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第95章 透露身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 >>大唐之逍遙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5章 透露身份

第95章 透露身份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晉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晉城 | 大唐之逍遙王 
免費小說


“逍遙公子,小妹與唐公李淵二公子的婚約自小而定的,那時候父親尚在人世。再說你的年紀與小妹相仿,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你到底是何人?”長孫無忌沉思道,一雙眼睛直挺挺地看著李逍遙,等待著他自己為自己解惑。

“逍遙只不過是我的字,并非我的姓!”李逍遙右手輕搖折扇微笑地看著長孫無忌,道:“我姓李!”

“姓李?李逍遙!”長孫無忌皺眉笑道,低頭沉思想了又想,“你……你是唐公李淵之子?”

李逍遙驚訝地看著長孫無忌,無論是現在或是以后的時代里對長孫無忌的評價都是非常之高,并且也是大唐王朝的開國丞相,一生公正廉明。只憑借自己的姓氏長孫無忌便猜到真實地身份,他微微的點點頭。

長孫無忌見李逍遙微笑地看著自己,而且得到他肯定的回答,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對的,眼前這名風度翩翩的少年人就是唐公李淵的公子。他再次仔細地打量著李逍遙一下,見他面冠如玉,氣度不凡,唯有一頭飄逸的銀發,實在是覺得匪夷所思,因為他縱觀自己的記憶,李府上下基本上都認識,上到唐公李淵至公子,下到管家、奴仆,大多數他都非常熟悉。

無論他怎么搜索自己的記憶,就是不曾見到過李逍遙這號人物。要說李逍遙是唐公李淵之子,他實在是想不出他究竟是老幾,從大公子李建成到四公子李玄霸,他都非常的熟悉。而且又不曾聽到李府中有五公子的名字,實在是令人費解。

“逍遙公子,不知道你是唐公李淵第幾子?”長孫無忌想了許久還是想不出,直截了當地詢問道:“在下與二公子自幼相識,就連大公子李建成亦與我熟悉,至于三公子那更是不必說了,四公子雖然我未曾見面,可是也聽說他的事跡,你究竟是何人?”

李逍遙莞爾一笑,道:“難道長孫兄不相信我是李府的公子?”又瞧見長孫無忌一副不相信地模樣,他再次笑了起來,“在下乃是一直未曾在李府中出現過得五公子,也正是父親幼子!只因為我幼年拜師學藝,使得外人對我不得而知,而母親因思子心切染上惡疾,因此父親下令不允許在我母親面前提起我的事情,這也使得李府上下對我三緘其口!”

長孫無忌聽見李逍遙娓娓道來,才明白為何與二公子李世民相交許久,就是未曾聽說他還有一位兄弟,之后又因父親長孫晟病逝使得他們被迫離開京城,而李淵也調離京師,從分離之日到如今都未曾與李府有任何的交際,而且他與李世民也斷了聯系,但是他知道李世民與自己的兄弟情分絕對不會少一分一毫。

“難怪我從未聽過你,原來是這么一回事!”長孫無忌恍然大悟道,“既然你是唐公李淵幼子,難怪小公子會說你不可違,亦不可強取豪奪呢!”

“正因為我身份特殊,我才進退維谷,到了兩難的境地。若是我是尋常百姓家,亦或是婚約的乃是其他任何人,我絕對不允許敏兒嫁給任何人。縱然是當今的圣上或是王孫貴胄,我亦敢搶回來。我的女人她的幸福只有我能給她,誰也給不了。若是我真的要搶親,世上誰也攔不住我!”

