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230章 半路截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0章 半路截殺

第230章 半路截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9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秦王李世民率領大軍占領了涼州城,將李軌押解進京面圣,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勢力全部依附于大唐,他們率領大軍班師回朝了。與此同時,李逍遙率領大軍剿滅宇文化及收復江都城,迎接蕭皇后進京,并且得到傳國玉璽之事,也上奏朝廷。

唐高祖李淵聞之興奮不已,他大笑道:“只要待逍遙大軍班師回朝后,朕即可成為萬民臣服的帝王,任何勢力休想動搖大唐的根基。只要玉璽在手,朕足可以號令天下。凡是反抗大唐王朝的勢力,皆是與天為帝,朕才是真命天子,日后大唐定可繁榮昌盛。”

李逍遙平定宇文化及,將隋煬帝楊廣改葬,又將蕭皇后迎接回京師,最重要的是李逍遙他回來了,不僅僅回來了,還帶了李淵一直夢寐以求的帝王象征——傳國玉璽。一時之間,李淵的心情大好,他直接下令親自迎接李逍遙,只要李逍遙的大軍抵達長安城,城內無論老幼皆要夾道迎接。

遠在京師的李淵得到李逍遙的消息,知道了傳國玉璽在他的手中,然而占據著河北省的夏王竇建德也知道了傳國玉璽在李逍遙的手中。由于他趁著李唐大軍南征北討的時機,大肆攻占其他地方,使得竇建德勢力變得更加龐大,而且兵力與李逍遙率領的二十余萬大軍不遑多讓,重兵在手,他的野心迅速地膨脹起來,儼然成為能與李唐分庭抗衡的龐大勢力。

竇建德雄居于河北,自稱夏王,愛民如子,勤儉節約,之前與王世充私交甚篤,然而王世充殺害了楊侗,自立為帝,便與他絕交,老死不相往來。竇建德在金城宮聚會文武官員,恰好有五只大鳥降落在樂壽城,幾萬只鳥雀跟著飛來,整整過了一天才飛走,眾人認為是吉兆,因此改取年號為五鳳。

與此同時,又有一個宗城人進獻一枚玄王圭,質地通體是黑色的,景城丞孔德紹驚喜地說道:“古時夏禹親受符命,上天賜給玄王圭。現在吉兆跟夏禹一樣,應當稱為夏國。”竇建德聽從了孔德紹的這個建議,于是改成為夏國。

在這之前,上谷郡的賊軍統帥王須拔自稱漫天王,聚集幾萬人馬,進犯幽州,中箭而死。副將魏刀兒接替統率這支人馬,自稱歷山飛,盤踞在深澤縣,有十萬人馬。竇建德采取緩兵之計,先是跟他訂立和約,使得魏刀兒對他放松了防備,在他防守松懈時,竇建德突然發動襲擊,一舉擊敗了魏刀兒,直接吞并了他的全部地盤。

竇建德不僅僅雄才大略,且胸襟寬廣,深受麾下士兵的愛戴。每當攻陷城鎮打敗對手,所得到的財物,竇建德都會一起分發獎賞給各位將領,自己一樣東西都不要;而且,竇建德勤儉節約,日常吃的只是蔬菜、脫皮粟米飯,沒有吃過任何的葷菜。

并且,竇建德不僅僅對自己的飲食起居有著嚴格要求,就連他的妻子曹氏同樣的要求,命令她們不穿絲織衣裳,小妻、侍女只有十幾人。竇建德率領大軍攻占聊城后,得到上千名宮女,都有姣艷的容貌姿色,他想都不想,未曾有絲毫的猶豫,當即遣散。

他還得到隋朝文武官員和驍勇果敢的武士上萬人,也直接遣散,放他們自由,聽憑他們自己的意愿,想去哪里就到哪里去,還任命隋朝的黃門侍郎裴矩為尚書左仆射,兵部侍郎崔君肅為侍中,少府令何稠為工部尚書,其他人按照才能專長授予官職,對他們百分百的信任,交給他們實權,在他們之中也有人想到關中和東都去投奔別人的,竇建德都不橫加阻攔,照樣發給足夠的衣物食糧,派兵護衛,送出轄區。

竇建德親自率領大軍,向南進犯相州,河北大使淮安王李神通抵御不住,撤退到黎陽。相州被他攻破,竇建德殺掉刺史呂珉;接著進攻衛州,打下黎陽,唐高祖皇妹同安長公主和李神通一起被俘。攻至滑州,刺史王軌被奴仆殺死,奴仆帶著他的首級滿心歡喜的投奔竇建德,竇建德義正言辭地拒絕道:“奴仆殺主人是犯大逆不道的罪行,我怎能收留他。”

