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128章 大轉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8章 大轉移

第128章 大轉移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時間轉瞬,半個月就一晃而過。

崔毗伽在王行本的協助下,已經將糧食運輸出來,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民夫在辛苦的運送糧食,這些民夫的待遇很優厚,除了工錢之外,每一天還有兩斗米可以拿,所以他們積極性很高。到了子午谷之后,就不用手推車,而是使用背簍背糧食,比手推車更為方便省力。

楊侑之所以這么多,是因為他清楚,這些糧食他不可能全部運入漢中,所以他寧愿送給百姓,博得一個好名聲,再不濟也要燒掉,不要說一斗米,就是一粒米,楊侑也不會留給李淵,在他看來,留下了一粒,就是犯罪。

此時,骨儀已經組織了第一批自愿去漢中的百姓,足有三萬戶,總計十萬人之多。這些百姓,每一戶不過三四人,比較容易搬遷,他們也害怕薛舉殺來,四處燒殺,所以寧愿長途跋涉,背井離鄉,去漢中求生。

而且,殿下是一個重信諾之人,他每一次的許諾,都做到了,跟著這樣的殿下,會有好日子過。

道路上,百姓們手中推著小車,上面堆滿了瓦罐、米糧,其他大的行李,則用馬車或是牛車拉著,每三戶共用一頭畜生,所有的東西已經登記在冊,住宿時,也是這三家人一起,劃分在一個地盤內,沿途上,還有隋軍保護著,不用擔心有人趁機搶劫偷盜。

“爹,我們這是去哪兒?”一個穿著厚厚衣裳,臉蛋紅潤的小女孩,用嫩嫩的聲音問著。

“妞妞,你冷嗎?”漢子說著,這是一個典型的農家漢,雙手骨節又粗又大,掌心布滿了老繭,一張臉上,滿是溝壑,雖然是冬天,但他的臉上,卻是汗珠直淌,他在脖子上掛了一塊巾帕,不時的拿起,擦拭著汗珠。

“我不冷!”女孩子嫩聲嫩氣的說著。

漢子**憐的看著女兒,就在半年前,他一家三口,面臨餓死的危險,正是在這個時候,殿下開倉放糧,有了糧食,漢子一家終于渡過了難關,隨后秋收,殿下不僅不收賦稅,還派人幫助百姓,這讓漢子對殿下非常的感激。

此時女兒身上的衣裳,還是殿下賞賜的布匹所制,顏色頗為好看,據說布料是蜀錦。他不懂什么蜀錦,只是聽別人說,蜀錦挺貴,貴也就算了,你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是身份的象征。

那些玩意,他都不懂,他只知道,殿下救活了他一家人,所以在這個時候,他選擇相信殿下,選擇了長途跋涉。

在他身邊一個高大的女人,是他的妻子,也是一個典型的農家女,她見女兒不明白,便解釋著:“妞妞,要搬新家了,你高興嗎?”

妞妞扭著頭,看著母親,道:“娘,新家漂亮嗎?暖和嗎?”

“暖和!一定很暖和!”女人笑著,她拿出一個葫蘆,扭下蓋子,喂了女孩一些水。水有些涼了,女孩巴拉著嘴,:“娘,好涼。”

女子笑了笑,道:“妞妞,一會就要休息了,娘再燒點熱水。”

這時,一名隋兵不斷地吆喝著:“鄉親們,快走!前面已經準備了飯食,還有熱水,再加一把勁!馬上就到了!香噴噴的餅子等著呢!”

妞妞著急地動了動,她想要跳下手推車,但個子不高,地面不平,她有些害怕,心中很是焦急,道:“爹,快一些快一些!”

漢子哈哈一笑,道:“妞妞,坐穩了!”他手上用勁,推著手推車快步跟了上去。

在兩里外,數十個火灶上,蒸籠正冒著熱氣,陣陣香氣不斷傳來,一旁,是數十口大鍋,里面裝滿了熱氣騰騰的小米粥,此外還有一些熱水,是給百姓們燙腳燙手使用的。

百姓們排著隊,按著順序領取糧食,白白的饅頭又大又軟,一口咬下去,香甜可口,百姓們吃著饅頭,心中對未來,更多了幾分期盼。

大興城,骨儀正在報告著,楊侑不時點著頭,骨儀在經過他點撥之后,將事情逐步完善,給予了百姓最好的待遇,這樣,去漢中定居的百姓會越來越多。

此時已經是十二月底,就要過年了。不過說起來,隋唐之際過新年還不是主流,只是有了一個雛形,這是楊侑觀察的出來的結論,而帶動過年這個風氣的,卻是如今的大隋皇帝,楊廣,后來到了唐朝,才逐漸定了下來,成為一個盛大的節日。

