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

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章節目錄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話分兩頭,翟讓在自己的營帳內召集自己的心腹大將想一起切辦法阻止李密的野心,想要一軍殲滅李密的勢力。只不過這件事看似滴水不漏,實則仍然被有心人知曉,告知于李密。之前李密寫信讓信使轉交給宇文化及,卻不知這份信被翟讓所獲,而且秘密的商議著如何消滅自己。

當李密悠閑自得地閑暇著坐在自己得營帳內,自飲自酌地喝著酒,臉上容光煥發,猶如關公一樣。那人被李密安插在翟讓身邊的探子,他雖然沒有得到翟讓的重視,仍然被他發現翟讓一系列不尋常的舉動,秘密將之前的屬下全部召集在一起,他就知道絕對是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急忙將此事匯報給了李密,喝得醉醺醺的李密抬起頭感覺一陣暈乎乎的,渾濁的眼睛根本就看不清楚眼前來人是誰,但是絕對猜出這人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威脅力。他微微一笑,醉眼朦朧地笑道:“你……你前來……有何要事?”

“稟告將軍,小人聽候您的命令,潛入翟讓身邊,今日親眼目睹了大首領將眾人召集過來,而且這件事非常的機密,請將軍賜教!”那人恭恭敬敬地回道。

李密醉眼朦朧地眼睛頃刻間變得銳利無比,直刺那人的心間,仿佛是要洞穿他一樣,醉意全無,他低聲嚴肅地問道:“你確實消息無誤!”

“是的,屬下確信親眼看見大首領著急眾人,若有半點虛言提頭來見!”那人信誓旦旦地肯定地說道。

李密沉思了許久,吩咐道:“既然你如此確信,那就將這種情況直接報告給我,其次我想讓繼續監視著,你下去吧!”

那人轉身離去的背影,李密眼神呆滯的久久不語,喃喃自語地嘆息一聲道:“我早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沒想到他居然真的這么做了,看樣子翟讓確實等不及了。既然你做初一那我就做十五,休要怪我不仁不義。”

翟讓認為李密要篡權奪位,實際上他確實這樣想過,由于李密的祖上是西魏八柱國將軍之一,自幼出生于富裕之家,而且被祖父以及父親言傳身教,使得李密在幼年便熟讀兵書、謀略等,少年成名。如今,虎落平陽被犬欺,自從他加入瓦崗軍之時,無人看得起他李密,都認為他是偽君子,臨陣逃脫,熟不知其中藏有內情。

當初,李密棲身于楊玄感率領的叛軍之中,成為楊玄感的謀臣。由于楊玄感自身也是貴族出身,他們兩人有著共同的愛好,因此成為好友。可是,兩人的行軍路線以及謀略卻不是一致的,存在著天壤之別,將帥不和導致李淵率軍鎮壓,楊玄感死于馬下,他自己得以逃脫,否則也成為李淵的刀下亡魂。

之后加入瓦崗寨,李密的勢力根本就沒有,隨著戰事爆發,不斷地與隋軍交戰使得他在瓦崗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任何人都撼動不了。此時,李密的心就已經膨脹起來,他想要翻身,不僅僅一雪前恥,將李淵踩在腳下,同時還要得到瓦崗首領的位置。

因為李密深深地覺得自己能力以及才華遠超于翟讓許多,投身于楊玄感的麾下,成為他的謀臣之一,跟隨著楊玄感南征北戰。若不是遇見李淵率領的太原軍,以及萬夫不當之勇的李玄霸的話,那一戰誰勝誰負也說不定,關鍵是楊玄感聽從他的建議,也不至于成為李淵的刀下亡魂。

既然已經發生過一次這樣的錯誤,李密絕對不可能再次將錯誤延續到現在,他早已總結起來。李密認為當初李淵之所以能夠將楊玄感率領的叛軍擊敗,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當時的隋朝統治并沒有四分五裂,大多數兵士仍然聽從于隋煬帝的命令;二是,李淵率領的大軍乃是太原軍,且擁有李玄霸這個舉世無雙的殺神,硬是憑借一人之力抵御楊玄感大軍的防守,使得李淵有機可趁;三是,楊玄感大權在手,不聽從自己的建議,一意孤行;四是,自己手中沒有一兵一卒,根本就指揮不了任何人。

