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265章 開戰在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5章 開戰在即

第265章 開戰在即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5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隋末年間,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內戰不斷,中原分裂,突厥勢力趁機得到壯大,兵力更是極端強盛,贊曰:“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于突厥,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也臣屬于突厥,突厥麾下士兵多達百余萬。中原的許多漢人也因避亂而遷入突厥分布地區。因此,北方的割據者們,為爭取外援而紛紛同突厥聯系,甚至俯首稱臣,頡利可汗想學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唐高祖李淵起兵時,聽從劉文靜的意見,和好突厥,親自寫信與突厥始畢可汗聯系,向突厥國俯首稱臣。次年,始畢可汗親自率領大軍南侵,想要一舉攻占中原,大軍渡過黃河抵達夏州,與梁師都會合。始畢可汗又派遣五百人騎兵支援劉武周進入句注山,準備進攻太原。

恰逢其會,始畢可汗在南侵中原,攻打太原的半路上因病死亡,突厥大軍無奈撤軍。唐高祖李淵為此還在長樂門為始畢可汗發哀,命令群臣到突厥使臣的館舍吊唁,并遣使者送段物三萬作為給喪家的禮物,以示忠誠,始畢可汗之子什缽苾年幼,不能率領朝臣,未能嗣位。

始畢可汗的弟弟俟利弗即位,是為處羅可汗,而處羅復以隋義成公主為妻。俟利弗即位不久,不知什么原因也病死,處羅可汗的弟弟咄苾嗣位,是為頡利可汗;頡利是啟民可汗第三子,他又以義成公主為妻。早年頡利可汗與隋煬帝楊廣相識,兩人都是雄才大略的梟雄,只不過頡利可汗登基之日,隋朝亡國之時,頡利非常遺憾,未能與楊廣一較高下。

唐高祖李淵在晉陽起兵,為了進軍長安,防止突厥進攻后方晉陽,無奈之下,他只能結好突厥。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一方面抵御突厥,另一方面消滅眾多割據勢力,消滅了臣屬于突厥的割據勢力使突厥的力量被削弱,粉碎了頡利可汗想當拓跋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的企圖。

頡利可汗得知唐高祖李淵橫掃天下,李逍遙又率領大軍剿滅了他派往支援劉黑闥的騎兵,他才真正的明白李唐大軍的厲害。頡利可汗在聽從了國師袁天罡的意見后,決定主動向李唐請和,兩國在渭河處定下盟約,也是頡利可汗緩兵之計。

與此同時,大唐王朝也需要休養生息,唐高祖李淵也同意頡利可汗的請求,愿意定下盟約。在李逍遙的大刀闊斧的改革下,大唐王朝的國力飛速提升,遠遠超出了頡利可汗的預想。而且,李逍遙居然率領大軍能夠攻破自己的大軍,頡利可汗在袁天罡的慫恿下,派遣刺客不遠萬里來到長安城,沒想到依然是功虧一簣。

“逍遙王不除,必定影響朕南下入侵的大計!”頡利可汗低聲憤怒地喝道,他派遣而去的刺客全部都是突厥赫赫有名的勇士,沒想到客死異鄉,無一生還,新仇舊恨,對李逍遙更是恨之入骨,他撇過頭望向一身穿著黑白相間的道袍的袁天罡,恭敬地問道:“國師,為何你的毒藥沒有用?逍遙王不僅安然無恙,還讓我方損失慘重!”

袁天罡淡淡地看了一眼頡利可汗,他知道頡利可汗心中有怒火,嘴上不說,心里卻有些不滿。袁天罡從容不迫地回道:“大汗,看樣子逍遙王這廝有人在幫助他。臣自信自己的毒當世無人可解,除非他們全部出山,否則別無他法!”

頡利可汗淡淡地看了一眼袁天罡,若不是袁天罡目前還有用,他早就下令直接將袁天罡斬殺了。頡利可汗根本就不知道袁天罡來自何處,仿佛像是從天而降一樣;袁天罡利用他的所學深深地折服了頡利可汗,使得頡利可汗重用袁天罡,并且封袁天罡為國師,而且在袁天罡的帶領下,突厥國的兵力不斷地恢復了。

突厥國不像中原地區,富裕遼闊,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突厥占據著蒙古高原和北方草原地區,乃是游牧民族。地域寬廣,一眼望去皆是蔥蔥郁郁的大草原,再望去的話,就是一片沙漠,沒有一處是能夠長時間定居的地方,頡利可汗做夢都想要占領中原,身為突厥可汗,他想要本國的子民不受干旱等天災**,平民百姓生活富裕,國家強盛。

