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122章 朝廷風波(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2章 朝廷風波(上)

第122章 朝廷風波(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5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第一百二十二章朝廷風波上

第一百二十二章朝廷風波上

丑時時分,群臣早早就起來了,昨夜殿下通知,今日早朝,商議大事。

群臣早早起來,有錢的坐著馬車,躺在軟軟的‘床’榻上,舒服的享受著,馬夫在外面趕著馬車,吆喝聲不時響起,在夜里是如此的清晰。而有的大臣,則騎著馬,獨自一人朝著皇宮行去。

李靖就是其中之一,此時,他穿著厚厚的大衣,將身體裹了個嚴實,把寒風擋在外面。已經一天了,老天爺好像不累,還在拼命地將鵝‘毛’般的雪‘花’扔下,不多時,李靖的身上全是積雪,他抖了抖身子,將積雪掃下,眼中,有著憂慮。

他不知道殿下會不會采納他的建議,在他看來這個建議雖然冒險,但卻是一個妙棋。他昨夜幾乎沒有睡覺,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所以眼圈有些烏黑。

‘揉’了‘揉’眼睛,李靖深深的呼出一口氣,熱氣剛剛呼出,就在空氣中凝結,“真是冷啊!”李靖自言自語。這時,前方也響起了馬蹄聲,卻是崔毗伽。

崔毗伽也騎著馬,他是一個文臣,身體單薄,在寒風下顯得弱不禁風,這讓李靖對他刮目相看,要知道崔毗伽掌管財政,他想要貪污,卻是容易不過,但他沒有做,這證明此人嚴于律己,是一個不貪財的人。

崔毗伽出身于博陵崔家,不過是偏房,地位不高,但學識、人品都是上上之選,也正是如此,他被楊侑寄以厚望,讓他掌管財政,此時,他也憂心忡忡。

他與李靖憂心楊侑會不會采納他的意見不同,崔毗伽擔心的是,財政的赤字。這半年來,又是給百姓發放糧食,又是練兵,又是打仗,同時對有功之臣大加賞賜,哪一樣不耗錢耗糧?就算大興城富裕,可也經不住折騰。

“唉!”他心中嘆息一聲,其實他也知道殿下這是收買人心之舉,但財政也在經不住折騰了,尤其是關中今年歉收,糧食入不敷出,長此以往,就算殿下再有雄心,又如何能重振大隋?

他的一聲嘆息,引起了李靖的注意,李靖招呼著:“崔‘侍’郎!”

崔毗伽聞言,抬起頭也看見了李靖,他拱拱手,道:“原來是李將軍。”頓了一頓,又笑道:“聽說這一次李將軍立下大功,實在是可喜可賀!”

李靖卻是苦笑一聲,他與崔毗伽等文臣不同,他深知此時局勢的險惡,雖然剛剛取得對李淵的大勝,但隨著薛舉拿下扶風郡,局勢陡然緊張進來,形勢反而更加糟糕了。

不過,李靖并不愿意多解釋,他只是苦笑一聲,反問道:“崔‘侍’郎為何愁眉不展?”

崔毗伽也是苦笑一聲,道:“唉,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李將軍,前線一打仗,后方就遭殃啊!”

李靖聞言,立刻明白崔毗伽言下之意,他頓時眼睛一亮,問道:“可是錢糧吃緊?”

崔毗伽搖搖頭,道:“目前還可支用,但今年各項收支,卻是入不敷出,糧食就達到了百萬石之巨!”他知道李靖是殿下心腹,當下也不隱瞞。

李靖卻是一愣,驚訝地道:“竟然有這么多?”

“可不是?”崔毗伽嘆息,此時兩人并肩而行,寒風中,雪‘花’落下兩人頭上,顯得白茫茫一片。“今年以來,不說別地,就說關中,永豐倉至少輸出兩百萬糧食之多,一部分發放關中各郡,一部分則是大興城使用,而各郡糧食歉收,不但收繳不上來,還要倒貼,早就赤字了。”

崔毗伽說的第一點,是上半年的事情,那時朝廷在衛玄的掌控之下,他將大量糧食發放各郡,不料隨后有的縣城被攻陷,反而成了反賊的糧食,從這點上來看,衛玄其實早就有了異心,只不過那時隱藏得極深,沒有人察覺罷了。

第二點則是楊侑掌權之后的事情了,楊侑掌權之后,不僅免了賦稅,還送百姓糧食,可以說“虧”了血本。

李靖一時沉默,兩人這時到了朱雀大‘門’,兩人下馬,牽著戰馬緩緩上前走去,宮廷‘侍’衛檢查了兩人腰牌,將兩人放了進去,兩人順著昭陽‘門’街緩緩而行,一路上與顧覽、韓紹、李仁政、丘行恭、骨儀等人打著招呼。

此時大興朝廷已經沒有完整編制,各部尚書基本缺失,都是由‘侍’郎處理事情,人才缺失非常嚴重。這對于楊侑來說,不是好事。

群臣在大興殿內等候著,不知道為什么,眾人覺得今日上朝,氣氛有些不對,可是一時之間,眾人都不知道是為什么。

不久,在禮儀監的喊聲中,楊侑緩緩趕來,只見他一臉嚴肅,身上自有一種不可輕視之感。又是顧覽、韓紹等人,此時感覺楊侑已經大為不同,在他身上,隱隱有著一股殺氣,這種變化來自于楊侑親臨沙場,更因為他權勢日重,當然,這其中也有兩人對楊侑的畏懼,衛玄、元邁滿‘門’抄斬,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卻仿佛還在昨天,作為曾經與衛玄、元邁‘混’在一起的他們,心中更是恐懼萬分。

楊侑進了大興殿,他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這時,他看見了李靖,他面無表情的掃過李靖,然后目光盯在李仁政的身上,他微微點頭,然后坐在了王座之上。

群臣施禮,禮畢。

小桂子邁步走出,高聲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韓紹、顧覽低頭不語,李靖眼中閃爍不定,這時崔毗伽走了出來,道:“殿下,臣有事啟奏!”

