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16章 算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撼唐 >>撼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章 算計

第16章 算計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5日  作者:一包黃果樹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包黃果樹 | 撼唐 
正文第十六章

與楊侑的苦心思考不同,絳郡的李建成、李世民顯然心情頗好,絳郡一戰,幾乎毫發無傷擊潰隋軍,掌控了絳郡,就等于掌握了主動權,這對于李氏父子是一個好消息。

此刻,李建成與李世民正在絳郡衙門的一間小屋內相對而坐,外面時不時傳來士兵們喝醉的打鬧聲,偶爾還夾雜著女子嬌嗔的聲音,顯得很是喧嘩。

李建成并沒有阻止士兵們尋歡作樂,畢竟士兵們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拼命,不可將士兵完全壓抑,尤其是這是一支造反的軍隊。

大哥,我已經派人回去通知爹爹,說我們已經打下了絳郡!李世民的聲音帶著欣喜,他力主出戰,終于取得戰果,除了立下戰功之外,他也有點炫耀的意思。

李建成點頭,說道:二弟,這事情做的漂亮。頓了一頓,李建成指著案幾上的地圖,苦笑道:如果我沒有猜錯,屈突通的大軍一定囤積在河東重鎮,尤其是蒲坂。

蒲坂地理位置重要,若不攻下此地,就難以渡過黃河,而就算渡過了黃河,若是蒲坂不下,糧道必定受到隋軍威脅。因此在李建成看來,必須攻克蒲坂,才談得上繼續南下。,才談得上大業。

李世民看著地圖,他指了指絳郡以西,道:大哥,從龍門如何?

李建成皺了皺眉,道:龍門以南,乃是縱橫交錯的渭水,多有蘆葦等雜物,行軍不便,此地為下下之選。李建成的話并不是沒有道理,馮翊郡一帶,地理非常復雜,尤其是沙苑一帶,更是險要,當年一代梟雄高歡數次攻打宇文泰,都無功而返。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他覺得大哥還是太小心了,依他看從龍門渡過黃河,只要設法招攬了馮翊郡的孫華,事情就變得很容易了。他正要說話,李建成卻是深深嘆息一聲,收起了地圖,說道:二弟,時間不早,早些休息吧,我們在這里等爹爹過來,再決定行軍路線。

大興。太陽剛剛露頭,楊侑手中緊緊捏著一柄橫刀,他一刀劈出,大樹上留下了一道深深地印記。楊侑很滿意,這些日子他堅持鍛煉,身體已經越來越強壯,手掌上老繭已經結出厚厚一層。

殿下,該用餐了!小桂子說著。

楊侑笑了笑,道:孤給你說的,你可都記清楚了?

小桂子點點頭,道:奴婢都記住了。

楊侑看著小桂子眼圈青黑,不由笑道:昨夜沒睡好吧?嗯,這件事你辦好了,孤自然有重賞,還有,孤會派千師去保護你。

小桂子心中感動,道:多謝殿下!

兩人一前一后回到東宮,楊侑用過早餐,拿出一張地契,說道:這是孤為你準備的一處房產,就是永嘉坊。永嘉坊位于大興城北段,地理環境優越,離都市匯也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和到皇城的時間差不多,非常的方便。

女人、金錢、權利,男人無外乎喜歡這幾種東西。小桂子是官宦,美女對于他來說,可謂雞肋,楊侑只能用權利、金錢來吸引他。

小桂子接過地契,心中感動,他跪在地上,道:奴婢多謝殿下賞賜!

楊侑揮揮手,笑道:你準備準備,收拾一下,今日孤就下令元尚武領兵退敵,過幾日出發,屆時你依計行事即可!楊侑說著,伸出手去,拍了怕小桂子肩頭,道:計謀不成沒有關系,你一定要活著回來。

小桂子點點頭,道:殿下,早朝的時間到了。

楊侑回到宮中洗掉汗漬,換了一身衣裳,這才在侍衛的保護下,朝著大興殿走去。

群臣已經在大興殿內等候,聽到楊侑到來,按照慣例行禮,楊侑在王座上坐下。小桂子上前一步,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骨儀站出來,道:啟稟殿下,華陰縣縣令李孝常有本上奏,反賊段綸近日有異動,似乎要攻打永豐倉!

