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163章 收復河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3章 收復河東

第163章 收復河東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歷史小說»»文/晉城本章字數:4515:

堯君素,是魏郡湯陰人,為人桀驁不馴,對隋煬帝忠心耿耿,聽聞楊廣被宇文化及殺死,即令三軍披麻戴孝,立志于將宇文化及斬首,只因堯君素乃是隋煬帝的心腹大將。(本章由nt更新)800..隋煬帝尚未登基稱帝,還是晉王的時候,堯君素便被楊廣收歸于自己的麾下,是在他身邊侍候的人。

隋煬帝楊廣登基為帝,繼承大統,他都是楊廣身邊最親近的人之一,由于他跟隨在楊廣身側,任勞任怨,被隋煬帝逐步升遷到鷹揚郎將。大業末年,隋煬帝游幸江都將他留在長安城內,與屈突通一起輔佐代王楊侑,鎮守河東。

代王楊侑年紀尚幼,卻知道收攏人心,將堯君素以及屈突通兩人視為自己的左右手。無論任何事情,他都會請教于堯君素、屈突通兩人的意見,使得他們二人更是對他唯命是從。楊侑不僅僅是政事,就連軍事上的事情都由他們兩人全權辦理,更加讓堯君素、屈突通忠心耿耿,對代王楊侑甚是尊敬。并且,楊侑還將一些自己的珍藏的物品賞賜給他們兩人。

堯君素、屈突通兩人掌控著長安城以及河東的軍事大權,就連隋煬帝楊廣死于江都,他們二人都沒有想過要以下犯上,殺死楊侑或者架空代王楊侑坐地為王。楊侑就是看中了他們兩人的忠心不二,無論權力多大,他們都能秉持自己的本心,將手中的權力全部分封給他們兩人,也正是因為君臣上下齊心才使得長安城周邊沒有義軍的滋擾。

即使,隋煬帝楊廣自刎于江都,代王楊侑所處的長安城都安然無恙。只不過楊侑每日惶恐,不敢入睡,他不知道哪一天叛軍首領攻破長安城,取了他的首級。每次堯君素、屈突通兩人上表出兵征討宇文化及,他都一一拒絕,身在亂世之中,手中的兵力就是活下去的唯一保障。

代王楊侑何嘗不愿意將宇文化及這個亂臣賊子千刀萬剮,可是他手中掌控的兵力只有數萬人,雖然有堯君素、屈突通兩人作為將領,可是能征善戰之人甚少。在權衡利弊后,他決定堅守長城,不愿意出兵,一旦兵力盡出,到時候叛軍前來征討,到時候僅僅憑借自己,毫無任何的勝算。

任誰也想不到,胸無大志的太原郡守李淵,居然在太原起兵,而且在晉陽城內設立起義堂。當時聽聞這個消息事,代王楊侑以及堯君素、屈突通兩人都震驚不已,為了以防萬一,代王楊侑便讓堯君素跟隨驍衛大將軍屈突通,一起前往河東抗拒李淵的軍隊。

李淵在太原起兵后,將所有的危機解除,兵貴神速地南下進攻長安城,屢破隋軍的圍堵,攻下數座城池。屈突通眼見宋老生兵敗被殺,自己前往河東駐守,防止李淵渡過黃河,接二連三的戰敗耗盡了他最后的兵力,將潼關交托于桑顯和,不曾想到前腳一走,他后腳就直接獻城投降,速度之快讓所有人都震驚。

屈突通在稠桑被劉文靜大軍追擊,在身邊的軍士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后,他也無奈束手就擒,就在屈突通帶領軍隊向南逃跑時,堯君素便身兼河東通守。txt小說下載李淵攻占長安城后,派遣大將呂紹宗、韋義節等攻城,但是未能攻克。

屈突通歸降后,立即遵照李淵的命令,前往河東城下招降堯君素歸降。堯君素看到屈突通,情不自禁地大哭起來,屈突通也淚濕衣襟。兩人哭過一陣后,屈突通對堯君素沉聲說道:“我軍已經失敗,唐王義旗所指之處,無不響應,事情已到了如此地步,你還是早些歸降為好。”

堯君素見到屈突通時,原本以為只有他一人逃脫出來,此次前來是為了與自己一同抵御李淵的。他冷笑地瞥了一眼,譏諷道:“我還以為兄弟此次是與為兄一起抗拒李淵,沒想到你早已成為棄主投入李淵的麾下,這次前來就是想讓我與你一樣同流合污,背信棄義歸順于李淵!”