竇建德不僅沒有收留奴仆,反而下令將他抓起來,立即處斬奴仆,反而把王軌的首級送回滑州。由于王軌為官清廉,為民請命,真心實意的為百姓辦事,深受當地官吏百姓的愛戴。竇建德將王軌的首級送回,使得滑州的官吏百姓為之感動,當天就投降了,至于齊州、濟州以及兗州叛軍統帥徐圓朗等聽聞竇建德勇猛無敵,一路上高歌猛進,全部都聞風而降。

同安長公主以及李神通全部被竇建德活捉,他不僅沒有任何的不敬之處,反而將他們兩人安排在客館居住,以賓客的禮儀對待他們。秦王李世民在山西攻打李軌,逍遙王李逍遙攻打洛陽王世充,他們都分身乏術,唐高祖李淵迫于無奈之下,只能與竇建德締結和好盟約,當即竇建德直接讓同安長公主、李神通兩人跟使者一起回去,就連使者非常的驚訝。

竇建德曾經攻陷趙州,捉住趙州刺史張昂、邢州刺史陳君賓、大使張道源等人,由于他們等人發動襲擊,侵犯了竇建德轄區的邊境,傷了他的士兵,竇建德就要殺掉他們。國子祭酒凌敬勸諫道:“狗對不是它主人的人都會吠叫,現在鄰居防守牢固,因力量用盡而被俘,這才是忠誠可靠的男子漢。如果處死他們,怎么勉勵大王您的臣下們呢?”

竇建德見凌敬請求饒如張昂等人,怒火中燒的大吼一聲道:“我已兵臨城下,他還執迷不悟不肯投降,使我的部隊吃了苦頭,死罪怎么能夠赦免?”

凌敬從容不迫地繼續勸說道:“如今您派大將軍高士興在易水抵御羅藝,羅藝軍隊才到,高士興就投降,您又認為行不行呢?”

竇建德聞之恍然大悟,這才明白前因后果,就下令放了他們,他寬容厚道聽從勸諫,使得麾下大將,文武百官都愿意跟隨這樣的明主,愿意誓死追隨竇建德。隨著兵力不斷地擴大,實力雄厚的竇建德,發兵幽州,親自攻打幽州城,羅藝帶領士兵出城跟他作戰,大敗竇建德,斬殺一千二百人。

兩軍數次交鋒中,羅藝多次獲勝驕傲起來,進軍襲擊竇建德的軍營,竇建德在營地擺好陣式,順著戰壕沖出,打敗了羅藝。竇建德再次率領大軍逼近幽州,仍然沒有獲勝,無奈之下只能班師回朝。他的納言宋正本來就喜愛直言勸諫,竇建德卻聽信別人中傷他的話而殺了他。

此后,人們把這當作教訓,再也沒有人再進忠言,從此刑賞教化更加衰微。

竇建德又派遣高士興進軍圍攻幽州,還是沒有獲勝,撤退到籠火城,遭到羅藝襲擊,高士興的士卒頓時逃散。在這之前,高士興的大將王伏寶有勇有謀,在同輩中功勞第一,將領們妒忌他的才能,就有人散布他要反叛,竇建德聽信讒言就要殺他。

“王將軍你該當何罪!”竇建德怒吼一聲,他聽聞王伏寶想要反叛自己,怒火中燒的他也不曾查明事情,直接了當地質問王伏寶。

王伏寶見竇建德想要殺死自己,他也聽聞有人散步自己想要反叛的謠言,但他相信竇建德不會聽信讒言,絕對不會殺自己,淡然地笑了笑說道:“末將是無罪的,您怎么聽信那些中傷我的話,自己砍掉自己的左右手啊?”

