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167章 大婚(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7章 大婚(上)

第167章 大婚(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章節目錄作者:一包黃果樹

清晨,一抹初陽灑在屋檐上,淡淡的金光透過窗紙映入屋中,楊侑戴著頭冠,身穿著大紅袍,腰間系著犀牛皮的腰帶,腳下是一雙鹿皮靴子,打扮得頗為喜慶。{}

今日是他大喜的日子,打扮整齊之后,他就要帶著侯君集、杜如晦等人前去迎親。楊侑看了看銅鏡之中的自己,滿意的點點頭。杜如晦走上來,道:“殿下,可以出發了!”

“走!”楊侑一揮手,走出了屋子。

屋子外,貼著大紅的喜字,宮女們準備了很多竹子,當做鞭炮用,竹子堆滿了一間屋子。楊侑帶著小桂子、杜如晦等人走了出去,蕭瑀已經在外等候,看見楊侑出來,當即一揮手,露出一輛馬車出來。

這是一間頗大的車廂,由四頭大馬拉著,車廂足有五丈長,高一丈,寬三丈,正是迎親所用的香車。

楊侑沒有進入車內,還是騎著一匹高頭大馬,他走在隊伍中段靠前一點,也就是香車之前。最前面則是上百人的精壯禁軍,他們都身著鎧甲,在金光下,顯得金光燦燦,有如天神。

侯君集在楊侑身后,他懷中鼓鼓囊囊,馬頭出更是掛了一個大包。他四處張望著,仿佛如臨大敵。

杜如晦看見了,在一旁笑道:“侯將軍,殿下娶親,你緊張什么?”

“不是緊張!”侯君集忽然咧嘴一笑,取下馬頭處的包裹,從里面拿出一個錘子出來。

“侯愛卿,你是要去將作監做鐵匠,專門打鐵嗎?”楊侑看了不由一笑。

侯君集臉色一紅,道:“殿下,臣是怕有人攔道!”

杜如晦哈哈一笑,他明白侯君集擔心的是什么。其實是迎親之中,遇見的刁難。在迎親路上,會遇見各種障礙,他們的目的就是討要喜錢。

其實這種風俗來自于北朝,五胡亂華之后,北朝各種民族雜居,互相融合,南北朝之際,形成了這種風俗,不要說皇親,有時候連皇帝也不能免俗。更何況楊侑此時還只是儲君,沒有正式稱帝。

獨孤家也是大族,大家都明白,以獨孤雁的身世,她必定是后宮之主,所以更加馬虎不得。

路上迎親,遇見障車,如果是女方,那最多賞點錢財,打發走了便好,這就如后世要紅包一樣。如果遇見的是惡霸,可能就不止錢財那么簡單了,他們如果得不到滿足,會將新娘捉走。例如當年大興城中的放蕩公子,宇文化及就曾做過這樣的事情。

不過,侯君集顯然多慮了,一路上,有禁軍開道,而在三天前,成都府尹骨儀已經派出了城中所有衙役,加班加點,趕制了一批路障,放置在迎親路上,以防百姓驚擾。

其實這防的不是百姓,而是有心之徒。楊侑不敢放眼說成都城中沒有其他勢力的耳目、眼線。

辰時中,楊侑一行就到了目的地。獨孤府上,大門緊閉。其實這不是不尊楊侑之意,而是一種習俗。其含義大抵就是不能讓新人嫁出,不然南方必定不珍惜。

這時,早就躲在門內的獨孤武師的夫人喊道:“何方君子,何處良才?又因何而來?!”

楊侑高聲答道:“本是大興人氏,大隋儲君,因有良緣,故來高門!”

聲音落下,獨孤夫人點點頭,幾名家奴將大門打開,幾十名孩童手中提著燈籠,沖了出來,口中喊道:“拜見儲君,討要喜錢!”

蕭瑀早有準備,他一揮手,幾名禁軍士兵抬出幾個大簸箕,里面裝滿了金錢。他們撒出金錢,孩童們互相爭搶,一時之間,喧鬧聲四處響起。

杜如晦又帶著數人抬著蜀錦賞給獨孤各房,就連丫鬟仆婦也分到了幾匹,各自心中歡喜。

在一片鬧聲中,楊侑下馬而行,在眾人擁簇下,步入獨孤府。其實進入了女方家里,就要一步一詠,回答女方問題。不過獨孤府上,都得到了獨孤武師的囑咐,更加上人人都知道這位是大隋儲君,未來的皇帝,豈敢刁難。只是走一個程序而已。

楊侑在獨孤府子弟的帶領下,朝著大廳走去。大廳內,早有準備好的湯團等物。楊侑坐下,略略吃了一些。其實他心中有些焦急,在兩天前,從關中傳來了消息,薛舉大舉進攻李淵,如今已經拿下安定,正朝著京兆郡猛撲而去。

楊侑沒有想到在他攪亂了關中渾水的情況下,仍然出現了這種局面,難道說,淺水原之戰還是會一樣發生嗎?若不是結婚也是大事,他就要趕赴漢中,觀察敵情,準備北伐了。

用過餐,已經是巳時,新娘已經打扮整齊,就是要迎娶新娘了。在男方家,還要舉行婚禮,大宴賓客。由于楊侑的地位,使得這一場婚禮會持續很長時間,早點動身是必要的。

楊侑站起身來,走入內室,這時,獨孤雁已經開面,開面其實就是絞去新娘臉上汗毛,剪齊額發和鬢角,修眉毛扮妝,同時發飾也會變成婦女的頭飾。

接下來,楊侑要吟催妝詩,他早有準備,沖著樓上,道:“已駕七香車,催鋪百子帳。借問妝成末東方已曉霞。”

一曲說了,上面沒有反應,楊侑又高聲道:“北府迎塵南郡來,莫將芳意更遲回;雖言天上光陰別,且被人間更漏催。煙樹迥垂連蒂杏,采童交捧合歡杯;吹簫不是神仙曲,爭引秦娥下鳳臺。”

這時,教導獨孤雁禮儀的一個長輩說道:“時辰到了,去吧!”