正是有著這樣的原因,此時的百姓們并沒有怨言,愿意去漢中,還有不少百姓留在大興城內,觀察著局勢,猶豫該不該走。

由于天氣寒冷,帶的東西也不少,第一批百姓在四日后才抵達子午谷口,此時,李靖帶領的一萬士兵已經將子午谷修葺一新,六百六十里長的棧道,已經修葺了兩百五十多里,而漢中方面,也修葺了一百七十多里,余下的那幾段,問題不大,很快就能修葺完畢。

此時漢川郡的太守是陳政,此人是益州太守之子,久居漢川郡,他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也是不敢相信,但他還是派出民夫,修葺棧道,只不過速度卻慢了很多。

因此百姓們不得不暫停等待,夜晚擠在棧道上,扎起帳篷,抵御寒冷。

足足用了八天的時間,第一批的百姓才走出子午谷,比正常速度多了三四天,但當這個消息傳到楊侑耳中的時候,楊侑滿意的點點頭。只要能讓百姓安全遷往漢中,這就是勝利了。

隨后,楊侑又組織了第二批百姓。這一次的百姓更多,不止是大興城,甚至有武功、盩厔、鄠縣乃至于華陰、渭南的百姓,足足有五萬戶,二十多萬人,在一月中旬出發,朝著漢中行進。

這得益于第一次的成功遷移,同時也是骨儀不遺余力的大肆宣傳,在他的口中,薛舉薛仁果,乃至于李淵都是殺人越貨的魔王,民眾很容易被忽悠,他們選擇了相信。

隋軍大規模的遷移百姓的行動終于讓薛舉得知,但此時,除了大雪依舊封山之外,他極度缺糧,向突厥、鐵勒人,甚至是吐谷渾換取牛羊?笑話,他們所遭受的災情更為嚴重,自己都不夠用,會和薛舉換嗎?那可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

由于這個原因,薛舉只能無奈的看著隋軍遷移百姓。

至于李淵,他的心中仍然在疑惑中,他吃過幾次虧,被楊侑騙了好幾次,以楊侑的性格,他很有可能做出這種看似不可能的行為來引誘人,而且,根據線報,楊侑每日都在大興城中出現,有時鼓勵百姓,有時發放糧食。

更重要的是,據說隋軍無緣無故消失了一萬人,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那里,這讓李淵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時間就在指尖上流逝,一月底,楊侑又組織了第三批百姓入漢中,這一批,包括不少將作監和軍器監的官員和能人,同時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足足有四十萬人。

如果著四十萬人遷入漢中,那么楊侑前后就已經遷入了七十萬人以上,這個數字是巨大的,同時對漢中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么多的百姓涌入,治安的壓力必然大增。

二月十日,朱粲興兵來犯,由于李靖扼守關中要道興勢山,朱粲只能派兵攻打,雙方在興勢山下一場大戰,隋軍損失一千余人,而朱粲丟下了五千多具尸體,狼狽撤出興勢山。

這一戰朱粲被打怕了,他被李靖設計埋伏,大輸虧輸,自己也受了傷,逃回西城郡休養。此時房陵郡多處縣治已經被他屠空,只有西城郡還能勉強養活三軍。

他認為這一戰是輸在天氣寒冷,決定開春之后,再奪漢中。

四十萬人行軍何其困難,漢中太守陳政忙的不可開交,他忙著尋找地方,以便安置百姓,幸好楊侑提前派了李襲譽、堯君素等人,帶著數十名官員前來協助,這才勉強將事情辦妥。

李襲譽是西城郡安康人,在漢川郡也頗有人脈,他連日走訪漢川郡的世家,同時按照楊侑的指示做出許諾,保證這些世家的利益,這才將安置五十萬人的地方找到。

李襲譽將事情辦好,僅僅過了十日,四十萬人的先遣部隊就已經趕到,而此時,陳政竟然生了病,他外出奔波,感染了風寒,以至于臥病不起。

就在漢川郡一片忙碌的時候,楊侑在大興城中,看著人口越來越少的都城,心中感慨萬千,自從他穿越之后,就不曾想過放棄大興城,但這一幕,最后還是發生了。

隨著這四十萬人的遷出,時間也到了二月中旬,等他們穩定下來,至少是二月底三月初的樣子,而這個時候,天氣已經轉暖,沒有多少時間了。

大興城將近四十萬人口,扣除了皇宮內的宦官宮女以及官吏、駐軍等等,人口約在三十六萬人左右,加上其他華陰、渭南等人口大縣,總人口約有一百五十萬人以上,這一次就遷走了一半的人口,著實不少。

此時的大興城顯得很是空蕩,尤其是宮中,大批的宮女和宦官被遷走,只留著了極少數,服侍著楊侑和韋娟。

三月十日,最后一批移民開始動身,這一次,大多是世家,其中以獨孤家居多,包括獨孤千山、獨孤武師等人,韋氏有一部分,其中有一些族內的杰出青年,其他世家也多多少少派出了一些人,跟著大部隊遷往漢中。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