群臣聽了,議論紛紛,大殿內頓時嗡嗡之聲四起。楊侑目視眾人,一拍殿案,喝道:安靜!

大殿內聲音頓時停止,群臣正襟危坐,楊侑的目光一一掃過眾臣,只見元邁一臉的期盼神色,楊侑明白,既然他已經夜訪衛玄,元邁那邊必定得到消息,作為元家在大興的掌舵人,元邁自然希望元尚武能夠掌握更大的權勢。

衛玄依舊半臥在軟榻之上的,顯得大病未愈的摸樣,楊侑知道,雖然昨晚和他有了定論,但這個堪比華山岳不群的家伙定然不會主動出言。

果然,隨著一聲輕咳,韓紹上前一步,道:殿下,東宮六率虎賁郎將元尚武文韜武略,帶兵多年,微臣以為可以讓他統軍,消滅反賊段綸。

元邁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韓紹,他明白衛玄推薦了侄兒元尚武偏偏為何又不出現的原因,對此,他只能暗罵一聲老狐貍之外,別無他法。

韓紹的話音剛落,李仁政出班奏道:殿下,元將軍掌握東宮六帥,若是外出平叛,大興城的安全就存在隱患。臣以為,還是另派他人為妙。

李仁政的話一出,元邁心中大急,他對李仁政怒目而視,他走出去,道:李仁政,你這是何意?

李仁政目光平淡,他看著元邁不由冷笑一聲,道:元將軍外出平叛,東宮的守衛力量就會削弱,如今鄠縣、武功等縣已經被反賊李秀寧掌握,若是他們乘虛而入,大興守衛力量不足,這個責任誰來擔當?

元邁退后兩步,啞口無言,他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若是因為兵力被削弱,大興失陷,這個責任他可擔當不起。

衛玄咳嗽了幾聲,他縱橫官場數十年,頓時明白李仁政是出來唱反調的。只不過,這個反調是不是代王殿下的授意?李仁政是陰世師、骨儀一伙的,這個時候出來,再正常不過了。

關鍵是,代王殿下是怎么想的?衛玄一想起昨晚代王的語氣還有那略略驚慌失措的表情,又看了看骨儀筆直的身軀以及此刻代王疑惑的表情,衛玄的心中有了定論。

就在衛玄胡思亂想的時候,坐在王座之上的楊侑看著衛玄,笑道:衛尚書,你是朝中老臣,德高望重,想必有良策。孤想聽聽你的意見。

衛玄臉色略帶尷尬,他暗中讓韓紹出頭,就是想在兩者之間周旋,取得利益最大化,可是代王一句話將他拉了進來,代王雖然年輕,可畢竟是大興城的主人。

想到此,衛玄瞧了一眼元邁,這才看了楊侑說道:殿下,永豐倉是保證京畿糧食、器械的所在,依微臣之見,永豐倉不能有失。

如今右翊衛大將軍領兵在外,論合適的人選,當是虎賁郎將元尚武,不過他是東宮六帥的將領,東宮的兵馬斷不可動,而大興城的兵馬又被陰將軍調走了一萬,如今大興城只有兩萬禁衛軍,本就捉襟見肘,實在是無多余兵力可以派遣。

楊侑突然笑了,衛玄看似不管事,可是對于大興城的軍事調動、兵力部署,他似乎很是清楚啊!

崔毗伽走出來,笑道:依尚書之言,這永豐倉究竟該不該救?

衛玄突然意識到什么,他咳嗽一聲,道:殿下,微臣以為,永豐倉應該救,必須救!而京畿的兵馬,也不能動!

李仁政冷笑一聲,道:那么以衛尚書之見,這救援永豐倉的兵馬從哪里來?難不成衛尚書要學張天師,撒豆成兵?

