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267章 進犯河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7章 進犯河西

第267章 進犯河西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6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大汗,踏過河西走廊后,便進入嘉峪關,只要攻下嘉峪關,我軍就真正的進入大唐王朝的疆土,大軍長驅直入,攻占京城指日可待。”袁天罡望著前方的嘉峪關,恭敬地說道:“嘉峪關乃是河西走廊的中部,歷來都有重兵把守。只要奪下嘉峪關,大唐皇帝就算派來援兵也于事無補,我們只要將嘉峪關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就算是逍遙王前來,都無法與我軍相抗衡!”

頡利可汗聞之微微一愣,感慨萬千地嘆息一聲:“朕終于抵達嘉峪關,先皇曾說過,只要過了嘉峪關,前方就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還有數不勝數的農作物,金銀珠寶更是多如牛毛。朕日夜期盼突厥鐵騎踏入中原大地,今日朕終于完成了先皇的囑托。但是,這遠遠不夠,只是抵達嘉峪關,待朕真正攻下了,朕的大軍便可以長驅直入,天下以朕為尊。”

袁天罡及頡利可汗身邊的將領們全部都沉默了,袁天罡知道頡利可汗一生為了突厥,想要將突厥發揚光大,他為了取得突厥汗國的真正控制權,排擠次汗突利可汗,致使突利可汗歸附于大唐;眾位將領興致昂揚的看著紅磚堆砌的城墻,只要踏過這面紅墻,就可以擁有數不盡的金銀珠寶,數不盡的女人,還有數不盡的物資,他們都迫切地進攻嘉峪關。

嘉峪關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河西重鎮肅州,距離蘭州七千七百六十千米;西連玉門關,南面倚靠祁連山山脈與甘州接壤;北靠黑山與肅州金塔縣相連接,中部為酒泉綠洲西緣。也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秦朝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

由于逍遙王府遇刺,嘉峪關守將李靖、徐懋功被唐高祖李淵一紙調令調回京師,他們兩人臨走前將所有的軍政大權交予肅州守將張士貴、甘州守將張寶相,并且李淵將他們兩人也調任駐守在嘉峪關,成為新的守將。

張士貴乃是唐代名將,他自幼學武,擅長騎射,臂力驚人,可以彎弓一百五十斤,箭法精準,他的戎馬生涯基本上都是留在邊關,抵御突厥大軍入侵,先后任右光祿大夫、右屯衛大將軍、左領軍大將軍等職;張寶相是隋唐時期著名的將領,任職為大同道行軍副總管,他們兩人皆是赫赫有名的將領,尤其是面對突厥大軍更是交鋒上百回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李靖、徐懋功兩人才會安心的離開嘉峪關,趕往京城。

“大哥,前方探子來報說,突厥大軍已經抵達嘉峪關百里之外,粗略估計有三十余萬人,騎兵有十萬,如此大的兵力。看樣子頡利可汗這次舉全國的兵力,想要真正的南下侵略大唐。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突厥大軍不日便會抵達嘉峪關城下。”

張寶相與張士貴兩人幾乎一起被調任到邊關,又常年作戰在一起,而且又是相同的姓氏,他們兩人直接結成異性兄弟,張寶相為兄,張士貴為弟。他們兩人一身戎裝,佇立在城墻上,他們早前接到探子來報,說突厥頡利可汗集結大軍準備進攻大唐。于是,他們兩人聞之連忙將肅州、甘州兩地的守軍全部調到嘉峪關內,防止突厥大軍來襲。可是,他們兩人已經等待了三天,依然沒有看見突厥大軍有任何異動,他們兩人與突厥大軍打交道不止一次兩次,早已摸清楚突厥將領的習慣,他們兩人沒有絲毫的緊張之色。

張寶相風輕云淡地笑道:“賢弟,突厥人的性格,你還不清楚嗎?他們是想要探聽虛實,既然突厥大軍想要知道我軍的敵情,就隨他去吧!”他望著前方的戰旗,突厥大軍浩浩蕩蕩的出現在前方不遠處,行軍速度較慢,張寶相嘆息一聲:“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兵力,也可與他們正面一戰,不會像現在這樣只能守著,卻不能有任何的反擊。”

張士貴拍著張寶相的肩膀,勸慰道:“大哥,大軍的戰斗力不是人多就可以了,想當年我們兩人率領萬人大軍與突厥鐵騎大戰。雖然此戰我們是大敗而歸,但是突厥鐵騎也死了過半。若是一對一,唐軍的戰斗力不弱于突厥,而且我們現在占據著足夠的優勢,既然硬拼不行,那就守城,我就不相信頡利可汗能夠攻占嘉峪關。”

張寶相視死如歸地看著浩浩蕩蕩的突厥大軍,他豪言壯語道:“好,我們兄弟兩人齊心協力,定要頡利可汗無功而返!”

