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毀滅計劃第332章 文明差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地球毀滅計劃 >>地球毀滅計劃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2章 文明差異

第332章 文明差異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6日  作者:妙文  分類: 科幻 | 末世危機 | 妙文 | 地球毀滅計劃 
搜一下



郝志波弄了一下海水,雖然無形,但仍感覺到一道淺淺的水壓朝遠處蕩漾開去,很快消散掉了,就像是悠遠的故事中綿延的時間之河中的一朵水花。

“等下……您是說,恐龍并不是滅絕了?”

“物種怎么會在一個演化鏈上忽然滅絕呢?”先知反問。

“可是我們人類得出的結論是恐龍是在65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過程中被毀滅的呀!”

“不負責任的猜想罷了!”先知嗤之以鼻地判斷說,“有一個時期,科學家們總是以搶先提出抓人眼球的理論為目的,并不考慮事情的真相,甚至不考慮它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似乎這個理論能夠解釋為什么正處在顛峰時期的恐龍會忽然間全部都消失了……”郝志強辯。

先知顯然對人類妄自尊大的猜測很反感,語氣也嚴厲了起來:“只要用簡單的邏輯推理來想想就可以知道,如果一顆足夠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毀滅性的自然災害,那么為什么同時期、同樣環境下更為弱小的其他動物都保存下來了?難道那顆小行星只是為了跟恐龍過不去才撞擊地球的嗎?”

“這個……”郝志有點接不上話,“我聽說是由于恐龍是冷血動物,不能忍受撞擊之后的氣溫驟降,凍死了……而同時期的哺乳動物由于有體毛會挖洞,所以……”

“那又怎么解釋青蛙烏龜蛇這些同時期的冷血動物呢?更何況,就算是跟恐龍非常接近的科莫多巨蜥,不也一樣挺了過來?既然它可以,為什么如此龐大種類的恐龍族群會消失得如此徹底?就算是計算概率,也該有一些品種可以存活下來吧……”

“也是……”這下郝志徹底的啞口無言了。

“而且你想想,為什么現在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大象,而白紀時期,隨便一只恐龍都有十幾只大象的大小?”

“不知道!”

“因為按照陸生動物的骨骼密度,超過這個個體的生物不可能存活,這是地球重力決定的,超過一定體重的生物,它自身的重量就會把骨骼壓垮,所以陸生動物無法長到超過大象的規模。

但是同為陸生動物的恐龍卻可以,秘訣,就在于中空的骨骼,減輕了身體的負擔,這恰恰為他們最后飛翔藍天打下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礎!”

“可是那么大,忽然變得那么小,的確有些不可想象啊!”

“長頸鹿在那個時期像一般的小馬那么高,不也演化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時間,時間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先知的語速在經過一陣激烈的辯駁之后慢了下來,“同樣卵生,同樣的骨骼結構,同樣的行為特征……你有沒有觀察過電腦模擬的霸王龍走路的形態,如果只是一個投影的話,幾乎和你們人類現在馴養的雞完全一樣!”

郝志仰頭想了想,似乎的確很像……

“那后來呢,既然恐龍飛上了天,把地盤讓給了我們的祖先,是不是演化的路就一帆風順了?”

幾乎可以這么說,在魔鬼撒旦的一路扶持下,新的物鐘像開上了快車道的交通工具,朝著日益復雜化,智慧化的方向前進,1萬年前出現智人,6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約3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古猿的種類不勝枚舉。

最終,在自然選擇的面前,有三個主要的分支在這些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那就是距今1萬年前,出現在非洲以東,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人。

以及霸占了整個南北美洲的,亞特蘭蒂斯人,

而位于兩種文明正中間的亞洲大陸,則孕育出了我們,優秀的姆文明。

三大文明齊頭并進,分別進化出了各自不同的文明特色。

但他們始終脫離不了地球生物本身具有的兩大屬性,那就是精神和肉體。

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黝黑皮膚的利莫里亞人生活在干旱貧瘠的沙漠環境里,他們堅忍,頑強,并一路發展到埃及境內,建造了巨大的宮殿和金字塔,我們稱之為干旱的“砂巖文明”。

生活在叢林茂密的南北美洲的瑪雅人,則因為有綠蔭遮擋陽光而變得皮膚白凈,身材高挑,他們建起了宏偉的亞特蘭蒂斯城,自稱為“光之文明”。

而處在這二者之間的,就是古亞洲大陸東岸的姆文明,也就是今天亞洲人的祖先,黃色皮膚的他們輕靈聰慧,勤于農耕,建設起了富饒龐大的姆帝國,他們信奉海神,被稱為“海洋之子”。

巖石文化,光之文明,海洋之子,三個文明的分支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興盛,發展,逐漸縮小著世界的尺度,每一寸領土的擴張,每一點新興的發現,都讓他們隨時有可能發現對方,也就為日后的世界大戰,埋下了導火索。

“可是,為什么人類一定要發起戰爭呢?”郝志不解地提問,“大家共同分享這個美麗的星球不好么?”

“呵呵,這是因為文明本身具有排他性,任何一個文明的自我識別度和自我的認同、驕傲感,都會相應地造成排他現象,我信奉白色,而你喜歡黑色,當我無法說服你喜歡白色的時候,就只有用武力灌輸信仰。”

“那改變就好了嘛,認這死理兒干嗎?”

喜歡的顏色好說,可是文明的認同不行,那是自出生開始就埋藏在內心深處的信仰,別說信仰,就算是基礎的人種優越感都無法協調,再加上外部生存資源的爭奪,就造成了文明與文明之間戰爭的必然!

“如果是外星文明和地球文明之間,也會存在這種認同感的不同而造成侵略和屠殺嗎?為什么他們不能以寬容的心態看待對方呢?”郝志小心翼翼地問。

不同種族之間尚且存在如此大的隔閡,更何況是星際之間的不同,生物有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當它看到與它的理解不同的東西,第一感覺就是危險,產生毀滅對方的想法以求自保,這是生命內心的本體意識。

就好象你走在潮濕的沼澤里,忽然腳上出現一團濕答答的鼻涕蟲,它柔軟粘稠,面目丑陋,也許它對你完全無害,可是對以往固有的健康人類形象的自我認知也會把它劃入厭惡的范圍。

究其內心,無非是人感冒的時候會流鼻涕,而肌體感染會導致流出同樣粘稠的膿液,所以你認為那是病態,你要踩死它,與它自己認為對你有沒有威脅是無關的。

推己及人,當一種先進的高等外星人看到地球人的時候,如果產生厭惡并消滅地球,可能與地球人是否懷有善意也是毫無關系的,就好象假如人類發展到星際航行的階段,飛臨一個宜居星球,發現上面只有覆蓋著一層黑壓壓密密麻麻的蟑螂一樣的昆蟲,那么人類第一樣拿出來的東西肯定是,殺蟲劑。

蟑螂無辜嗎?人類無辜嗎?

宇宙間,沒有誰該是被同情的……c

有時糊涂新作《》


上一章  |  地球毀滅計劃目錄  |  下一章