楊侑臉色一變,喝道:李愛卿,不可妄言!說著,楊侑瞧著衛玄,道:衛尚書既然將此事看的如此通透,想必已經有了主意。

衛玄忍不住擦了一把汗,暗想今日之事怎么與昨夜有差別?他發現順著楊侑的言語說下去,這竟然是一個圈套,但此刻在朝廷之上,不容他多想。他一咬牙,說道:微臣家中有家將兩百,愿隨元尚武出征。

元邁臉色一變,他登時明白衛玄的意思,他覺得被坑了。他也咬咬牙,說道:微臣家中也有五百家將,愿為國效力。

楊侑搖搖頭,說道:衛愛卿、元愛卿,此事就由你二人費心,務必要擊退段綸。

元邁臉色鐵青,他感覺被衛玄出賣了,他憤怒的轉過頭看著衛玄,可是衛玄也是一副茫然而郁悶的摸樣,他知道衛玄也上當了。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和說好的根本不一樣!元邁充滿了憤怒,可是楊侑金口一下,元邁知道不能推脫,關隴勢力在圣上的打擊下,已經不如往昔,雖然元氏不止這五百家將,可是若是少了,面對叛軍,元家的希望元尚武若是被擒,只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元邁正要說話,楊侑卻是笑道:今日孤議事,除了解除永豐倉的危機之外,孤想要在民間招募戰士,眾卿家以為如何?

臣以為,如今反賊眾多,招募士兵刻不容緩!骨儀作為楊侑的心腹,第一時間出來。

臣附議!元邁咬咬牙。如果朝廷有了足夠的士兵,就不必犧牲元氏族人了,所以聽到此話,元邁第二個站出來贊同。

有了元邁的贊同,獨孤懷恩、韓紹等人也紛紛同意,反正這個招募只限于民間,自家的子弟大多無礙,事實上,楊侑也并不想招募世家子弟。

李淵作關隴貴族之一,楊侑明白他與關隴貴族的關系緊密,歷史上李淵攻下大興城之后,就是得到關隴貴族的幫助,這才得以迅速平定天下。

如今楊侑心中擔心的是,在看似平靜的大興城內,有多少關隴貴族在虎視眈眈,等待著李淵的到來?

所以在李靖提出讓衛玄、元邁等人出動家族兵馬的時候,楊侑就想到了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操練新軍的機會。而事實上,也收到了預想的效果,元邁為了不繼續損失家族兵勢力,果斷的同意了這個建議。

楊侑平靜的臉上其實有著內心掩飾不住的喜悅,他并沒有注意到衛玄有些郁郁的表情,事實上衛玄可以說是被暗算了一把,可是這個啞巴虧衛玄偏偏又沒人可以述說,他只能將這個苦果咽下。

很好,既然眾卿都同意,那么孤就開始征兵,宣李靖、堯君素、李襲譽!楊侑說道。

李靖是罪臣,堯君素是屈突通帳下的大將,而李襲譽則聲名不顯,但楊侑知道歷史此人曾經給陰世師、骨儀意見,那就是開倉放糧、招撫群盜,收攬精壯,以抗李淵,可惜被陰世師駁回,無奈的他只能上表去山南組織精壯,實際就是遠離大興城。

楊侑上次召見骨儀,就是要骨儀召回此人,可能是聽說楊侑在大興城開倉放糧的事情,李襲譽終于在昨夜趕回,令楊侑很是興奮。

李襲譽不止才能頗佳,他的哥哥李襲志也是忠臣良將,歷史上楊廣被宇文化及殺了之后,在始安郡抵抗蕭銑數年,最終因王世充奪取了洛陽朝廷,隋朝已經不復存在之后,才無奈投靠了蕭銑。此刻,他仍在嶺南,對楊侑日后有莫大的好處,所以李襲譽要用,而且是重用。

官宦層層宣下去,不一會,李靖、堯君素、李襲譽三人走了上來,三人均身著鎧甲,又都相貌堂堂,很是英姿颯爽。

三人跪下,齊聲道:臣李靖(堯君素、李襲譽)拜見代王千歲!

楊侑心中暗暗贊了一聲,朗聲道:從今日起,就由李靖主導,堯君素、李襲譽兩位愛卿輔佐,操練新軍。

三人齊齊謝恩,剛一站起,小桂子立刻說道:今日朝會事畢,散朝!


上一章  |  撼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