頡利可汗深深地知道中原地區的繁榮,他時刻向往著安居樂業的生活,自己的子民不受任何的災禍。雖然頡利可汗雄心壯志,野心勃勃,卻無法避免突厥國的貧瘠之地的事實。迫于生計,頡利可汗大肆擴充兵力,利用天然的優勢,戰馬居多的先天條件,在頡利可汗的帶領下,突厥國威名遠播。

劉黑闥前來求援,頡利可汗二話沒說就借兵給他東山再起,卻不想派往支援劉黑闥的突厥大軍被李逍遙率領大軍全部消滅,無一生還;頡利可汗才知道大唐帝國之中,有人能夠與突厥國鐵騎相抗衡,甚至突厥國驕傲無比的騎兵,在李逍遙的眼中如同螻蟻,毫不在乎,依然無情地消滅了。

頡利可汗兩難之際,袁天罡從天而降,直接出現在他的牙帳內,并且傳授了頡利可汗精囊妙計來化解眼前的危難。袁天罡開門見山地指出頡利可汗目前想要煩惱的是什么,頡利可汗驚詫萬分,袁天罡更是道出了頡利可汗的以前的往事,推算出頡利可汗的過往,甚至是一些人不知道的事跡,袁天罡全部都說了出來。

于是,頡利可汗將袁天罡奉若神明,他算是見識到袁天罡的厲害之處。他直接命人端上馬奶酒,請袁天罡坐下來,將心中的疑問全部都說了出來。袁天罡一一為頡利可汗解惑,而且給了頡利可汗建議,雙管齊下,一方面與李唐結盟,休養生息,另一方面派遣刺客消滅對突厥有危險的人物,頡利可汗遵照袁天罡的吩咐,全部實施,而且袁天罡指出了頡利可汗突厥國內有敵人的奸細,在他的指引下,伍云召花費數年的時間經營的情報網,在袁天罡的指導下,功虧一簣,一夜之間被消滅。

袁天罡乃是相術大師,只要瞥一眼就能看出此人的未來。因緣巧合之下,袁天罡與伍云召有一面之緣,他發現伍云召面容以及口音不是突厥人,推測后就明白伍云召來到突厥國到底是要干什么。袁天罡借用伍云召是奸細的契機,讓自己得到頡利可汗的信任,再進行自己的計劃。

“大汗,臣夜觀星象推測出大汗不日就能南侵大唐,坐擁天下!”袁天罡微微躬著身子,侃侃而談道:“大唐雖有逍遙王等人率領大軍與突厥大軍相抗衡,卻不知大汗不日就要進攻。并且,逍遙王府遇刺的消息傳遍整個大唐王朝,尤其是長安城戒備森嚴,大唐皇帝又將鎮守邊關的大將全部調回京師,枉顧天下的安危,實乃自掘墳墓。”

“臣建議突厥大軍此時理應乘勢而為,率領大軍攻入大唐,揮師南下,必定入主中原!雖然這幾年李唐大軍的兵力得到很好地休整,我軍也不遑多讓。再說,逍遙王已經被大唐皇帝解除兵權,軍中大帥是李靖、徐懋功,少了逍遙王的李唐大軍,在臣的謀劃之下,必定損兵折將,我軍必定高歌猛進!”

頡利可汗低頭沉思許久,袁天罡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他早就想要一統中原的野心。當初,隋煬帝楊廣在位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眾多割據勢力紛紛投靠于突厥,依附突厥的兵力才能南征北戰,就連大唐亦是如此,然而,頡利可汗妄自稱大,剛愎自用,不聽信麾下大將的建議,還不斷地派遣騎兵援助于大唐,造成今時今日的局面,終歸到底頡利可汗有一部分責任。

“可是,朕與大唐前幾年締結‘渭河之盟’,而且還是朕親筆所寫,大唐皇帝才愿意親自與朕締結盟約。”頡利可汗緊鎖眉頭,沉聲道:“若是我們貿然出兵,率領大軍攻打大唐,必定引起李唐大軍的全力反撲,唐軍在逍遙王的帶領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再說我國人口稀少,號稱‘百萬雄師’,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朕還不清楚嗎?若是與大唐硬碰硬的話,我軍必定以失敗告終。”

“臣敢以人頭擔保,大汗必定安然無恙,突厥必定戰無不勝,占領長安城!”

袁天罡豪氣干云地保證道,他聽出頡利可汗的擔憂,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袁天罡決定以自己的性命作為擔保,消除頡利可汗的擔憂。不過,袁天罡仍然隱瞞了頡利可汗一些事情,他也不知道此次出兵征戰結果到底如何,戰場上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一定安然無恙。

突厥稱雄北方,就連吐谷渾都是依附之臣,突厥鐵騎名震天下,任何實力都不敢與他們爭鋒;大唐帝國繼隋朝滅亡后新的帝國,擁有百萬大軍,且軍中大將能征善戰,毫不畏懼。其次,突厥大軍戰馬雄厚,糧草只能靠掠奪才能滿足;大唐地大物博,經過一陣子的休養生息,更勝從前,雙方百姓皆是視對方為仇敵,不死不休,殺伐四起,孰強孰弱難以預測。

頡利可汗猛地站起身,斬釘截鐵地說道:“傳朕的旨意,大軍揮師南下,進攻大唐!”