屈突通見堯君素冷笑連連、譏笑著自己,他苦澀地笑道:“堯兄,如今長安城已經被唐王占領,而且代王也被唐王推上前臺,成為恭帝。如果你我們兄弟二人聯手,在恭帝身邊輔助于他的話,他才能真正的幸免于難,再說我歸順于李淵,也是迫不得已,兵力耗盡了,無奈才會投降!”

屈突通苦口婆心地勸降,堯君素仍然不為所動,他態度堅決地拒絕了屈突通得好意,并且大罵道:“您身為國家大臣,主上委任您以防衛關中的重任,代王將社稷都托付給您了,您為什么背棄國家而投降呢?還替人家作說客呀!您所乘之馬,就是代王賞賜的,您還有什么臉騎著這匹馬呢!”

屈突通嘆息一聲,道:“唉!……君素,我是力盡圖窮才來的!若不是逼不得已,我也不會前來,畢竟你我一起共事有些時日,難道你的性格我還不知道,只不過現在的形勢不同。如果真的到了山窮水盡之時,恐怕堯兄的性命不保!”

他的一番好意在堯君素看來,就是想在李淵的面前表達自己的忠心,一旦自己真的投降了,到時候就可以得到李淵的封賞。一想此處,堯君素更是惱火不已,仍然不停屈突通的任何勸說,固執己見地說道:“我現在力量還未用盡,何必在多說!”

屈突通見堯君素態度如此得堅定,也不再繼續勸說了,無奈之下無只好退走。堯君素冷笑地望著屈突通的背影,陰狠地笑道:“想要我投降,下輩子,就算我堯君素戰死殺場,也不會給你任何的建功立業的時機。屈突通,來日,我定當取你首級!李淵,你給我等著,哪怕我只剩下一兵一卒,我也會鎮守河東,絕對不會讓你將河東從我的手中奪走。”

李淵見屈突通垂頭喪氣地回來了,他知道勸降失敗了,搞不好堯君素還大罵了屈突通一頓,否則屈突通絕對不會出現兩眼失去昔日的光彩,面色蒼白的模樣。他急忙勸慰道:“屈將軍不必如此介懷,你已經仁至義盡了!”

“唐公……”屈突通垂頭喪氣地支支吾吾道。

他根本就沒有任何面目面見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軍士。此次,他臨危受命被李淵委派前去作為說客,沒有完成任務是小,但是一起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就將死在李淵的大軍鐵騎之下。當初,屈突通認為僅憑鎮守河東的軍隊能夠阻擋住李淵的步伐,真正見識到太原軍的軍力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與堯君素只不過是坐井觀天,小覷了李淵的義軍。

李淵知道鎮守河東的堯君素與屈突通兩人私交甚篤,又在一起共事多年,于是就派遣他前去當做說客。當時,李淵的想法很簡單,能不動兵刃的,不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收復河東,是最好不過了。而且,他也親口答應,只要堯君素投降,絕對不會將他斬首,屈突通為了保住河東軍士的性命,以及堯君素的項上人頭,他才主動請纓前去勸說堯君素投降。

堯君素認為屈突通投降于李淵,想要邀功,于是將他的好意拒之門外。無論屈突通如何勸說,他總是一意孤行的固執己見,態度異常地堅定,寧死不屈。屈突通回到自己的軍中,空洞的眼神望著李淵,想要請求李淵饒恕堯君素的性命,可是這句話一直卡在喉嚨出,始終沒有說出口。李淵知道屈突通想要說什么,他卻遲遲沒有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李淵才真正的相信了屈突通是真實心意的歸順自己,于是他才勸慰屈突通放下心中的負擔,然后將他安置在李世民的身邊。

李淵遙望著前方,睥睨四方地高聲道:“進攻!”