雖然王伏寶極力辯解,無法消除竇建德心中的猜忌,最后竇建德還是殺了他,自此以后,河北軍只要打仗就會經常失利,不像之前的戰無不勝,根本就沒有任何勢力能夠抵擋住。不過,竇建德現在的心思都不在上面,他關注的是李逍遙率領大軍班師回朝的路線,因為他想要半路截殺李逍遙。

李逍遙在江都殺死宇文化及一干人等后,蕭皇后將傳國玉璽進獻給他,這個消息竇建德早就有所耳聞。只不過,一直未曾得到肯定的回答。竇建德相信任何事情不會無風起浪,絕對事出有因。近幾日,竇建德都在考慮著消息的正確性,不過李逍遙率領大軍已經班師回朝,只帶領著瓦崗眾將離開,回返的速度比以往的都要快,而且大軍全部駐扎在各地,鎮守城池,唯有李逍遙等人率領兩萬余人,這點引起了竇建德戒心,并且他也在懷疑李逍遙得到了傳國玉璽。

任何反王在傳國玉璽面前都失去了冷靜,玉璽乃是天命所歸的真命天子的象征,只要奪得傳國玉璽就能得到天下百姓真心的臣服。于是,竇建德思前想后,決定親自派遣大軍前去截殺李逍遙,目的就是為了取得傳國玉璽。

李逍遙將江都城之事處理完,就立即傳信給瓦崗的徐懋功等人,命他們前來接應自己,直接跟隨他一同進京接受封賞。由于,李逍遙身上有傳國玉璽,為了安全起見,他此行班師回朝并未帶領太多的士兵,只有兩萬余人,他猜測必定有人知曉傳國玉璽在他的手中,無奈之下,李逍遙只能加快行程,爭取早日抵達長安城。

“少主,為何我等要匆忙地趕回?”程咬金氣喘吁吁地問道,連日來日夜兼程的趕路,對他而言有些吃不消,整個人都瘦了一圈,這比殺他還要難過,無奈之下,他只能將自己的疑惑說出來。

李逍遙微微一笑道:“當初,本王率領大軍奉父皇的圣旨,成為征東大元帥。如今,我等使命提前完成,正好班師回朝,眾多反王勢力最大的兩個都被我們剿滅,就連宇文化及都我軍斬殺。可是,天下仍然有些頑固之人,傳國玉璽在本王的手中,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遍天下,必須加緊趕回長安,而且蕭皇后與我軍隨行,與之前的情況不同了。”

聽聞李逍遙所言,眾人方才恍然大悟地點點頭。之前,李逍遙率領大軍身邊只有李玄霸、伍天賜、李靖三人從長安城出發,一路向東行,南征北討,攻破瓦崗,占領洛陽城,又取得傳國玉璽,玉璽現世這個大事難以被封鎖;蕭皇后又與李唐大軍一同前行,若是她有個三長兩短,世人都會誤認為是李唐所為,于公于私,李逍遙都必須盡快趕回長安。

另外,李逍遙也是為了吸引一些反王,將他們一網打盡。如果,二十余萬大軍全部跟隨著李逍遙一同回到長安,一方面是形勢不允許,全部撤離,到時候辛苦打下的江山,就會被其他人惦記著,也是為了鎮守疆土;另外一方面,李逍遙要是帶領二十余萬大軍,任何反王都不敢圍攻,平安的抵達長安城,這樣就不能引蛇出洞了,讓他們自投羅網,再一舉殲滅虎視眈眈的人。

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

雖然這樣做冒著一定的風險,李逍遙認為非常的值得,而他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吸引竇建德,將他一舉殲滅。只不過,路程已經走了一半,大軍抵達懷州,前方就是山西澤州府了,仍然沒有聽聞竇建德大軍的半點消息,就在李逍遙憂心忡忡地時候,前方探子來報,道:“稟報元帥,前方有一路大軍攔住大軍的去路!”

李逍遙緊鎖眉頭,問道:“可曾查探到是何人,哪路大軍?”

“回稟元帥,是夏王竇建德!”

“左盼右盼,終于盼到了!”李逍遙會心一笑,然后轉身望著大軍,高聲喝道:“眾將士聽令,前方有一只阻攔我軍的隊伍,全部都打起精神來。任他來者何人,都阻攔不了我軍前進的步伐,稍后會有一場大戰,諸位兄弟,你們害怕嗎?”

眾多將士聽聞李逍遙的吼叫聲,全部都精神奕奕地挺直了身子,異口同聲地大喊一聲:“不怕!”

李逍遙心滿意足地點點頭,大喝一聲道:“前進!”

眾人精神抖擻地瞪大著眼睛,步伐沉穩的繼續向前,他們是熱血男兒,連日來的困乏聽聞前方有敵軍來襲,士氣陡然增加。在他們的心目中,日以繼夜的趕路,身體都已經疲憊不堪了,知道要大干一場,他們就可以光榮的回到家鄉,全部都精神奕奕的一往無前,經歷數次的征戰,他們的身體早已習慣在戰場上廝殺的感覺,一時沒有打仗,還有些不習慣,現在他們釋放自己的機會終于來了,眾人怎么可能放棄!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