“大汗,末將已經派人打探清楚了,嘉峪關守城將領是張寶相、張士貴兩人,守城唐軍只有五萬人不到!”

頡利可汗聞之大笑一聲,沉聲道:“雅爾金、阿史那杜爾聽令!”

雅爾金與阿史那杜爾猛地站起身,異口同聲地高聲道:“末將在!”

頡利可汗鄭重其事地說道:“你們兩人為先鋒大將,朕給你們兩萬騎兵,四萬步兵,務必拿下嘉峪關!”

雅爾金與阿史那杜爾兩人躬身道:“諾!”

張寶相、張士貴聽到突厥大軍吹響了號角,他們兩人相視一笑,張士貴高聲道:“兄弟們,突厥大軍有三十余萬的兵力,我方不足五萬,你們怕不怕?”

“不怕!”眾人一致的高聲喊道。

“好!”張士貴撫恤大笑道,面朝著下方的大軍,高昂的喊道:“兄弟們,為了中原的親人,我等誓死保衛嘉峪關,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五萬大軍士兵眾口一詞地高喊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雅爾金與阿史那杜爾兩人率領著六萬突厥大軍,聲勢浩大地抵達嘉峪關城門下,雅爾金身穿戎裝,跨坐在站馬上,抬起高高的頭顱,仿佛城墻上的唐軍在他的眼里是一群螻蟻,不足為懼,他身為先鋒大將,又有六萬大軍,毫不畏懼,氣焰囂張高喊道:“本將軍乃是頡利可汗麾下先鋒大將雅爾金,速速出城迎接本將軍,獻城投降,饒爾等一命;如若不然,本將軍率兵踏平嘉峪關。”

張士貴泰然處之的大笑道:“本將乃是大唐皇帝陛下肅州守將張士貴是也,將軍若有本事踏平嘉峪關,本將軍就在城中等待將軍的大駕光臨,并且本將愿意為將軍鞍前馬后!哈哈!……”

張寶相及其麾下將士哄堂大笑,不屑一顧地譏笑雅爾金。嘉峪關素有‘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之稱,也是歷朝歷代兵家征戰之地,烽燧隨處可見。若是能夠輕而易舉的攻占,那它就不配稱為‘天下第一關’的美稱,雅爾金想要踏平嘉峪關,簡直是癡人說夢。

“氣煞我也!”雅爾金看著張士貴、張寶相及其唐軍將士譏笑自己,大怒一聲:“眾將士聽令,傳本將之令,全力攻占嘉峪關。殺敵首著連升三級,賞賜百只牛羊,賞銀萬兩。”

隨著雅爾金的一聲令下,又有賞賜的激勵,使得突厥士兵氣勢高昂地進攻嘉峪關;張士貴、張寶相兩人立即將五萬大軍排列成防御陣型,所有的將士全部都握著盾牌,抵御突厥騎兵的沖刺,并且張士貴、張寶相兩人輪流統兵繼續反擊,猶如一道厚實的城墻,堅壁清野,而且張士貴、張寶相兩人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占據著城墻,抵不過的時候就大軍撤退,如此反復居然抵擋住突厥騎兵的攻擊。

張士貴、張寶相如此循環反復的抵御突厥大軍,雅爾金與阿史那杜爾兩人也是親自上陣殺敵,卻無法突破唐軍的防御。雖說張士貴、張寶相兩人的戰斗力不是很高,領導士兵整體作戰還是有一套,尤其是面對突厥騎兵的時候,他們心中早有計劃,絲毫不懼突厥騎兵。

無奈之下,突厥騎兵無功而返,雅爾金又親自率領步兵進攻,仍然無法撼動唐軍的防守。隨著時間的推移,突厥大軍以及唐軍士兵皆有死傷,一攻一受,突厥擁有鐵騎可以在唐軍之中橫沖直闖,傷亡人數非常的低,不過步兵卻沒有這么好的裝備,只能依仗自己手中的兵器以及武藝取勝,大戰之后,唐軍損失了一萬余人,而突厥騎兵毫發無損,步兵也損失了一萬余人。