李逍遙自信滿滿地說道,堅定地眼神中流露出的目空一切,不將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不可一世的霸氣使得長孫無忌贊賞不已。雖然他與李逍遙相見不到一個時辰,可是從他的舉止行動中,長孫無忌都能看得出來李逍遙是敢作敢當的真漢子,世上絕無僅有,而且還是敢愛敢恨之人,性情中人,尤其是他對自己妹妹的疼惜絕對沒有任何的做作,可是偏偏為何如此人物卻是自己的至交好友的親弟弟呢。

“好!小公子有此壯志,在下佩服不已!”長孫無忌拍手稱贊道,“雖然我與小公子相識不久,在下能夠看得出你是性情中人,豪氣干云猶如潛龍入淵一般的大志向,而且又對小妹癡心一片,實在是讓在下刮目相看。”

“縱然是二公子也比不上小公子,敢愛敢恨著實讓在下欣喜不已。其實我再與你見面之前,詢問過小妹的意見,縱然小妹到目前為止都不曾知道自己有婚約在身。可是小妹與我相依為命十幾年,家母去世后,我們兩兄妹生活在一起,她的小心思作為兄長的如何不知。敏兒的心意,作為哥哥的我敢肯定的告訴你,她絕對與你的想法一樣,心中有你!”

“昨夜,敏兒她一夜未睡,整個人都傻愣著看著你送給他的牡丹花;今日又與我一起來到白馬寺,她從小就不太喜歡聽佛經,出乎意料的是她破天荒的聽了很久,之前你又如此輕薄于她,敏兒沒有任何的反駁,種種跡象推斷我敢肯定敏兒的心里是真的有你,而且她的愛也與你一樣,不在乎任何苦難都會與你在一起的,只要她真的決定了,任何人都無法反對,哪怕是我這個做哥哥的一樣。”

“敏兒看似大大咧咧,開朗活潑,可是骨子里倔強的要命。只要是她認準的事情,她一定會做到的,任何人都說服不了她。可是我剛剛聽到你的肺腑之言,我覺得敏兒的目光確實不差。之前我是反對敏兒與你在一起的,因為我一直還將她看成小孩子,總認為她做事缺乏考慮,現在我才知道是我這個做哥哥的忽視了她的成長,她的眼光第一次比我要好。”

“當你說出自己身份時,我就明白了為何你如此的為難,這件事換成任何人都會覺得為難。可是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若是敏兒沒有遇見你,不對你一見傾心的話,她還會按照家族給她安排的婚事與二公子成婚。但是這些事情偏偏發生了,她對你一見傾心,而你對她也是生死相許。”

“現在若是告訴她有婚約,她也不會同意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男子,哪怕那個人身份再怎么顯赫都改變不了她對你的心。作為兄長的,我只希望自己的妹妹幸福,不想她過得不快樂。家母已經去世,舅舅又不在身邊,我作為他的兄長,便是唯一可以做主之人,今日我便與你許下婚約,將敏兒托付于你。”

“婚約已經許下,至于何時迎娶過門由你自己決定。若是敏兒日后有任何的苦楚,休怪我到時候找你拼命。逍遙,你可敢當我的面承諾,讓敏兒以后永遠快快樂樂的,幸福一輩子?你可辦得到?”

長孫無忌疾言厲色地看著李逍遙,只要是為了妹妹好,他什么事都可以不顧。李逍遙見長孫無忌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他收斂笑容,堅定地迎上了長孫無忌的目光,斬釘截鐵地承諾道:“我,李逍遙在此向天地起誓,日后絕不辜負敏兒,讓她永遠幸福,永遠快樂!”

長孫無忌見李逍遙以天地起誓,眉開眼笑道:“好,我相信你絕對不會食言!”

“可是敏兒與二哥有婚約在身,我……”李逍遙見長孫無忌微笑地點點頭,急忙話鋒一轉沉聲道。

若是換做現代,他可以不懼任何的婚約,只要有本事,人家還未嫁做人婦。即使嫁人了,依然有機會將人搶回來,可是現在是隋朝,人們的思想觀念還是比較保守的,他可以不懼任何流言蜚語,可是長孫秀敏畢竟是女兒家,而且他舅舅高士廉等人勢必會被外人嘲笑,到時候自己的父親以及二哥都會覺得面上無光,日后如何在朝廷立足呢!