于是,李密在此準備東山再起之時,就決定投奔于瓦崗寨,忍受別人難以接受的責罵與嘲諷,他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硬是扛過去了。如果沒有李密的堅持不懈,他也不會成為在瓦崗舉足輕重的風云人物,也不曾獲得瓦崗軍兵士的擁戴,建立不了自己的勢力,而且不斷地壯大與擴充。

當初,李密身份被人識破,泄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使得他根本就無法繼續隱藏自己的身份,繼續教書。只能倉皇逃出,朝著瓦崗寨方向逃走。李密之所以隱姓埋名成為教書之人,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決定的。他不僅僅能夠收取一些學生,還能繼續坐在家中觀察大隋王朝的發展趨勢,只待時機成熟他便可以再次一爭天下。

李密身份泄露之事,其實也是他故意為之,因為他早就想離開此地。于是,他的學生之中就會有人貪小便宜,將他的身份公之于眾。但是,李密也收取了幾名心腹弟子,王伯當就是其中之一。李密投奔于瓦崗也是經過反復的思考之后才決定的。

他知道瓦崗寨的首領翟讓曾經擔任過東郡法曹,后來因犯罪被朝廷判處死刑。獄吏黃君漢認為翟讓驍勇不尋常,于是在夜里悄悄地將翟讓放了,于是翟讓逃亡到瓦崗成為盜賊,而且專門與隋軍為敵,截取官道上的貨物以及金銀,使得瓦崗寨名聲大噪,之后不斷地收取逃亡之人,以及不愿繼續效命于朝廷的有志之士,揭竿而起。

雖然李密改頭換面,隱姓埋名成為教書匠,但是朝廷發生的大事以及江湖上的事跡,他仍然了然于胸。他投奔于瓦崗寨就是看中了翟讓只不過是匹夫之勇,根本就毫無大才可言。若是在河南境內算得上一股不小的勢力,可是放眼整個天下反隋勢力根本就不被人看好,于是他決定投奔到瓦崗寨之中,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忍受別人的有色眼光,不過只要他的目的達到,一切都是值了。

棲身于瓦崗中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還能防止隋軍的大肆搜捕,并且瓦崗寨中只要他展示過人的才能,到時候不怕自己的地位會不保。反而,他知道自己的地位會越來越高。當他的位置一旦達到一定的高度時,李密就決定篡權奪位,成為瓦崗寨的首領,到時候率領瓦崗軍一統天下,坐擁天下。

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兵力大部分來自于晉陽軍,縱然作戰能力強悍,仍然抵御不了手握三十余萬的瓦崗軍。無奈之下,唐高祖李淵只能搖尾乞憐,大肆地恭維李密,討得他的歡心。當李淵的親筆信傳達到李密的手中時,李密激動萬分,他等這一天等了很久,之前還在高高在上的唐高祖李淵,如今只能對他搖尾乞憐,于是就答應了李淵的請求,再說那個時候瓦崗軍與隋軍交戰數百回合,兩軍死傷慘重,李密也無力攻占長安城,由于兵力衰弱使得李密不得不同意。

李密也沒有想到過,以前還是弱小的李淵居然奪取了長安城之后,兵力大大的增加,使得他郁悶之極,最后聯合其他反隋勢力一同抵御李淵的唐軍。他實在是悔不當初,一切都已經發生了,不可能回到從前。于是,李密將自己的目光盯上了瓦崗寨首領的寶座,一旦得到瓦崗寨首領的位置,李密就擁有了逐鹿中原的實力,還擁有與李淵一較高下的資本。

當初,李密身為楊玄感的謀士,沒有任何的兵權,導致起義失敗,楊玄感兵敗被殺,自己流落異鄉,這一切歸結于他手中沒有實權。如果當時李密擁有了兵權,他絕對不會讓叛軍在李淵的手中擊敗,絕對能夠與他一較高下,于是他李密才會想盡一切辦法奪得兵權,成為瓦崗軍首領才是關鍵,而且唐高祖李淵正式廢黜隋恭帝楊侑,自立為帝,他也想登基為帝,只不過一山不容二虎,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只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來人,將王將軍等人給我請過來,就說我有事相商!”李密低吼一聲道,那人急忙轉身離開,他陰冷的笑道:“翟讓,我等著這一天已經很久了!既然你率先出招,到時候不要說我沒有給過你活下去的機會,是你自己將唯一活下去的機會白白浪費掉,見了閻王不要怨我的以怨報德!”