其實,他早就已經猜到屈突通不可能會真的獻城投降,就在屈突通前往城中與堯君素交談之時,李淵從長安城內出來,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攻城。隨著屈突通的歸降,長安城內鮮有反對自己的勢力,唯有堯君素一人領兵鎮守河東,拒絕李淵的招降,而且態度十分傲慢無禮。

隨著,李淵的一聲令下,整個太原軍以及攻占長安城內的守備軍全部都被收編在一起。現在,李淵的兵力已經超過了起兵之日數萬人,密密麻麻的整齊劃一的列成方隊,然后接二連三的攻擊著城池。他早已將堯君素圍的水泄不通,要讓他上天不應下地無門,糧盡彈絕自己開城門投降自己。

由于李淵出動了十幾萬大軍,將城池被圍攻得非常緊急,使得堯君素與外界的來往斷了聯系,根本就沒有向外界取得支援。隨著,隋煬帝的死,整個大隋國早已大勢已去,只有寥寥數人還苦苦支撐著,堯君素焦急地來回踱步,李淵直接派兵將他團團圍住,并且不斷地攻擊。

堯君素知道按照這樣的速度,不出一個月,城池必定被李淵攻破。他焦急地想著辦法,能夠與外界取得聯系。如今,大隋國內唯有越王楊侗還有一些兵力,而且隋煬帝在世時對他甚是寵愛,于是他想將這邊的戰況告知于越王楊侗,并且請求他派兵支援,但是訊息必須傳遞出去才行。

經過多日的思考,堯君素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命人造了一只木鵝,然后再把奏章放在木鵝的脖頸中,在奏章中他詳細地分析了河東的情勢,以及李淵的兵力。然后他把木鵝漂浮在黃河上,讓它順流而下,只有這種方法才能將消息傳遞出去,否則插翅難逃。

堯君素從水路傳遞的方向,正是越王楊侗所駐守的東都洛陽城。河陽守衛的人,在黃河上得到木鵝,送達到東都洛陽。越王楊侗見到奏章不禁嘆息一聲,他知道河東形勢嚴峻,可是沒想到如此嚴峻,按照奏章上所寫的猜測,河東不出半個月就要被攻破,楊侗才知道李淵的兵力到底有多么的強大。

于是,越王楊侗就按照堯君素的意思授予他為金紫光祿大夫之職,然后又秘密派遣使者前往慰勞堯君素。但是,自始至終楊侗都未曾提過出兵援助河東,哪怕是只言片語都沒有。不是他不想派兵救援,而是現在形勢自己都應顧不暇,只能看堯君素自己的運氣如何,聽天由命了。

隨著李淵將城池圍的水泄不通,攻城的勢頭有增無減,并且越王楊侗的援兵吃吃未到,城中的一些大臣紛紛倒戈相向,直接歸順于他。就連監門直閣龐玉、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先后從東都歸附李淵,兩人一起到城下,向堯君素陳說利害,勸說他獻城投降,又將朝廷賜給他金券,答應他免除死罪等條件都說出來,堯君素最終還是沒有投降的意思。

最后,堯君素的妻子也到了城下,目的就是為了勸說自己的丈夫投降,高聲對他說道:“隋朝已經滅亡,你何苦要自取禍害?”

堯君素大喝一聲,回道:“天下的事情不是女人所能知道的。”

于是,堯君素與屈突通做出了一樣的動作,他親自拉開弓射向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中箭倒地而亡。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堯君素也知道事情的結果注定了,自己根本就無法阻擋李淵收復河東的腳步,他也想過自己的下場必定是死。

但是,堯君素每次說到隋朝時,都是嘆息不已,哽咽難言,又常常對他的將士說道:“我是諸侯府邸的老臣,說到大義,不能不死。現在糧食還能支撐幾年,糧食吃光了,也足以知道天下之事的結局了。隋朝如果一定傾覆敗亡,那是天命有此結局,我應該砍下頭來交給你們。”

眾人也是一陣嘆息,哽咽難言。自此之后,他們時常聽到江都覆滅的消息,而且糧食也吃光了,甚至到了后來,發展到交換孩子相吃,眾人的心離散驚懼。城池內經常發生自相殘殺的慘劇,即使到了晚上都能看見閃著銀色白光的兵器在不斷地揮舞著,堅持了半個多月后,堯君素被身邊的人殺害。

眾人已經忍受不了這種自相殘殺的生活,他們紛紛想要逃離此處,于是他們幾人一起商量著,然后決定將堯君素殺死,獻城投降。終于,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消耗,李淵將整個河東之地收復了,一下子李淵的兵力增加到二十萬余人,將關中以及河東一帶完全收復了。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