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七十四章武大會(六)
女王大人第二次的朝著呼延沖過來,呼延再次的使出來了太昊伏羲掌,可是這一次,女王大人沒有再輕易的和太昊伏羲掌硬碰硬,而是一個轉身,躲過了太昊伏羲掌的攻擊。(比奇屋逼qiwu的拼音)
這次呼延徹底的沒有辦法了。
他現在想要勝利的唯一辦法是盡快的擺脫掉女王大人的這個絲綢緞帶,可是這并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女王大人的絲綢緞帶是極品的神器,在仙界之,也是極其少見。
單憑借著呼延個人的力量的話,想要掙脫開絲綢緞帶的束縛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呼延也是管不了這么多了,女王大人的紅色寶劍朝著他刺過來時,呼延則是直接一把抓住了女王大人的紅色寶劍,頓時一股鮮血直接從呼延的手流淌了下來。
所有的人看到這里,都認為呼延現在已經是在作困獸之斗了。
難道最后的勝利者竟然是個女子嗎?
有些人還是對呼延有著極大的期望,只要死呼延還沒有輸,他仍然有翻盤的可能性。
呼延的手接強行的抓住了女王大人手的紅色寶劍,讓誰也沒有想到的一幕發生了——呼延忽然的松掉了女王大人的紅色寶劍。
“他這不是找死嗎?”
“他想干什么?”
所有的人見狀,都是大驚不已。
原本已經被他抓住的紅色寶劍,要是猛的放手的話,算是女王大人想要收手,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了,這把紅色的長劍直接的將呼延的手臂給刺穿,甚至會直接刺到呼延的身去。
要是那樣的話,呼延沒有任何的翻盤的可能性了,甚至他本人也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所有的人都是不明白呼延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只有周辰看的清清楚楚。
呼延這是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這樣做的代價未免太大了些。
女王大人看到呼延這樣的行為,也是十分的震驚,但是她并沒有選擇往后撤出紅色寶劍;因為她知道,原本正在和呼延較勁,而呼延猛的一松手的話,紅色寶劍在慣性的促使下,急速的朝著呼延刺過去,算是自己強行收手,也是絕對來不及。
只能夠聽天由命了。
女王大人順著紅色寶劍的力道繼續的向著呼延刺了過去,可是當所有的人都以為呼延馬要輸掉時,呼延忽然的大喊了一聲。
“太昊伏羲掌。”
此話一出,女王大人也慌了。
她根本沒有想到,呼延竟然會在這里等著她;其實,在呼延被困住后,他的太昊伏羲掌算是威力再大,也是很難打女王大人,而現在卻是不一樣了,女王大人在他的面前,只要是這個時候將太昊伏羲掌打出來,一定能夠必女王大人。
果然,女王大人的紅色寶劍在刺了呼延身體的一瞬間,呼延的太昊伏羲掌也是正好擊了女王大人的胸膛。
猛地一聲炸裂,女王大人被呼延推出去了百米遠的距離,太昊伏羲掌最大的特點是威力巨大,女王大人在停住身形的時候,也是感覺嗓子眼一甜,一口鮮血直接吐了出來。
女王大人立刻的在身點了幾處穴道,從空間戒指當拿出來了一顆紅色的小藥丸,緊接著放到了嘴里面,女王大人身體里面洶涌的能量才算是平息下來。
太昊伏羲掌果然是霸道。
要不是呼延被束縛住一只胳膊,恐怕女王大人這個時候地身受重傷了。
呼延也不太好受,女王大人的紅色寶劍正好是刺在了他的胸前,呼延猛烈的將這把寶劍給拔了出來,然后握著它,對女王大人說道:“你身的寶貝還真的是多,我倒要看看除了絲綢緞帶和紅色寶劍之外,你還有什么寶貝。”
女王大人毫不猶豫,直接在口念起了口決,然后大聲的說道:“給我回來。”
她說完這句話,呼延手握著的紅色寶劍直接的從他的手飛了出來,剛好落到了女王大人的手。
仙界之,每一個人的兵器都是要滴血認主,只要是兵器的主人沒有死,或者是沒有給他解除契約,那這兵器絕對不會被別人利用;如周辰手的日光劍,在周辰的手放了很長的時間,周辰都是不能夠將他的契約給破解掉。
紅色寶劍重新的回到女王大人的手,其實很多的人對這場賽的勝負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了。現在,女王大人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而呼延只要是掙脫不出來這絲綢緞帶的束縛,他沒有勝利的可能性。算是太昊伏羲掌打在了女王大人的身,都是沒有搬回一局來,可想而知,呼延勝利的希望是多么的渺茫了。
女王大人忽然再次的將已經到手的紅色寶劍給扔了出去,這寶劍好像是自己長了眼睛一樣,直直的本著呼延所在的位置沖了過去。
呼延抵擋一下,這紅色的寶劍往后退一下,然后找準機會再次的攻擊。
反復了十幾次之后,呼延整個的精神狀態也都是接近了崩潰了,但是他還是強行的打起精神來。
只要是他還能夠戰斗,他要堅持下去;至少,他也不能夠丟了周辰的人。
畢竟他是周辰唯一的徒弟,只不過他所學的東西雖然不少了,可是精通的只有御天九劍一個,無論是太昊伏羲掌還是一劍乾坤決都時算不精通,要是他再多領悟一點技能的話,也不至于現在的窘迫了。
一時之間,呼延連續的打出了好幾次的太昊伏羲掌,又接連的用一劍乾坤決的招式,這兩種功法雖然的厲害,殺傷力也很大,但是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是消耗的能量實在是太大了。
這樣消耗下去,別說是女王大人將他怎么樣了,是呼延自己體內的元氣也是不夠用。
雖然現在呼延已經是二代仙宗后期的境界了,可是元氣也是有限;畢竟他的對手,女王大人也是一個二代仙宗后期的高手。
強者和強者打起來,拼的是實力。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