翟讓感受到李密的威脅,想要一舉殲滅李密的勢力,重新掌握瓦崗寨的大權。與此同時,李密也等待著時機想要篡權奪位,在他的眼里根本就不把翟讓當成一個對手,想要滅掉翟讓的勢力只不過是舉手之間就可以了,可是沒想到居然在瓦崗寨中仍然有人以翟讓馬首是瞻,使得李密不得不慎重考慮如何對付翟讓,一舉將翟讓從瓦崗寨中消失不見,他想要控制著瓦崗所有的權力,將瓦崗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成為他的囊中之物。

想要真正地取得瓦崗的控制權,翟讓必須死才能盡量減少影響,在瓦崗寨中唯有他李密才能真正的領導瓦崗軍在逐鹿中原時取得前所未有的功績,他知道真正的從瓦崗首領翟讓的手中奪得對瓦崗的控制權,就必須讓翟讓從這個世界消失,因此他早就有將翟讓除掉的想法,只不過時機尚未成熟,如今翟讓自己率先按耐不住采取行動,他就有很好的借口將翟讓除掉。

李密的軍令迅速地傳達到麾下大將,首當其沖的就是王伯當,他接到李密的命令就急忙趕了過來,至于程咬金則是慢悠悠的趕了過來,還有其他的一些將領。當他們接到李密的命令時,眾人一陣驚訝,根本就搞不清楚怎么回事,現在沒有敵人攻打瓦崗,不應該這個時辰緊急召集大家前來,可是程咬金以及王伯當等人真正的心腹大將,對于此次的命令,他們都是心知肚明。

王伯當接到李密的軍令,他就急忙地朝著李密那里走去,暗暗地想道:“看樣子將軍終于要動手了,時機已經來到了!……”

由于王伯當與李密之間的特殊關系,他們既是兄弟又是師徒,亦師亦友。因此,王伯當對于李密的命令從不會違背,李密對王伯當也是推心置腹。無論是什么樣的秘密,兩人都是直言不諱,坦誠相待。畢竟,李密能夠從隋軍手中逃脫,王伯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王伯當本是李密眾多學生中的一個,兩人志向相同,意氣相投使得他們兩人亦師亦友,在李密暴露身份后,王伯當沒有落井下石,仍然跟隨著李密身邊,與他一起共同進退,更是跟隨在身后投奔于瓦崗寨。他更是與李密一起承受著眾人與眾不同的目光,之后李密一步一步成為瓦崗舉足輕重的人物,逐漸掌握著一部分兵權,他的功勞最大,因此成為李密身邊的左右手。

他與李密一起策劃了許多事情,就是為了將李密的地位一步一步的提升,他們兩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為翟讓效忠一輩子。王伯當與李密早就想過篡權奪位,他們都是有野心之人。只要是為了能夠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他們都會不惜一切代價,而且王伯當對李密的忠心,就連秦瓊等人都非常的驚訝。

他們都不知道王伯當為何對李密如此的忠心耿耿,就算兩人亦師亦友仍然也不可能會出現有這樣的忠心。眾人都不清楚,文人雅士之間最在乎的就是一生得遇伯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王伯當就是在李密的身邊才有如今的地位,才能將他的才能發揮到極致,使得他能夠做到士為知己者死。

程咬金接到李密的軍令時,他正在與秦瓊等人在一起喝酒,接到傳喚的聲音,他匆匆忙忙的離開了。程咬金實在是氣惱不已,正在喝得盡興時,有人打攪使得他根本就沒有喝過癮,不過他仍然無奈地朝著李密的方向走去,嘴里發出嘟嘟囔囔聲:“真是的,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秦瓊等人面面相覷,紛紛詫異地望了一眼,待程咬金與兵士一起離開時,他們又陷入沉默之中,徐懋功微微一笑道:“看樣子,好戲開鑼了!”

眾人莞爾一笑,他們知道自己的計劃終于開始了!

贊助商鏈接

本書互動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