獨孤雁在數人的扶持下走了出來,她頭上蓋著一塊紅布,這讓她感覺很是別捏。其實隋唐時期并沒有紅蓋頭一說,而是由幾名侍女手持扇子,前后左右將待嫁之女的容貌掩住,直到到了男方家中,才會以真面目示人。

由于被擋住了臉,她看不清路,所以走得很慢。她一顆心砰砰直跳,盡管她一直希望有這么一天,但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心中還是充滿了激動。

獨孤雁頭上蓋著紅蓋頭,身穿釵鈿禮衣,慢慢走來,端莊大方。

楊侑看見,走上前去,拉著獨孤雁的手。獨孤雁本來心中惶惶,此時被一雙大手握住,帶著溫暖,心中登時安靜了下來。楊侑并不知道,他這么一弄,以后帶起了一個風潮,新娘出嫁之時,都頭蓋蓋頭了。

兩人一前一后走著,后面不斷有獨孤家的長輩潑水,這是潑水出門,獨孤雁從此是楊家之人。很多獨孤家中的長輩都格外興奮,他們希望楊侑與獨孤雁百年好合,將兩家上一輩的恩愛持續下去。

獨孤雁被扶上了香車,幾名侍女丫鬟進入香車伺候,楊侑圍著香車走了一圈,道:“禮畢,啟程!”

馬夫們揮打著馬鞭,迎親的隊伍擁簇著馬車緩緩而行。由于是儲君大婚,馬車并沒有著急回到皇宮,而是沿著成都城的幾條大街緩緩而行,百姓們圍觀著,臉上也有帶著喜色。

誰結婚其實和他們沒有關系,但沿路上,都是禁軍士兵在路障兩旁撒著銅錢,百姓們紛紛搶奪著,直到響午時分,才轉回皇宮。

車廂內,幾名侍女正在伺候著新娘,她用嫩白的手指,拿起點心,慢慢的吃著。她動作小心,生恐弄臟了紅蓋頭。

此時,皇宮外,韋娟一臉喜色,帶著宦官宮女等候,他們伸長了脖子,不時的瞧向遠方,根據消息,迎親隊伍很快就要來了。

幾名宮女手中拿著波斯地毯,焦急地等待著,終于,香車到了,宦官忙將無數竹節扔到火把中,“噼噼啪啪”的聲音響徹皇宮。楊侑跳下戰馬,走到門前。

兩名士兵揭開大門,先是侍女走了出來,她們用手扶著獨孤雁,幾名宮女忙將波斯地毯鋪在地上,幾塊波斯地毯輪流交換,讓新娘的腳步碰地,一直進入百子帳中。

皇宮內,已經搭建了百子帳,這是北朝的風俗,其實就是洞房。百子帳設置在內堂之中,在帳中鋪床,內有小童獻酒,叫合巹酒。獨孤雁進入之后,便不能出來,直到新郎進去,再喝合巹酒。

當夜色降臨,楊侑也送走了賓客,他喝了不少酒,臉帶紅色,在小桂子的指引下,朝著內室百子帳走去。百子帳有內外兩室,新娘在內室,一名小童端著合巹酒在外室,楊侑進去之后,小桂子將門給關上,整個屋子里,便只有了新娘新郎和小童。

新人對坐,男西女東,小童盡管被訓練過,心中仍然有些害怕,他捧著合巹酒,道:“請殿下和娘娘共飲合巹!”

巹,是一種瓠瓜,味苦不可食,民間又稱苦葫蘆,多用來做瓢,新人用它來盛酒,味道必然苦澀,喝合巹酒,不但意味著夫妻一體,更意味著要同甘同苦,相濡以沫。

這時,獨孤雁的頭上蓋著紅蓋頭,楊侑用一根金色小棍,將紅蓋頭挑了,這才看清楚了獨孤雁的摸樣。

盡管他看見過她無數次,但這一次,顯然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這一年,楊侑已經十七歲,而獨孤雁則是十六歲,而這一天,是兩人大婚的日子。

百子帳內的獨孤雁,身著紅綠相間的衣裙,晶瑩的肌膚在燭光下熠熠生輝,她低垂螓首,面上帶著羞澀,苗條的身子微微顫抖著,聽到小童的話,她伸出了芊芊玉指,撿起一半瓠瓜,輕輕抿了一口。

這時,楊侑也已經拾起瓠瓜,喝了一口,他看著青梅竹馬的獨孤雁,心中也是怦怦直跳。獨孤雁抬起頭,水汪汪的大眼睛眼波流露,看著楊侑,愛意無限。

這時,楊侑也對視著她,她心中一慌,手中瓠瓜差點摔倒,楊侑急忙握住她的手。

兩人交換了手中的瓠瓜,將酒一口喝盡,放回了小童的盤子中。小童低聲說道:“吉時已到,請殿下娘娘坐床。”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