隨著頡利可汗的命令,突厥大軍的將領紛紛召集麾下士兵,排列成方陣全部都昂首挺胸的望著頡利可汗,他們期盼許久的日子,終于到來。頡利可汗想要入侵大唐,占據中原,坐擁萬里河山,將士們也早就想要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不想繼續過著游牧生活,裴天罡聞之,咧著嘴笑了,他低聲喃喃道:“時機終于來臨了!……”

與此同時,唐高祖李淵也在為出兵征討突厥而煩惱,朝堂之上分成兩派,一派是以李逍遙為首的將領,另一派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文官,他們兩人在朝堂中發生爭執。李逍遙卸下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在軍中仍然有影響力,李靖在朝會上上奏李淵,要出兵攻打突厥;長孫無忌則認為貿然出兵,撕毀盟約,干戈再起時,必定天下百姓受苦受難,兩人爭鋒相對。

李淳風等人早已離開逍遙王府,他們向李逍遙鄭重的承諾,待時機成熟后,他們必定會前來相助。畢竟,大師兄袁天罡不是泛泛之輩。如果大唐與突厥開戰,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戰爭,也是鬼谷門正式清理門戶之時,他們身為鬼谷門人,絕不會錯過。

頡利可汗公然撕毀盟約,派人行刺于李逍遙,使得長孫秀敏昏迷不醒,這筆賬,李逍遙必須要算清楚。次日,朝堂上李逍遙當眾向唐高祖李淵提出要出兵攻打突厥。頓時,朝中大臣議論紛紛,一些武將早已將自己的意見上奏了,他們紛紛贊成李逍遙出兵攻打突厥;文官則反對出兵,他們認為大唐乃是仁義之邦,撕毀盟約必定影響大唐與突厥兩國之間的外交關系。

唐高祖李淵用手撓了撓太陽穴,皺著眉頭,看著朝中大臣爭吵不已,他猛地大喝一聲:“諸位愛卿為大唐的江山社稷考慮,朕甚是欣慰。只不過大唐王府遭到突厥刺客,王妃中毒昏迷不醒。若是不與突厥討要個說法,朕的顏面何在,大唐的國威又何在。”

眾人紛紛沉默寡言,低頭不語,他們聽出唐高祖李淵的話中意思,李淵要派兵攻打突厥。果不其然,唐高祖李淵沉聲道:“大唐初建時,朕被逼無奈對突厥俯首稱臣,又阿諛奉承避免朕的后方遭到突厥大軍。如今,李唐大軍在諸位將領的帶領下,勢如破竹,取得天下大權,朕不愿再向突厥阿諛奉承,朕要頡利可汗知道,朕失去的會再次拿回來。”

“傳朕旨意:出兵北伐,進攻突厥!”唐高祖李淵斬釘截鐵地沉聲道,“朕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大唐百姓人人安居樂業,必須要解決來自北方的突厥等國的威脅。今日,朕在此宣布:逍遙王官復原職,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就讓突厥大軍見識一下我們唐軍的厲害。”

“兒臣接旨!”李逍遙躬身謝恩道,他接下了元帥之職,再次披掛上陣,成為進攻突厥大軍的元帥,而且唐高祖李淵將李逍遙的麾下大將全部召回也是為了今天,李淵早有想消滅突厥這個心腹大患的想法,李逍遙豪氣干云地沉聲道:“兒臣必定剿滅突厥,活捉頡利可汗,揚我大唐國威!”

“好!”唐高祖李淵撫須稱贊道,“朕在京城等候逍遙王的好消息!”

朝中大臣見李逍遙再次榮升天下兵馬大元帥,手中握著兵權,他們的風向也變了,又看著龍顏大悅的李淵,他們異口同聲地高聲贊揚道:“吾皇圣明!”

于是,大唐與突厥國的矛盾再次成為朝中大臣議論的話題,唐高祖李淵一錘定音,確定了唐軍出兵北伐,進攻突厥。此戰,將是大唐建國之日場面最宏大,影響最深遠的大戰,也是突厥與大唐長久以來堆積的矛盾,還是兩國必然發展的趨勢。無論是頡利可汗還是唐高祖李淵,他們兩人都想要真正的一統天下,只有將對方消滅,才能真正的開創盛世。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