“至于你想的問題,等到了那個時候再說吧!敲到船頭自然直!”長孫無忌擺擺手直接打斷李逍遙繼續說道,“或許這就是佛家所說的因果,你們有此緣分吧!我只希望你能夠好好地待敏兒足矣!”

“既然長孫兄同意了,那我也沒有什么好說的!”李逍遙將手中的折扇合起來,堅定地回答道:“逍遙絕不負敏兒!”

長孫無忌微笑地點點頭,暗暗道:“為了妹妹的幸福,縱然對不起世民又如何,只要敏兒過得快樂幸福就夠了!至于說當時的婚約,又有何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雖然只與他相見不到一個時辰,可是我能看得出,逍遙對小妹發自肺腑的關心。”

“即使世民與我秋后算賬,我亦無所畏懼!緣分這個東西當真是讓人難以琢磨,以我看來,唐公李淵幼子才是真正的人中龍鳳,世民與之相比相差甚遠。此人日后定會名震天下,居然將當今的圣上不放在眼里,不被世俗眼光束縛,實在是大智慧之人。”

隋唐時期天下紛爭四起,民不聊生。江湖兒女最重視的乃是義氣,如今長孫無忌為了妹妹長孫秀敏的終生幸福,違背當初父親定下的婚約,私自將妹妹許配給李逍遙,這必須要有大勇氣才敢這種做,可以看見長孫無忌對自己妹妹的看得比自己的名聲還要重要。

一時之間,李逍遙對長孫無忌的肚量以及仁愛有了新的認識,能為妹妹做到如此地步在當世無人敢做,敢做別人不敢做之事,實在是大大的真英雄。無愧于日后歷史對于長孫無忌的評價很高,李世民將他放在凌云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實至名歸。

長孫無忌又仔細地打量了一下李逍遙,唉聲嘆氣地想道:“當初父親在世與唐公李淵定下的婚約是李逍遙,而不是李世民,現在也不必煩惱了!可是命運弄人啊!唉……”

李逍遙見長孫無忌無精打采地搖頭嘆息,沒有出聲詢問,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得**,他微笑地看著站在遠處坐立不安的長孫秀敏,又見長孫秀敏與自己四目相對,鄭重其事地想道:“在茫茫人海中,我這個不屬于隋唐的人與將來成為皇后的相遇,正是你我緣起之時。曾經我錯過你,只因我太懦弱,沒有好好的珍惜你,使你傷透心離我而去;今生再次相遇,我會更加的珍惜你,縱然這個時代可以三妻四妾,而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既然我名為逍遙,就行蕭遙之事,不被任何規矩束縛,不因世人眼光而動搖我的本心!縱然有悖倫常,只要沒有正式成為他人妻子,那我將會不惜一切代價讓你回到我身邊。人生在世匆匆數十載,又有幾人能尋覓真心相愛,且相知之人白頭偕老呢?”

“吾之一生瓢潑不定,生于亂世當以民之為重,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遇佳人,實屬意外!既然已經彼此割舍不掉,那又何須強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一切順其自然。若是將來你依然愿意與我在一起,縱然與世人為敵又有何懼,我只要你足以勝過大好河山!”

長孫秀敏與李逍遙彼此深情款款地看著對方,凝視著李逍遙眼中堅定而又溫柔地目光,她幸福的笑了起來,同樣柔和且幸福的目光與李逍遙兩兩相望,彼此都知道兩人的心思:“今生非君不娶,非卿不嫁!”

長孫無忌瞥見李逍遙與妹妹柔情似水地相互對視著,又從自己妹妹眼中看到幸福與竊喜,他沒有阻止,只是微笑的站立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他知道這次決定是對的。因為他看見了李逍遙因敏兒而變得鐵骨柔情,豪氣干云頃刻間化為繞指柔,他是真的喜歡敏兒,這點毋庸置疑。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