲志沉默半響,道:“無論是馮家還是寧家,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

這話讓丘師利不由點點頭,就是他丘家,內部也有爭權奪利的時候,為了利益,往往一家人互相廝殺,反目成仇。

李襲譽似乎猜到了什么,他問道:“大哥,你的意思是……”

李襲志瞇起了眼睛,道:“寧純、談殿這幾人都是嶺南有名之人,如果能夠拉攏他們,寧長真一定獨木難支。”

“尤其是寧純,是寧長真的族人,此人父親叫做寧宣,曾經官任合浦太守,寧宣死后,寧純繼任為合浦太守,若是拉攏了他,通過他的關系,便可以聯系上寧長真之子寧璩,又或者是寧道明。只要我們許諾日后不殺寧長真,或許能夠說服寧璩。”

“一旦拿下了寧長真,馮盎也就容易多了!只要得到馮家和寧家的效忠,嶺南就能穩定下來!”李襲志說著。他此時并不知道楊侑曾經滅過蠻族。

不過聽到李襲志的話,李襲譽和丘師利也都笑了。李襲譽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書信,遞給了李襲志。

李襲志有些奇怪地打開一看,不由愣住了,書信里,寫著極為漂亮的毛筆字,李襲志慢慢地看著,眼睛不由亮了起來,這竟然與他剛才的話相差無幾,便是要李氏兄弟、丘師利等人以招撫為主,戰爭為輔。當然,信中還提到一切隨機應變,畢竟情況千變萬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在書信的最下面,是一記方印,正是楊侑的帝王之印,李襲志瞇起了眼睛,遠交近攻,不一味的依靠戰爭,這才是上策。陛下能這么想,是好事啊!

“明日,我就派出幾名熟悉嶺南情況的心腹,讓他們分別趕往交趾、合浦、郁林等地,嗯,同時去馮盎出探聽消息,試探一下此人的心態。你們覺得如何?”李襲志說道。

嶺南一帶,李襲譽和丘師利都沒有李襲志熟悉,此時聽到他的話,都點點頭,道:“就如此辦!”

李襲志又沉思了片刻之后,道:“二弟,我一直沒有問你,你如何能及時趕來,竟然這般湊巧?”

李襲譽哈哈一笑,道:“大哥,這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丘師利也笑著道:“昨夜我們率領大軍,正在始安西南三十里外休息,寅時時分,巡邏的士兵帶回來一個人,此人已經昏迷,從他斷斷續續、含糊不清的話里,我們分析了半天,這才明白始安城正在危急之中,我與李將軍商議之后,便立刻率兵趕來!”

李襲志聽了,心中一陣激動,他知道為什么了,他問道:“他怎樣了?”

李襲譽笑道:“無礙,只是體力衰竭,昏迷了過去,此時正在船上休息,應該要醒過來了!”

他話音剛落,就聽一人聲音響起:“李太守,我幸不辱命!”李氏族人走了進來,臉色雖然還有些蒼白,卻掩藏不住的笑意,他也沒有想到趕往潭水,竟然是賭對了。

贊助商鏈接

本書互動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