“準奏!”楊侑道,他有一些意外。

崔毗伽道:“殿下,今年以來,財政入不敷出,米糧耗費巨大,這時臣的折子,請殿下收閱!”

“遞上來!”楊侑說道。小桂子上前一步,崔毗伽走上來,將折子遞給小桂子,小桂子轉身,又‘交’給楊侑。楊侑翻開一看,不覺皺眉:“今年竟然有兩百萬的糧食虧空?”他心中也是非常吃驚,就算永豐倉糧食充足,也禁不起折騰啊!

崔毗伽又說道:“殿下,不止是糧食,錢帛的虧空也足有三百萬之巨。”

崔毗伽這話一說出來,群臣均是議論紛紛,楊侑不覺皺眉,道:“安靜!”

群臣肅然而立,不再多言,楊侑沉‘吟’片刻,道:“此事孤已經知曉,如今‘亂’世,錢糧損耗巨大,也是正常,不過,為了收支平衡,必須要開源節流,崔愛卿,你與民部官員商量商量,給孤理一個章程上來!”

崔毗伽應著,退下。

楊侑看著眾人,道:“眾卿,可還有事?”

群臣默默不語,有人低下頭,有人閉目養神,有人用象牙笏擋住了眼睛。楊侑冷冷一笑,道:“眾卿既然無事,那么孤就說幾件事情吧!”

楊侑站起身來,道:“第一件事情,孤想遷都成都,眾卿以為如何?!”

楊侑這話一說出來,群臣之中,有人驚訝,有人疑‘惑’,有人暗喜,有人悲傷。他們不約而同,都抬起了頭,看著那個正一臉微笑的少年。殿下,這鬧得又是哪出?

李靖心中更是震驚,他昨夜給殿下的意見是帶兵去洛陽,以洛陽為根基,然后掃除四方盜賊,可是殿下為什么會選擇了巴蜀之地?!誰都知道巴蜀之地有它的優勢,但也有他的劣勢,殿下,是怎么想的?

他不可置信的看著楊侑,卻看見楊侑眼中一閃而過的笑意,殿下,又有什么打算?李靖心中驚疑不定,但他知道楊侑不是一個無的放矢的人,所以他只是他心中想著,并沒有站出來發言。

隨著楊侑的話音落下,大興殿內,聲音更響,仿佛在鬧市口一般,人聲鼎沸。楊侑此時沒有阻止,他將眾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中。這時,李仁政忽然站了出來,道:“殿下,臣以為遷都成都,非常不妥!”

“哦?”楊侑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顧覽、韓紹兩人對視一眼,非常不解。

“殿下,遷都一事何等重要,豈是說遷就遷?更何況如今圣上仍在,殿下豈能草率?”李仁政說著,他的話讓群臣不由變‘色’,他們心中不解,這李仁政明明是殿下倚重之人,為何此時不支持殿下遷都?尤其這話說的極不客氣,很容易讓楊侑發怒。

果然,見識過楊侑脾氣的群臣,立刻聽到楊侑一聲咆哮:“李愛卿,你是說孤不配嗎?”

“殿下,臣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遷都事大,必須要從長計議,同時還要向圣上稟明才對!”李仁政‘挺’著‘胸’膛,毫不畏懼地看著楊侑。

楊侑猛地一拍王座,站起身來,怒目而視,他大聲地道:“李仁政,你好大膽!”他目光有如鷹隼,狠狠地盯著李仁政,道:“孤自掌權以來,先是誅殺反賊,剿滅‘亂’黨衛玄、元邁;隨后破李秀寧,剿除關中群盜;前些日子,更是擊破李淵!如此種種,難道都要先向圣上表明嗎?難道孤做不得主?”

“你口口聲聲說何等重要,難道這些事情,不重要嗎?”楊侑冷冷地看著李仁政,目光中,已經有了殺機!

顧覽余光掃過,他微微頷首,韓紹心中沉思。而李靖心中卻更加疑‘惑’了,此時,他也不明白李仁政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這時,就又聽到楊侑問道:“李仁政,你知罪嗎?”

李仁政依舊聽著‘胸’膛,道:“殿下,臣對大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但遷都一事,還望再議啊!”

楊侑冷然看著他,忽然冷笑一聲,道:“李仁政,縱觀孤的功績,足以震古爍今,孤的智謀,絕非你這等捉筆小吏能懂!你還不退下!”

李仁政似乎和楊侑頂上了,他一扭脖子,道:“殿下,臣并不敢抹殺你的功勞,但自古忠言逆耳利于行,臣的話雖然不好聽,但卻是為了大隋!殿下,恕臣直言,殿下若在一意孤行,便是第二個圣上,大隋江山滅亡不久了!”

新筆趣閣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