張士貴、張寶相兩人面面相覷,心急如焚地看著唐軍士兵與突厥大軍廝殺的場景,局促不安,他們日前就已經得到突厥大軍南下進犯河西走廊,攻打嘉峪關。他們兩人早就知道突厥頡利可汗的野心,而且突厥兵力遠甚于唐軍,唯恐戰力不足,他們已經上書于朝廷,希望派遣援軍,否則僅憑他們不足五萬兵力的唐軍根本就抵御不了,突厥士兵如同潮水般的攻擊,突厥騎兵皆是裝備精良,戰馬上套著盔甲,根本就不懼盾牌,經過多次的撞擊后,盾牌已經出現一絲裂縫,最重要的是唐軍士兵根本就抵御不了突厥大軍的沖刺,身形不斷地后退,才會折損一萬余人,重傷的也有數千人。

當初,張士貴與張寶相決定以逸待勞、守株待兔,不主動與突厥騎兵正面沖突,這是他們兩人多次與突厥大軍交鋒后得到的結果。若是正面沖鋒,唐軍士兵根本就無法突厥騎兵相抗衡。然而,此次作戰的軍事卻是袁天罡,他直接授予頡利可汗進攻城門的方式,傳授了突厥士兵一些方法。

突厥士兵在袁天罡的教導下,他們沒有像以往的攻擊一樣,硬著頭皮橫沖直撞的,而是隊伍整齊的攻擊著一點,有分散敵人的注意力,借用竹梯子攀爬城墻,還有一些人取來粗大的樹干對著城門攻擊。張士貴看見突厥士兵戰斗的方式變了,更加像是唐軍戰斗的方式,微微一愣后,急忙命士兵投擲石頭、射箭,仍然無法阻擋。無奈之下,張士貴只能現在與突厥大軍正面交鋒,略微占據著上風,但是死傷在所難免,卻不想突厥步兵的實力也提高了不少,造成了唐軍戰死一萬人,受傷了五千人,看似占據上風實際上唐軍是敗了。

天色已晚,雙方大軍全部都撤離了戰場上,頡利可汗看著雅爾金與阿史那杜爾取得的戰績,沒有絲毫的責怪,反而予以褒獎,并且繼續任命他們兩人為先鋒大將,使得他們兩人受寵若驚,不明白頡利可汗是什么意思。

畢竟,頡利可汗可是出了名的暴脾氣,而且剛愎自用,甚少聽從別人的意見,他們都詫異地看著頡利可汗,仿佛這一切都是在夢中一樣,如夢似幻。作為突厥大軍的國師袁天罡微微一笑,他知道頡利可汗大局觀實在是寬廣,此時不應責罰雅爾金與阿史那杜爾。

若是雅爾金與阿史那杜爾受到頡利可汗的責罰,戰場上最忌諱的就是臨陣換將,軍心不穩。頡利可汗身為******的大汗,在突厥國內耀武揚威,生殺大權只在他一語之間。不過,頡利可汗也知道突厥大軍與唐軍開戰,最需要的就是將領,正當用人之際,決不可失去人心,否則此戰必敗。

突厥大軍戰斗方式的改變,也是袁天罡傳授于頡利可汗,使得突厥大軍戰斗力增強了許多。袁天罡根據突厥將士的特點,制定出了適合他們的訓練方式。突厥士兵基本沒有踏足中原,也沒有見識到唐軍將領的兵法,只是依仗著天生蠻力,視死如歸的勁頭去殺敵,騎兵重甲披在身上,一般刀劍無法割開重甲,袁天罡就命他們先行沖鋒,大亂敵人的陣勢,然后再命步兵沖鋒陷陣,最大程度的開發突厥騎兵的潛力,使得騎兵毫無畏懼盾牌的防御,橫沖直闖的。

張士貴身為嘉峪關的將領,他只能與張寶相商量該如何面對突厥大軍如同潮水般的攻勢,最后他們都一致的同意只能據城以守,決不能再次沖鋒陷陣,與突厥大軍正面交鋒。于是,突厥大軍無論怎么做,他們兩人始終不出城迎戰,采取防守的方式,等待著大唐援軍的到達,只不過突厥大軍人數眾多,戰斗力非凡,且擁有袁天罡這個軍師,使得嘉峪關守將士兵死傷大半,時局已經變得明朗了許多,頡利可汗望著節節敗退的嘉峪關守將,他笑了,地頭喃喃道:“嘉峪關,今日終于成為朕的囊中之物!”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